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良方集要


  大硝石丸:治七症八瘕,当用此药去之,不令人困。硝石三两、大黄四钱、人叁一钱、甘草八分,右为末,苦酒一升,石器中,先入大黄煎膏入馀药,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三日一服,宜下赤物。

  第七十九章,妇人腹中瘀血方论

  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後瘀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

  愚按

  前症若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

  若恚怒伤肝用加味逍遥散。

  若产後恶露,用失笑散。

  若肝脾亏损,用六君、柴胡,以补元气为主。

  胃气虚弱,用益气渴,加茯苓、半夏为主。

  大凡腹中作痛,畏手按者,此内有瘀血。

  若形体如常,属病气元气俱实,用桃仁承气汤直下之。

  若痛而肢体倦怠,饮食少思,此脾胃受伤,属病气有馀,元气不足,用当归散谓和之。

  若痛而喜手按腹,形体倦怠,饮食少思,此元气病气俱不足,用六君炮、姜、芎归纯补之。

  若痛而大便不实,饮食难化,此脾胃虚寒,用六君、炮姜、肉果温补之。

  若 而作呕少食,此脾胃虚弱,用六君、炮姜、藿香。

  若痛而呕吐不食泄泻,用六君加姜、桂。

  若兼手足逆冷自汗,更加附子,此症多有因攻伐而致者。

  附治验

  妇人耳下肿赤,寒热口苦,月经不调,小腹内一块,此肝火气滞而血凝也用小柴胡加山栀、川芎、丹皮治之,诸症悉退。

  妇人久患腹痛,去瘀血方止,而复大痛,诸药不纳,予以脾胃之气虚寒,用叁、术炮姜、丸如黍,每用故粒,津咽下,後以二味浓煎,渐呻而愈。

  桃仁丸:治瘀血不利,月水不调,发热作渴,心腹满急,或肚腹中作痛。桃仁、大黄炒各三两、虻虫炒去翅足、水蛭炒焦各四十枚,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丸,空心热酒下。

  附方

  桃仁承气汤:治瘀血小腹急 ,大便不利,或谵语囗乾,漱水不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热昏迷,其人如狂。桃仁半两大黄炒二两、甘草二钱、肉桂一钱,右姜水煎,发日五更服。

  附方

  加味归脾汤:治瘀血已去,或脾经失血,小腹作痛无寐,发热盗汗或伤脾不能摄血,成心脾伤痛,嗜卧少食,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仁肿痛大便不调,或经侯不准,晡热内热。

  第八十章,妇人症痞方论

  妇人症痞,由饮食失节,脾胃亏损,邪正相搏,积於腹中,牢固不动,故名曰症。

  得冷则作痛,冷入子脏则不孕,入胞络则月水不通。

  愚按

  前症若脾胃虚弱,用六君加芎、归。

  若肝脾虚弱,用补中益气及归脾汤。

  若肝火乍专,佐以芦荟、地黄二丸,外贴阿魏膏,患者须慎七情六淫,饮食起居治者不时审察病机而药之,庶几有效。

  附方

  穿山甲散:治症痞瘀血,心腹作痛。穿山甲、鳖甲醋炙、赤芍药、大黄炒乾漆炒令烟尽、桂心各一两、川芎、芫花醋炙、当归尾各半两、麝香一钱,上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第八十一章,妇人食症方论

  妇人食症,由脏腑虚弱,经行不忌生冷饮食,或劳伤元气所致。

  陈无择云:「经不行者,宜先导之,然後固元气为主。」

  愚按

  前症若形气虚弱,须先调补脾胃为主,而佐以消导;若形气充实,当先疏导为主而佐以补脾胃。

  若气壅血滞而不行者,宜用乌药散,散而行之。

  若脾气虚而巾不行者,宜用四君、芎、归,补而行之。

  若脾气郁而血不行者,宜用归脾汤,解而行之。

  若肝脾血燥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遥散,清而行之。

  大抵食积痞块之症为有形,盖邪气胜则实,真气夺则虚,当养正辟邪,而积自除矣。

  虽然,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胃气末虚,或可少用,若病久虚乏者,不宜轻用。

  第八十二章,妇人积年皿症方论

  妇人积年血症,由寒温失节,脾胃虚弱,月经不通,相结盘牢,久则腹腌苦痛宜用三棱煎主之。

  愚按

  前症多兼七情亏损,五脏气血乖违而致,盖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脾统血,肝脏血故郁结伤脾,恚忠伤肝者,多患之。

  腹胁作痛,正属肝脾二经症也。

  窃谓罗谦甫先生云:「养正积自除。」东垣先生云:「人以胃气为本。」

  治法宜固元气为主,而佐以攻伐之剂,当以岁月求之,若欲速效,投以峻剂反致有误,右七症方药,当互相叁用。

  附方

  三棱煎治血燥血瘕,食积痰滞。莪术醋侵炒、三棱各三两、青皮去白、半夏、麦芽炒各一两,右用好醋一锺,煮乾,焙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醋汤下,痰积,姜汤下。

  第八十三章,妇人血气心痛方论

  妇人血气心痛,由脏腑虚弱,风冷所乘,盖心为诸脏之主,若心受仍,名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旦死。若心络伤,故痛发乍轻乍甚,而成斯症也。

  愚按

  前症若寒邢所伤,温散之;饮食停滞,消导之;肝火妄动,辛平之;脾气郁结和解之,仍与後六症方菜同用。

  附治验

  妇人久患心痛,饮食少思,诸药到口即吐,予以为脾土虚弱,用白术一味同黄土炒去土,每服一两,以米泔煎浓,除服少许,数日後,自能大饮用三斤馀而安。

  上舍陈履学长子室,素怯弱,产後患疥疮,年馀不愈,因执丧旬月,每欲眩作一日感气,忽患心脾高肿作疼,手不可按,而呕吐不止,六脉微细,或见其形实误认诸痛,不可补气,乃用青皮、木香、五味、吴茱萸等药而愈。继复患疟且堕胎又投理气行血之药,病虽失,元气转脱,再投叁 补剂,不应矣。六脉如丝欲绝迎予至。诊之曰「形虽实而脉虚极,反用理气之剂,损其真气故也。」连投叁、 、归、术、附子姜、桂二剂,问用八味丸,五日疫食渐安,六脉全复,此症若心脾疼痛时,即此等药痛亦不作矣。

  附方

  乌药散:治血气壅滞,心腹作痛。乌药、莪茂醋浸炒、桂心、当归、桃仁、青皮、木香各等分,右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谓下。

  灵苑方,用玄胡、灵脂为末,每服一钱,沸汤下,日三服。

  第八十四章,妇血气心腹疼痛方论

  妇人血气心腹疼痛,由脏腑虚弱,风邪乘之,真邪相搏,随气上下,故心腹作痛也。

  愚按

  前症若气滞血瘀,用没药散。

  劳伤元气,用益气渴。

  肝脾郁结,用四七渴。

  怒动肝火,用小柴胡汤。

  肝脾血虚,用四物汤。

  脾肺气虚,用四君子汤。

  中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

  气血俱虚,用八珍汤。

  附治验

  妇人每怒心腹作痛,久而不愈,此肝火仍脾气也。用炒山栀一两,生姜五片煎服而痛止,更以二陈加山栀、桔梗,仍不发。

  妇人怀抱郁结,不时心腹作痛,诸药不应,用归脾汤,倍加炒山栀而愈。

  陈湖陆小村母,久患心腹疼痛,每作必胸满呕吐,手足俱冷,面赤唇麻,咽乾舌燥寒热不时,月馀竟夕不安,其脉洪大,众以痰火治之,屡止屡作,迄乙巳春发频而甚。

  仍用前药反剂,此寒凉损真之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且脉息洪弦而有怪状乃脾气亏损,肝木乘之而然,当温补胃气,遂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吴茱萸、木香,一服,热寐彻晓,洪 顿 ,怪脉顿除,诸症释然。

  附方

  琥珀散:治气滞心腹撮痛,或月经不行,小便疼痛。乌药、莪述醋浸炒各二两、当归一两、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蠲痛散:治血气剌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右为末,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菖蒲丸:治血积心脾作疼。九节菖蒲六两、吴茱萸炒、香附子各四两右为末,醋调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口五十丸,淡姜汤调下。

  没药散:治血气不行,心腹作痛,或月经不调,发热晡热,并宜用之。红花、没药红花、没药、当归、玄胡索炒各等分,右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酒调下。

  木香枳术丸: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消化痰涎。木香、枳实炒一两、白术炒二两,右为末,每服五钱,姜枣水煎服。

  木香化汤:治脾胃虚弱, 食停滞,腹胀作痛,或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若忧怒饮食而致者,尤宜用之。木香、红花各三钱、橘皮、当归梢各二钱、柴胡四钱、草豆蔻、甘草炙半两、半夏一两、枳实炒二钱上每服三五钱,姜水煎服。

  第八十五章,妇人血气小腹痛方论

  妇人小腹疼痛,由胞络受冷,搏於血气,结於小腹,因虚发动故痛也。

  愚按

  前症若气寒血佶,用或灵仙散。气滞血凝,用当归散。

  肝经血虚,用四物汤,加叁、术、柴胡。

  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

  肝睥气虚,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芍药。

  肝脾虚寒,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肉桂。

  若兼呕吐,加木香,四肢逆冷,再加炮姜。

  附治验

  通府张孟威云:其妹小腹痛,用附子理中汤,附子服过八十馀枚,此乃沉寒痼冷之甚不多有者。

  附方

  威灵仙散:凡冷气滞血小腹疼痛,或经行遇怒,腹胀痛,宜用之。威灵仙一两没药、木香、桂心各半两,右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当归散:凡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当归、赤芍药刘寄奴、没药、枳壳麸炒、玄胡索炒各等分,右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第八十六章,妇人两腰胀痛方论

  妇人两胁胀痛,因脏腑虚弱,气血不调,风冷客於胞络,相搏壅塞痛也。

  愚按

  东垣先生云:「胸腹作痛,囗苦舌乾,寒热往来,发呕发吐,四肢满闷,林溲便难腹中急痛,此肝木之妄行也。」

  窃谓前症,若暴怒伤血,用小柴胡、芎归、山栀。

  气虚用四物、叁、术、柴、栀。

  若久怒伤气,用六君、芎、归、山栀。

  若气血俱虚,用六味地黄丸。

  若经行腹痛,寒热晡热,或月经不调,发热痰咳,少食嗜卧、体痛,用八珍、柴胡丹皮。

  若胁胀发热,口渴唾痰,或小便淋沥,颈项结核,或盗汗便血,诸血失音,用六味丸。

  若两 作痛,视物不明,或筋脉拘急,或面青小腹痛,或小便不调,用补肝散。

  若概用香燥之剂,反伤清和之气,则血无所生,诸症作焉。

  丹溪先生云:「右胁痛,用推气散、小龙荟丸、当归龙荟丸、控涎丹、抑青丸十枣汤。皆病气元气俱实之剂,用者审之。」

  附治验

  妇人性急,吐血发热,两腹胀痛,日晡益甚,此怒气仍肝,气血俱虚也。朝用逍遥散倍加炒黑山栀、黄柏、贝母、桔梗、麦门冬,夕以归脾汤,送地黄丸而愈。

  孀妇内热晡热,肢体酸麻,不时吐痰,或用清气化痰药,喉间不利,白带腹胀用行气散血药,胸膈不利,肢体时麻。此郁怒伤肝脾而药益甚也。予则朝用归脾以解脾郁,生脾气。夕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生肝血,百馀剂而愈。後怒饮食日少,肢体时麻,此乃肝火侮土,用补中益气,加山栀、茯苓、半夏而痊又饮食失调,兼有怒气,肢体麻甚,月经如注,脉浮洪而数。此脾受肝伤不能统血而致崩,肝气亏损阴血脉大,继用六君,加芎,归、炮姜而血崩止又用补中益气,加炮姜、茯苓、半夏而元气复,更用归脾汤、逍遥散,调理而康。

  附方

  威灵仙散:治冷气血滞,两胁作痛。

  人叁紫荆皮散:治心腹刺 ,胸膈宝满,不进饮食。紫荆皮、苍术、石菖蒲各一两、香附子二两、人叁半两、木香二钱,右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姜汤下。

  左金丸:治肝火胸腹胀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或大便不实,或小便淋秘或小腹疼痛,及一切肝火之症。黄连炒六两、吴茱萸一两汤煮片时用右为末,粥丸,白米陈皮汤下。

  当归龙荟丸:治肝经十实火,胸胁胀痛,或大便秘结,小便涩滞,烦属肝经实火者宜用之。当归、龙胆草炒焦、栀子仁炒、黄连炒、黄芩炒各一两、大黄炒、芦荟、青黛各五钱、木香一钱五分、麝香另研五分右为末,用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补肝散:治肝脾二经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成胁胀头晕,寒热发热,或遍身作痛经侯不谓。山茱萸肉、当归、五味子炒杵、山药、黄 炒、川芎、木瓜各半两、熟地黄自制、白术炒各一钱、独活、酸枣仁炒各四两右为末,每服五钱,姜水煎服。

  第八十七章,妇人心腹胀满方论

  妇人心腹胀,由心脾虚损,邪气乘之,此足少阴肾经之脉,起於足小指贯肾络膀胱入肝肺,出络於心,若邪搏三经并结於脾,脾虚则心腹胀满矣。

  愚按

  前症脾胃虚痞,用六君子汤。

  脾胃虚寒者,用人叁理中汤。

  郁结气滞者,用归脾汤。

  肝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芍。

  脾气壅滞,用平胃散。

  肺气壅滞,用紫苏饮。

  宿食壅滞,用养胃汤。

  脾血虚痞,用四物加叁术。

  附治验

  妇人胸膈不利,饮食少思,腹胀吞酸,或用? Q之药,反致中满不食予以为脾气虚而肝木胜,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香附、煨姜,又以六君子加芎、归、桔梗而愈。吴江史玄年母,久病之後,遇事拂意,忽胸腹胀满,面目微肿两腿重滞,气逆上升,言语喘促,所服皆清气之剂,不效。予曰:此脾肺虚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