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痹门
痹门
犀角散 治心痹,精神恍惚,恐畏闷乱,不得睡卧,志气不定,语言错误。 犀用屑 牛黄别研 麝香另研 羚羊角 白藓皮 茯神去木 沙参 天竺黄别研 防风 天麻 独活 人参 升麻 龙齿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 丹砂别研 龙脑别研,一钱二分 右为细末,入别研药,再研令极细。每服二钱,不拘时,用麦门冬汤调下。
茯神汤 治心痹,神思昏塞,四肢不利,胸中烦闷,时复恐悸。 茯神 羌活 麻黄去根节 龙齿 麦门冬焙 远志 犀角屑 薏苡仁 人参 蔓荆子 防卧各七钱五分 赤芍药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锺,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温中法曲丸 治脾痹,发咳呕汁。
法曲炒 枳实麸炒 白茯苓 吴茱萸汤浸炒 厚朴姜汁炙 甘草炙,各三两 麦糵微炒,五合 细辛 干姜炮 麦门冬焙附子炮去皮脐 桔梗炒 人参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熟水下,日三服 。
五味子汤 治肺痹,上气发咳。
五味子 半夏各三两 麻黄去根节 细辛 紫菀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当归焙 人参 桂心各一两 紫苏子炒,八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上气病亦单煮紫苏子及生紫苏叶,冬月煮干枝茎叶服。
紫苏子汤 治肺痹,胸心满塞,上气不下。 紫苏子炒,八两 半夏汤洗,五两 陈皮去白 桂心各三两 人参 白朮 甘草炙,各二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乳香应痛丸 【《集验》】 治风痹,走注疼痛。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各半两 五灵脂炒 赤石脂各一两,研 草乌头一两半,炒 右为细末,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酒送下,日进二服。
风痹方 治走注,疼痛不定。
芫花 桑白皮 川椒各二两 桂心一两 柳蛙屑,半两 麦麸一升 右为粗末,用酢一升,拌炒令热,以青布裹熨痛处,冷即更人酢,再炒,依前熨之,以瘥为度。
薏苡仁散 【《本事》】 治风湿痛痹。 薏苡仁一两 当归 小川芎 干姜 茵芋 甘草 官桂 川乌 防风 人参 羌活 白朮 麻黄 独活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酒调下,日三服。
和血散痛汤 【《东垣》】 治血留于经络,周身痹痛。 羌活 升麻 麻黄去节,各一钱半 桃仁十 柴胡二钱 防风六分 当归身 红花各一分 独活 猪苓各五分 黄蘗酒炒知母酒炒,各一钱 黄连酒炒 甘草炙,各二分 右,分作四服,每服水一大盏,煎至一半,去滓,空心热服。
如意通圣散 【《集验》,下同】 治走注风疼痛。 当归 陈皮去白 麻黄去节 甘草炙 川芎 御米壳去顶膈 丁香各等分 右用慢火炒令黄色。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腰脚走注疼痛,加虎骨、没药、乳香,此治诸痛之仙药也。又可服一粒金丹。
虎骨散 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卧。 虎胫骨 败龟板酢炙各二两 骐驎竭另研 没药 自然铜酢淬 赤芍药 当归 天麻 苍耳子炒 骨碎补去毛 防风 牛膝酒浸 槟榔 五加皮 羌活去芦,各一两 白附子炮 桂心 白芷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桂心散 治风走注疼痛。
桂心 漏芦 威灵仙 芎藭 白芷 木香 当归去芦 白僵蚕炒 地龙炒,去土,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仙灵脾散 治走注风,往来不定。
仙灵脾 威灵仙 芎藭 苍耳子 桂心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没药散 治遍身百节风虚劳冷,麻痹,走注疼痛,日夜不止。 没药二两,另研 虎骨四两,酢炙
右为细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不拘时,日进二服。
虎骨丸 治男子妇人走注疼痛,麻木困弱。 虎骨酢炙,四两 五灵脂炒 僵蚕炒 威灵仙 地龙炒 白胶香各一两 川乌二两,炮去皮脐 胡桃肉二两半,去隔皮,捣研如泥 右为细末,同研令匀,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十生丹 治风痹走注疼痛。
天麻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乌 草乌 何首乌 当归 海桐皮各等分,并生 右为细末,以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每服一丸,细嚼,冷茶清送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忌食热物一日。
定痛丸 治风虚走注疼痛。
威灵仙 木鳖子去壳 川乌头炮去皮脐 防风 香白芷 五灵脂 地龙去土炒,各半两 水蛭糯米炒熟 朱砂水飞,各三钱 右捣研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妇人红花酒下。常服轻身壮骨。
八神丹 治风虚走注疼痛,昏迷无力,四肢麻木。 地龙去土炒 五灵脂炒 威灵仙 防风 木鳖子去壳 草乌头各一两,炒 白胶香另研 乳香另研,各三钱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温酒送下,不拘时。若汗出,其(疒帬)麻自散,是其效也。老幼加减服之。
一粒金丹 治腰膝风痹,走注疼痛。 草乌头銼炒 五灵脂各一两 地龙去土炒 木鳖子去壳,各半两 白胶香研,一两 细墨煅 乳香研,各半两 没药另研 当归各一两 麝香另研一钱 右为细末,以糯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至三丸,温酒下。服药罢,遍身微汗为妙。
痛风方 【丹溪,下同】
黄蘗酒炒 苍朮酒炒,各二钱
右作一服,煎就调酒浸威灵仙末、羚羊角灰为臣,苍耳为佐,芥子为使,用姜一片,入药末一钱,擂碎,以前药再温服。
龙虎丹 治走注疼痛,或麻木不遂,成半身疼痛。 草乌 苍朮 白芷各一两
右研为末,水拌发酵过,再入乳香二钱,当归、牛膝各半两,酒糊丸弹子大,酒化下。
透骨丹 【《集验》,下同】 治男妇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 地骨皮 甜瓜子炒 芸台子葱捣为饼,各三两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 草乌头各一两,銼炒 苍朮 牛膝酒浸 赤芍 当归 自然铜酢煅川乌头炮去皮脐 五灵脂各二两 右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先用甜瓜子一两炒香研,酒煎数沸,量虚实,调黑牵牛末五钱服之,以利为度。后服此。
神效膏 治风走注疼痛,上下不定。 牛皮胶水镕成膏,一钱 芸薹子 安息香 川椒生用 生附子各半两 右为细末,入胶中和成膏纸摊,随痛处贴之。
神效万全膏 治风毒走注疼痛。
牛膝二两,酒煮研为膏 芸薹子 川椒生用 安息香酒熬为膏 附子生用,各半两 右三味为细末,入牛膝安息膏中调匀,纸摊,随患处贴之。
摩风膏 治风毒攻注筋骨疼痛。
蓖麻子一两,去壳并皮研 草乌头半两生 乳香一钱,另研 右以猪肚脂炼,去沫成膏,方入药搅匀,涂摩攻注之处,以手心摩挲,如火之热,却涂摩患处,大妙。
单方
历节风痛:独活、羌活、松节等分,用酒煮过,每日空心饮一杯。 【《外台》,下同】
历节诸风,酸疼不可忍:用松脂三十斤,炼四五十遍,以炼酥三升温和,松脂三升熟搅,令极调匀。每旦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数日,食面粥为佳。慎勿食血腥生冷鲊物果子。百日瘥。
历节风,四肢疼痛:松节二十斤,酒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日五六服。
历节风:松叶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日服五六度。 【《千金方》】
白虎风痛,日夜走注百节,有如虎啮: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和熬,以酢拌之,用故布包二包,更互熨痛处,取效。【《圣惠方》】
鼠壤土:治中风筋骨不随,冷痹骨节手足拘急,风掣痛偏枯,死肌。多收曝干,蒸热袋盛,更互熨之。【藏器】
风湿冷痹:蒴藋叶火燎,厚铺床上,趁热眠于上,冷复易之,冬月取根舂碎熬热用。 【《外台》】
麻木疼痛:万灵膏。用甘遂二两,蓖麻子四两,樟脑一两,捣作饼贴之,内饮甘草汤。【《摘元方》】
风寒湿,麻木不仁,或手足不遂:生川乌头末,每以香白米煮粥一碗,入末四钱,慢熬得所,下姜汁一匙, 蜜三大匙,空腹啜之,或入薏苡末二钱,良验。 【《本事方》】
湿气痹痛,腰膝痛:用牛膝叶一斤切,以米三合,于豉汁中煮粥,和盐酱,空腹食之。【《圣惠方》,下同】
风痹肢痛,营卫不行:川乌头炮去皮,以大豆同炒,至汗出为度,去豆焙干,全蝎五分,焙为末,酽酢熬稠,丸菉豆大。每温酒下七丸,日一服。
腰脚冷痹,疼痛有风:川乌头三个,生去皮脐为散,酢调,涂帛上贴之,须臾痛止。
风湿身痛:生葱擂烂,入香油数点,水煎,调川芎藭、郁金末一钱,服取吐。 【《丹溪心法》】
风毒麻痹:芥菜子为末,酢调敷之。 【《日华》】
风痹走注疼痛:芫花一斤,黑豆五升,生姜半斤,切同炒,旋入酢拌,用青布裹熨痛处。如冷更再炒熨,以效为度。【《集验方》,下同】
风痹走注疼痛,及四肢顽痹强硬,屈伸不得:皂荚一斤,不蛀者,食盐五升,细銼,皂荚和盐炒热,以青布裹熨痛处,立瘥。
年久麻痹,或历节走气,疼痛不仁,不拘男女:神授散,用草乌头半斤,去皮为末,以袋一个,盛豆腐半袋,入乌末在内,再将豆腐填满压干,入锅内煮一夜,其药即坚如石,取出晒干为末,每服五分。冷风湿气以生姜汤、麻木不仁以葱白汤下之。【《活人心统》】
风湿痹木:黑神丸,草乌头连皮生研,五灵脂等分为末,六月六日,滴水丸弹子大。四十岁以下,分六服;病甚,一丸作二服,薄荷汤化下,觉微麻为度。【《本事方》】
风湿走痛:黑弩箭丸,用两头尖、五灵脂各一两,乳香、没药、当归三钱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临卧温酒下。忌油腻温面。孕妇勿服。【《瑞竹堂方》】
痛风走注:黄(艹蹢)(艹躅)根一把,糯米一盏,黑豆半盏,酒水各一碗,徐徐服,大吐大泄,一服便能动也。【《医学集成》】
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濇:(艹蹢)(艹躅)花酒拌,蒸一炊久,晒干为末。每以牛乳一 合,酒二合,调服五分。 【《圣惠方》】
风痹,筋急肿痛,屈转易常处:白蔹二分,熟附子一分为末。每酒服半刀圭,日二服,以身中热行为候,十日便觉。忌猪肉冷水。【《千金方》】
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证: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
心痹心烦内热:茜根煮汁服。 【《伤寒类要》】
筋骨痛挛:马霓儿子炒开口为末,酒服一钱,日二服。 【《集简方》】
风湿走注疼痛:地龙一两去土炒,麝香二钱半另研,共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集验方》】
风湿痹痛:青藤根三两,防己一两,酒一瓶,煮饮。 【《普济方》】
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痛:先与通关,次以全蝎七个,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匀,酒三盏,空心调服。如觉已透则止,未透再服。如病未尽除,自后专以婆蒿洗净,酒煎,日二服。【《直指方》】
风痹冷痛: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为末,酒二升,慢火熬如饧。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为度。避风。【《圣惠方》】
风(疒帬)痒痹: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温洗之,立止。【《孟诜食疗》】
小麦麸酢,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良。 【时珍】
手足痛风,冷痛如虎咬者:用樟木一斗,急流水一石,煎极滚泡之,盛大桶内,乘热安足于桶上熏之,以草荐围住,勿令汤气入目,其功甚捷。【《正传》】
周痹缓急偏者: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 【仲景】
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肿不可践地:用紫苏二两,杵碎,以水三升,研取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椒姜豉食之。【《圣惠方》】
白虎风毒:以三年酽酢五升,煎五沸,切葱白三升,煎一沸,漉出,以布染乘热裹之,痛止乃已。【《外台秘要》】
骨髓风毒,痛不能动者:取大麻子中仁炒,香袋盛,浸酒饮之。 【《本草》,下同】
风缓顽痹,诸节不随,腹内宿痛:用原蚕沙炒,黄袋盛,浸酒饮。
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事方》】
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没药末五钱,虎胫骨酥炙为末,三两,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图经本草》】
白虎风痛走注,两膝热肿:用骐驎竭、硫黄末各一两,每温酒服一钱。 【《圣惠方》,下同】
历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着一铜版片隔之,安息香放上烧之,以瓶口对痛处熏之,勿令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