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面门
面门
灰米膏 治面身黑痣黑靥及粉刺。
石灰一块 右用碱水调稠,将白糯米插入灰内,留半米在外,经一宿候米色变如水晶,痣上用针微微拨破,置少许水晶者于上,半日,靥痣之汗自出,乃去药自落矣。二三日勿着水。
珍珠散 治证同上。
琥珀 珍珠粉 铁粉 花粉 朱砂 寒水石 牙硝 大黄酒浸 生甘草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三钱,薄荷汤调下。
消肿散 治证同上。
大黄 水仙子 山药 苎根 青露 小赤豆 寒水石 水姜 香蛤粉 花蕊石 右,将前药捣和;如干,加酢蜜调匀。
胜金丹 治证同上。
麝香 白砒制,各五分 真蟾酥一钱 雄黄 辰砂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一钱五分 天龙去头足,制 全蝎炮制 穿山甲炙,各三钱 僵蚕去丝炙,五钱 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三分,赤沙糖调葱头酒送下。
七圣散 治证同上。
枳壳去瓤,麸炒 天麻各一两 大黄 地骨皮 白蒺藜 芎藭各五钱 薏苡仁七钱五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忌食生冷油腻猪鸡。
追疔夺命汤 治证同上。
羌活 独活 青皮多用 防风多用 赤芍药 黄连 细辛 甘草节 蝉蜕 脚连即鸡爪黄连 僵蚕各等分 加河车、泽兰、金银花,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先将一服加泽兰,少用叶,金银花各一两,生姜十片,同药擂烂,好酒旋之,热服;不吃酒者,水煎为妙。然后用酒水各一盏半,生姜十片煎之,热服汗出为度。病退减后,再加大黄二钱煎之,热服;再以利一两次,去余毒为妙。有脓加何首乌、白芷。便秘加青木香、大黄、牵牛、栀子。
劫瘴消毒散 治证同上。
百丈光即天瓠,一名土人参 苦花子 金脑香 大小青 紫金藤 生蓝叶 水棠根 乌苞根 嫩柏根 青王叉 山乌豆 鸡屎子 晚祥西 狸咬柴 土木香 臭木待根 右,薄荷煎服。
洗瘴散 治证同上。
柏叶 朴叶 柳枝 连叉叶 右,水煎淋洗之。
袪瘴散 治证同上。
苦花丁一名苦花椒 右擂水服。夏月冷服,冬月温服。
连翘败毒散 治发颐,初肿服此消之。 连翘上 羌活 独活 荆芥 防风 柴胡 桔梗 川芎 牛蒡子新瓦上炒,研 归尾酒洗 天花粉俱中 红花酒洗 苏木 升麻 甘草俱下 右,用水酒各一锺,同煎至一锺,去滓,徐徐温服。未消,加穿山甲蛤粉炒一钱。肿至面者,加香白芷一钱,漏芦五分。大便燥实者,加酒浸大黄一钱五分,壮者倍用之。凡内有热或寒热交作者,倍用柴胡,加酒洗黄芩一钱,酒炒黄连一钱。
加味消毒饮子 治搭腮肿。
防风 荆芥 连翘 牛蒡子 羌活 甘草等分 右为粗末,水煎三两服,散毒,然后用药涂腮肿处。切不可先便用药涂,致毒气入喉中不救。
内托消毒散 治发颐,有脓不可消者,已破未破服之。 黄芪上 人参 防风 白芷 川芎 当归 桔梗 连翘 升麻 柴胡 银花 甘草节俱中 右,用水酒各一锺,同煎一锺,去滓,徐徐温服。疮破者以真武膏贴之;四围赤肿不退者,仍以后药涂之,兼服蜡矾丸最妙。
消毒救苦散 治面颊疮疖,消肿散毒。 大黄三钱 黄芩 黄连 黄蘗 白蔹 白芨 芙蓉叶 大蓟根 南星 半夏 红花 归尾 檀花 赤小豆 白芷各一钱五分 (石卜)硝 雄黄另研末,各一钱 右为末,用米酢调,涂敷四围,留头。如干即又敷。
敷毒方 治发颐时毒。
肿见消 生白芨 白蔹 土大黄 生大蓟根 野苎麻根 右,共捣成饼,入(石卜)硝一钱,和匀,贴肿上,留头勿贴,如干即换之。若更加山慈菇,金线重楼根尤妙。
百合散 治颐颏疮,一名独骨疮。
百合 黄蘗各一两 白芨二钱五分 蓖麻子五十粒研 右为末,用(石卜)硝水和作饼贴之,日三五次。
二金散 治大人小儿蚀透腮颊,初生如米豆,名含腮疮。 鸡内金 郁金 右等分为末,先用温浆水盥漱了,贴之。
芙蓉敷方 治腮颔肿痛或破成疮。
芙蓉叶不拘多少 右捣烂,敷之,以帛扎定,日一换。
神效力 治痄腮。
赤小豆不拘多少 右为细末,以新汲水调敷疮上,及四边赤肿处,干则再敷之。
涂面方 涂(黑干)(黑曾),不令生疮。 猪苓 麻黄 桂枝 白蒺藜 白蔹 白附子 连翘 防风 白芷 当归身 白芨 升麻根 右等分为末,洗面用之,临卧唾调少许,涂面上。
白附丹 治男子妇人面上黑斑点。
白附子一两 白芨 白蔹 白茯苓 密陀僧 白石脂 定粉研细,各等分 右为细末,用洗面药洗净,临睡用人乳汁,如无用牛乳或鸡子清调和,丸如龙眼大,遂旋用温浆水磨开敷之。
袪风白芷散 治面上风癣疮。
白芷三钱 黄连 黄蘗 黄丹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五分 轻粉一钱 右为细末,用油调搽癣疮上,或加孩儿茶二钱,麝香二分亦可。
升麻牛蒡子散郭氏 治时毒疮疹,脉浮洪,在表者疮发于头面胸膈之际。 升麻 牛蒡子炒 桔梗 甘草 葛根 元参 麻黄一钱 连翘二钱 右(口父)咀,姜三片,水二盏,作一服。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三十二
面门
方
铅红散 治风热上攻阳明经络,面鼻紫色,斑刺瘾疹。 舶上硫黄,白矾灰各五钱 右为末,少许入黄丹,染与病人面色同,每上五分,津液涂之。
天麻散 治头顶痛、头面肿、拘急,风伤荣卫,发燥热。 炙甘草二两 川芎 细辛 苦参 地骨皮 菖蒲 何首乌 蔓荆子 薄荷叶 杜钱黎 牛蒡子 荆芥穗 蚵蚾草 威灵仙 防风 天麻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三钱,蜜水调下,茶水亦可,不计时。
升麻牛蒡子散 治时毒。
升麻 赤芍药 干葛 青木香 甘草 防风 白芷 荆芥 牛蒡子 桔梗 金银花 元参 麻黄 连翘 蓝叶,右,薄荷煎服。
芩连败毒散 治时毒肿发热,左脉浮数者。 防风 荆芥穗 黄连 黄芩 连翘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桔梗 金银花 蓝叶 元参 升麻 牛蒡子 赤芍药 白芷 甘草 干葛 青木香 右,生姜薄荷煎服。发热无汗,加麻黄。
葛根牛蒡汤 治时毒肿痛而便利调和者。 葛根 贯众 甘草 豆豉 牛蒡子半生半炒,各二钱 右,水煎服。
返魂丹 治时毒瘴气,疔疮恶疮。
黄丹 山甲炮 白矾枯 铜青 乳香 没药 轻粉 蟾酥各一钱 麝香二分五厘 右为末,酒煮面糊丸胡椒大,每服二丸,葱白一根嚼烂裹丸,温酒吞下。
漏芦汤 治时毒头面红肿,咽喉闭塞,水药不下;或素有脏腑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肿疡恶疮便实者。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 青木香 蓝叶 元参 牛蒡子 桔梗 连翘 甘草 苦参 右,薄荷煎服。
五利大黄汤 治时毒焮赤肿痛,烦渴便秘,脉实数者大效。 大黄 黄芩 升麻 栀子 芒硝 右,薄荷煎服。加连翘、元参、大青、甘草,名栀子仁汤。
加减解毒丸 治时毒,疔疮,瘴气,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解砒霜、光粉、鼠、莽蛇、犬、蜈蚣、白蚁、蜂虿、菌菇、恶疮等毒。可以磨服,可以磨涂,大效如神。 五倍子三两 山慈姑二两 大戟一两五钱 朱砂 雄黄各三钱 麝香二钱 续随子去壳,一两 右为末,秫米粉煮糊,杵捣为丸,印作锭子,阴干。每服一锭,井华水磨化服,冬月薄荷汤磨化服。一切肿毒,米泔水磨涂;或用芙蓉叶捣汁磨涂,更妙。凡修合此药,要端午、七夕、重阳日,或选天德、月德、日德、天医日最佳,合时要净室焚香,至诚修制,勿令孝妇鸡犬见之,效验不可具述。
漏芦散 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一切危恶疫疠。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各一两 板蓝叶 元参各二两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热甚,加芒硝二钱半。
消毒丸 治时毒疙瘩恶证。
大黄 牡蛎煅 白僵蚕炒,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新水化下一丸。无时,用桔梗、鼠粘子汤化下尤妙。
防风通圣散 治时毒热毒,便秘热燥。若时毒饥馑之后,胃气亏损者,须当审察,非大满大实不用。 防风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 桔梗 石膏 滑石 黄芩各一两 甘草二两白朮 山栀子 荆芥穗各二钱五分 右,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量人虚实。
通圣消毒散 治时毒肿痛,表里俱实者。 防风 荆芥 连翘 赤芍药 归尾 青木香 黄芩 麻黄 栀子 牛蒡子 黄连 黄蘗 石膏 滑石 大黄生 (石卜)硝 川芎 桔梗 元参 蓝叶 甘草 右,薄荷煎服。大便利,去大黄、(石卜)硝。
中和汤 治时毒,脉浮,在半表半里者。 菖蒲 牛蒡子 川芎 羌活 防风 漏芦 荆芥 麦门冬 前胡 甘草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煎服。
芩连消毒饮 治时毒发热恶寒,头项肿痛,脉洪数。 防风 荆芥 连翘 柴胡 牛蒡子 黄芩 川芎 羌活 桔梗 蓝叶 射干 青木香 黄连 甘草 金银花 白芷 右,薄荷煎服。
泻阴火升阳汤 【东垣,下同】 治肌热烦热,面赤食少,喘咳痰盛。 羌活 甘草 黄芪 苍朮各一两 升麻八钱 柴胡一两半 人参 黄芩各七钱 黄连酒炒 石膏各五钱,秋深不用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或五钱,水煎服。
三黄补血汤 治六脉俱大,按之空虚,面赤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脉也。此气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镇坠之剂大泻其气,以坠气浮,以辛甘微苦,峻补其血。 丹皮 黄芪 升麻各一钱 柴胡钱半 熟地 川芎各二钱 生地三钱 当归 白芍各五钱 右(口父)咀 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服,食前。
补中汤 治面黄汗多,目赤,四肢沉重,减食,腹中时时痛,咳嗽,两手寸脉短,右手脉弦细兼濇,关脉虚。 升麻 柴胡 当归各二分 神曲炒三分 泽泻四分 大麦蘖 苍朮各五分 黄芪二钱五分 炙甘草八分 五味子二十个红花少许 右(口父)咀,分作二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服。
菊叶汤 治一切风,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者。 菊花去梗 羌活 独活 旋覆花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
密补固真丹 治脾肾真元虚损,面黧身悴,目黄口燥,发堕爪退,风虚偏枯,中满膈气,一切脾胃虚证,常服补养,宣通气血。 天南星五钱 半夏制 神曲 麦糵 茴香炒 三棱炮 白附子 干生姜 川乌头生,各一两 巴豆七个 牵牛三两代赭石二两 官桂一分 右为末,水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加至五十丸,温水下。除泄泻外,并加大黄一两。
天水散 治面热。
滑石六两 炙甘草一两 右为极细末,水调服。
七白散 治面上(黑干)(黑曾)。 白蘝 白朮 白牵牛 白附子 白芷 白芍 白僵蚕各等分 右为末,用洗面。
破棺散 治厥阴面目俱青,心下硬,四肢冷,脉细而欲绝用之。 硫黄酒煮 朱砂研,各一两 右二味,酒丸鸡头大,入室中勿令人知。同病人身沃长掘一坑,深一尺,入粟秆火烧坑子极热,醋五升,气出,衣被铺坑。以酒化一丸服之后,令病人坑上卧,少时汗出。
五皮散 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于状如水病。先服此药,能疏理脾气,消退虚肿。切不可乱服泻水等药,以致脾元虚损,所患愈甚。此药平良无毒,多服不妨。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
当归补血汤 治血气损伤,或妄服峻剂,致气血益虚,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病多得饥饱劳役者。 黄芪蜜炙,一两 当归酒炙,二钱 右,水煎服。
十补丸 治肾脏虚冷,面颊黧黑,足寒耳聋,膝软,小便不利等证。 附子炮 五味各二两 山茱萸 山药 桂心牡丹皮 鹿茸炙 泽泻 茯苓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盐汤送下。
凉膈散 治上焦积热烦渴,面赤头昏,咽燥喉痛,口疮,便溺赤濇,并宜服之。 连翘去心,四两 大黄 (石卜)硝 山栀子 黄芩 薄荷叶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五七钱,水煎。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等证。 郁金 枳壳麸炒 升麻 山栀子仁炒,各等分 右,每服五钱,水煎服。
异功散 治久咳不已,或腹痛少食,面肿气逆;又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面黄等证。 人参 白茯苓 白朮 甘草 陈皮各等分 右,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服。
神效黄芪汤 治头面手足麻木不仁,目紧缩小,及羞明畏日,或视物不明。 黄芪二两 人参八钱 陈皮五钱 甘草炙 白芍药 蔓荆子各一两 右,每服五钱,水煎临卧热服。如麻木不仁,虽有热证,不用黄蘗,更加黄芪。
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虚弱,四肢怠惰,时值秋燥之令,体重节痛,口干燥,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 羌活 独活 防风各五钱 柴胡 甘草炙 人参 半夏 黄芪炙,各一两 白茯苓 泽泻 白朮各三钱 白芍药 黄连 陈皮各四钱 右,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