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门

  川芎七钱 黄连 (艹舌)蒌仁 白朮 神曲 麦芽各一两 青黛半两 人中白三钱  右为末,姜汁浸,蒸饼丸服。

  黄连化痰丸 治痰。
  半夏一两半 黄连一两 吴茱萸汤洗,一钱半 桃仁二十四个,研 陈皮半两  右为末,曲糊丸菉豆大,每服一百丸,姜汤送下。
  白玉丸 治痰。
  巴豆三十个,去油尽 南星 半夏 滑石 轻粉各三钱  右为末,皂角仁浸浓汁,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姜汤下。
  黄(艹舌)蒌丸 治食积痰壅滞喘急。  (艹舌)蒌仁 半夏 山楂 神曲炒 黄芩各等分  右为末,瓜(艹舌)水丸,姜汤竹沥送下二三十丸。  又方 治前证。
  (艹舌)蒌仁 半夏一两 苍朮二两 香附二两半 黄芩 黄连各半两  右,服法同上。一方用(艹舌)蒌、黄连各半两、半夏一两,糊丸。每服五十丸,治同。
  抑痰丸 治前证。
  (艹舌)蒌仁一两 半夏二钱 贝母三钱  右为末,蒸饼丸如麻子大。每服一百丸,姜汤下。
  清膈化痰丸 治热痰。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黄蘗 山栀各半两 香附一两半 苍朮二两  右为末,蒸饼丸,白汤下。

  坠痰丸 治痰饮。
  黑丑头末二两 枳实炒 枳壳炒,各一两半 白矾三钱,半生半枯 (石卜)硝 风化 猪牙皂角酒炒,各二钱  右为末,用萝卜汁丸,每服五十丸,鸡鸣时服。初则有粪,次则有痰。  又方 治湿痰。
  苍朮泔浸,三钱 白朮炒,六钱 香附一钱半 白芍酒浸炒,二钱半  右为末,蒸饼丸服。
  又方 治肥人湿痰。
  苦参 半夏各钱半 白朮二钱半 陈皮一钱  右咀,作一服,姜三片,竹沥半盏,水煎,食远,吞三补丸十五丸。  又方 祛风痰,行浊气。
  赤脚蜈蚣 黄脚蜈蚣各一条 明矾 牙皂角 川芎 郁金各一两 防风二两  右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茶汤下。春以芭蕉汤探吐其痰。  又方 治上焦风痰。
  (艹舌)蒌仁 黄连 半夏 牙皂各等分  姜汁浸,炊饼丸。
  又方 治痰气。
  片芩炒 半夏各半两 白朮 白芍各一两 茯苓 陈皮各三钱  右为末,蒸饼泡姜汁,丸服。

  利膈化痰丸 治郁痰。
  天南星 蛤粉研细,一两 (艹舌)蒌仁 贝母去心 香附半两,童便浸  右为末,用猪牙皂角十四挺,敲碎,水一碗半,煮杏仁去皮尖一两,煮水将干,去皂角,擂杏仁如泥,入前药搜和,再入姜汁泡,蒸饼丸如菉豆大,青黛为衣。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清痰丸 专清中脘热痰积。
  乌梅 枯矾 黄芩 苍朮 陈皮 滑石炒 青皮 枳实各半两 南星 半夏  神曲炒 山楂 干生姜 香附各一两  右为末,汤浸,蒸饼丸服。

  小半夏汤 【《千金方》,下同】  治心腹虚冷,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者。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橘皮四两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心中急痛,内桂心四两;腹满痛,内当归三两。羸弱及老人尤宜。一方无橘皮,有桂心三两,甘草一两,治同。
  旋覆花汤 治胸膈痰结,唾如胶,不下食者。  旋覆花 细辛 前胡 甘草 茯苓各二两 生姜八两 桂心四两 半夏一升 乌头五枚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甘草汤 治心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甘草二两 桂心 白朮各一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宿渍,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小便当利。
  木防己汤 膈间有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  木防己三两 桂心二两 石膏鸡子大十二枚 人参四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发则复与。若不愈,去石膏加茯苓四两、芒硝三合,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下硝,令烊,分二服,微下利即愈。一方不加茯苓。
  甘遂半夏汤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者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此方主之。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水一升,煮取半升 芍药五枚 甘草一枚如指大,水一升,煮取半升  右四味,以蜜半升,内二药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顿服之。
  大茯苓汤 主胸中结痰,饮澼结于脐,脉弦满逆,不得食。亦主风木。  细辛四两 茯苓 白朮各三两 当归 橘皮 附子各二两 生姜 半夏 桂心各四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二三剂良。一方无细辛,有人参。
  茯苓汤 治胸膈痰满。
  茯苓四两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桂心八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四服。冷极者,加大附子四两。若气满者,加槟榔三七枚。
  大半夏汤 治痰冷澼饮,胸膈不宽。  半夏一升 白朮三两 生姜八两 茯苓 人参 桂心 甘草 附子各三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
  半夏汤 治痰饮,澼气吞酸。
  半夏 吴茱萸各三两 生姜六两 附子一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老少各半,日三。
  干枣汤 治肿及支满澼饮。
  大枣十枚,擘 大戟 大黄 黄芩 甘草 甘遂各二两 芫花 荛花各五钱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分四服,空心服,以快下为度。
  当归汤 治留饮宿食不消,腹中积聚转下。  当归 人参 桂心 黄芩 甘草 芍药 芒硝各二两 大黄四两 生姜 泽泻各三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痰饮,饮食不消,干呕。
  人参 旋覆花 橘皮 细辛各一两 泽泻 白朮 杏仁 枳实各二两 白茯苓  柴胡 生姜 半夏 芍药各三两  右十三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日三。  又方 治胸中痰饮,肠中水鸣,食不消,呕吐水。  槟榔十二枚 生姜 杏仁 白朮各四两 半夏八两 茯苓五两 橘皮三两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姜椒汤 治胸中积聚痰,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  姜汁七合 蜀椒三合 桂心 附子 甘草各一两 橘皮 桔梗 茯苓各二两 半夏三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姜汁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三剂住。若欲服大散诸五石丸,必先服此汤,及进黄芪丸,佳。一方不用甘草。
  姜附汤 治痰冷澼气,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消化。  生姜八两 附子四两,生用四破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
  撩膈散 治心上结痰,饮积,寒冷心闷。  瓜丁二十八枚 赤小豆二七枚 人参 甘草各一分  右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一。亦治诸黄。
  断膈汤 治胸中痰澼。
  恒山三两 甘草 松萝各一两 瓜蒂二十三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酒各一升半,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后服渐减之。得快吐后,须服半夏汤。
  松萝汤 治胸中痰积热皆除。
  松萝二两 乌梅 栀子各十四枚 甘草 恒山各三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酒三升,浸一宿,平旦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顿服,或分二服。一服得快吐,即止。
  杜蘅汤 主吐百病。
  杜蘅 松萝各三两 瓜丁三七枚
  右三味(口父)咀,以酒一升二合,渍二宿,去滓分二服。若一服即吐者,止。未吐者,如人行十里久,令药力尽,更服一升。吐不止者,歠稀糜即定。老少用之,佳。
  葱白汤 治冷热痰涎,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者。  葱白二七茎 桃叶一把 真珠另研 恒山 乌头 甘草各五钱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酒各四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内珠末,每服一升,作吐即止。一方无桃叶,有枇杷叶。
  旋覆花丸 治停痰澼饮,结在两胁,腹胀满,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喜吐干呕,大小便或濇或利,腹中动摇作水声,内热口干,好饮水浆,卒起头眩欲倒,胁下痛。  旋覆花 桂心 枳实 人参各五两 吴茱萸 细辛 大黄 黄芩 葶苈 厚朴 芫花 橘皮各四分 干姜 芍药 白朮各六分 茯苓 狼毒 乌头 礜石各八分 甘草三分  右二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二。后加,以知为度。《延年方》无白朮、狼毒、乌头、礜石、细辛、黄芩、厚朴、吴茱萸、芫花、橘皮、甘遂,有皂荚、附子各二分,蜀椒、防葵、杏仁各三两,干地黄四分。
  中军黑侯丸 治澼饮停结,满闷目暗。  芫花二两 巴豆八分 杏仁五分 桂心 桔梗各四分  右五味为末,蜜丸如胡豆,每股三丸,稍增得快下止。
  顺流紫丸 治心腹积聚,两胁胀满,留饮痰澼,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塞。  石膏五分 代赭石 鰞鲗骨 半夏各三分 桂心四分 巴豆七枚  右六味为末,蜜丸如胡豆,平旦服一丸,加至二丸。《胡洽》有藜芦、苁蓉、当归各三分,《范汪方》无石膏、半夏,有当归一分,茯苓三分,苁蓉二分,藜芦五分。  又方 治停痰澼饮,结在两胁,腹满羸瘦,不能饮食,食不消,喜唾干呕,大小便或濇或利。  旋覆花 大黄 附子 茯苓 椒目 桂心 芫花 狼毒 干姜 芍药 枳实 细辛各八分  右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饮下三丸,日三服,后渐增。
  左归饮 【《景岳全书》,下同】  此壮水之剂也。凡痰病系命门之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一阴煎、四阴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钱或至一二两 山药 枸杞各二钱 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之 茯苓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左归丸 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多痰,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牛膝酒洗蒸三两,精滑者不用 怀熟八两 山药炒 枸杞 山萸肉 龟胶炒珠 菟丝制 鹿胶敲碎炒珠,各四两  右,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右归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痰饮,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此方主之。  大怀熟八两 山药炒 枸杞微炒 菟丝子制 鹿胶炒珠 杜仲姜汁炒,各四两 山茱萸微炒 当归各三两,便溏勿用 制附子自二两渐至五六两 肉桂二两渐加至四两  右,先将熟地杵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或加人参,其效尤速。
  六安煎 治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一钱 白芥子五七分,老幼气弱不用 茯苓二钱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
  金水六君煎 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当归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一阴煎 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发热,及阴虚痰火等证,皆宜用此。  生地 芍药 麦冬 丹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 熟地三五钱 牛膝一钱半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和胃二陈煎 治胃寒生痰,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嗳气。  干姜炒,一二钱 砂仁四五分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钱半 甘草炙七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苓朮二陈煎 治痰饮水气,停蓄心下,呕吐吞酸等证。  猪苓 泽泻 茯苓各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干姜炒 白朮各一二钱 炙草八分 陈皮一钱  水一锺半,煎服。

  神香散 治痰饮膈噎,诸药不效者。  丁香 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为末,清汤调下五七分,甚者一钱,日数服不拘。
  柴陈煎 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呕吐等证。  柴胡二三钱 陈皮一钱半 甘草一钱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生姜三五七片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抽薪饮 治诸凡痰病,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炒栀子 黄蘗各一二钱 枳壳 泽泻各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锺,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
  清膈煎 治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外渴等证。  陈皮钱半 海石 木通各二钱 胆星一二钱 贝母二三钱,微敲破 白芥子五七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一小锺。
  理阴煎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治脾胃中虚痰饮等证。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或加肉桂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八分热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阴煎,再加人参即名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
  温胃饮 治中寒,呕吐痰水,不思饮食。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朮炒,一二钱或一两 陈皮 炙甘草各一钱 当归一二钱,泄泻者勿用 干姜煨焦,一二钱 扁豆二钱,炒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水泛为痰,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二钱。
  六味异功煎 治证同前而兼微滞者。  人参二三钱 白朮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一锺半,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