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面门
面门
茯苓渗湿汤 【《宝鉴》】 治黄疸,寒热呕吐,渴欲饮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全不思食,不得卧。 茵陈七分 白朮 黄连 猪苓 陈皮 泽泻 苍朮米泔浸一宿,炒,各五分 白茯苓六分 山栀子炒 防己 秦艽 葛根各四分 右,水二锺,煎七分,食前服。
大菟丝子丸 【《和剂》】 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脚膝酸疼,面色黧黑,目眩耳鸣,心忡气短,时有盗汗,小便滑数。 菟丝子洗净,酒浸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 鹿茸去毛,酥炙 泽泻 石龙芮去土,各一两 石斛去根 熟地黄 防风去芦白茯苓去皮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 山萸肉 肉苁蓉酒浸,焙 杜仲去粗皮,炒去丝 补骨脂去毛,酒炒 沉香 荜澄茄 巴戟去心茴香炒,各三两 五味子 桑螵蛸酒浸,微炒 覆盆子去枝叶并萼 芎藭各半两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又方 治酒皶雀斑等疾,亦可点痣,最妙。 黄丹五文 硇砂三十文,研极细末 巴豆十粒,去壳,心膜纸捶去油 酒药饼五十文,罐子盛 右,同入饼药罐子中,慢火煎两三沸,取下,续入研细生矿灰三钱,鸡子清调匀,雀斑用小竹棒挑药点患处,觉小肿,即洗去,不洗,恐药力太猛。 又方 治面上风疮。
大枫油五十文 草乌一个,为末 轻粉一百文 麝香一百文 右,先将草乌入油内熬,令匀取出;少时下轻粉、麝香末搅匀。每用少许擦患处,令热,旬日瘥。一方无轻粉,用生姜擦患处敷药。
五皮散 【《和剂》】 治风湿客于脾经,气血凝滞,以面目虚浮四肢肿满。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热服。
导滞通经汤 【《宝鉴》】 治脾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 白朮 桑皮 陈皮各五钱 白茯苓去皮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
葶苈丸 治肺气咳嗽,面目浮肿,喘促不安,小便赤色。 甜葶苈隔纸炒 贝母煨黄色 木通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防己各二两 右为细末,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白皮煎汤,食前送下。
元参升麻汤 治心脾壅热,舌上生疮,木舌舌肿,或连面颊两项肿痛。 元参 升麻 犀角 赤芍药 桔梗 贯众 黄芩 甘草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不拘时服。
羌活当归散 治风毒血热,头面生疮,或赤肿,或成块,或瘾疹瘙痒,脓水淋漓。 羌活 当归 川芎 黄连酒浸,炒 鼠粘子蒸 防风 荆芥 甘草 黄芩酒炒 连翘 白芷 升麻各一钱 右,用酒拌晒干,水煎服。
菊花散 治一切风,头眩目昏,面浮肿。 菊花 旋覆花 牛蒡子 羌活 独活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锺,生姜三片,煎至一锺,食远服。
白藓皮汤 治肺受风,面白色枯,颊时赤,皮肤干燥,鼻塞干痛,此为虚风。 白藓皮 麦冬 白茯苓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细辛 白芷各一两半 桑皮 石膏研,各二两 右,每服三钱,水三盏,先煮大豆三合,取汁一盏,去豆下药,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时服。
大枫油 治肺风,面赤鼻赤。
草乌尖七个 大枫油五十文 真麝香五十文 右,以草乌尖为末,入麝研匀,次用大枫油磁盒子盛,于火上调匀;先以生姜擦患处,次用药擦之,日三次,兼服后何首乌丸,即除根本。
何首乌丸 治肺风,面赤鼻赤。
何首乌一两五钱 防风 黑豆去皮 荆芥 地骨皮洗,各一两 桑白皮 天仙藤 苦参 赤土各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茶清下。一方有槁本一两。
透冰丹 治一切风毒上攻,头面肿痒,痰涎壅塞,心胸不利,口舌干濇,风毒下注,腰脚沉重,肿痛生疮,大便多秘,小便赤濇。 川大黄 山栀子 蔓荆子 白茯苓 益智子 白芷 威灵仙洗,焙干,各五钱 麝香研,一钱 香墨煅,酢淬讫,细研,一钱 茯神半两 川乌二两,河水浸半月,焙干,盐炒 天麻 仙灵脾叶洗焙 右为细末,炼蜜和如麦飰相似,以真酥涂杵臼,捣万杵;如干旋入蜜,令得所,和成剂。每服旋丸如梧子大,用薄荷自然汁同温酒化下两丸。如卒中风,涎潮昏塞,煎皂荚白矾汤,放温,化四丸灌之。瘫痪风,每日服三五丸,渐觉有效;常服一丸,疏痰利鬲,用温酒下,食后服。或小儿惊风,入腻粉少许,薄荷汁化下半丸立效。治瘰疬,葱汤化下一丸。忌动风毒物。
冬瓜子散 治面鼻酒皶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栀子仁二两 冬瓜子仁 柏子仁 白茯苓 葵子微炒 枳实麸炒,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米饮调下。
荆芥散 治肺风皶疱。
荆芥穗二两 防风 杏仁去皮尖 白僵蚕炒 蒺藜炒,去刺 炙甘草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蓖麻子膏 治酒皶鼻及肺风,面赤生疮。 蓖麻子 轻粉 沥青 硫黄俱研 黄蜡各二钱 右,以麻油一两熬成膏,以磁器盛之,每用小许涂于患上最妙。
茵陈散 治牙齿疼痛,面上赤肿疼痛,及去骨槽风热。 茵陈 白僵蚕 连翘 半夏 荆芥穗 麻黄 升麻 独活 大黄 薄荷 黄芩 丹皮 射干 羌活各二钱半细辛五钱 牵牛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先煎汤熟,下药末,搅一搅,急泻出,食后连渣热服。
大追风散 治久新偏正头痛,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上攻,头目眩运,心烦,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如虫行,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此药消风化痰,清利头目。 川乌炮,去皮脐 防风 白僵蚕炒,去丝 川芎 石膏煅甘草炙 荆芥各一两 南星 天麻 地龙去土,炒 全蝎去毒,炒 白附子炮 羌活 白芷各五钱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 草乌炮 雄黄各一钱五分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临睡时候,用细茶汤调匀送下。
清震汤 【《保命》】 治头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 升麻 苍朮用米泔水浸一宿,各四钱 荷叶一个,全者用之 右,用水二锺,煎八分,食后服。
人参蛤蚧散 【《宝鉴》】 治三二日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气,酥炙黄色 炙甘草三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 人参 白茯苓 贝母 桑白皮 知母各三两 右共为细末,用磁器内盛,每日如茶点服最妙。
菊花散 【《千金方》,下同】 治头面游风。 菊花一两 细辛 附子 桂心干姜 巴戟 人参 石楠 天雄 白茯苓 秦艽 防己 防风 白朮 山茱萸 薯蓣各三两 蜀椒五合 右十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头面上风。
松脂 石盐 真蜜蜡 杏仁各一两 熏陆香二两 蓖麻仁三两 右六味,熟捣作饼,净剃百会上发,贴膏,膏上安纸,三日一易,若痒刺,药上不久风定。
犀角汤 治风毒热头面肿。
犀角 生姜各二两 苦参 栝蒌根 防风各一两 石膏六两 黄芩 青木香 升麻各三两 防己一两五钱 竹叶二握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相去十里久内消,不利。
防风散 治头面遍身风肿。
防风二两 白芷一两 白朮三两 右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摩膏 治头中二十种病,面上游风发秃落者。 蜀椒 莽草各二两 桂心 (艹闾)茹 附子 细辛各一两五钱 半夏 干姜各一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生猪肪二十两合捣,令肪消尽,药成,先沐头令净,然后以药摩顖上,日一即愈。如非十二月合,则用生乌麻油和涂头皮,沐头令净乃用之,一顷,生发如昔,必效。一方无蜀椒、莽草、半夏、干姜。
王不留行汤 治头面久疮,去虫止痛。 王不留行 东引茱萸根皮 桃东南枝各五两 蛇床子 牡荆子 苦竹叶 蒺藜子各三升 大麻仁一升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二斗半,煮取一斗,洗疮,日再。并疗痈疽、妒乳、月蚀、疮烂。
鸱头酒 治风头眩转,面上游风。
飞鸱头五枚 独活二两 茯神 枳实 干姜 葛根 桂心贯众 天雄炮 蜀椒 人参 细辛各三两 薯蓣 芎藭各四两 山萸一升 石楠一作石膏 麦门冬去心,各五两;一作天门冬 右十八味,(口父)咀,绢囊盛,清酒四斗,渍六宿,初服二合,日再服,补和,以知为度。一方无茯神。
清凉拔毒散 【《疮疡全书》,下同】 治面毒。 白芨 雄黄 麝香 乳香 山慈姑 天花粉 黄蘗 乌药 右为末,鸡子清调敷,蜜水润之。
参朮内托散 补托前证。
人参 白朮 粉甘草 犀角屑 贝母 黄连 防风 黄芩酒炒 羌活 桔梗 当归 生地 白芍 前胡 天花粉 右(口父)咀,水二锺,姜三片,煎服。因病之逆从而加减之。
犀角郁金散 治前证,能托积毒。
犀角屑 郁金 真珠 牛黄 粉甘草 乳香 真粉 辰砂 炼蜜为丸,噙化。
清肝流气饮 治痄腮毒。
枳壳 桔梗 黄芪 前胡 羌活 生甘草 石膏 防风 川芎 白芍药 荆芥 白芷 生地 薄荷 右,水煎服。
托里流气饮 补托前证。
人参 黄芪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甘草炙 防风 厚朴 乌药 官桂 木香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患处用围药敷之。
千斤内托散 治发颐。
桔梗 厚朴 白芷 防风 人参 黄芪炙 川芎 甘草 当归 官桂 黄芩 白朮炒 水煎服。
不换金散 治证同上。
半夏 厚朴 苍朮 陈皮 人参 白茯苓 藿香 木香 右(口父)咀,水煎温服,后再服乳香护心散,仍贴金丝膏。
驱风破毒散 治骨槽风。
白矾 巴豆去壳油 红内硝 草乌尖 薄荷 猪牙皂角各等分 右为细末吹之。 又方 治证同上。
天麻 防风 草乌 荜茇 细辛 乳香另研 川芎 硼砂 薄荷 麝香另研 温水漱口,或鼻内吹之。
清热消疳散 治证同上。
干葛 升麻 生甘草 贝母 黄连 黄芩 白茯苓 桔梗 薄荷 防风 荆芥 羌活 青皮 牡丹皮 当归 白芍 生地 鼠粘子 水二锺,灯心三十茎,煎服。虚加人参、白朮;年久加草龙胆;热加柴胡、前胡。
珍珠冰片散 治证同上。
珍珠制 红绒末 人中白煅 鸡内金煅,存性 铜青 青靛 黄连 孩儿茶 细芽茶各一钱 枯矾二钱 冰片五分麝香二分 右为细末,先用蚌水缴净患处,每掺入之,一日夜一二十次方愈。男妇皆然,并服煎剂。
白矾散 【《景岳全书》,下同】 治面上肺风。 白矾 硫黄 乳香各等分 右为末,绵裹擦之;或加茄汁,调敷患处更妙。
硫黄散 治面生粉痣。
硫黄 轻粉各一钱 杏仁五分 右为末,用蜜酒调,于卧时涂上,早洗去,效;或用津唾调搽更妙。
连子胡同方 治雀斑。
白芷 甘菊花去梗,各三钱 白果二十个 红枣十五个 珠儿粉五钱 猪胰一个 右,将珠粉研细,余俱捣烂,拌匀,外以蜜拌酒酿顿化,入前药蒸过,每晚搽面,早洗去。
黄连消毒散 【东垣】 治时毒面肿。 川黄连炒 羌活各一分 黄芩 黄蘗 桔梗 槁本 防己各五分 当归尾 连翘 防风 独活 知母炒 生地黄各四分 人参 甘草各三分 黄芪 苏木 陈皮 泽泻各二分 右,水煎服。
仙方活命饮 治证同上。
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花粉 乳香 赤芍药 当归尾 没药研 贝母 皂刺 甘草各一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右,酒一碗,煎数沸,温服。
清阳散火汤 治骨槽风,牙根尽处结肿,连及耳项作痛。 升麻 白芷 黄芩 牛蒡子 连翘 石膏 防风 当归 荆芥 白蒺藜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食后服。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三十三
面门
单方
益母草入面药,令光泽。五月五日采根叶曝干,捣末,水和作团,如鸡子大,大火烧一炊久,经一伏时取出,磁器中再研,余收之。使如澡豆法。能去风刺、粉刺,令面悦泽。【《本草》,下同】
瓜蒌根悦泽人面,疗手面皱,作粉常涂之妙。
白芷去(黑干)(黑曾),疵瘢,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常用。
指爪破面,取生姜汁调轻粉敷之,便无瘢痕。 【《得效》】
藁本去(黑干)疱,酒皶粉刺,润泽颜色,可作沐药面脂。【《本草》,下同】
土瓜根去面上(疒咅)(疒畾),为细末,浆水和匀,入夜浆水洗面敷药,朝复洗之,仍得光润,皮急,白日光华射人。
白茯苓去(黑干)(黑曾)及产妇黑疱如雀卵,为细末,蜜和,常常涂面良。
桑叶治面上肺毒疮如大风疮,取叶洗净蒸熟,日干为末,水调二钱,服日三,名绿云散。
蜜常敷面,如花色,久敷之佳。
真珠除(黑干)(黑曾)瘢点,令面润泽,好颜色,研为粉,和乳汁常涂之。
白僵蚕灭(黑干)(黑曾)瘢痕,令面色好,为末,常涂之;又与衣鱼、鹰屎白等分为末,和乳汁,涂瘢痕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