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大全良方


  上为细末,炒姜,酒调一大钱服。

  卷之二十 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方论第六

  卷荷散

  治产后血上冲心,血刺、血晕,血气腹痛,恶露不快。

  初出卷荷 红花 当归(各一两) 蒲黄(纸炒) 牡丹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平钱,空心,温酒调下。一腊内只使童子小便调。如才产后便服此药,即诸疾不生。(出《妇人方》)

  卷之二十 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方论第六

  芸苔散

  疗产后恶露不下,血结不散,冲心刺痛,将来才冒寒踏冷,其血必往来心腹间刺痛,有不可忍,谓之血母块。但产后心腹诸疾,并宜服之。(出《产乳》)

  芸苔子(纸炒) 当归 桂心 赤芍药(各等分)

  上为细末,温酒调服二平钱。赶下恶物,产后三日不可无此。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夫儿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块,因产时其血破散与儿俱下,则无患也。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凝滞,在于小腹不能流通,则令结聚疼痛,名曰儿枕也。

  《产宝》论产后心腹痛者,由产后气血俱虚,遇风寒乘之,与血气相搏,随气上冲于心;或下攻于腹,故令心腹痛。若久痛不止,则变成疝瘕也。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延胡索散

  治产后儿枕腹痛,得效。(出《经验妇人方》)

  延胡索 当归(各一两) 真琥珀 蒲黄(各一分,炒) 赤芍药(半两) 桂心(三分) 红蓝花(二钱)

  上为细末,以童子小便合细酒,温酒调三钱,食前服。

  治产后儿枕,亦治赤白痢。

  丁香(三钱) 罂粟壳(去穣,蜜炙) 香白芷(各半两) 百草霜(六钱重)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童子小便调下。如痢疾,米饮调下。

  产后儿枕,痛不可忍。

  五灵脂,慢火熬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天仙藤散

  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出《经验妇人方》)

  天仙藤(五两,炒焦)

  为细末,每服二钱。产后腹痛,用炒生姜,小便和细酒调下。常患血气,用温酒调服效。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蒲黄散

  产后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发不可忍。此由妊娠聚血,产后气羸,恶露未尽,新血与故血相搏而痛,俗谓之儿枕,乃血瘕也。宜蒲黄散。

  真蒲黄,研。饮调服二钱。如燥渴者,新水调。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黑神散

  疗产后血块,痛经,脉行后腹疼,并经脉不调。

  熟地黄(一斤) 陈生姜(半斤)

  上拌,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产前乌梅汤调下;常服,酒调;经脉不通,乌梅、荆芥酒调下。

  疗新产后腹痛,恶血不尽行。黑神散。(方见《局方》)

  疗新产后七、八日,腹痛、两胁痛。

  当归 刘寄奴 苦梗(各十二分) 延胡索(别为末) 桂心 陈皮(各四分) 茯苓 芍药(各八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调延胡索末,空心服。

  疗先患冷气,因产后发腹痛。

  芎 桂心 当归 吴茱萸 茯苓 芍药 甘草(各六分) 桃仁(十分)

  上 咀,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桃仁芍药汤

  《千金》疗产后腹痛。桃仁芍药汤。

  桃仁(半升) 芍药 当归 川芎 干漆(碎,熬) 桂心 甘草(各二两)

  上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广济》方

  疗腹中绞痛不可忍。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干姜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一方加延胡索,妙。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必效方》方

  疗产后腹痛方。

  羌活(四两,切)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分服。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千金》方

  治产后余疾,腹中绞痛,不下食、瘦乏方。

  当归 黄 芍药(各六分) 干地黄 白术(各八分) 桂心 甘草(各四分) 枣(十四个)

  上 咀,水二升,煮取八合,去滓,空心作两大服。忌生葱。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千金》茱萸酒

  治心腹内外痛。

  吴茱萸(一升) 酒(三升)

  煮取一升,空心,分二服。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圣惠》方

  疗同前。

  生地黄汁 藕汁 童子小便(各三合)上同煎三、二沸,分温三服。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姜黄散

  治产后腹疼。

  没药(一分) 川姜黄末(三分)

  上以水、童子小便各一盏,入药煎至一盏半,分作三服,通口服。约行五、七里,再进一服即止。不过三服便安。

  疗血气痛欲死。

  槐鸡半两为末,酒浓煎顿服,立愈。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独圣散

  疗产后腹痛。

  当归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又《局方》当归散 亦治产后腹痛。不录。

  卷之二十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外台》方

  疗新产后腹中如弦常坚,绞痛无聊方。

  白蜜(一升) 当归(一两)

  上当归为末,入蜜中煎融二沸,适寒温,顿服。

  卷之二十

  产后小腹疼痛方论第八

  夫产后小腹痛者,此由产时恶露下少,胞络之间有余血与气相击搏,令小腹痛也。因重遇于冷,则血结变成血瘕,亦令月水不利也。

  卷之二十 产后小腹疼痛方论第八

  延胡索散

  治产后脐下痛。

  延胡索 桂心(各半两) 当归(一两)

  上为细末,热酒调下二钱。

  卷之二十 产后小腹疼痛方论第八

  香桂散

  治产后脐下疼痛不止。香桂散。

  川芎 当归(各一分) 桂心(半两)

  上为细末,分为三服。每服酒一盏,煎三、五沸,更入小便少许,煎至七分温服。甚者不过再服即瘥。(出《博济》)

  又方:釜底墨(醋炒令干) 延胡索 刘寄奴 桂心 子上等分为末,热酒调下二钱。

  卷之二十 产后小腹疼痛方论第八

  紫金丸

  治产后恶露不快,腰痛,小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亦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调,黄瘦不思饮食,并能治之。亦可疗心痛。(与失笑散同。出《产乳》)

  五灵脂(水淘去石,焙干、秤,炒为末) 真蒲黄上以好米醋调五灵脂末,慢火熬成膏子,次以蒲黄末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水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至七分,令药化,温服之。少顷再一服,恶露即下。久有瘀血成块,月信不利者,并用酒磨下。

  产后六、七日,忽然脐腹痛,皆由呼吸之间,冷气乘虚而入。宜服当归建中汤和四顺理中丸,共研,再丸作小丸,饭饮吞下,极妙。

  卷之二十

  产后寒疝方第九

  王子亨云:产后脐腹大痛,由呼吸冷气,乘虚入客于血,宜《局方》当归建中汤。

  卷之二十 产后寒疝方第九

  羊肉汤

  疗虚及产妇腹中痛,虚眩不能支持,两胁当脐急痛,气上冲,前后相引痛。治之如神。

  精羊肉(四两) 当归 川芎(各半两) 生姜(一两)

  上细切,以水十盏,煎至三盏,掠去沫,去滓分四服,空心,热服一日。来日再作,两日滓合为一日煎,当一剂服。

  卷之二十 产后寒疝方第九

  《千金》当归汤

  疗妇人寒疝,虚劳不足。若产后腹中绞痛,其方无川芎,有芍药。

  陈无择云:仲景羊肉汤治寒疝。

  上用生姜羊肉汤服之,无不验。有一人产当寒月,寒气入产门,脐下胀满,手不得犯,此寒疝也。医将治之以抵挡汤,谓有瘀血。或曰:非其治也!可服仲景羊肉汤,少减水。二服遂愈。

  卷之二十 产后寒疝方第九

  《外台》羊肉汤

  疗产后内虚,寒气入腹,腹中绞痛,下赤白痢,谵语见鬼,羊肉汤。

  肥羊肉(一斤) 当归 甘草 芍药(各一分,《产宝》各一两)

  上 咀,以水一斗先煮羊肉,取七升;入药更煎取二升,去滓分服。

  卷之二十 产后寒疝方第九

  《产宝》方

  疗产后心腹切痛,不能饮食,乏气,忽然往来寒热。

  当归 川芎 黄芩 人参 甘草 芍药 防风 生姜(各三分) 大黄(二分,宜相人强弱,方可投之) 桃仁(八十个)

  上水七升,煮取二升;下大黄更煎三沸,分作三服。

  《千金》羊肉汤无大黄、人参、桃仁,有羊肉煮汁煎药。(崔氏同)

  卷之二十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论曰:产后两胁胀满疼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产后恶露下不尽,水壅痞与气相搏,积在膀胱,故令胁肋胀满。气与水相激,故令痛也。

  卷之二十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经效》方

  疗产后血气,胁肋胀痛。

  当归(十二分) 芍药 苦梗 槟榔 枳壳(各八分) 桂心 青木香 柴胡(各六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服八合去滓,空心,分温二服。

  疗产后恶露不下,血气壅痞,胀痛不下食。

  苏木 紫葛(各十二分) 芍药 当归(各八分) 桂心 蒲黄(各六分) 生地黄汁(三合)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下蒲黄,分二服。

  卷之二十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当归散

  治产后腹痛,腹胁胀满。

  当归 干姜(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入盐、醋少许,食前热服。(《选奇方》用酒煎)

  卷之二十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经效》方

  理血气,烦闷、胁肋胀满及痛。

  芍药(八分) 蒲黄 延胡索(各四分) 当归(六分) 荷叶蒂(三枚,炙)

  上水二升,煎取七合,后入蒲黄,空心分作二服。

  卷之二十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广济》方

  疗产后腹痛,气胀,胁下闷,不下食,兼微利。

  茯苓 人参 当归 甘草(各六分) 生姜 陈皮(各四分) 浓朴(八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温服。

  卷之二十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夫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皆由饮食不节,寒热不调,致五脏之气积,六腑之气聚。积者,痛不离其部;聚者,其痛无有常处。所以然者,积为阴气,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聚为阳气,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症块也。

  卷之二十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桃仁散

  治产后余血不散,结成症块疼痛。宜服桃仁散。

  桃仁 当归 鬼箭羽 大黄 鳖甲(各一两) 赤芍药 延胡索 琥珀(各三分) 川芎桂心(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二十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京三棱散

  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成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京三棱散。

  京三棱 熟地黄 鳖甲(各一两) 桂心 当归 川芎 牡丹皮 刘寄奴 赤芍药(各半两) 大黄(炒) 桃仁 牛膝(各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之二十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桂心丸

  治产后血气不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成寒热,四肢羸瘦,烦疼,不思饮食。桂心丸。

  青皮 干漆(炒烟尽,各三分) 没药 槟榔 当归 桂心 赤芍药 牡丹皮(各半两)

  大黄(炒) 桃仁 鳖甲 浓朴 三棱 延胡索(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温酒下三十丸。

  卷之二十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

  夫新产后有血与气相搏而痛者,谓之瘕。瘕之言假也,谓其痛、浮假无定处也。此由夙有风冷血气不治,至产血下则少,故致此病也。不急治,则多成积结,妨害月水,轻则否涩,重则不通也。

  卷之二十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

  鳖甲丸

  治产后恶露不尽,结成血瘕,乍寒乍热,心腹胀痛,不欲饮食,四肢羸瘦,或时口干。

  鳖甲丸。

  当归 木香 赤芍药(各半两) 鳖甲(一两) 大黄(一两,炒) 牛膝 白术 水蛭(制) 虻虫(制,各一分) 牡丹皮 桂心(各三分) 鬼箭羽(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桃仁汤吞下二十丸,食前服。(更宜加减,不可连并服)

  治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生瘕,结而不散,生地黄煎丸。一名万病丸。(方见第一卷第七论)

  卷之二十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

  《产宝》方

  疗血瘕,痛无定处。

  童便(三升) 生地黄汁 生藕汁(各一升) 生姜汁(三升)

  上先煎前三味,约三分减二,次下姜汁,慢火煎如稀饧。每取一合,暖酒调下。

  疗血瘕痛,脐下胀,不下食。

  当归(八分) 桂心 芍药 麒麟竭 蒲黄(各六分) 延胡索(四分)

  上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二钱匕。

  卷之二十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