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门

  夏枯草 香附子各等分 右为细末,麦门冬汤调下。
  立应散 治冷泪。
  橡斗子一个 甘草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
  楮实散 治冷泪。
  楮实子炒 夏枯草 甘草各半两 香附子炒 夏桑叶各一两 右为细末,熟水调服,不拘时。
  白僵蚕散 治冲风泪出。
  僵蚕炒 粉草 细辛 旋覆花 木贼各五钱 荆芥二钱半 嫩桑叶一两 右,水煎,食后温服。
  真珠散 治肝虚目风泪出。
  真珠研 丹砂研,各三分 干姜研,二分 贝齿五枚,以炭火煅为细末 右研极细,令匀,以熟绢帛罗三遍,每仰卧,以少许点眼中,合眼少时。
  乳汁煎 治风泪濇痒。
  人乳一升 黄连去须研,取末七钱半 蕤仁研烂,一两 干姜炮为末,二钱半 右,除乳外,再同研极细,以乳渍一宿,明旦,内铜器中,微火煎取三合,绵滤去滓,每以黍米大点眦中。勿当风点。
  止泪散 治风眼流泪不止。
  炉甘石一钱 海螵蛸三分 片脑五厘 右,研细点眼大眦头目并口,泪自收。二药燥,要加脑和,则不濇也。
  麝香散 治眼冷泪不止。
  香附子 川椒目各等分 苍朮 麝香各少许 右为细末,吹鼻中。
  消毒饮 治睑生风粒,目疮疣。
  大黄 荆芥 牛蒡子 甘草 右,水煎,食后温服。
  五花丸 治漏睛脓出,目停风热,在胞中结聚脓汁,和泪相杂,常流涎水,久而不治,至乌珠坠落。  金沸草四两 巴戟三两 川椒皮 枸杞子 白菊花各二两 右,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酒下。
  白薇丸 治漏睛脓出。
  白薇五钱 防风 蒺藜 石榴皮 羌活各三钱 右末,米粉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  又方 治眼脓漏不止。
  黄芪 防风 大黄 黄芩各三两 远志去心 人参 地骨皮 赤茯苓 蒲黄各二两 右,每服五钱,水煎,食后服。
  加味四物汤 治打损眼目。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防风 荆芥各等分 右(口父)咀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再入生地黄汁少许,去滓温服。再以生地黄一两,杏仁十枚,去皮尖研细,用绵子裹药,敷在眼上,令干;二再将瘦猪肉 蒲黄 熟地黄 肉桂 当归 赤芍药 白姜 甘草各等分 右为末,童子小便、生地黄汁,相和调服。
  内消散 治伤损眼。
  羌活 独活 苏木 红内消 当归 川芎 大黄 钩藤 白芷 红花 桃仁 甘草节 赤芍药 生地黄瓜蒌根 紫荆皮 金锁匙 血竭草 右,水煎,食后服。次用生地黄一两,杏仁五十枚,捣烂贴眼上,复以瘦猪肉贴之。  又方 治前证。
  羌活 独活 红内消 苏木 赤芍药 钩藤 白芷各五钱 甘草节三钱 地榆 花粉各四钱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白水煎,食后服。
  经效散 治撞刺生翳。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粉甘草 连翘各二钱半 北柴胡一两 犀角一钱 右,水煎,食后服。
  一绿散 治打扑伤损,眼胞赤肿疼痛。  芙蓉叶 生地黄各等分 右,捣烂,敷眼胞上;或为末,以鸡子清调匀敷之。  又方 治目被物刺损,有翳。
  生地黄 生薄荷 生巨叶 生土当归 (石卜)硝 右,不拘多少,研烂,贴太阳两穴。
  前胡犀角汤、治伤寒两目昏暗,或生浮翳。  前胡去芦 犀角屑 蔓荆子 青葙子 菊花 防风去叉 栀子仁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焙 羌活去芦 决明子微炒 车前子微炒 细辛 甘草炙各一两 黄芪一两半 右銼,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茺蔚子丸 治时气后目暗,及有翳膜。  茺蔚子 泽泻各一两半 枸杞子 青葙子 枳壳去瓤,麸炒 生地黄焙,各一两 石决明 麦门冬去心,焙 细辛 车前子各二两 黄连去须,三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浆水送下。
  泻肝散 治天行后赤眼外障。
  知母 黄芩 桔梗各一两半 茺蔚子 大黄 元参 羌活 细辛各一两 右銼,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七宝散 治风眼除瘀热。
  当归 芍药 黄连 铜绿各二钱,细研 白矾 甘草各一钱 杏仁七粒,去皮 右(口父)咀,以水同放磁盏,内于锅中,顿煎至八分,去滓,澄清,临卧洗之。
  拨云散 治男妇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羞明热泪隐濇难开,眶痒赤痛,脸眦红烂,瘀肉侵睛。  羌活 防风 柴胡 甘草炒,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食后薄荷茶清调服。菊花汤调亦可。忌腌鱼酢盐酱湿面炙煿发风等毒物。
  蝉壳散 治眼目风肿,及生翳膜等疾。  蝉壳 地骨皮 黄连去须 白朮 牡丹皮 苍朮米泔浸,切,焙 菊花各一两 龙胆草半两 甜瓜子半升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荆芥煎汤调下,食后临卧各一服。大治时疾后,余毒上攻眼目,甚效。忌热面炒豆酢酱等。
  曾青散 【《局方》】  治怕日羞明,隐濇眵泪,或痒或痛。  曾青四两 蔓荆子二两 白姜炮 防风各一两 右为末,每以少许(口畜)鼻中,立效。  又方 【《卫生方》】  治多年障瞖。  花蕊石水飞,焙 防风 川芎 菊花 白附子 牛蒡子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为末,每服五分,腊茶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四十七

目门

    方

  镇肝丸 【《良方》,下同】  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濇难开,多眵洒泪,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翳障,并皆治之。  远志去心 地肤子 茺蔚子 白茯苓去皮 防风去芦 决明子 蔓荆子 人参各一两 山药 青葙子 柴胡去苗 地骨皮 元参 车前子 甘菊花 柏子仁炒 甘草炙,各五钱 细辛去苗一分 右为细末,蜜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用米汤送下,日三服。
  万寿地芝丸 治目能近视,不能远视。  天门冬去心 生姜焙,各四两 甘菊花二两 枳壳去瓤炒,三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用茶清或温酒送下。此药能治风热。
  芍药清肝散 【《原机启微》,下同】  治眵多眊燥,紧濇羞明,赤脉贯睛,脏腑秘结者。  白朮炒 川芎 防风 桔梗 羌活 滑石面 石膏 芒硝各三分 甘草炙 荆芥 白芍药 前胡 薄荷 黄芩各二分五厘 柴胡 山栀 知母各二分 大黄四分 右(口父)咀,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食后热服。此方治淫热反克而作也。风热不制之病,热甚,大便硬者,从权用之,盖苦寒之药也。苦寒败胃,故先以白朮之甘温,甘草之甘平,主胃气为君,次以川芎、防风、荆芥、桔梗、羌活之辛温,升散清利为臣;又以芍药、前胡之微苦,薄荷、黄芩、山栀之微苦寒,且导且攻为佐;终以知母、滑石、石膏之苦寒,大黄、芒硝之大苦寒,袪逐淫热为使。大便不硬者,减大黄、芒硝。此逆则攻之之法也,大热服者反治也。
  通气利中丸 治前证。
  白朮一两 白芷 羌活 滑石末,另入,各五钱 黄芩 牵牛头末,各一两五钱 大黄二两五钱 右,除滑石、牵牛另研极细末外,余合为细末,入上药和匀,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百丸,食后临睡,茶汤送下。方以白朮苦甘温除胃中热为君,白芷辛温解利。羌活苦甘平微温,通利诸节为臣;黄芩微苦寒,疗热滋化元,滑石甘寒滑利小便,以分清浊为佐;大黄苦寒,通大便,泻诸实热,牵牛苦寒,一说味辛,利大便,除风毒为使。逆攻之法也。风热不制之病,热甚而大便硬者,亦可兼用。然牵牛有毒,非神农药,今与大黄并用者,取其性猛烈而快也。大抵不宜久用,久用伤元气,盖从权之药也。量虚实加减。
  黄连天花粉丸 治前证。
  黄芩 栀子 天花粉各四两 甘菊花 川芎 黄连 薄荷各一两 连翘二两 黄蘗六两 右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食后临睡茶汤下。此方为淫热反克脏腑不秘结者作也。风热不制之病,稍热者,亦可服。以黄连、天花粉之苦寒,为君;菊花之苦甘平,为臣;川芎之辛温,薄荷之辛苦,为佐;连翘、黄芩之苦微寒,黄蘗、栀子之苦寒,为使。合之则除热清利,治目赤肿痛。
  黄连炉甘石散 治眼眶破烂,畏日羞明。余治同上。  炉甘石一斤 黄连四两 龙脑量入 先以炉甘石置巨火中,煅通红为度;另以黄连,用水一碗,磁器盛贮,纳黄连于水内,却以通红炉甘石淬七次,就以所贮磁器,置日中晒干;然后同黄连研为细末。欲用时以一二两,再研极细,旋量入龙脑,每用少许井华水调如稠糊,临睡以箸头蘸敷破烂处。不破烂者,点眼内眦锐眦尤佳。不宜使入眼内。此方以炉甘石收湿除烂为君,黄连苦寒为佐,龙脑去热毒为使,诸目病者俱可用。病宜者治,病不宜者无害也。奇经客邪之病,量加(石卜)硝泡汤,滴眼瘀肉黄赤脂上。
  龙脑黄连膏 治目中赤脉如火,溜热炙人。余治同上。  黄连半斤 龙脑一钱 右,先銼黄连令碎,以水三大碗贮磁器内,入黄连于中,用文武火慢熬成大半碗,滤去滓,入薄磁碗内,重汤顿成膏半盏许;龙脑以一钱为率,用则旋量入之。以箸头点入眼内,不拘时。此方以黄连治目痛、解诸毒为君,龙脑去热毒为臣,乃君臣药也。诸目痛者俱宜用。
  蕤仁春雪膏 治红赤羞明,眊燥痒痛沙濇。  蕤仁去油,四钱 龙脑五分 右,先以蕤仁研细,入龙脑和匀,用生好真蜜一钱二分,再研调匀。每用箸头点内眦锐眦。此方以龙脑除热毒为君,生蜜解毒和百药为臣,蕤仁去暴热治目痛为使。此药与黄连炉甘石散、龙脑黄连膏子并用。
  (口畜)鼻碧云散 治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濇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  鹅不食草二钱 青黛 川芎各一钱 右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如米许,(口畜)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此方以鹅不食草解毒为君,青黛去热为佐,川芎大辛除邪破留为使,升透之药也。大抵如开锅盖法,常欲使邪毒不闭,令有出路。然力少而锐,(口畜)之随效。宜常(口畜)以聚其力,诸目病俱可用。
  羌活胜风汤 治眵多眊燥,紧濇羞明,赤脉贯睛,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巅沉重,眉骨酸疼,外翳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  黄芩 白朮各五分 柴胡七分 枳壳 羌活 川芎 白芷 独活 防风 前胡 桔梗 薄荷各四分 荆芥穗 甘草各三分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此方为风热不制而作也。夫窍不利者,皆脾胃不足之证。故先以枳壳、白朮调治胃气为君;羌活、川芎、白芷、独活、防风、前胡诸治风药,皆主升发为臣;桔梗除寒热,薄荷、荆芥清利上焦,甘草和百药为佐;柴胡解热行少阳厥阴经,黄芩疗上热主目中赤肿为使。又治伤寒愈后之病,热服者热性炎上,令在上散,不令流下也。生翳者,随翳所见经络加药。翳凡自内眦而出者,加蔓荆子治太阳经,加苍朮去小肠膀胱之湿。内眦者,手太阳足太阳之属也。自锐眦而入客主人斜下者,加龙胆草,谓胆草味苦,与胆味合,少加人参益三焦之气,加槁本乃太阳经风药。锐眦客主人者,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之属也。凡自目系而下者,倍加柴胡行肝气,加黄连泻心火。目系者,足厥阴手少阴之属也,自抵过而上者,加木通导小肠中热,五味子酸以收敛。抵过者,手太阳之属也。
  杏仁龙胆草泡散 治风上攻,眊燥赤痒。  龙胆草 当归尾 黄连 滑石末 赤芍药 杏仁去皮尖,各一钱 右以白沸汤泡顿蘸洗,冷热任意,不拘时候。此方以龙胆草、黄连苦寒去热毒为君,当归尾行血、杏仁润燥为佐,滑石甘寒泄气、赤芍药苦酸除痒为使。惟风痒者可用。
  柴胡复生汤 治红赤羞明,泪多眵少,脑巅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酸疼翳陷下,所陷者或圆或方,或长或短,如缕如锥如凿。  五味子二十粒 槁本 蔓荆子 川芎 羌活 独活 白芷各三分五厘 白芍药 炙甘草 薄荷 桔梗各四分 柴胡六分 苍朮 茯苓 黄芩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热服。此方以槁本、蔓荆子为君,升发阳气也;川芎、白芍药、羌活、独活、柴胡、白芷为臣,和血补血疗风,行厥阴经也;甘草、五味子为佐,为协诸药,敛脏气也;薄荷、桔梗、苍朮、茯苓、黄芩为使,为清利除热去湿,分上下,实脾胃二土,疗目中赤肿也。此病起自七情五贼劳役饥饱,故使生意下陷,不能上升,今主以群队升发,辅以和血补血,导入本经,助以相协收敛,用以清利除热实脾胃,如此则治理可推也。晴珠痛甚者,当归养荣汤主之。
  当归养荣汤 治睛珠痛甚不可忍,余治并同上。  防风 白芷各七分五厘 白芍药 熟地黄 当归 川芎各一钱 羌活七分五厘 右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热服。此方以七情五贼,劳役饥饱,重伤脾胃。脾胃者,多血多气之所,脾胃受伤,则血亦病,血养睛,睛珠属肾,今生意已不升发,又复血虚不能养睛,故睛痛甚不可忍。以防风升发生意,白芷解利引入胃经为君;白芍药止痛益气,通血承接上下为臣;熟地黄补肾水真阴为佐;当归、川芎行血补血,羌活除风引入少阴经为使。血为邪胜,睛珠痛者,及亡血过多之病,俱宜服也。服此药后,睛痛虽除,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减者,助阳活血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