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门

  助阳活血汤 治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余治同上。  黄芪 炙甘草 防风 当归各五分 白芷 蔓荆子各四分 升麻 柴胡各七分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稍热服。此以黄芪治虚劳、甘草补元气为君,当归和血补血为臣,白芷、蔓荆、防风主疗风升阳气为佐,升麻导入足阳明足太阴脾胃、柴胡引至足厥阴肝经为使。心火乘金,水衰反制者,亦宜服也。有热者,兼服黄连羊肝丸。
  黄连羊肝丸 治目中赤脉,红甚眵多。余治同上。  黄连一钱 白羯羊肝一个 右,先以黄连研为细末,将羊肝以竹刀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入擂盆中研细,入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茶清汤下。此方以黄连除热毒明目为君,以羊肝肝与肝合,引入肝经为使。不用铁与刀者,忌铁器也。金克木,肝乃木也,一有金气,肝则畏而不受。盖专治肝经之药,非与群队者比也。肝受邪者并皆治之。睛痛者,加当归。
  决明益阴丸 治恶日畏火,沙濇难开,眵泪俱多,久病不痊者,并皆疗之。余治同上。  羌活 独活 当归尾酒制 五味子 防风 甘草炙,各五钱 黄连酒制 草决明 黄芩 黄蘗 知母各一两 石决明煅,三钱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茶汤下。此方以羌活、独活升清阳为君,黄连去热毒、当归尾行血、五味子收敛为臣,石决明明目磨障、草决明益肾疗盲、防风散滞袪风、黄芩去目中赤肿为佐,甘草协和诸药、黄蘗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弛之病,并皆服之。
  川芎行经散 治目中青黤如物伤状,重者白睛如血贯。  枳壳 川芎 当归 柴胡 炙甘草各六分 白芷 防风 荆芥穗 薄荷 独活 蔓荆子 羌活各四分 红花少许茯苓三分 桔梗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大热服,食后。此方以枳壳、甘草和胃气为君;白芷、防风、荆芥穗、薄荷、独活袪疗风邪升胃气为臣;川芎、当归、红花通行滞血,柴胡去结气,茯苓分利除湿为佐;蔓荆子、羌活引入太阳经,桔梗利五脏为使。则胃脉调,小肠膀胱邪皆去,凝自行也。见热者,以消凝大丸子主之。
  消凝大丸子 治证同上。或有眵泪沙濇者,并皆疗之。  川芎 当归 桔梗 炙甘草 菊花 连翘各七钱 防风 荆芥 羌活 槁本 薄荷各五钱 滑石 石膏 白朮黄芩 山栀各一两 右,先将滑石、石膏另研,余作细末和匀,炼蜜为剂,每剂一两,分八丸,每服一丸或二丸,茶汤嚼下。此方消凝滞药也。君以川芎、当归治血和血;臣以羌活、防风、荆芥、槁本、薄荷、桔梗疗风散邪,引入手足太阳经;佐以白朮、甘草、滑石、石膏调补胃虚,通泄滞气,除足阳明经热,使以黄芩、山栀、连翘、菊花去烦热。淫热反克,风热不制者,俱宜服也。
  千金磁朱丸 治神水宽大渐散,皆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  磁石吸针者二两 辰砂一两 神曲四两 右,先以磁石置巨火中煅,酢淬七次,晒干,另研极细,二两;辰砂另研极细一两;生神曲末三两,与前药和匀。更以神曲末一两,水和作饼,煮浮为度,搜入前药,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饭汤下。此方以磁石辛咸寒镇坠肾经为君,令神水不外移也;辰砂微甘寒镇坠心经为臣,肝其母,此子能令母实也,肝实则目明;神曲辛温甘化脾胃中宿食为佐,生用者发其生气,熟用者敛其暴气也。服药后俯视不见,仰视渐睹星月者,此其效也。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久病屡发者服之,则永不更作。空心服此,午前更以石斛夜光丸主之。
  石斛夜光丸 治证同上。
  天门冬焙 人参 茯苓各二两 石斛 山药 枸杞 菟丝子酒浸 甘菊花各七钱 麦门冬 熟地黄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牛膝酒浸,各七钱半酒浸,各七钱半 原作「浸,七钱半」,据《苏沈良方》改。 生地黄一两 蒺藜 肉苁蓉 川芎 炙甘草 枳壳麸炒 青葙子 防风 黄连 乌犀角镑 五味子炒 羚羊角镑,各五钱 草决明八钱 右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此方滋补药也。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故君以天门冬、人参、菟丝子之通肾安神,强阴填精也;臣以五味子、麦门冬、杏仁、茯苓、枸杞子、牛膝、生熟地黄之敛气除湿,凉血补血也;佐以甘菊花、蒺藜、石斛、肉苁蓉、川芎、甘草、枳壳、山药、青葙子之疗风治虚,益气袪毒也;使以防风、黄连、草决明、羚羊角、生乌犀之散滞泄热,解结明目也。阴弱不能配阳之病,并宜服之。此从则顺治之法也。
  益阴补气丸 治证同上。
  熟地黄三两 当归尾酒制 牡丹皮 五味子 干山药 山茱萸 柴胡各五钱 茯苓 泽泻各二钱五分 生地黄酒制,炒,四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水飞辰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下。此方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气为怒伤,散而不聚,气病血赤病也。肝得血而后能视,又目为心之窍,心主血,故以熟地黄补血衰,当归尾行血,牡丹皮治积血为君;茯苓和中益真气,泽泻除湿泻邪气,生地黄补肾水真阴为臣;五味子、当归补五脏,干山药平气和胃为佐;山茱萸强阴益精通九窍,柴胡引入厥阴经为使。蜜剂者,欲泥膈难下也。辰砂为衣者,为通于心也。然必兼千金磁朱丸服之,庶易为效。
  滋阴地黄丸 治证同上。眵毛眊燥者,并皆治之。  黄连一两 黄芩 归身酒制 熟地黄各五钱 生地黄酒制,一两五钱 人参 地骨皮各二钱 五味子 炙甘草 天门冬焙 枳壳 柴胡各三钱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茶汤下,日三服。此方治主以缓,缓则治其本也。以黄连、黄芩苦寒除邪气之盛为君;当归身辛温,生熟地黄苦甘寒养血凉血为臣;五味子酸寒体轻浮上,收神水之散大,人参、甘草、地骨皮、天门冬、枳壳苦甘寒,泻热补气为佐;柴胡引用为使也。亡血过多之病,有热者亦宜服。
  防风散结汤 治目上下睫,隐起肉疣,用手法除病后服之。  防风 羌活 白芍药 当归尾 茯苓 苍朮 独活 前胡 黄芩各五分 炙甘草 防己各三分 红花 苏木各少许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热服。柤再煎。方以防风、羌活、升发阳气为君;白芍药、当归尾、红花、苏木破凝行血为臣;茯苓泻邪气,苍朮去上湿,前胡利五脏,独活除风邪,黄芩疗热滋化为佐;甘草和诸药,防己行十二经为使。病在上睫者,加黄连、柴胡,以其手少阴、足厥阴受邪也;病在下睫者,加槁本、蔓荆子,以其手太阳受邪也。
  竹叶泻经汤 治眼目隐濇,稍觉眊燥,视物微昏,内眦开窍如针,目痛,按之浸浸脓出。  柴胡 栀子 羌活 升麻 炙甘草 黄连 大黄各五分 赤芍药 草决明 茯苓 泽泻 车前子各四分 黄芩六分 青竹叶十片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稍热服之。此方逆攻者也。先以行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之药为君,柴胡、羌活是也;二经生意皆总于脾胃,以调足太阴、足阳明之药为臣,升麻甘草是也;肝经多血,以通顺血脉,除肝邪之药,膀胱经多湿,以利小便除膀胱湿之药为佐,赤芍药、草决明、泽泻、茯苓、车前子是也;总破其积热者,必攻、必开、必利、必除之药为使,栀子、黄芩、黄连、大黄、竹叶是也。
  蜜剂解毒丸 治证同上。
  杏仁去皮尖,二两,研 山栀十两 石蜜炼,一斤 大黄五两 右,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百丸,茶汤下。此方以甘润治燥为君,谓燥为热之原也;山栀子微苦寒治烦为臣,谓烦为热所产也;石蜜甘平温安五脏为佐,为其解毒除邪也;大黄苦寒,性走不守,泻诸实热为使,为攻其积,不令其重迭不解也。
  决明夜灵散 治目至夜则昏,虽有灯月,亦不能睹。  石决明另研 夜明砂另研,各二钱 生猪肝一两 不食猪肉者,以白羯羊肝代之 右二药末和匀,以竹刀切肝作二片,以上药铺于一片肝上,以一片合之,用麻皮缠定,勿令药得泄出,淘米泔水一大碗,贮砂罐内,不犯铁器,入肝药于中,煮至小半碗,临睡连肝药汁服之。此方以决明镇肾经益精为君,夜明砂升阳主夜明为臣,米泔水主脾胃为佐,肝与肝合引入肝经为使。
  冲和养胃汤 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岐,视一成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睹,神水变纯白色。  柴胡七钱 人参 当归酒浸 炙甘草 白朮 升麻 葛根各一两 五味子二钱 白芍六钱 茯苓三钱 防风五钱 羌活 黄芪各一两半 干生姜一钱 右,每服六钱,水三盏,煎至二盏,入黄连、黄芩各一钱,再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后服。此方因肝木不平,内挟心火,故以柴胡平肝,人参开心,黄连泻心火为君;酒制当归荣百脉,五味敛百脉之沸,心包络主血,白芍药顺血脉散恶血为臣;白茯苓泻膀胱之湿,羌活清利小肠之邪,甘草补三焦,防风升胆之降为佐;阴阳皆总于脾胃,黄芪补脾胃,白朮健脾胃,升麻葛根行脾胃之经,黄芩退壮火,干生姜壮火为导为使。此方逆攻顺从反异正俱宜。
  益气聪明汤 治证同上,并治耳聋耳鸣。  黄芪制 人参各半分 甘草炙五分 升麻 葛根各三分 蔓荆子一钱五分 芍药 黄蘗酒炒,各一钱 右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临睡热服,五更再煎服。此方以黄芪、人参之甘温,治虚劳为君;甘草之甘平承接和协,升麻之苦平微寒,行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之经为臣;葛根之甘平,蔓荆子之辛温,皆能升发为佐;芍药之酸微寒补中焦顺血脉,黄蘗之苦寒治肾水膀胱之不足为使。酒制又炒者,因热用也。或有热,可渐加黄蘗,春夏加之,盛暑倍加之,加多则不效;脾胃虚者,去之。热倍此者,泻热黄连汤主之。
  泻热黄连汤 治内障证同上,有眵泪眊燥。  升麻五钱 黄芩酒炒 黄连酒洗 柴胡酒炒 生地黄酒洗,各一两 龙胆草三钱 右,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午食前热服。午后服之,则阳逆不行。临睡休服,为反助阴也。此方治主治客之剂也。治主者,升麻主脾胃,柴胡行肝经为君;生地黄凉血为臣,为阳明太阴厥阴多血故也。治客者,黄连、黄芩皆疗湿热为佐;龙胆草专除眼中诸疾为使,为诸湿热俱从外来为客也。
  还阴救苦汤 治目久病,白眼微变青色,黑睛稍带白色,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视物不明昏如烟雾中,睛白高低不乎,其色如死,甚不光泽,口干舌苦,眵多羞濇,上焦应有热邪。  升麻 苍朮 甘草炙 柴胡 防风 桔梗 黄连 黄芩 黄蘗 知母 连翘 生地黄 羌活各五钱 龙胆草三钱槁本四钱 川芎一两 红花一钱 归尾七钱 细辛二钱 右,每服七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此方以升麻、苍朮、甘草诸主元气为君,为损者温之也;以柴胡、防风、羌活、细辛、槁本诸升阳化滞为臣,为结者散之也;以川芎、桔梗、红花、当归尾诸补行血脉为佐,为留者行之也;以黄连、黄芩、黄蘗、知母、连翘、生地黄、龙胆草诸去除热邪为使,为客者除之也。奇经客邪之病,强阳搏阴之病,服此亦俱验。
  菊花决明散 治证同上。
  草决明 石决明东流水煮一时,另研极入药 木贼 防风 羌活 蔓荆子 菊花 甘草炙 川芎 石膏另研极细入药黄岑各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盏半,煎至八分,连末服,食后。此方以明目除翳为君,草决明、石决明、木贼草也;以散风升阳为臣,防风、羌活、蔓荆子、甘菊花也;以和气顺血为佐,甘草、川芎也;以疗除邪热为使,黄芩、石膏也。内急外弛之病,亦宜其治。
  神验锦鸠丸 治证同上。兼口干舌苦,眵多羞濇,上焦邪热。  川羌活 瞿麦 草决明 蕤仁去皮,各三两 黄连 牡蛎洗,火煅,粉 甘菊花各五钱 防风 细辛 白蒺藜炒,去尖,各五两 白茯苓四两 肉桂二两 羯羊肝一个,竹刀薄批炙,令焦,忌铁 芜菁子二升,水淘净,绢袋盛甑,蒸一伏时,晒干 斑鸠一个,跌死,去皮毛肠嘴爪,文武火连骨炙干 右为细末,炼蜜为剂,杵五百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五十丸,空心温汤下。此方以甘菊花、草决明主明目为君;以蕤仁、牡蛎、黄连、蒺藜除湿热为臣;以防风、羌活、细辛之升上,瞿麦、茯苓之分下为佐;以斑鸠补肾,羊肝补肝,肉桂导群药入热邪为使。此方制之大者也。肾肝位远,服汤药散,不厌频多之义也。
  万应蝉花散 治证同上。
  蝉蜕去土,五钱 蛇蜕炙,三钱 川芎 防风 当归 白茯苓 羌活 炙甘草各一两 苍朮四两 赤芍药三两 石决明东流水煮一伏时,另研极细,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临卧时,浓米泔调下;热茶清亦可。一方加蒺藜,名蝉花无比散。此方制之复者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为重方也。今用蝉蜕,又用蛇蜕者,取其重蜕主义,以除翳为君也;川芎、防风、羌活皆能清利头目为臣也;甘草、苍朮通主脾胃,又脾胃多气多血,故用赤芍药补气,当归补血为佐也;石决明镇坠肾水益精还阴,白茯苓分阴阳上下为使也。亦治奇经客邪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