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门

     发明六元正纪大论运气经旨

  按六元正纪大论六化之正,六变之纪,至天地之气盈虚章,乃论五运六气应见候也。六化之正者,常气也。六变之纪者,变气也。有化、有变、有胜、有复、有用、有病之六候者:化之一候,六化之正应见也;变胜复用病五候,六变之纪应见也。厥阴所至为和平流泄禁止十二节,论化变病三候也。曰时化、司化、气化、德化之常,及布政令行之常者,论化之候也;曰气变之常者,论变之候也;其曰病之常者,论病之候也。凡此十二变,至言其变一节,论胜复之二候也。六气之用,至方月一节,论用之一候也。时化之常者,六部生气之常化也。同化之常者,司天在泉,六位之常化也。气化之常者,五运之常化也。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者;其风生、热生、湿生、火生、燥生、寒生六者,本气也;终为肃、终为注雨、终为蒸溽、终为凉四者,标气也;中为寒、中为温二者,中气也。夫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故其生物之德,皆始于本气,终于标气,而终气常居标本之中,故言标本则中气在其中矣。惟少阴太阳言中而不言终者,盖少阴太阳中气与标气同,故言中则标气亦在其中矣。德化之常者,德生植物之常化也。其次德化之常者,德生动物之常化也。凡此十二变者,言前德化政令病变十二节之候,若不当岁步主客正位而至者,则属变气而为胜复也。凡胜复之候,至其胜气变德则报复以德,变化则报复以化,变政令则报复以政令,而其气之往复不能相移也。所变之气居高则报复亦高,居下则报复亦下,居后则报复亦后,居前则报复亦前,居中则报复亦中,居外则报复亦外,而其位之高下亦不能相移也。由是言之,则天下风寒暑湿燥火之变常不能同也。南方清燥而旱,北方雨湿而潦者有之;中原冰雪而寒,左右郁蒸而热者有之。况地理有高下,形势有大小,高者气寒多清燥,下者气热多雨湿,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而错杂于天道不一之变矣。王氏释高下前后中外,俱作人身生病之所,而不及地理之分野,宜程子以天下旱潦常不同之义,非运气主岁之说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者,胜复为病之位也。假若风于高处胜,则人身亦于高处病头重而掉眩;风于下处胜,则人身亦于下处病足动而战栗。又如热于高处胜,则人身亦于腰上分野病肿热;热于下处胜,则人亦于腰下分野病肿热。皆随六气胜复之所在高下前后中外,以言其变病之所也。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者,谓各归不胜之方月施化也。方月者,假如厥阴司天之岁,则阳明之位在泉左间,其方月东北,初之气也;太阳之位右间,其方月东南,二之气也。厥阴之位司天,其方月正南,三之气也;少阴之位在天左间,其方月西南,四之气也。太阴之位在泉右间,其方月西北,五之气也;少阳之位在泉,其方月正北,终之气也。故其岁施用,太阴雨化施于东南,二之气,太阳之位;太阳寒化施于西南,四之气,少阴之位;少阴热化施于东北,初之气,阳明之位;阳明燥化施于正南,三之气,厥阴之位;厥阴风化施于西北,五之气,太阴之位。皆各命其所在之化,以征验其所施之化,于岁同法推之也。自得其位,在本位之方月施化也。如厥阴之岁,则太阴自得于西北,五之气本位施雨化;太阳自得于东南,二之气本位施寒化;少阴自得于西南,四之气本位施热化;少阳自得于正北,总之气本位施火化;阳明自得于东北,初之气本位施燥化;厥阴自得于正南,三之气本位施风化。于岁同法推之也。大者之至徐而常者,六气之盈者为病,则其势反徐而微,治法当逆之也。少者之至暴而亡,六气之虚者为病,则其势反暴而甚,治法当从之也。人见其气暴烈,骤用峻剂攻之,则热病未已,寒病复始。殊不知大者之气反微,少者之气反甚也。
     发明至真要大论运气经旨

  按至真要大论五味阴阳之用,至逆从反治节,乃论内气不调得病者之治法也。盖内气不调而得病,故所病寒热之邪,但可于其气之微者逆治之。如气甚而逆治之,则正邪格拒,不能胜邪,命将难全,故但当从其寒热之邪于外,伏其所主之剂于中,然后正邪相入而邪就擒矣。东垣所谓姜附寒饮,承气热服,及仲景于白通汤加尿胆治少阴,丹溪于芩蘗汤皆熟炒治色目妇人恶寒之类是也。  按气调而得节,乃论内气本调,因外邪得病者之治法也。盖内气调而得病,故不分寒热之微甚,或逆治之,或从治之皆可,更不须惧其正邪格拒,正固则邪自退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十九

运气门

    运气占候补遗 【明 邵弁】

     五运气至之占

  帝曰: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之数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  【注 牛女,癸也。戊癸化火,又癸与子同属,戊与午连位,皆火分也。心尾,甲也。甲己化土,又甲与丑连位,己与未同属,皆土分也。】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注 危室,壬地。柳鬼,丁地。壬与亥同属,丁与巳连位,齐化木也。】  素天之气,经于氐亢昴毕。
   【注 氐亢,乙地。昴毕,庚地。乙与卯同属,庚与酉连位,同化金也。】  元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注 张翼,丙地。娄胃,辛地。丙与辰连位,辛与戌同属。齐化水也。】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注 戊己位木火金水中间,在天地为门户,在四时为长夏,南连午,西连申,故戊己无方位,而经独言戊分己分也。戊火连申,夹未土于中,癸火连寅,夹丑土于中者,盖湿土在中,火游行其间,在天居土前,在地居土后,而土火常相混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注 五气之至,各有五色,经于分野,气太过则先天而至,气不及则后天而至,常以寅卯前候之,自然可见,此占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五运太过之占

  诸壬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上应岁星。   【注 岁星光明,逆守宿属,分有灾也。】  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上应太白星。   【注 木余土郁,化政不布于万物,故生气独治也。风气动甚,草木不宁,甚而摇落,金来复之也。故太白逆守属星者,危也。】  诸戊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上应荧惑星;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   【注 火独行,水折之,辰星逆凌,寒灾于物也。占辰星者,常在日之前后三十度,其灾之发当至南方。】  诸甲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上应镇星,变生得位。   【注 谓土旺时月也。】
  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上应岁星。   【注 土不务德,木来折之也。】  诸庚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上应太白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干雕陨,上应荧惑星。   【注 金胜而火复之也。】
  诸丙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上应辰星。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  【注 水胜土复也。】
  上临太阳,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上应荧惑、辰星。   【注 辰戌天符之岁,水胜而火绝,荧惑减耀,辰星明莹,逆守宿分有灾也。】
     五运不及之占

  诸丁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着,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   【注 金侮木之不胜也。】

  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   【注 丁卯丁酉岁,阳明上临,是谓天刑运也。木气既少,土气无制,故化气生成急速,镇星太白润而明,苍色之物早雕落也。】  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上应荧惑、太白。   【注 火复其金,太白减耀也。】  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上应荧惑、太白星。   【注 荧惑益明,太白芒减。】
  诸癸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   【注 水盛火衰也。】
  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上应镇星、辰星。   【注 土复于水也。】
  诸己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镇星。   【注 木盛土抑也。】
  复则收政严峻,名草苍雕,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   【注 金复木也。】
  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   【注 己巳、己亥岁也,厥阴上临,火司于地,故流水不冰,蛰虫不藏,岁星如常也。】  诸乙岁金不及,炎暑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铄以行,上应荧惑星;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   【注 火盛金衰也。】
  复则寒而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上应辰星。   【注 水复火也。】
  诸辛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辰星。   【注 土盛水衰也。】
  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上应镇星。   【注 辛丑辛未岁也,土气专盛,木不得复,故镇星明。】  复则大风暴发,草萎木零,生长不鲜,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   【注 水复土也。凡五星之变,应常不应卒。气有卒然而动者,星亦不为之变也。】
     复气应时占

  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铄之复。  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凓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  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坼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  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铄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  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气之常也。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五星应化占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太过不及,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帝日: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  【注 如岁星之化风应之,荧惑之化热应之是也。】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   【注 以道,谓顺行。留久,谓过应留之日数也。省下,察天下人主之善恶也。】  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   【注 已去复来,逆行而速,委曲经过,是省其遗过。】  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   【注 如环盘旋不去也。火议罪,金议杀,木水土议德。】  应近则小,应远则大。
   【注 近谓犯星犹在,远谓犯星去久,大小谓应祸福。】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  【注 北越,谓背而行也。】
  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
   【注 无克伐之嫌,故守常而各行于中道也。】  故岁运太过,则畏星失色而兼其母。   【注 如木太过则土星色赤也。】  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
   【注 如木不及,则木星色白。天气制胜己,地气制己胜。天制色,地制形。色兼其所不胜,则制胜己。】  帝曰:其灾应何如?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   【注 五星所至之时,王相为盛,囚死为衰。东行凌犯为顺,灾轻;西行凌犯为逆,灾重也。】  留守有多少。
   【注 留守日多则灾深,留守日少则灾浅。】  形见有善恶。
   【注 星喜润,则为见善;星怒躁忧丧,则为见恶。】  宿属有胜负,征应有吉凶矣。
   【注 二十八宿十二辰,有相克相生之胜。负则吉凶亦异,故五星凌犯;遇宿属克制,则灾不成。】  帝曰:其善恶何谓也?岐伯曰: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   【注 光色圆明,不盈不缩,怡然莹然,人见之喜,星之喜也。光色勃然临人,芒彩满溢,人见之畏,星之怒也。光色微耀,乍明乍暗,星之忧也。光色迥然,不彰不莹,不与众同,星之丧也。泽,洪润也。燥,枯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