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大全良方


  卷之十四 妊娠伤寒热病防损胎方论第七

  栀子仁饮

  治妊娠伤寒。苦热不止,身上斑出,忽赤忽黑,小便如血,气欲绝,胎欲落。栀子仁饮。

  栀子仁 升麻(各四两) 青黛(二两) 石膏(八两) 葱白(切,一升) 黄芩(三两) 生地黄(二十分)

  上 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作三服。忌热物。

  卷之十四 妊娠伤寒热病防损胎方论第七

  护胎方

  治妊娠时气,身大热。令子不落。护胎方。

  伏龙肝(研令极细)

  上水调,涂脐下二寸,干则易,瘥即止。泔清亦可。

  又方:井中泥涂心下,干则易。(二方出《本事》,再录有效)

  又方:浮萍 川朴硝 蛤粉 蓝根(等分) 大黄(微炒)

  上为末,水调敷脐上。安胎、解烦热,极妙。

  卷之十四

  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第八

  (郭稽中)

  论曰:热病,胎死腹中者何?答曰:因母患热病,至六、七日以后,脏腑极热,熏煮其胎,是以致死。缘儿死,身冷不能自出,但服黑神散暖其胎,须臾胎即自出。何以知其胎之已死?但看产母舌青者,是其候也。

  卷之十四 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第八

  黑神散

  (又名乌金散。《灵苑方》名肉桂散)

  桂心 当归 芍药 甘草(炙) 干姜(炮) 生干地黄(各一两) 黑豆(炒去皮,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一方无附子,有蒲黄)

  陈无择评曰:夫妊娠谓之重身,二命系焉!将理失宜,皆能损胎,不特病熏煮所致。或因顿仆惊恐,出入触冒,及素有症瘕积聚,坏胎最多。其候舌青,即知子死。《养胎论》曰:面青舌赤,母死子生;唇青吐沫,子母俱毙。又有双怀二胎,或一死一活,其候犹难知。自非临歧观变,未易预述,不可不备学也。然以黑神散温胎,未若补助产母,使其气正,免致虚乏、困顿,胎自下矣。催生汤殊胜黑神散。

  卷之十四 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第八

  催生汤

  治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委顿,产道干涩。

  苍术(泔浸洗、炒,二两) 苦梗(一两) 陈皮(六钱) 白芷 桂心 甘草(各三钱) 川芎(钱半) 川乌 当归 干姜(炮) 浓朴(制) 芍药 茯苓 半夏(汤泡) 附子(炮,去皮) 南星(炮,各二钱) 枳壳(四钱,制) 木香(一钱) 杏仁(去皮尖,炒) 阿胶(炒,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温酒调下。觉热闷,加白蜜,新汲水调服。只是五积散无麻黄,有川乌、附子、南星、阿胶、木香、杏仁六味。

  卷之十四 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第八

  鹿角散

  治妊娠热病,胎死腹中,下之。

  鹿角屑(一两)

  上以水一盏,葱白五茎,豉半合,煎至六分,去滓温服,良效。

  卷之十四 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第八

  乌鸡方

  又方:取死胎。乌鸡方乌鸡(一只,去毛)

  上细锉,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鸡,通手用衣帛蘸摩脐下,胎自出。

  卷之十四

  妊娠疟疾方论第九

  论曰:夫妊娠病疟者,由夏伤于暑,客于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相离,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则发,故疟休作有时。其发寒时节渐晏者,此由风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至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故发日晏。其发日早者,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于伏卫之脉。其行九日,出缺盆之内,其气既止,故发更早。其间日发者,由风邪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间日搐积乃发也。

  妊娠而发,则寒热之气相迫,伤于胎,故多损动也。

  治妊妇疟疾不瘥。(出《集验方》。《千金》、《救急》、《古今录验》同)

  常山 石膏(各一两) 甘草(炙) 黄芩(各半两) 乌梅(十四个,炒)

  上细切,以酒、水各一大盏相和,浸一宿,平旦煎至一盏,去滓,分二服。

  卷之十四 妊娠疟疾方论第九

  《千金》方

  疗妊妇患疟方。

  恒山 竹叶(各三两) 石膏(八两,碎) 糯米(百粒)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第一服,未发前一食久服之;第二服取临欲发时服;余一服用涂头额及胸前五心。药滓置头边。当发一日,勿进水及饮食,发过后乃进粥饮。忌生葱、菜。(《集验》、文仲、《备急》同)

  卷之十四 妊娠疟疾方论第九

  黄芩散

  治妊妇患疟,寒热头痛,心烦。黄芩散。

  黄芩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石膏(二两) 甘草(半两) 乌梅(十四个)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卷之十四 妊娠疟疾方论第九

  七宝散

  治男子、妇人一切疟疾。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一日一发,或一日二、三发;或连日、或间日发,或三、四日一发。不问鬼疟、食疟、不伏水土、山岚瘴气似疟者,并皆治之。七宝散。

  常山 浓朴(姜制) 青皮 陈皮(并不去白) 甘草 槟榔 草果(去皮)

  上等分, 咀,每服半两。于未发,隔夜用水一碗,酒一盏,煎至一大盏,滤出露一宿,却将滓再用酒、水更根据前煎一次,去滓;别以碗盛贮,亦露一宿。来日当发之早烫温,面东先服头药,少歇再服药滓,大有神效。(出《杨氏家藏》)

  仆尝治一妊妇,六、七个月而沾疟疾,先寒后热,六脉浮紧,众医用柴胡、桂枝无效。

  仆言此疾非常山不愈,众医不肯。因循数日,病甚无计,黾勉听仆治之。遂用七宝散一服愈。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无殒。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岂不以审药之性味,明治疗之方,处于中庸,与疾适好于半而止之,勿过而余,则何疑于攻治哉!

  卷之十四

  妊娠霍乱方论第十

  (此方论专治妊妇霍乱,然亦可就第七卷第二论选方通用也,故不繁引)

  论曰:夫阴阳清浊相干,谓之气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也。但饮食过度,触冒风冷,使阴阳不和,致清浊相干,肠胃虚者受之,故霍乱也。热乱者先吐,或心腹痛则吐痢,并发有头痛、体疼。发热而吐痢者,亦为霍乱。所以然者,挟风而有实故也。风折于气,皮肤致密,故血气不得宣通,故令壮热。风邪乘其经脉,气上冲头则头痛。风气入于肠胃则泄痢,胃逆则呕逆,故为吐痢也。吐痢甚者则多烦,脏腑虚故也。又手足逆冷,阳气暴竭,谓之四逆也。妊娠之病,吐痢甚者则伤胎也。

  卷之十四 妊娠霍乱方论第十

  人参散

  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烦腹痛。

  人参(去芦) 浓朴(姜制) 橘红(各一两) 当归(炒) 干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三个,煎至六分,无时温服。

  卷之十四 妊娠霍乱方论第十

  白术散

  治妊娠霍乱腹痛,吐逆不止。

  白术(炒) 益智仁 枳壳(制) 橘红(各三分) 草豆蔻(煨,去皮) 良姜(炒,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卷之十四 妊娠霍乱方论第十

  木瓜煎

  治妊娠霍乱吐泻,转筋,入腹则闷绝。

  吴茱萸(汤泡七次) 生姜(切,各一分) 木瓜(切,一两半。一方有茴香一分,甘草一钱,茱萸半两,加紫苏煎)

  上细锉,水二盏,煎一盏二分,去滓,分三服,无时热服。

  卷之十四 妊娠霍乱方论第十

  止渴饮

  一方止渴饮 治妊妇霍乱吐泻,心烦,闷乱作渴。

  上用糯米一合,泡令净,细研,以水一大盏,研滤取汁,入蜜一合,生姜汁半合相和,渴即顿服,立止。缩脾饮亦妙。

  《局方》五苓散、诃子散、理中丸、《局方》胡椒汤、香薷散。(夏月预宜合此,以防霍乱。若有是证,以此药疗之,其效神速,但要极冷服。一方有黄连,无扁豆。)以上五方,并见第七卷第二论。

  卷之十四 妊娠霍乱方论第十

  缩脾饮方

  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痢。霍乱之后,服热药太多致烦躁者,宜沉令水冷,顿服。

  草果仁(四两) 乌梅肉(三两) 甘草(二两半)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碗,生姜十片,煎至八分,浸以热水,温冷任意。

  卷之十五

  妊娠泄泻方论第一

  论曰:凡妊娠泄泻,冷热不同。水泻青白或黄白,或水谷不化,腹痛肠鸣,其脉弱而紧,此内伤冷也,谓之洞泄寒中。若泄注如水,深黄色及有完谷,小便赤,腹胁胀满,烦躁喜饮,时时呕逆;或下利清水,或小便不利,得热则极,脉虚大而数。由乘虚热入于胃,凑渗下焦,津液不分,并于大肠,谓之协热痢。先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黄连阿胶丸或三黄熟艾汤。凡泄泻色黄而有沫,肠鸣腹胀满、微痛,其脉沉紧而小数,谓之冷热不调,宜戊己丸和之。凡暴下或青或白,水谷或化或不化,腹胁或胀或不胀,或痛或不痛,但 生熟气,全不思食,其脉内虚外实,右关脉沉紧者,谓之飧泄,先去沉积,宜感应丸,后调和之。

  凡治泄,先须理中焦,如理中汤、丸是也。次即分利水谷,如五苓散是也。治中不效,然后断下,即用禹余粮、赤石脂是也。(亦可就第八卷第八论选方通用)

  卷之十五 妊娠泄泻方论第一

  浓朴丸

  治妊娠洞泄寒中。

  干姜 浓朴(去粗皮,细锉)

  上等分,先杵令烂,水拌,同炒令干再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下。

  卷之十五 妊娠泄泻方论第一

  草果散

  治妊娠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 痛,日夜无度。

  浓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二两) 肉豆蔻(一个,面煨) 草豆蔻(一个,煨)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三黄熟艾汤、(方见第八卷第十论。)理中丸、理中汤、五苓散、黄连阿胶丸、戊己丸、感应丸。以上并见《和剂局方》。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论曰:夫妊娠之人,胞血既闭,脏气不理,脾胃易伤;或恣食腥肥生冷,脾胃停滞,不能克化。冷热相搏,致令心腹搅刺疼痛,脓血赤白杂下,古书所谓滞下是也。原疾之由,皆因冷热不调,大肠虚冷,热气客于肠间。热气乘之则赤,冷气乘之则白。冷热相交,则赤白相杂,而运滞水止,名为滞痢也。其状白脓如涕而有血杂,亦有血少者。如白脓涕而有赤脉如鱼脑,此名鱼脑痢。又有血痢者,热乘血入于大肠,为血痢也。血之随气,外行经络,内通脏腑,常无滞积。若触冒劳动生热,热乘血散,渗入大肠,肠虚相化,故成血痢也。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地榆散

  疗妊娠患痢脓血,状如鱼脑髓,小腹绞痛难忍,地榆散。

  阿胶(炙,二两) 地榆 酸石榴皮(三两) 薤白(切,一升) 黄连(一方是黄柏皮。各三两,并细切)

  上用水七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忌生冷、肥腻。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赤石脂散

  疗妊娠白脓痢,腹中冷。赤石脂散。

  干姜(四两) 赤石脂(六两) 粳米(一升,炒黄)

  上用水七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忌如前。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熟艾汤

  疗妊娠腹痛,下痢赤白不可忍,熟艾汤。

  黄连(一方是白术) 石榴皮 当归(各三两) 阿胶(炙,二两) 熟艾(一两半)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温分三服。忌如前。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黄连阿胶散

  疗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黄连阿胶散。

  黄连(八分) 浓朴(制) 阿胶(炙) 当归(各六分) 艾叶 黄柏(各四分) 干姜(五分)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根黄方

  疗妊娠脐下刺痛,大便白,昼夜三、五十行。根黄方。

  根黄(浓者,蜜煮令焦) 大蒜(煨令熟烂,去皮)

  上以根黄为末,研蒜作膏为丸如梧子大,空心,粥饮下三十丸,日三服妙。一方不用根黄,用当归,以芍药煎汤吞下。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浓朴散

  疗妊娠痢黄水不绝。浓朴散。

  浓朴(姜汁炙,三两) 黄连(二两) 肉豆蔻(五个,连皮)

  上用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忌如前。(以上六方,并出《产宝》)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文仲方

  疗妊娠下痢不止方。

  黄柏 干姜 赤石脂(各二两) 酸石榴皮(一枚)

  上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卷之十五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古今录验》方

  疗妊娠下痢方。

  酸榴皮 黄芩 人参 榉皮(各四两) 粳米(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