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妇人良方集要
妇人良方集要
先用六君子汤一剂,病势顿减,後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乾姜二剂,形体顿安後以七情失调,夜间腹胀,乃以十全大补汤,加木香治之而痊。
附方
白术散:治脾胃气滞,心腹胀满,不欲饮食。白术炒、草果、诃子、茯苓、槟榔桂心各五分、陈皮、厚朴姜炒、人叁各一钱、甘草炒三分上姜枣水煎服。
愚按
前方治胸膈气滞饮食内停之良剂,若脾血虚痞,须用四物、叁、术,牌气虚痞须用四君芎归。
补遗:治心腹胀满,子常渴用厚朴姜汁炒,每服五钱,姜七片,水煎温服不拘时侯,问服沉香降气汤,得效,此病气元气壅实之治法也。
附方
人叁养胃汤:治牌气壅滞,胸腹不利,或饮食壅滞,胸腹胀闷,或兼外感风寒头痛呕吐等症。
第八十八章,妇人小便淋沥不通方论
妇人淋沥,由肾虚而膀胱热也。
盖膀胱与肾为表 ,主於水,行於肾者,为小便也。
若肾虚则小便频数,膀胱热则小便淋沥,甚则不通,腹胀喘急,当速治之。
愚按
前症若膀胱热结,用五淋散。
若脾肺虚热,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麦冬。
若脾经郁热,用加味归脾汤。
若肺经郁火,用黄苓清肺饮。
若肝经湿热,用龙脂泻肝汤。
血虚,用加味逍遥散。
阴虚,用六味丸,加柴胡、山栀。
大抵不渴而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也,用滋肾丸。
渴而不利者,热在气分也,用清肺饮。
尺脉数而无力者,阴火盛而阳不能化也,用六味丸、滋肾丸为主。
尺脉浮而无力者,阳气虚而阴不能生也,用加减八味丸、滋肾丸为主。
附治验
妇人素有前患,内热体倦,余以为肝火血少,脾气虚弱,用八珍汤、逍遥散兼服月馀而小便利,又用八珍汤而气血复。
妇人患前症,面青胁胀,诸药不应,予以为肝经气滞而血伤,用山栀、川芎煎服而愈。
妇人小便不利,小腹并水道秘闷,或时腹胀痛,余以为肝火,用加味逍遥散加龙胆草四剂,稍愈,乃去胆草,佐以八珍散,加炒黑山栀,兼服而瘥。
石苇汤:治小便实热,气滞淋沥。石苇、黄芩炒、木通、榆白皮、葵子、瞿麦甘草各五分,右姜水煎服。
鸡苏散:治血热淋沥。鸡苏叶、木通各二两、生地黄、滑石各三两、剌蓟根一两,右每服半两,淡竹姜三七片,水实。桃仁煎:治血瘕小便如淋。脐腹胀痛。
火府丹:治心经积热,小便涩及五淋(加甘草名导赤散)。生地黄二两杵膏木通为末、黄芩炒各一两。加甘草名导赤散。右加蜜,丸铜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通煎汤下。
许学士云:「一卒病渴,日饮水斗许,不食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已十月余谓心经有热伏,与火府丹数服,越二日,来谢云,当日三服渴止,又三服饮食如故,此本治淋,用以治渴,可谓通变也。」
一方,牛膝一合,水煎,入郁香少许服之,鄞历耿武尉梦得,其内患淋下砂石剥剥有声,甚为昔楚,一服而愈。
附方
滋肾丸:治热在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或肾虚足热,腿膝无力,不能履地又下焦阴虚,小便不利,肚腹肿胀,或皮肤胀裂,眼睛突出,此神剂也。知母酒炒、黄柏酒炒各二两、肉桂二钱,右各另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汤下。
黄苓分清散:治肺热小便不利,宜用此药清之。黄芩炒、山栀炒各一钱右水煎,腹不利,加盐鼓二十粒。
五淋散: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出,或尿血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汁或热怫便血。赤茯苓一钱五分、赤芍药、山栀各一钱、当归、甘草各一钱五分,右入灯心,水煎服。
第八十九章,妇人转脬小便不利方论
妇人转脬,或内热传撙於胞,或忍小便,气逆於内,以致小腹急痛,不得小便甚者至死。
愚按
前症不问男女及孕妇转筋,小便不利,命在反掌,非八味丸不能救,馀叁前後论主治。
附治验
妇人小便淋沥,小腹胀闷,胸满喘急,诸药不应,余视为转筋之症,用八味丸一服小便如涌而出。
妇人困郁怒,小便滴涩,渐至小腹肿胀,痰咳喘促,余用八味丸 服,小便即利而痊。
妇人素善怒,小便淋沥不利,月经不调半载矣,或两胁胀闷,或小腹作痛或寒热往来,或胸乳作痛,或咽喉噎塞,或两脚筋挛,或肢节结核,面色青黄不泽形气日瘦。
左关弦洪,右关弦数,此郁怒伤肝脾,血虚气滞为患。朝用加味归脾汤以补脾气解脾郁, 肝火。夕用滋肾丸,生肝散,滋肾水以生肝血,抑肝火,舒筋膜兼服月馀而愈。
滋肾生肝饮:山药、山茱萸肉各一钱、熟地黄自制二钱、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七分、五味子杵炒五分、柴胡三分、白术、当归、甘草、上水煎服。
葱白汤:治气滞小便不通,腹胀欲死。橘皮三两、葵子一两、葱白一茎上水煎,分三服。
八味丸:治脬转小便不通,殊有神效,但世所不用,以致误人多矣。
滑石散:治脬转小便数日不通。滑石一两、寒水石二两、葵子一合右为末,以水一斗,煮至五升,时服一升即利。
又方乱发、葵子、车前子,右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
石苇汤:治转脬小便不通。治强忍小便,致脬转尿不利,因笃欲死。滑石二两乱发灰一两,右为末,每服三钱,桃白皮一 ,细切熟杵,入水三盏绞取汁调服。千金黄用杏仁二十粒去尖皮,麸炒黄嚼细,水送下立通。
一方,皂角为末,吹鼻内取嚏。
第九十章,妇人小便数方论
小便乃肾与膀胱主之,盖青气通於阴,若二经虚而热乘之,则小便涩滞,虚则频数也。
愚按
前症若肝经火动,用逍遥散,加龙胆草、车前子。
膀枇火动,六味丸,加麦门、五味。
肝肾湿热,龙胆泻肝汤。
郁伤肝脾,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
肝脾肺气虚,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
肝经血虚,加味逍遥散。
肾气虚败,鹿茸散,如不应,用八味丸。
附治验
妇人患前症,小便频数,日晡热甚,此肝脾血虚,实滞而兼湿热也,用加味逍甚散加车前子而愈。
妇人患前症,发热烦燥,面目赤色,脉洪大而虚,余谓此血虚发燥用当归补血渴数剂而痊。
妇人久患前症,泥居於火,杂用塞凉止血之等剂,虚症悉具。余曰此脾胃亏损而诸经病也,当补中气为主。遂以六君、补中二汤,兼服再月馀,寻愈。
桑螵 散:治肾气虚寒,小便数少,或时频数,或夜间尤效。桑螵 三十枚炒、鹿茸炙、牡蛎煅、甘草炒二两、黄 炒,右为末,每服二三钱食前空心,用姜汤调下,日二服。
缩泉丸:治脬气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小儿尤效。乌药、益智仁等分右为末,酒煎山药末为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酒或米饮下。
鹿茸散:治肾气虚寒,便溺苡甚,或夜间频数遗尿。鹿茸炙、乌贼鱼骨、桑寄生当归龙骨煅各二两、白芍药炒、附子炮各三钱、桑螵 炙各五钱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并食前,用温酒调下,作丸服亦可,凡用附子重一两三四钱,底平顶圆,周围有瓣者方是。
第九十一章,妇人遗尿失禁方论
经云:「膀胱不利为症,不约为遗溺。」
乃心肾之气,失其常度也。
故有水道涩而遗者,有失禁而不知自遗者,亦有生产伤膀胱,不时而逍者有脬寒脏冷,遗而不知者。
愚按
内经曰:「胞移热於膀胱,则癃溺血。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注曰:「膀胱为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脉穴,约下焦而不通,则不得小便足三焦 虚,不约下焦,则逍溺也。
灵枢经曰:「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穴则闭症虚则遗溺。」
窃谓前症,若肝肾虚热,挺孔痿痹,用六味丸。如不应,用加味八味丸。
阳气虚惫,膀胱积冷,用鹿茸丸。
如不应,用八味丸。
若脾气虚弱,不能禁止,用补中益气渴,加山药、山茱、五味。
若肺气虚寒,前汤加附、桂,此症属虚热者多,真寒者少,治宜审察。
附治验
妇小便自遗,或时不利,日晡益甚,此肝热阴挺不能约制,用六味丸料加白术酒炒黑,黄柏七分,知母五分,数剂,诸症悉愈。若误用分利之剂,愈损真阴必致不起。老妇患前症,恶寒体倦,四肢逆冷,余以为阳气虚,先用补中益气加附子三剂,不应,遂以叁附渴四剂,稍应,仍以前药而安,附子计用四枚,人叁三 许。
妇人病愈後,小便出屎,此阴阳失於传送,名大小肠交也,先用五苓散二剂而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鹿茸丸:治阳气虚寒,小便白浊,滑数不禁,或脐腹阴冷,大便不实。鹿茸炙、椒红、桂心、附子炮、牡蛎煅、补骨脂炒、石斛、肉苁蓉酒浸、鸡劼炙、沉香各一两、桑螵 炙二钱,右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愠酒下。
秘元丹:治阳气虚,小便不禁,或夜多小便频数。白龙骨炒三两、诃子十个去核、缩砂去皮一两,右为末,糯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又方,鹿角螃炒为末,每服三五钱,空心,热酒调下。
又方,鸡肿 炙为末,每服二三钱,空心,酒调下,日二三服。
又方,桑螵 、茯神、远志、菖蒲、人叁、当归、龙骨、龟板为末,卧时人叁汤下三钱。
又方,桑螵 酒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姜汤调下。
第九十二章,妇人小便出血方论
心主血,通行经络,循环脏腑,若得寒则凝涩,得热则妄行,失其常道,则溢渗於脬则小便出血也。
愚按
前症肝经血热者,加味逍遥散。
怒气血伤者,加味逍遥散谓发灰。
若肝经风热者,加味逍遥散,送子苓丸。
气血俱虚者,八珍汤送发灰。
膏梁积热者,清胃散加槐花、甘草。
风热腹痛者,四君子加防风、枳壳。
胃气不能摄血者,补中益气汤。
郁结伤脾,不能摄血者,济生归脾汤。
附治验
妇人尿血,因怒寒热,或头疼或胁胀,此脾血虚而肝火盛,用加味逍遥散 而血胀止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头痛痊。後郁怒腹痛尿血,仍用前散,加龙胆草,并归脾治之将愈,又因伤於饮食,复作心忡不宁,微夜不寐,仍用前汤而痊。
妇人尿血,面黄体倦,饮食不甘,晡热作渴,此脾胃气虚,不能摄血归经用补中益气,以补胃气,用归脾汤,以解郁结,更用加味逍遥散,以调养肝血而痊。
妇人小便出血,服四物、蒲黄之类,更加发热吐痰,加芩、连之类,又饮食少思虚症蜂起,肝脉弦而数,脾脉弦而缓。此因肝经风热,为沉阴之剂脾伤不能统摄其血,发生诸脏而然也。予以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鹿茸散:治劳损尿血,发热内热,或寒热往来,口乾作渴。鹿茸炙、当归熟地黄自制、葵子炒、蒲黄炒、续断酒炒各等分,右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日三服。
发灰散:治起居所伤,小便尿血,或忍尿脬转,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又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用乱发烧灰。右为末二钱,以米醋汤调服。
生地黄散:治血热,小便出血。生地黄二钱、黄芩炒五钱、阿胶炒、柏叶炒各一钱,水煎服。
当归散:治血分有热,小便出血,或时尿血。当归、羚羊角镑、赤芍药各钱半、生地黄、刺蓟叶各一钱,上水煎服。
又方:治血分有热,用生地黄杵取汁,每用一小盏,日三服。
又方:治血分有热,小便尿血,用炒蒲黄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滚汤亦下。
又方:肾虚,鹿角胶二两,炙黄为末,作二服,长流水调。
第九十三章,妇人大便不通方论
夫大使不通者,由脏腑不调,寒热之气,结於肠胃;或经血过多,内亡津液宜用三 散,或四物加青皮,或七宣丸,麻仁丸,选而用之。
愚按
前症或大肠津液乾 ,或血虚火烁,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必待腹满胀自欲去而不能者,乃用猪胆汁润之。
若妄服苦寒辛散之剂,元气愈伤,或通而不止,或成中痞之症。
大抵血虚火燥,用加味逍遥散。
气血俱虚,用八珍汤。
燥药伤血,用四物、连翘、甘草。
克伐伤气,用四君、川芎、当归。
内热作渴,饮汤脉实,用竹叶黄 汤。
内热作渴,饮冷脉涩,用因物送润肠丸。
肝胆克脾土,而不能输送,用小柴胡,加山栀、郁李仁。
肠胃气虚而不能传送,用补申益气,加芍药、厚朴。
积热而秘结,用清胃散加芍药。
其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皆不宜损中气,治者审之。
附治验
妇人痰喘内热,大便不通,两月不寐,脉洪大,重按微细,此属肝肺肾亏损。
朝用六味丸,夕用逍遥散,各三十馀剂,计所进饮食百馀碗,腹始痞闷正前所谓血虚火烁也,以猪胆汁导而通之,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
附方
通神散:治大便实热不通,其证心腹胀痛,手不得近,心胸烦闷,而欲饮食者。
大黄炒、芒硝、槟榔、桃仁杵、郁李仁汤浸去皮酒炒各一两。右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