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
又单方油垢膏
治血风疮如神。
男子头垢不拘多少。取净再将破旧绵网巾烧灰一钱。真香油煎熟调匀。入真轻粉五分。做膏贴之。
七日全愈。
人面疮部
贝母散
治活人面疮方。
贝母(五钱为细末)用醋调稀填入人面疮口内令满塞之。次日即愈。如少愈。再填不过三次全愈。
治死人面疮方虽有口眼人面俱全。奈不能动。不能食物。故名死人面疮。待人家有死人装棺材定钉时。定一下将疮用手指单击。男用女按。女用男按。如双击。问患人一声疮好了。患人即答应一声好了好了。
待定钉声止则止。即愈。
马刀疮部
柴胡连翘汤
治男子妇人马刀疮
当归尾(一钱半酒浸) 黍粘子(二钱) 中桂(三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 生地黄(各三钱) 柴胡 黄芩(炒) 知母 连翘(以上各五钱) 瞿麦穗上锉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煎八分。食后热服。
柴胡消肿汤
治马刀疮肿盛。
黍粘子(炒) 黄连(各五钱) 归尾 甘草(各一两) 花粉 黄 (各一钱五分) 黄芩柴胡(各二钱) 连翘(三钱) 红花(五分) 玄参(一钱)上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煎八分。食后热服。忌酒湿面房劳气怒。
柴胡通经汤
治小儿马刀疮。经久不溃。
连翘 柴胡 归尾 甘草 黄芩 三棱 桔梗 鼠粘子(各二钱) 黄连(五分) 红花(四分)上锉作一服。水二钟。煎八分。食后分二次服。
救苦化坚汤
治马刀疮瘰 挟瘿。从耳下及身后下颈至肩上。或缺盆穴边。皆手足少阳之经分。其疮在颏下及颊车。乃足阳明之经分。是受心脾之邪而所生也。此二症并皆治之。加减于下。
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炙五钱) 漏芦(一钱) 连翘(一钱) 牡丹皮(三分)归身 生地黄 熟地黄(各三分) 白芍药(三钱) 肉桂(二钱) 柴胡(八钱) 羌活(一钱)独活(五分) 鼠粘子(三钱) 防风(五分) 昆布(二分) 三棱(煨二分) 广术(三分)益智(二分) 麦 (一钱) 神曲(炒二钱) 黄连(三分) 黄柏(炒三分) 浓朴(姜制炒一钱二分) 升麻(一钱) 葛根(五分)上为末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白汤下。
如气不顺。加木香橘皮。
如疮止是在足阳明胃经多者。去柴胡鼠粘子。
如专少阳多。为马刀挟瘿。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加瞿麦穗三分。
如病患素气弱。其病势来甚。其气盛而不短促者。乃作气盛论。治宜加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己之类。视邪在上中下部分治之。
如大便不通。加酒制熟大黄利之。
如血燥大便秘。加桃仁大黄。
如风结秘加麻仁大黄。风涩秘加皂角仁秦艽大黄。
如脉涩气燥秘者加郁李仁大黄。
如阴寒加熟附子干姜水冷与之。
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一说。而诸疾当量人素气弱者。当去苦寒之药。宜多加参 甘草之类。
乃泻火而补元气要药也。
秃疮部
雄黄散
治秃疮有虫作痒痛者如神。
雄黄(一钱) 水银(一钱) 轻粉(五分) 烟胶(五钱) 枯矾(五分)上为细末。用隔年腊月猪脂油调搽。或马脂油更妙。
戌油膏
治多年治不好的秃疮如神。
番木鳖子不拘多少。用油煎枯。去木鳖子加真轻粉一钱。枯矾三分。一上即愈。
杖疮部
杖疮膏药方
能贴杖疮顽疮。
葱汁(一碗) 姜汁(一碗) 密陀僧(水研飞净四两) 香油(八两) 乳香 没药 儿茶血竭(各五钱) 麝香(少许)先将油入熬锅内。次入二汁。待熬黑色。滴水成珠。少定下细药。冷定去火性。用油纸摊贴之。
止痛生肌最妙。
棒疮膏
此膏能贴五十板子用一个。二百板子只用二个。生肌止痛如神。
文蛤(三斤)用柳木层甑子内蒸软晒干。如此三蒸三晒。干为细末。用熟桐油调摊油纸上贴之妙。
杖疮白蜡膏药方
专贴杖疮神效。
真白蜡(一两) 猪骨髓(五个) 潮脑(三钱)共入铫内熬成膏。用甘草煮油纸摊贴神效。
活血红花汤
棒疮煎药方
红花苏木酒山栀。 黄柏黄芩尿桂皮。
芍药川芎并白芷。 桃仁甘草及当归。
乳香没药另研细。 更待煎完下未迟。
饶君就打千百下。 即求一服痛消除。
用酒二大钟煎熟。次入童便一钟。再煎数沸。次入乳香没药。一滚就起就服之神效。
散青膏
有人如打的腿青肿过腿面上。用三七鲜梗叶捣烂敷在青处。其瘀血即消。如神。如无三七。就是白萝卜捣敷更妙。
鬼代丹
遇责不痛神方。
无名异 乳香 没药 地龙(去泥) 自然铜( 浸) 草乌(挖一小土坑火烧红 醋入草乌在坑内蒸软) 番木鳖(油扎)上等分为末蜜丸弹子大。温酒化下一丸。临时再饮酒一二碗。甚妙。如未服药之先。将出蛾的蚕茧子烧灰为末二钱。用好酒送下。次再用丸药。效如服丸。药后不遇责用牛膝甘草煎汤服之即解。如神。
杂疮部
胶粉散
治燕窝疮。
烟胶(一两) 燕窝土(三钱) 轻粉(一钱) 枯矾(五分)共末熟油调搽患处神效。
胶胡散
治羊胡子疮。
烟胶(五钱) 羊胡子(一撮烧灰) 轻粉(一钱) 共末湿则干搽干则油调搽上即愈。
胶香散
治胎毒疮。
轻粉(一钱) 白胶香(二钱) 大风子肉(十五个) 烟胶(二钱)上末用煎鸡蛋黄调搽上即痒。加枯矾五分甚效。
胶髓膏
治恋眉疮。
轻粉(一钱) 川椒末(五分) 烟胶(一钱)上末将猪骨髓入铫内煎熟调搽上即愈。
腊脂膏
治肺风疮。
大风子肉(二十个) 木鳖子肉(二十个) 轻粉(五分) 枯矾(五分) 水银(一钱)上研末用腊月猪脂调搽面上。一夜即愈。
二黄散
治酒 鼻
大黄 朴硝 硫黄 轻粉 乌头尖各等分为末。用萝卜汁调搽上三次即愈。内服雄猪胆汁一个。每日早以好酒调汁。热服之。不过半月全愈。
二粉散
治妇女面生粉花疮。
定粉(五钱) 轻粉(五分) 枯矾(三分) 菜子油上为末用油调溶于大瓷碗底内匀开。次用蕲艾一两。于炭火上烧烟熏于碗内粉。待艾尽为度。覆地上出火毒。逐早搽面即愈。
大风膏
治裙边疮。一名裤口风疮。
大风(一百个) 枯矾(五分) 川椒末(一钱) 轻粉(一钱)用真地沥青调搽即愈。
\痔疮部
论
夫痔者滞也。盖男女皆有之。富贵者因于酒色。贫贱者劳碌饥饱。僧道者食饱而久坐。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痔曰肠癖是也。妇女因产难久座。或经行时因气怒伤冷受湿。余血渗入肛边而生。有小儿因过食浓味。或痢而久 。 或母腹中受毒。大抵痔疮不必缘于酒色也。宜详其原受之因而治之。自应验矣。古书虽有五痔之分。而未尝离于风湿燥热四气郁滞。弗能通泄。气逼大肠所作也。然二十四痔。
言其形状也。五痔者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乃病之源也。然未破名曰痔。已破者名曰 。 有八般气风阴冷痔血 HT 痿腮等八症。各有治法于下。凡观者切之秘之。
\痔疮部
治法煎药加减方
止痛如神汤
即秦艽苍术汤加减。
凡痔所作必由风热乘食饱不通。气逼大肠而生。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胃湿也。四气相合。故大肠头结而成块肿者。湿也。痛者火也。痒者风也。大便秘者燥也。
秦艽(去苗) 桃仁(去尖皮另研) 皂角子(烧存性各一钱研) 苍术(泔浸炒) 防风(各七分) 黄柏(酒洗五分) 当归尾(酒洗) 泽泻(三分) 尖槟榔(一分另研) 熟大黄(一钱)上咀除三味另研。药用水二钟。煎至一钟。二分。
入此三味。再煎至八分空心热服。切忌生冷五辛烧酒肝肠湿面等。
如肿有脓加白葵花五朵去蕊心。青皮五分。木香三分。随后入煎则脓从大便中出也如神。
如大便秘甚加大黄麻仁枳实。
如肿甚加黄柏防己泽泻猪苓条黄芩。
如痛甚加羌活郁李仁。
如痒甚加黄 羌活防风甘草麻黄 本。
如血下多加地榆黄柏槐花荆芥穗白芷。
如小便涩数不通者。加赤茯车前灯心 蓄。
\痔疮部
丸药方
秦艽白术丸
治痔痛 下脓血便秘难禁。
秦艽 桃仁(去皮尖) 皂角仁(烧存性) 归尾 泽泻 枳实(炒) 白术(五钱) 地榆(三钱) 槐花(二钱)上末蜜丸桐子大。空心椿根皮汤送下五七十丸。忌生冷辛热之物。
脏连丸
治多年痔漏如神。
胡黄连 荆芥穗 地榆(各一两) 槐花(一两五钱) 槐树木耳(一两五钱)上为细末用活鲫鱼一尾。重十两。去肠刺。取肉捣如泥和作团。用健猪大肠头一尺五寸。番过去油洗净。装前药扎定煮熟。空心食之。至重不过二次。服之效如神。如年久日远。不然以药末晒干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钱。空心酒下。或白汤下。
二根汤(洗药方)
用韭菜根山楂根煎汤熏洗为妙。
又洗痔方
用无花果叶煎汤熏洗止痛甚妙。
又方
用野蒲葡桃叶甘草煎汤洗之最妙。
贴痔乳香膏药方
专贴痔漏如神。
茱萸 白芨 白蔹 黄连 黄柏 当归(各二钱) 黄丹(二钱) 乳香(一钱) 轻粉(三分)冰片上香油四两。用柳枝煎枯入药煎枯滤净。再数沸。入黄丹次乳香轻粉搅匀。次入冰片少许。用瓷罐收贮。用薄油纸甘草煮之揉攘摊贴。先洗次贴。生肌长肉。止痛甚妙。
枯痔药方
去痔根最妙。
明矾(四两) 信(一钱半) 朱砂(一钱)先将矾入杓内 滚。次入信末搅匀。待矾枯为度。去火毒。片时分作三处。次入朱砂末轻粉共再研极细。瓷罐收贮。如用时以唾津调涂痔上枯之。自然痔枯根去尽。方用生肌药贴之。内服解毒补养汤剂治之神妙。
护痔药方
此药护痔外好肉。
白芨 大黄 黄柏 苦参寒水石 绿豆粉各等分为细末熟调涂好肉上妙。
黄蜡拈
痔漏内去肉管子药方。
轻粉(八钱) 砂(五钱) 松香(六钱) 黄蜡(六钱) 铜绿(三钱) 苦参末(五分)先溶蜡松香。次入细药搅匀。冷定取出。手捻如线香条子。亦看 眼子大小深浅。先用荸荠苗探之。
深即入深拈子。浅则浅拈子。装细合宜。一日一换。待内管子去净。自然管浅肉平。次上生肌等药为妙。
补漏药方
专治痔漏生肌收。
川乌(一两炮) 活鲫鱼(一尾重五六两黄泥固脐火 存性为末听用) 白芨末(一两) 福建青黛末(二钱) 官粉(一两上下用陈皂角裹定火内 黄色去皂角不用)共为细末瓷罐收之。随漏搽之。即痂甚妙。
\痔疮部
内痔治法
唤肠散
专治内痔在肛门里肠头上。外面全然不见。痛苦不禁。虽服药。其痔未得搽药。焉能得愈。纵千金不得其传妙法。怎生得见内痔耶。或登厕出血。或略少见。不得搽药。必用此药唤出大肠来。以葱汤洗净上药。世之罕方。
磁石(活的能吸铁砂一两研) 枯矾(五分) 干白姜(三分炮另研) 草乌尖(五分生用)上为细末。却用葱涎或姜汁调涂肛上。少时。肛门自内脱出。当看痔疮上下洗净拭干。看方上用前护肉药贴毕。次上枯痔药。如法三上。凡洗用新笔药水洗之。如此三五七日。痔根下脱净。即用长肉生肌膏药贴之。待疮好。用贴顶升肠散收入其肠。再服槐角丸解毒。如痔脱不净不快者。再加斑蝥巴豆一个。或每半个末于内一次即落净。不可再上。宜皂角汤洗之。
宣肠散
治内外大便结涩令痔痛甚。
巴豆(去油一钱) 大黄(炮) 朴硝 枳壳 陈皮(各一两)上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加酒少许服之。以利为度妙。
导水散
滑石 木通 泽泻 车前 朴硝 大黄 通草 灯心上咀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即通。
贴顶升肠散
内痔疮已好。此药将肠子收入如神。
萆麻(三四粒) 麝香(三分)同捣如膏。将头顶心发去一钱大块。将此药贴之。少顷其肠即收入。如缓。再用醋一口喷患人面上。其肠即入。
洗肠药方
如欲收肠。先以五倍子一两煎水一碗。少入白矾末洗之。方用升肠药其肠收入。再不复下。脱肛用之亦妙。
秦艽补 汤
秘传痔 煎药神方。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黄连 黄芩 山楂 连翘 秦艽 地榆 雷丸 枳壳 槐角 白芷棕根 升麻各等分。水三碗煎二碗。空心服之。如肥人加条黄芩三分。
槐角丸
治痔 下血。
槐肉(二两) 当归 防风 枳壳(炒) 黄芩(各一两酒浸炒) 地榆(五钱)上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酒或白汤送下效。
槐耳散
治肠痔下血如神。
槐树上木耳采不拘多少。曝干为末。空心米汤调二钱送下效。酒亦可。
独羊饭(单方)
治肠痔下血如神。
用鲜羊蹄根叶一斤煮烂食之立止。
槐萼散
治肠风痔 下血有验。
槐萼(炒) 生地黄(酒拌蒸) 青皮 白术 荆芥(各六分) 川芎(四分) 升麻 当归身(酒浸各一钱)上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送下。煎服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