- 首页
- 医藏
- 妇人良方集要
妇人良方集要
胜金散:麝香、豆豉,右每服一钱,用秤锤烧赤淬酒,下催生如神,散亦可用。
第二0二章,产难子死腹中方论
产难子死腹中,多因惊动太早,或触犯禁忌,其血先下,胎乾涸而然也,须视产母舌。
若青黑,其胎死矣,当下之。
故产室坐卧顺四时方向,并遵五行避忌则吉。
附治验
稳婆之女,勤苦负动,妊娠,腹中阴冷重坠,囗中甚秽,余意其胎已死令祝其舌青里,与朴硝半两许服之,化下秽水而安。
妇人胎死,服朴硝下秽水,肢体倦怠,气忌奄奄,用四君子为主,佐以四物,姜桂,调补而愈。
又方,水银半两,桂末一钱,作一服,温酒调下,粥饮亦可。
又方,以利斧? 炕A置酒中,待温饮之,其子便下。
又方,用锡纷、水银各一钱,枣肉丸,大豆许,水吞下,立出。
又方,朴硝三钱,温童便调下,猫犬牛畜,用之皆验。
又方,平胃散五钱,酒水各一盏,煎至一盏,投朴硝五钱,再煎三五沸温服其胎即化水而出。
宝庆方云:「凡欲断脐带,先以系物坠下,後可所之,否则胞衣上,即冲心而死。」
第二0三章,产难生死诀
欲产之妇胍离经。
注:难经云:「一呼三至曰离经,此是阳加於阴一倍也,一呼一至,亦曰虽经此是阴加阳四倍也」。
注云:「经者,常也,胃脉离常络之处,周即言之,一呼脉再至一吸脉再至,曰脾和之脉,故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乃干一周,复从始之经再行,今一呼脉三至。一吸脉三至,呼吸定息,脉行九寸,一日一夜脉行通计一千二百一十五丈,近於平脉之数,不在所起之经再起,故曰离经。
若一呼一至,脉行半寸,一及一至,脉行半寸,呼吸定息,脉行三寸一日一夜,通计脉行得四百单五丈,乃谓一周,是不及平脉之数,周而复始亦不在所起之经再记,亦曰离经也。」
沈细而滑也同名。
注:临产之妇,脉见沈细而滑者,乃肾脏本脉之形,然肾系胞胎,见此脉者亦与离经之脉同名也。
夜半儿痛康分诞,来日日午定知生。
注:若妊妇夜半时觉腹痛,定知来日午时当分娩也。圣惠方云夜半子时觉腹痛,来日午时必定生。产谓子午相半日观数也。
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之脉黑复青,反舌下冷子当死,腹中须逭子归冥。
注:凡妊妇身有沈重者,胃气绝也,又体热塞栗头并者,正气衰,阴气盛也。
若舌卷下,脉青黑色者,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温者,子母俱死之候。
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死定应难。
注:凡妊妇面色赤,是荣气流通,母活之候,舌上青色,是妊脉络绝,胎死之候。
唇囗俱青 又出,子母俱死总高判。
注:若妊妇唇囗俱青色者,荣卫气绝也,又囗中吐出痰沫者,是脾胃之气俱绝此是子母俱死之候也。
面青舌青沫出频,母死子活是知真,不信若能看应验,寻之贤哲不虚陈。
注:凡妊妇面与舌皆青色,又吐痰沫者,是产妇荣卫俱绝,胎气冲上之作此是子活母死之侯,产下子母必死也,此古 应验之支,不虚妄陈其说也。
新产之脉缓滑吉,实大弦急死来侵。
注:凡妇人新产後,其脉来缓滑者,为气血通利调和,是生活安吉之兆也若见牢大弦急之脉,则凶,必死之脉也。
若得沈重小者吉,忽若坚牢命不停。
注:若产妇诊得沈重微小者,此是形虚相应,故云吉兆之脉。
忽然注得坚硬牢实之脉,是脉盛形衰相反,性命不可停留,必死也。
寸囗涩疾不调死。
注:若产後寸囗胍涩疾,大小不调匀者,此是血气衰绝之脉,故云死也。
沈细附骨不绝生。
注:若重手按之,乃得六脉沈细,附看於骨,不断绝有力者,此生活之兆也。
审看此候分明记,长须念此向心经。
注:凡为医者,宜随时审取,言分明记於心胸也。
愚按,前论与脉诀刊误所云不同,观者审之。
第九门,产後门产难既明,须知产後疾病,故以次之。
第二0四章,产後将护法
妇人产毕,饮热童便一盏,闭目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卧,不时唤醍及以醋涂鼻,或用醋炭及烧漆器,更以手从咮,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以防血晕血逆,酒虽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目光昏晕,宜频食白粥少许。
一月之後,宜食羊肉、猪蹄少许,仍慎言语,七情寒暑,梳头洗足,以百日为度。
若气血素弱者,不计日月,否则患手足腰腿酸痛等症,名曰蓐劳,最难治疗。
初产时,不可问是男女,恐因言语而泄气,或以爱憎而动气,皆能致病,不可独宿恐致虚惊,不可刮舌,恐伤心气,不可刷齿,恐致血逆,顶血气平复,方可治事犯时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
第二0五章,产後调理法
产後将息如法,脏腑调和,庶无诸疾苦,顶先服黑神散、四物汤、四顺理中丸七宝散。
若壮热头痛,此乳脉将行,用玉露散。
头目不清,是血晕,用清魂散。
粥食不美,是胃气虚,用四顺理中丸。
愚按
丹溪先生云:肉汁诿阴经之火,易成内伤之病,当归丸、当归建中汤、四顺理中丸虽滋补,悉犯桂、附、乾姜僭热之剂,脏腑无寒,何处消受?若失儿之初产母腹顿宽,便啖鸡子火盐,不思鸡子难化,火盐发热,展转为病,医者不识妄指他病,率尔用药,宁不误人?余每见产妇之无病者,皆不用黑神散与鸡子火盐诸般肉食,每白粥调理,间以些小石首鱼,乾淡食之,至半月以後少食虽鸡子亦豁开煮之,力能养胃却痰,彼富贵之家,娇姿之妇,率有白带头风气痛膈痛,痰逆囗乾,经事不调,发脱体热,皆因失於调理所致也。
第二0六章,产後通用方
愚按
前方即产後诸症各门,自有方论主治:故不再录。
见女科准绳,方有加味四君子汤,四顺理中丸、地黄丸,当归散,四味汤,玉露散地黄煎,地黄酒,桃仁煎,产後醋墨,黑神散,珀琥散,增损泽兰丸,黑龙丹。
第二0七章,胞衣不出方论
郭稽中曰:「胎衣不下者,因气力疲惫,不能努出,或血入衣中,胀大而不能下以致心胸胀痛喘急,速服夺命丹。血散胀消,其衣自下,牛膝散亦效。」
愚按
前症若出而气虚不能入,用补中益气汤,或 麻子仁一两,研涂母头顶心,即上。
若胎衣不下,用 麻子仁,涂右脚心,胎衣下,急洗之,缓则胎衣仍入,益母丸亦效。
若胎衣未下,若欲断脐带,须先以少物系坠,然後断之。
附治验
一妇人胞衣不出,胸腹胀痛,手不敢近,用滚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并下。
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作痛,手按痛稍缓,此气虚而不能送出也,用无忧散而下前症常询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囗作呕,胎衣自出其胎衣不出者,必死,授於前法甚效。
夺命丹:附子半两炮、牡丹皮一两、乾漆一钱炒烟尽、大黄末一两右为末,醋煎大黄成膏丸桐子六,汤酒吞五七丸。
花蕊石散:治产後败血不尽,血迷血晕,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头 者急用一服,化水即出,其效如神。花蕊石一 、上色硫黄四两,上和匀先用 泥封固,瓦罐一个,入二药,仍封固,阴乾,如急用以焙笼内炙乾,用炭段赤去火,次日取出细研,每服一钱,童便热酒下。
牛膝散:治胎衣不出,腹中胀痛,急服此药,腐化而下,缓则不救。牛膝、川芎朴硝、蒲黄各三两、当归一两五钱、桂心五钱、上每服五钱,姜三片生地黄一钱,水煎。
附方
又方,用僤下土三四钱,好醋调和,纳脐中,续前生甘草汤半盏,或以醋汤饮之即出。
又方,用麻子仁研烂,涂足心,下即洗去。
又方,用红花一两,酒煮浓汁服。
又方,用鹿角镑三钱为末,者葱白汤调服。
又方,取产母鞋底炙热,熨小腹上下二七次。
又方,用浸 水浓者,温饮二碗立下。
又方,用皂角棘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
第二0八章,产後血晕方论
产後血晕,乃血入肝经,甚至眼花胸闷,用黑神散主之。
下血过多,用清魂散补之,或以醋汤细饮,或预烧秤锤,以醋沃之,或 醋涂囗鼻或烧漆器薰之,使产母鼻吸其气,庶无此患。
愚按
前症若恶露上行,用失笑散。
血下过多,芎归汤。
若过劳所伤,补中益气汤。
气血虚极,用清魂散。
大凡产後口眼 斜等症,当大补气血为主,而兼以治痰。
若脾胃虚弱,用六君子汤,苟於七月之前,服安胎饮,至八九月间加大腹皮、黄杨头。
元气虚弱,八珍汤。
临产,用无忧散,则无前患。
附治验
一妇八月胎下坠或动,面黄体倦,饮食少思,此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 白术加苏梗,三十馀剂而安,产後眩晕,胸满咳嫩,用四物,加茯苓、半夏。桔梗而愈。
妊妇因产饮酒,恶露甚多,患血晕,囗出酒气,此血得酒热而妄行,虚何乍皂也以佛手散煨甘葛二钱,一剂而痊,酒性 悍,入月及产後不宜饮,恐致前症崖室入众,气热喧攘,亦致此症。
夺命散:治血晕腹痛,没药,血竭末等分,每服二钱,热童便热酒下。
牡丹皮散:治产後恶露闷绝。牡丹皮、芒硝、大黄蒸各一两、冬瓜三七粒去皮尖,上每五钱,水煎服。
清魂散:治产後气血暴损,虚火妄动,血随火上以致必神昏乱,口噤眼花甚至闷绝而苏。泽兰叶、人叁各一钱、荆芥三钱、川芎,上各另为末,和匀每服一二钱热汤调下。
一方,五灵脂末,半生半炒,每服二钱,温酒灌入喉即愈。
一方,荆芥为末,童便调。
一方,神曲末,每服二钱,热水调。
一力,菲菜切入瓶内,注热醋,以瓶囗对鼻,气入即醒。
一方,用红花末五钱,酒调服。
一方,半夏为末,丸豆大,人鼻中即省,亦疗五绝。
一方,赤小豆为末,东流水和服钱许,不瘥,再服。
佛手散:治产後去血,眩晕欲绝。
又方,松烟二钱,烧赤, 灭为末,温酒调半七,京墨亦可,或烧漆器,取烟 之。
第二0九章,产後颠狂方论
产後颠狂,乃败血上冲,用大圣泽兰散,加砂仁末三分,煎酸枣仁汤调下或朱砂二钱,研细,以乳汁调和,入紫项活地龙一条,滚二三沸去之,入酒再用重汤煮温,分三服。
愚按
前证乃血虚神不守舍,非补养元气不可,仍叁後各章,互用。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用大泽兰汤而愈,後又怔忡妄言,其痰甚多用茯苓散补其心虚顿愈。又用八珍散,加远志、茯神,养其气血而安。
产妇亦患此,用化痰安神等药病益甚,神思消烁,余以为心脾血气不足,用大剂叁术、芎、归、茯神、酸枣仁,四 馀而安,乃以归脾汤,五十馀剂而愈。
第二一0章,产後狂言谵语方论
产後狂言谵语,乃心血虚也,用朱砂末,酒调下龙虎丹叁丸,琥珀地黄丸亦可如惊悸歌哭颠狂等症,当叁看产後心神惊悸方论。
愚按
前症当固胃气为主,而佐以见症之药为善,若一於攻痰则误矣。
附治验
一产妇形体甚倦,时发谵语,用柏子仁散,稍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愈,又因怒仍狂言胁痛,小便下血,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顿瘥又佐以加味归脾汤耐安。
治败血上冲,发热狂走,脉虚大者。乾荷叶、生地黄、牡丹皮,右浪煎海谓住蒲 二钱,服之即止。
妙香散:治产後语言错乱,用生地、当归煎汤,调服立效。
第二一一章,产後不语方论
产後不语,因心气虚而不能通於舌,则舌强不能言语者,宜服七珍散馀当推其所因而治之可也。
愚按
经云:「大肠之脉,散舌下。」
又云:「脾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不能言。」
又云:「肾之别脉,上人於心,系舌本,虚则不能言。」
窃谓前症,若心肾气虚,用八珍散。
肾虚风热,地黄饮。
大肠风热,加味逍遥散,如防风、白芷。
脾经风热,秦艽升麻汤。
肝经风热,柴胡清肝散,加防风、白芷。
脾气郁结,加味归脾汤、如升麻。
肝木太过,小柴胡,加钩 钩。
脾受肝侮,六君,加升麻、白芷、钩藤钩。
肝脾血虚,用佛手散。
脾气虚,以四君子。
气血俱虚,八珍汤,如不应,用独叁汤,更不应,急加附子,补其气而生其血若竟用血药,则误矣。
附治验
一产妇不语,用七珍散而愈,後复不语,内热晡热,肢体倦怠,饮食不进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後因怒,不语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发搐或小便见血,面色或青或黄,或时兼赤。余曰:「面青,肝之本色也,黄者脾气虚也,赤者,心血虚也。」
用八珍汤加钩藤,佐茯苓、远志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痊。
七珍散:人叁、石菖蒲、生地黄、川芎各一两、细辛一钱、防风、辰砂别研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