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又疗瘴疟,常山丸方。

  常山 黄连 豉(各三两) 附子(二两炮)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发前空腹服四丸,欲发更服三丸,饮下之,自旦至暮,乃食三日,勿杂食猪肉鱼肥腻,及生冷生葱生菜。(桂广州家传已用有效此方兼痢者瘥)

  又麻黄散方。

  麻黄(去节) 常山 杏仁(去尖皮熬) 人参 干漆(熬) 甘草(炙) 鳖甲(各二两炙)

  上七味作散,平旦空腹温酒三合服方寸匕,日再,宜七日连服,服后七日不得食杂物,此许仁则五方,元比部云在岭南服得力大验。年时常服一剂,按此兼补虚羸者。忌苋菜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又若患瘴热实兼吐痢者,大黄汤方。

  大黄 常山 升麻 甘草(炙各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发前尽服,别取吐利,此蒋家传。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又若瘴热兼痢苦渴者,乌梅饮方。

  乌梅(二十枚取好者擘破)

  上一味,以水一大升,煮取一大盏,去梅和一匙蜜,细细啜之,近方验。(并出第二卷中)

  延年蜀漆丸,主岭南瘴气发,乍热乍寒,积劳似疟,皆主之。

  千金翼方云,兼主 疟,连年不瘥方。

  蜀漆 知母 升麻 白薇 地骨皮 麦门冬(各五分) 乌梅肉 鳖甲(炙) 葳蕤(各四分)石膏(八分) 甘草(三分炙) 常山(六分) 豆豉(一合熬)

  上十三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下十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此方用无不瘥加光明砂一两,神良。忌海藻菘菜人苋生葱生菜。(千金亦疗劳疟崔氏千金翼集验并同出第十七卷中)

  救急疗疟瘴疠,经百日或一年以上诸药不能瘥,进此方无不损者,蜀漆汤方。

  白薇 蜀漆 知母 甘草(炙) 苦参 升麻 龙胆(各二两) 常山 大黄(别渍后下各四两) 鳖甲(炙) 石膏(碎) 茯苓 黄芩(各三两) 香豉(二合裹) 独蒜(七颗切)

  淡竹叶(切一升)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渍之,并春酒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未发前一服,欲至发时又一服,皆温之,当发日勿见人,在一静房卧,药滓置病儿头边,仍以药汁涂手面,过时任出。忌肥腻腥臊滑物生冷海藻人苋大酢菘菜生葱生菜。

  又朱砂丸方朱砂(光明者) 牛膝 常山(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候疟发日,平明服七丸,饮下,欲觉发时,更服七丸,当日不断,更作一服,即瘥。忌生葱生菜生血物油腻牛肉等。

  又敕赐长孙祥极效常山汤方。

  常山(八分) 橘皮(六分) 牡蛎(四分熬) 桂心(二分)

  上四味捣筛为散,发日平旦酒服一方寸匕,临发又一匕,发后又一匕,二日不得洗手面,七日忌食杂物,唯药用酒,余皆断,或吐或不吐,皆瘥。忌生葱生菜。

  又方取五六岁儿小便一升,纳白蜜二大匙,搅使相得,去白沫讫,即顿服当大吐碧绿痰,然后食,若不得吐,但数小便亦佳,以前两方吐碧痰外,更吐白沫出后可吃食,不然,瘴气终不除。

  又常山汤方。

  常山苗一握(无苗取根五两代之) 独蒜(七颗) 淡竹叶(二握) 豉(一合裹) 鳖甲(三两炙)

  上五味切,以苦酒三升,煎取一升,临发随性多少服之,尽服之讫,当大吐便愈。忌人苋生葱生菜。

  古今录验瘴疟及嶂气,常山汤方。

  常山(三两细切)

  上一味捣碎,虚弱者二两,蒜七瓣去皮中切,以酒一小升半渍一宿旦去滓,暖服尽,须臾当吐令尽好,过时食,一日不得漱口及洗手面,三七日慎生葱生菜生冷肉面油腻,若早发者,半夜服,要令吐。(出第四卷中)

  近效疗疟瘴,孟补阙岭南将来极效,常山丸方。

  常山 豉(熬) 桃仁(去尖皮熬等分)

  上三味各捣末,先以豉和桃仁捣如泥,然后下常山末细搅,蜜丸如梧桐子,候欲发前一食时酒下四十丸,须臾更服二十丸,如不瘥更服,远不过三服,能信用者无不瘥。忌生葱生菜。

  又凡跋涉江山,防诸瘴疠及虫毒等,常服木香犀角丸方。

  青木香 犀角(屑) 羚羊角(屑各六分) 升麻 玄参 猪苓 槟榔(各十分) 鳖甲(炙) 甘草(炙各八分) 豉(二十分熬)

  上十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饮服三十丸,日二服,若体热即去甘草槟榔,加大黄二十分。忌海藻菘菜。

  又主疟兼痢,无问赤白水谷鲜血瘴皆瘥,黄连犀角丸方。

  黄连 犀角(屑) 香豉(熬各二两) 龙骨(四两) 牡蛎(二分熬)

  上五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梧子,米饮下三十丸,日三服,瘥止。忌猪肉冷水油腻等。

  又瘴疟不瘥,蜀漆丸方。

  蜀漆 青木香 升麻 鳖甲(炙) 牡蛎(熬) 朱砂 猪苓 香豉(各四分) 常山 大黄(各八分)

  上十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米汤下十二丸,日二服,渐渐瘥至平复止。忌人苋油腻陈臭生血等物。

  卷第五

  十二时疟方一十二首

  千金翼黄帝问岐伯曰:疟多方少,愈者何?岐伯答曰:疟有十二种。帝曰:疟鬼字,何可得闻乎?岐伯曰:但得疟鬼字便愈,不得其字,百方不愈。黄帝曰:疟鬼者十二时,愿闻之岐伯曰。

  寅时发者,狱死鬼所为,疗之。

  上以疟人着窑上,灰火一周,莫令火灭即瘥。

  卯时发者,鞭死鬼所为,疗之。

  右用五色衣烧作灰,三指撮着酒中,无酒用清水服之。

  辰时发者,堕木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上木高危处,以棘子塞木根间,立瘥。

  巳时发者,烧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坐,师以周匝然火瘥。

  午时发者,饿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持脂火,于田中无人处烧脂香,假拾薪去,即瘥。

  未时发者,溺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临发时,三渡东流水,即瘥。

  申时发者,自刺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欲发时,以刀刺冢上,使得姓名字,咒曰,若瘥,我与汝拔却,即瘥。

  酉时发者,奴婢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碓梢上捧上卧,莫令人道姓字,即瘥。

  戍时发者,自绞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索绳系其手脚腰头,即瘥。

  亥时发者,盗死鬼所为,疗之。

  上以刀子一口,箭一枝,灰一周,刀安疟人腹上,其箭横着底下瘥。

  子时发者,寡妇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脱衣东厢床上卧,左手持刀,右手持杖,打令声不绝,瓦盘盛水着路边,即瘥丑时发者,斩死鬼所为,疗之。

  上令疟人当户前卧,头东向,血流头下,即瘥。(并出第十八卷中)

  卷第五

  发作无时疟方二首

  病源夫卫气者,阳气也,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当其时阴阳相并,随其所胜,则生寒热,故动作皆有早晏,若腑脏受邪,内外失守,邪肘后疗疟发作无常,心下烦热者,常山汤方。

  常山(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豉(五合绵裹)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煎去滓,取二升,再服当快吐,仍节饮食。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文仲同)

  又鸡子常山丸,疗诸疟,并经服诸药法术不断,发无复定时不可复断者,宜服此丸,忌食物,勿劳力,即断方。

  常山(三两)

  上一味捣筛为散,以鸡子白和并手为丸,如梧桐子大,令圆调丸讫,分置铜 子中,以汤煮铜 令热,杀得鸡子腥气即止,以竹叶清饮服三十丸,欲吐但吐,比至发时,令得三服,时早可食者断,若晚不可断食者,当作竹叶汁糜食之。忌生葱生菜。(经心录同并出第一卷中)

  卷第五

  疟方五首

  病源夫 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然其畜作有时,以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豉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外内皆热,头痛而渴唯欲冷冻饮料,何气使然,此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明虚,阳明虚则寒栗豉颔,太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出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乃得之,及得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其间,日作者,调其气之舍深,内搏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出第十一卷中)

  短剧常山汤,疗 疟先寒战动地,寒解壮热,日日发,及间日发,并断方。

  鳖甲(一两炙) 淡竹叶(切三升洗) 常山(二两) 甘草(炙三两) 久酒(三升)

  上五味切,以酒渍药,刀置上覆,头安露地,明旦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比未发前令尽当吐,吐极伤多,不必尽剂,但断人禁饮食,得吐过时乃佳。忌人苋海藻菘菜生葱生菜。(出第六卷中)

  集验夫疟必从四肢始,疗方。

  先其时一食顷,用细左索绳紧束其手足十指,过发时乃解之。(千金同)

  又方先作羊肉 饼饱食之,其进少酒随所能,令其欣欣有酒气,入一密室,里燃炭火,浓覆取大汗则瘥,燕国公说,此方常见用有验。(并出第二卷中方土弱曰虚者得效实者弥甚)

  又疗温疟劳疟,乌梅饮子方。

  乌梅(七颗) 桃柳心(各七茎) 葱白(七茎) 豆豉(一合) 甘草(四分) 柴胡(四分)

  知母(四分) 大黄(三分)

  上八味各细锉,以童子小便两茶碗宿浸,明旦早煎三两沸,去滓,顿服,瘥,未瘥更作,服三服,未瘥。忌海藻菘菜。

  又疗温疟痰疟久不瘥,黄连散方。

  宣州黄连(二两)

  上一味捣筛末,以浓酒一盏,调三钱,空心顿服,相次更服三钱,更饮三两盏酒,任意醉,却睡候过时方得食,如渴枳实煎汤,并三日服瘥。忌猪肉冷水。

  卷第五

  间日疟方二首

  病源此由邪气与卫气俱行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相得,故邪气内搏五脏,则道远气深,故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偕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出第十一卷中)

  备急疗间日疟方。

  烧黑牛尾作灰,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出第十卷中)

  又桂广州法醇 汤方。

  大黄(三分) 甘草(一分半炙) 常山(一分半)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更以水二升煮滓取一升,未发服 是后煮者,相次服醇,醇是前煮者瘥。忌菘菜海藻生葱生菜等。(支云极验文仲经心录方无甘草用石膏三铢余同一方有桂心一分半出第二卷中)

  卷第五

  久疟方八首

  病源夫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疟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胁下有痞,疗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虚其津液,先其时发其汗,服汤已,先寒引衣自覆汗出,小便自利,则愈也。(出第十一卷中)

  深师疗久疟难断香豉丸方。

  香豉(一分熬) 常山(七分) 蜀漆(十分) 附子(一分炮) 大黄(二分好者)

  上五味捣下筛,蜜和,发日早服五丸如梧子,须臾又服五丸,发晚者,至发可三四服,令其得吐为佳,欲不即断畏吐者,但则长将久服,无不瘥也。忌生葱生菜猪肉。

  又疗三十年疟,常山汤方。

  常山(三两) 黄连(三两)

  上二味切,以酒一斗宿渍之,向晚以瓦釜煮取六升,一服八合,比发时,令得三服,有热当吐,有冷当下,服之者千百无一不断,亦可半合,无服全剂者。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并出千金栀子汤,主疟经数年不瘥者,两剂瘥,一月以来一剂瘥方。

  栀子(十四枚) 常山(三两) 车前叶(二十枚炙干) 秫米(十四粒)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未发一服,发时一服,发后一服,以吐利四五行为瘥,不止,冷冻饮料止之。忌生葱生菜。(出第十卷中)

  崔氏疗疟,纵久患者不过五六服以来亦瘥。常山散方。

  常山(三两) 干漆(三两熬烟尽) 牡蛎(一两半熬) 桂心(三两) 橘皮(二两)

  杏仁(二两去皮尖熬)

  上六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先发热,饮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时取未发前一食顷服,服药日唯须晚食,七日内慎如药法。忌生葱生菜。(出第四卷中)

  备急龙骨丸,疗久疟不断者方。

  龙骨(一两) 常山(三两) 大黄(二两) 附子(二分炮)

  上四味捣末,以鸡子黄丸如梧子大,先发临发,各饮服五丸,无不断,长将服之,支云神验,疗三十年疟。忌生葱生菜猪肉等。(张文仲支方同出第二卷中)

  备急疗疟连绵积日不瘥,常山散方。

  常山(三两) 羚羊角(三两炙令焦) 乌梅肉(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上五味捣为散,以竹叶煮饮取六七合,饮及热用,调常山散三方寸匕,未发前一服,若瘥停,不瘥临欲发,又进二寸匕,老小以意量之。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又疗疟无问年月远近并瘥,乌梅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