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
犀角饮子
治心经细粒砂疥。
犀角屑 石菖蒲 木通 玄参 赤芍 甘菊花 甘草 赤小豆(炒)用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服。
酒蒸黄连丸
治砂疥。
黄连(十二两用黄酒五钟煮干)为末。米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钱。滚白水下。
苍术膏
治脓湿疥。
南苍术十斤。切片。砂锅内水煮。减半取汁。再加水煮如前。以术无味为度。并汁一处。用小锅再煎。如干一寸。加汁一寸。煎成膏。加蜜四两。空心滚白汤调服。
升麻和气饮
治脓疥。及热肿胀痛大便闭者。
升麻 葛根 苍术 桔梗(各一钱五分) 陈皮 枳壳 茯苓 白芷 当归 赤芍(各一钱)干姜 甘草(各五分) 大黄(量用) 生姜(三片)水煎。食远热服。
加味补中益气汤
治脓疥而无完肤者。
黄 (二钱)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一钱五分) 粉草(一钱炙) 陈皮(七分) 柴胡升麻(各五分) 苍术(一钱) 防风 玄参(各八分) 黄连 黄芩 黄柏(各五分)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温服。
凉血四物汤
治脓疥。寒热肿胀作痛者。血虚也。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苏木 连翘 黄连 防风(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黄 化毒汤
治干疥瘙痒。见血无脓者。
黄 (生五钱) 连翘(二钱) 防风 当归 何首乌 白蒺藜(各一钱)水煎服。能化毒生脓。如日久不干。再加白术二钱。茯苓一钱以燥之。
苍术汤
熏洗脓窠等疥。
南苍术片一斤。水一锅。煎至八分。去渣取汁。浸洗久之。次取渣。置炭火于斗内。加术于火上焚之。以手架斗上熏之。上以绵帛盖之。勿令泄气立验。
熏疥方
核桃(一个油者更佳劈两半取仁加) 胶枣肉(一个) 水银(二分)研匀。入壳内。合口。糊纸条封缝二层。用时。取红炭置炉内。将药桃安火上。不住拨转。令桃壳遍黑。火将入内时。将炉入被内。令患者曲膝驾被熏之。以绢帛护阴囊。塞被头。露头面。候烟尽取出。次日其疥更盛。由内毒尽发于外也。避风二日。照前再熏一个。则疮结痂络续脱愈。至重者不过三个。
熏疥饼子
银朱(三钱) 桑木炭(五钱) 红枣肉(二十一个)共捣如泥。分六丸。晒干。每用一丸。熏被。
又方
水银(一钱) 芸香(一两) 红枣肉(十个) 细茶末(一钱)共研匀。分六饼。每早用炉盛炭火。入药一饼熏被。至晚去炉卧之。三日三饼。十日全愈。如无芸香。好安息香二十枝代之。
合掌丸
大风子肉(六钱) 油核桃肉(六钱) 水银(四钱) 天麻子肉(二十粒) 番打麻末(一钱)樟脑(六钱) 枯矾(一钱) 细茶(末二钱) 麝香(一分) 苦食(生用四个研末)共捣为丸。弹子大。搽如常法。如疥多。取一二丸入滚水内化开。用绢帛蘸洗三二次。甚佳。
疥灵丹
治五疥八癣。经久不愈者。
大风子肉(一两五钱) 油核桃仁(二十个) 杏仁(二两) 川椒(末五钱) 木鳖子肉(一两五钱)水银(五钱) 樟脑(七钱) 枯矾(五钱) 猪脂油(一块)共捣千杵如泥。听用。须搔破搽之。
臭灵丹
搽干疥立效。如脓疥挑破搽之。微痛。三次愈。
硫黄(末一两) 油核桃(一两) 水银(一钱) 生猪脂油(一两)捣匀任用。
乌头黄烂疮
雷丸(二十一个) 大风子(五个) 杏仁(五个) 蛇床子(二钱) 硫黄(一钱) 蒲黄 川椒枯矾(各一钱)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敷。
硫黄锭子
治一切疥癣及坐板等疮。
硫黄(溶化碎醋内九次每用一两配) 白矿(五分) 樟脑(一钱) 黑铅(一钱化投入) 水银(一钱)共研匀。欲红色。加朱砂一钱。欲黑色。加百草霜一钱。再研匀。火化倾入铜盆内成片。以刀界成块。收用。用时取一块。以香油磨浓涂之。
制衣法
治小儿遍体生疮。
真地沥青化涂旧绢衣上。与儿穿之。次日虫出。别以油衣换之。以虫尽为度。
煮衣法
阿魏(二钱) 川椒(三钱) 苦参 甘草节 荆芥穗(各五钱)入绢袋内。水煮数十滚。取小儿着体衣入内浸之。阴干着之。三日一换。
一用 本煎汤。浴儿浣衣。
解熏药砒药等毒法 凡中是毒。则阴囊肿胀裂痛。不可忍者。用黄泥水洗之涂之。
一用鸡子清一个。加香油三分之一。打百十下。令匀。以鹅翎蘸扫患处。其冷如冰。其痛立止。及治汤火伤、火药伤。多制涂之。神妙莫测。诸药不及此。
芦荟丸
(见疳疮门)
加味归脾汤 逍遥散
(见瘰 门)
凉膈散
(见咽喉门)
搜风顺气丸
(见癞疯门)
六味地黄丸 十全大补汤 竹叶黄 汤 清热消毒散 补中益气汤
(俱见主治诸方门)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癣发于肺之疯毒。若疥则属于脾之湿热矣。总不外乎风热湿虫四者相合而成。其形有六。搔之起屑者为干癣。有汁水者为湿癣。不知痛痒者为风癣。即顽癣。坚浓如牛领之皮者为牛皮癣。白点相连者为马皮癣。轮廓全无纵横不定者为刀癣。戴院使云。疮有恶疮。癣有顽癣。疥有疥痨。 肤烦扰。不当专用外敷。必须内宣其毒。方可除根。然体虚者。忌投风燥之药。复伤元气。如发痒时。勿以指搔。取苎麻线绷紧。于痒处刮之。虽破而血出。无妨。常用此法则虫随线下。取虫净。癣自愈矣。诚勿药之奇方也。或发痒时。用针刺百余下。出尽毒血。随用盐汤浸洗。内服表散之药。出汗除根。经云。湿淫于内。其血不可不砭。至于敷抹之药。如芍药、藜芦。或草乌、白芨。或甘草、芫花。每用一反。加轻粉、儿茶酒调。搽之如扫。世称川槿皮癣之圣药也。且难得真者。须用露水磨涂。今人用泉水。故多罔效。诸癣宜灸间使穴。
吹花癣生于面。初起 作痒。渐成细疮。女子多有之。由风热积郁。久之恐变风症。治宜清心火。除肺风。外以羽白散搽之。
逸风疮生则遍身作痒。状如癣疥。此由风气逸于皮肤也。治宜汗之。久之恐变风癞风癣。
复煎散
当归 川芎 生地 玄参 羌活 荆穗(各一钱) 葱白(三根) 淡豆豉(五六十粒)共一剂。外用浮萍四两。水煎汤二碗。去渣入药。再煎至一碗。热服出汗。避风。
清热消风散
苦参(酒浸九蒸晒炒黄二钱) 金银花 蝉蜕(去翅足土炒) 全蝎(土炒) 皂角刺 猪牙皂 荆芥穗防风(各一钱) 葱白(七根)水、酒各一钟。煎一钟。热服。忌发物。
加味八珍汤
治风癣痒如虫行。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防风 白芷 僵蚕 白藓皮 桂枝(少用)麻黄(少用)葱白三根。生姜二片。水二钟。煎八分。服。有虫者兼服蜡矾丸。
乌术丸
治诸癣久不愈者。
苍术(八两为末用生姜十二两取汁加童便拌术晒) 当归(二两) 草乌(四两为末用葱白四两取汁拌乌成饼阴干) 白芷(四两)共为末。酒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水任下。
四圣不老丹
血燥者宜此。再兼服六味地黄丸。
松香(为末水煮香沉为度倾入冷水内如式七次用十两) 茯苓 甘菊 柏子仁(各四两)共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盐汤下。或酒下。
二合丸
治身面一切恶癣。
苦参(酒浸炒净末八两) 白蒺藜(去刺酒泡炒黄净末四两) 黑丑(炒取头末二两)共一处和匀。外用皂角一斤。去皮弦。用河水浸揉取浓汁。砂锅内煎成膏。和药为丸。或少加蜂蜜。梧子大。每服二钱。酒水任下。
洗癣方
藜芦 苦参(各二两五钱) 草乌 皮硝 槐枝(各三钱)水八碗。煎六碗。去渣。再入雄黄(末) 雌黄(末各一钱五分)先熏后洗。以不痒为度。少时再洗。数次可愈。
又歌云。苦参铁线透骨草。椒艾川乌茶叶帮。地骨七椿俱半两。蛤硝三倍水煎汤。
蜀契花洗方
回回骨契根茎枝叶俱用。或又鲜或干。取三二棵。切碎。水煎。露一宿。煎热熏洗。
白朱砂散
治顽癣并鹅掌风。
朱砂 雄黄 象皮( ) 硼砂(各一钱) 蟾酥(五分) 白朱砂( 二钱)上为细末。用真生桐油调搽患处。以火烘之。痒止为度。遍身顽癣如癞者。烧猪粪熏之烘之。鹅掌疯烧鸽粪熏之烘之。
半橘元青露
治一切癣。
陈皮(二钱) 元青(三十个即斑蝥也) 烧酒(半斤)共入瓶内。浸二七日。取汁搽癣上。频涂勿令干。以患处觉热痛为则。随起白泡。破流清水。水净结薄皮。三二日脱愈。甚者三二次。除根不发。
马蹄膏
治一切癣。
白马蹄( 存性) 为末。预取马齿苋杵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
一用鲜丝瓜叶于患处擦之。
羽白散
治面上吹花癣并钱癣。
白矾(半生半熟) 为末。黄酒调化。以鹅翎蘸扫患处。
甚者。枯矾末(二两) 朝脑(一钱)为末。醋调敷。
一用葛条烧灰存性为末。灯窝油调敷。一先抓破。取谷树汁搽之。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痤者疮疖也。大如酸枣。赤肿而有脓血。宜羊角散服之。葫芦化毒丹涂之。
羊角散
治痤及 毒赤斑。
羊角连内骨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黄酒调服。
葫芦化毒丹
(见肿毒门)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痱者先如水泡作痒。次变脓泡作疼。经云。汗出见风。乃生痤痱。由肺热脾湿所致。宜凉血消风散。
凉血消风散
治热疮痱子。疮疥瘾疹赤斑。
当归 生地 知母 石膏 苦参 牛蒡子 蝉蜕 胡麻 防风 荆芥 苍术(各一钱) 木通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服。
洗药白金散
虎杖 豌豆 甘草(各四五钱)水煎淋洗水冷拭干。以滑石粉掺之令遍。次日即验。
枣叶可煎洗。朴硝可冲洗。
鹅黄散
痤痱作痒抓之损。后作痛者。
绿豆粉(一两) 滑石(五钱) 黄柏(三钱) 轻粉(二线) 为末扑之。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者状如麻豆。搔之成疮。由汗出见风所致。宜秦艽汤、黑龙丸服之。二参汤洗之。
秦艽汤
治 。
秦艽(一钱五分) 麻黄 防风 升麻 枳壳 犀角(镑) 牛蒡子 黄芩 玄参 甘草(各一钱)水二钟。煎八分。
黑龙丸
治 。上攻头面者。
京墨 羌活 薄荷叶 蔓荆子 独活(各一两) 川芎 甘草(炙) 荆芥穗 防风 南星(姜制)草乌(生) 僵蚕(炒) 白芷 白附子(炮) 栀子 川乌(炮去皮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一钱重。每用一丸。细嚼。茶酒任下。
洗药二参汤
洗 。
丹参 苦参(各四两) 蛇床子(生三两)水一斗。煎七升。去渣熏洗。
二味消毒散
(见首卷敷贴门)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浸淫疮者。转广有汁。多起于心。经曰。岁火太盛。甚则身热而肌肤浸淫。仲景云。从口流向四肢者顺。反此者逆。治同痤痱。外搽青蛤粉。
青蛤散
(见面部小疵)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天 疮者。初起白色燎浆水泡。小如芡实。大如棋子。延及遍身。疼痛难忍。由肺受暑热。秽气伏结而成。
故又名肺疽。宜香薷饮。再上体多风热。解毒泻心汤。下体多湿热。清脾甘露饮。外以石珍散。毒瓦斯入囊者不治。
香薷饮
治伏暑。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炒) 黄连(姜汁炒)水煎冷服。脉虚气虚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
解毒泻心汤
心经火旺。酷暑时临。致生天 。
黄连 牛蒡子 防风 荆芥 黄芩 栀子 知母 石膏 滑石 玄参(各一钱) 木通 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服。
清脾甘露饮
治脾经湿热下体多生者。
白术 苍术 赤苓 泽泻 茵陈 栀子 麦冬黄芩 生地 枳壳 连翘 玄明粉 甘草(等分)水二钟。灯心、竹叶各二十。煎八分服。
石珍散
治天 日久烂痛。脓水淋漓者。
石膏( ) 轻粉(各一两) 青黛 黄柏(各三钱)上为末。先用甘草汤洗净。掺之痛止。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火赤疮初起赤色燎浆脓泡。黄水浸淫。痛如火燎。宜清肌解毒汤服之。清凉汁涂之。
清肌解毒汤
治火赤疮。
犀角 牛蒡子 荆芥 黄芩 甘草 葛根 栀子 黄连 黄柏 知母 花粉 赤芍水二钟。煎八分服。
清凉汁
涂火赤疮。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薄荷 桔梗 枳壳 甘草(各五钱)水煎数沸。滤去渣。入冰片三分。麝香二分。研末和入。以鹅翎蘸扫患处。
卷四 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寒疮形如猫眼。有光彩而无脓血。多生身面。冬则近胫。由脾经湿热所致。先服金蝉解毒丸。次服清肌渗湿汤。多食鸡、鱼、蒜、韭。忌用 鱼、虾、蟹。
清肌渗湿汤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白芷 升麻 柴胡 黄连 栀子 泽泻 木通用水二钟。生姜三片。灯心二十根。煎八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