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门

  流金膏经验方 治一切痰咳逆等证。  锦大黄不见铁器捣如豆大,酒浸半日,九蒸九晒 石膏微煅研,各二两 黄芩酒洗 橘红各半两 连翘酒洗 桔梗 川芎 贝母各一两 胆星 薄荷叶 香附子各半两  右各精制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午后或临卧细嚼一丸。忌酒面诸湿热物。
  黄芩二陈汤 治热痰。
  黄芩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可随证加减。
  清膈导痰汤 治胃火厚味,膈上热痰,咯吐不出,咳唾稠粘。  花粉 (艹舌)蒌仁 白朮 白茯苓各八分 石膏 (石卜)硝各一钱半 黄芩 贝母各一钱 桔梗 陈皮 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盏,竹叶二十个,洗揉烂,煎八分,食远服。
  老痰丸节斋 润燥开郁,降火消痰。治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间,肺气不清,或吐咯难出,皆因火邪炎上,凝滞心肺之分,宜开郁降火消痰。  天门冬 黄芩酒炒 海粉另研 (艹舌)蒌仁另研 橘红去白,各一两 芒硝研,二钱 连翘 桔梗 香附子淡盐水浸炒,各半两 青黛另研,一钱  右为细末,炼蜜入姜汁少许,和药杵匀,丸如龙眼大,噙嚼一丸清汤送,细咽之;或丸如菉豆大,淡姜汤送五六十丸。此等老痰,大率饮酒之人多有之。酒气上蒸,肺与胃脘皆受火邪,故郁结而成痰也。此方天冬、黄芩泻肺火,海粉、芒硝咸以软坚,(艹舌)蒌润肺消痰,香附、连翘开郁降火,青黛去郁火,故不用辛燥之药。
  黄芩利膈丸 【《东垣十书》】  治利膈上热及胸中痰。  生黄芩 炒黄芩各一两 半夏 南星 黄连 枳壳麸炒 白茯苓 陈皮各二钱 泽泻半两 白朮一钱  右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白汤下。
  (艹舌)蒌半夏丸严氏 治肺热痰嗽。  (艹舌)蒌仁另研 半夏制各一两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青黛丸 【丹溪】  治热痰咳咯不出。  青黛 (艹舌)蒌瓤 黄芩 香附子 贝母各一两 橘红二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加味洞下丸 【《集成》】  治痰。  橘红半斤,以食盐一两,微以水拌半日 南星制 半夏制 黄芩 黄连 甘草各一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一

痰门

    方

  省风汤 【《良方》】  治痰厥。  半夏四钱 防风二钱 炙甘草一钱
  右为细末,分二服,每服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去滓,无时服。
  莘芎散 【《医林》,下同】  治热痰壅塞,头目不清,语音不出,服药不解。  细辛 川芎 防风 桔梗 白朮 羌活 桑白皮炒 薄荷叶各一两 甘草五分  右,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玉芝丸 治风痰咳嗽。
  半夏曲六两 人参 茯苓 薄荷叶 明矾枯 南星制,各二两  右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风盛,薄荷汤下。
  玉壶丸 【《和剂》】  治风痰。  南星制 半夏制,各二两 天麻 白矾各半两  右为细末,姜汁糊丸胡椒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豁痰丸 【《良方》下同】  治风痰壅盛。  白附子 真僵蚕炒,各一两 细辛 白矾枯 全蝎炙,各三钱 南星制 半夏制,各二两  右为末,皂角煮汁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天南星丸 治妇人风痰。
  南星炮 半夏曲 白附子 皂角子炒各一两 晋矾枯,半两  右为细末,姜汁糊丸,姜汤送下。

  灵砂白丸子 【《澹寮》】  治气虚弱,风痰壅盛,呕吐不已。  灵砂另研 白丸子各一两
  右为末和匀,以生姜自然汁打黍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丁香茯苓汤杨氏 治脾胃虚寒,宿饮留滞,痞塞不通,气不升降,以致呕吐涎沫,或呕酸水,不思饮食。  半夏制 陈皮 茯苓各两半 丁香 附子制 肉桂 砂仁各半两 木香 干姜炮,各一两  右,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新法半夏汤 【《和剂》】  治脾胃虚弱,痰饮停滞,呕逆酸水,胸胁腹满,头运恶心,不思饮食。  砂仁 神曲炒 陈皮 草果各半两 白豆蔻 丁香各二钱 大半夏二两 甘草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先用生姜自然汁调成膏,入炒盐汤点服。
  御爱紫宸汤 【《良方》】  解宿酒呕哕,恶心痰唾,不进饮食。  木香五钱 砂仁 芍药 檀香 茯苓 官桂 藿香叶各一钱 陈皮 干葛 高良姜 丁香 甘草炙,各二钱  右作二服,每服水盏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半夏丁香丸 【《和剂》,下同】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酢,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半夏掣三两 肉豆蔻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二钱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温中化痰丸 治停痰留饮,胸膈痞满,头目眩运,恶心咳嗽痰涎。  陈皮 青皮 良姜 干姜炮,各二两  右为细末,酢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顺元散 【《澹寮方》,下同】  治气虚中气,痰厥,虚寒厥冷,不得睡卧。  天南星制,一两 川乌头制 附子制,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右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热服。
  灵砂丹 治上盛下虚,痰涎壅塞。此药最能镇坠,升降阴阳,安和五脏,扶助元气。  水银一斤 硫黄四两
  右以硫黄新铁杓化开,次入水银炒成砂子,入固济罐内,以铁灯盏封口,盐泥赤石脂固,定三钉在地上,架住罐子,四围砖拦,以文武火炼一日,罐子通红为度,冷定取下,则成灵砂,研极细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粒,空心米饮下。此灵砂即炼银朱之罐口砂是也。
  强中丸 【《三因方》】  治胃脘虚寒,痰饮留滞,痞塞不通,气不升降。  高良姜 干姜炮 陈皮留白 青皮各一两 半夏制,二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四七汤 【《和剂局方》】  治七情气郁,结聚痰涎,状如破絮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并治中脘痞满,痰涎壅盛,上气喘急。  半夏三钱 茯苓二钱四分 厚朴一钱六分 紫苏叶一钱二分  右,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香莎丸 【丹溪,下同】  调中气,散郁痰。  香附子 苍朮各四两 黄芩二两
  右为末,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清痰丸 专清中脘食积热痰。
  南星制 半夏 神曲炒 山楂 香附子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 青皮  枳实 苍朮 黄芩 乌梅 枯矾 干姜炮,各半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服。

  僵蚕丸 治郁痰。
  白僵蚕 (艹舌)蒌仁 杏仁 诃子煨 贝母 五倍子各等分  右为末,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千缗汤 【《和剂》】  治风痰壅盛,喘促不能睡,一服则安。  半夏制 南星制,各二钱 皂角一寸 甘草一钱  右,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半夏汤 【《瑞竹堂方》】  消酒痰宿饮痞满。  半夏制 橘红 桔梗炒,各一两 枳实炒,半两  右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服。一加黄连、砂仁各一钱。
  白龙丸 【《集成》】  治酒积有痰。  半夏 白茯苓 白矾各等分
  右为末,神曲糊丸如菉豆大,姜汤下。
  瓜蒂散 【仲景】  吐一切有余痰。  瓜蒂 赤小豆各七十五枚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或钱半,量虚实加减,空心温虀汁调服。
  独圣散 【子和,下同】  治前证。  瓜蒂不拘多少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虀汁调服。胁痛加全蝎,头痛加郁金同服。
  茶调散 一名二仙散,治前证。
  瓜蒂二钱 好茶一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虀汁调服。

  稀涎散 治前证。
  猪牙皂角炙,去皮弦,一两 藜芦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五分或一二钱,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灌之。
  三圣散 治前证。
  瓜蒂銼炒微黄,研末,滓再炒研 防风各一两 藜芦三钱,去苗心  右为粗末,每服约半两,以虀汁三茶盏,先用一盏煎三四沸,去虀汁,次入一盏,煎至三沸,却将原二盏,同一处熬二三沸,去滓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
  郁金散 治前证,此轻剂也。
  郁金 滑石 川芎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空心虀汁调下。
  青黛散 治前证。
  猪牙皂角一条 延胡索一粒 青黛少许  右为细末,鼻内吹之,其涎自出。

  胜金丸 【《元戎》】  治前证。  薄荷 瓜蒂各半斤 藜芦末 牙皂角各一两 朱砂半两  右将皂角炙,去皮弦捶碎,水一升,与薄荷一处,揉取汁,熬成膏,另将藜芦等研匀,用膏子和丸龙眼大,以余朱砂为衣,温酒化下一丸,以吐为度。得吐知人事者,愈。不知者,不救。
  控涎丹 【《三因方》】  人忽患胸背手足头项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膈上下也。  甘遂制 大戟制 真白芥子各等分
  右为末,糊丸梧桐子大,临卧淡姜汤或温水下五七丸至十丸。痰甚者量加之。
  三花神佑丸河间 治一切痰饮变生诸病。  芫花 大戟 甘遂各半两 黑丑取头末二两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右为细末,滴水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快利为度。痞满甚者,初多服,顿攻不开,反加痛闷,则初止可服二三丸,每服再加二丸,快利则止。
  蠲饮枳实丸 【《拔萃方》】  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炒 半夏制 陈皮 黑牵牛取头末,各三两  右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涤痰丸 【御药,下同】  治三焦滞气,胸膈痞满,咳唾稠粘,面上赤热,肢体倦怠,不思饮食。此药下痰饮,消食快膈。  木香二钱 槟榔 半夏 三棱各半两 青皮 陈皮 枳壳各三钱 大黄一两 黑丑二两,炒  右为细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远,姜汤下。
  开结枳实丸 宣导滞气,消化痰饮。专治呕逆恶心,宿酲不醒,宿食停滞,两胁膨胀,咽嗌不利,上气咳嗽等疾。  枳实去瓤麸炒 白朮炒 半夏制 南星制 白矾枯研 葶苈子炒 青皮 大黄各五钱 黑丑头末二两 木香三钱 大皂角炙去皮弦 旋覆花各一两  右为细末,姜汤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妇人干呕膈气满闷,或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姜葱汤下。
  乌巴丸 【《医林》】  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积成痰气,面目青白,色肿浮,不思食,遍身痛,夜间气壅不得睡,往来寒热,手足冷痛,不得转侧,屡用南星、半夏、黑锡、灵砂,坠之不下,取之不出,此是顽痰坚滞,宜此药。利下顽痰如鱼脑则愈,未利再服。  乌梅肉二两 巴豆五粒,去油
  右用水二碗,沙铫内煮乌梅肉烂,候水稍干,入巴豆,将竹片搅,候如稠糊,取出烂捣,丸梧子大。每服七丸、九丸、十丸、十一丸或十五丸,姜汤下,不拘时。
  透罗丹 【《玉机微义》】  治痰实咳嗽胸膈不利。  皂角酥炙,去皮弦 黑丑微炒 半夏汤泡七次 大黄各一两 巴豆去油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钱  右为细末,姜汁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沉香和中丸 秘方 治一切痰气壅盛。  陈皮 青皮 枳壳 黄芩 槟榔各一两 滑石二两 木香 蒙石制,各半两 大黄 黑丑头末,各一两五钱 沈香二钱  右为细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茶清下。
  青蒙石丸 【丹溪,下同】  解食积,去湿痰,其功重在风化硝。  南星二两,切作片,用白矾末五钱,水浸二日,晒干 半夏一两,汤泡切作片,以牙皂角水浸一日,晒干 硝用莱菔水化,绵滤,令结入腊牛胆内风化,五钱 蒙石二两,捶碎 焰硝二两,同蒙石入小砂罐内,瓦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 黄芩姜汁炒 茯苓 枳实炒,各一两  右为末,神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一方加苍朮半两、滑石一两,看病冷热虚实作汤使。  又方 治前证。
  半夏二两 白朮 黄芩 蒙石煅,各一两 茯苓七钱半 风化硝二钱  右为末,服法同前。

  中和丸 治湿痰气热。
  苍朮 黄芩 半夏 香附等分
  右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姜汤下。
  厚朴大黄汤 【仲景】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饮过度所致。其脉虚者,必胸满,胸中本有支饮,此方主之。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两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温服。  又方 【丹溪,下同】  治酒痰。  青黛 (艹舌)蒌仁
  右为末,姜蜜丸,噙化,救肺。
  又方 治郁痰。
  白僵蚕 杏仁 (艹舌)蒌仁 诃子 贝母 五倍子  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导痰丸 治一切痰。
  吴茱萸三钱,制 黄连半两 滑石七钱半 白茯苓 苍朮泔浸,各一两  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八九十丸,姜汤下。  又方 治阴虚,内多食积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