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门

     身痒

  痘标才见二三点,爬掐浑身痒不禁。此是火邪留腠理,便须发散泻肝心。  凡痘初出之时,遍身作痒,爬掐不宁,此是邪火停于肌肤皮肉之间,不能即出,故作痒也。与伤寒汗不出而身痒者同。况诸疮痒痛属心火,又肝主风,抓痒不宁者,风使之也;肝属筋而运乎爪,经曰在变动为握,可见疮痒而爬者,心肝二脏之证,治宜泻心肝之火邪,其痒自止,风火并治汤主之。
     口臭

  口中出气多腥臭,肝脏火邪焦烂朽。清金泻火急治之,七日以后应难救。  凡痘初出,口中腥臭,勃出冲人者,肺中火邪煎熬溃烂故也,急以泻火清金之药治之。若淹延不治,至七日以后必死。经曰:肺绝者七日死。此证多或失声而喘,或干呕,皆其候也,清金泻火汤为主。
     起发

  五六日间起发时,俗人计日强猜疑。不知毒气分深浅,妄执方书只补脾。  俗云:三日发热,三日出形,三日起发,此俗论也。盖毒有浅深,气有厚薄,出之先后,状亦因之。大抵不出五六日间,被毒浅而气厚者,起发常易,被毒深而气薄者,缠绵延捱至六七日始壮者有之,未可以常期论也。俗医见其起发之迟,不论毒之浅深,气之厚薄,概谓中气不足,妄用补脾之药。殊不知曾吐泻而不能食者,补脾以助长可也;若未经吐泻,能食而六腑坚实,复用补脾之药,不免党邪为虐,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起发如期贵适中,太过不及总成凶。先期毒盛充肤腠,过此疮成腹内痈。  凡痘疮起发,只在六七日间,谓之中。自发热算起,正当在六七日也。如未及期而先起发,此毒火太甚,营卫气虚,直犯清道而出,谓之邪气太过,法当固表解毒,以防痒塌之患,黄芪芍药汤主之。如过六七日,又不起发者,此脏腑虚弱,毒留于中,壅塞不出,谓之正气不及也,法当托里解毒,以防倒塌干中之变,内托护心散主之。
     出形紫黑

  出形已定视根窝,红活光肥气自和。若是青干多紫黑,急宜解毒莫蹉跎!  痘疮出见已尽,当起发时谨视根窝,以决轻重。如形充肥色红活者,气血和畅,毒气发越,大吉之兆也,不须服药。若见形扁而塌,色枯而黑者,此气血虚乏,毒气壅遏,不能起发,急用解毒托里之药,如十宣内托散之类。
     稠密

  大抵痘疮只要稀,如期平顺不须疑。若还稠密休轻易,解毒时时免险危。  凡痘稀者毒浅,不须服药。若见稠密,其毒必甚,切防血气不足,起发不透,渐生变异。当服解毒托里散,令其易壮易靥可也。如服此药,红活光壮者,毒不能留,血气内实,此为可佳。若服后病势连延者,邪气盛,正气衰,不能成就,宜屡服之。如服此药,当起不起,必致变证,不可治也。
     嚣薄破损

  郛郭充肥实且坚,色多苍蜡或红鲜。若逢破损多嚣薄,纵有良方命不痊。  郛郭充肥,皮里坚实,以指捺之,坚实不破;又有苍蜡色或红活者,皆顺候也,不喜干燥淫湿。若疮红鲜及干燥而不充肥者,此火盛而血不足也,宜退火凉血轻清之剂,四物快斑汤主之。如疮光润而带淫湿者,此湿盛而气不足,宜泻湿补气兼风药而治之,盖风能胜湿也,四君子快斑汤主之。如红活充肥,以手捺之,随捺即破,此乃皮嫩易破,后多痒塌而死,宜大补养命汤。如但起发而浮囊空壳,如麸皮中无水色者,此血气俱虚,用大补快斑汤主之。其疮转润泽而中含水者可治;无水者必增痒搔烦躁,啼哭而死。
     观形色

  痘疮将起辨形色,虚实寒热分气血。莫教差错半分毫,仔细参详用补泄。  凡痘疮起发,常须视其形色,以定吉凶轻重。如根窠红润而顶肥者,吉;根窠红,顶灰白者次之。根窠赤而顶红带艳色者,此火胜也,用解标泻火汤主之,退者生,不退者死。如纯灰白色者,此虚寒也;如纯紫赤色而齐涌者,此实热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服药疮色不回者,十死一生。
     中枯黑子

  四围起后陷居中,中气亏虚尚未通。若是中亏成黑子,又名疔毒急须攻。  痘疮起发,其名不一:有紧小而充实者,俗呼珍珠痘是也,则易壮易靥;有高大而饱满者,俗呼大痘是也,则蚤壮迟靥;有四围起而中落者,俗呼为茱萸痘是也,此则有凶有吉,有轻有重。密者盖由中气不足也,所以时日未到,但四围起发而中心尚是好肉,未得起发,再时日既至,自然充壮而成血浆,轻稀者不须治之,重密者解毒化斑汤。若先有水而忽干枯黑陷者,此名恶候也,不可与中气不足者例论。
     四围干枯

  中心起发四围干,不久焦枯变一般。毒火熏蒸津液竭,开关启钥治应难。  痘本稀者,自然易壮易靥;痘本密者,常防不透之害。有中心微起,含水色,而四畔却干枯者,此毒火熏蒸津液干枯之兆,急宜治之,如痘疔之法。失此不治,则尽焦枯,复入于里,烦躁叫哭,腹痛喘渴而死。
     痘疔

  痘疔治法古多般,只要开通毒气先。解毒透肌须发散,胭脂四圣保平安。  大抵痘疹初出一点血,为正气被毒气冲击腠理而出现也。其后毒与血并,血化为水,水化为脓,脓成而毒解矣。故毒火太甚,煎熬阴血,其血干枯而变黑色,不得化水,反塞其毒之路,以致毒气陷伏而不得出,此名倒陷是也。其人烦躁喘渴,多不可治。故古方外用针刺破而吮去其血,或因疔碎之者,无非欲其开关启钥而后毒气得出也,然不如四圣散有效。内服山甲烧人牙者,亦解毒发表之意,又非托里快斑之法,然不如加味四圣快斑散用之多效。钱氏用牛李膏,必其人大小便闭结,烦热作渴,故宜服之。若大小便自调,身无大热者,则不可用。故用牛李膏、百祥丸,以宣风快斑汤代之。若或泄泻其疮由灰白而变黑陷者,此名倒伏倒靥也,以木香快斑散治之。中病即止,不可多服;若多服,反增热证。
     黑陷

  黑陷疮中最所嫌,此名恶候古今传。莫教见出浑身上,纵有灵丹治亦难。  凡黑陷亦有可治者。如用前药,其疮红活,依期先壮者,吉;若服药后而疮如故者,不治。但疮本稀或疮稠密,其中起发者多,略有数个黑陷者,可治;稠密如缝,又不起发,或灰白,或紫色,或青干又加黑陷,此等治之,则无功矣。大抵痘疹之出,红鲜者吉,黑干者凶,其变黑归肾之说乎?
     紫红灰白二证

  灰白迟延顶又平,紫红掀肿候须明。只将气血分虚实,莫学庸医执一评!  凡痘喜红活充实。不红活充实者虚也,红肿太过者实也。假如灰白色当起不起,其顶平陷者,此气虚也,必问其人初起证候,若初起时吐泻不能饮食,其后泻止而疮灰白项平者,此正气虚弱,用十全快斑汤;其泻不止者,用异功快斑汤、豆蔻丸,甚者用附子理中汤;若未吐泻,其人素怯,元气不足,用补元快斑汤;或误服解毒凉药及冷水者,用调中快斑汤。若灰白色又加痒搔,项平陷,腹作胀者,此不治之证也。假如红紫掀肿,此血热也,用凉血快斑汤。或其人素实,初起时误服热药,以致此证者,用三黄解毒汤。紫赤变黑,并喘渴不宁者,此亦不可治也。庸医不知气血虚实之分,喜温补者,不问内实,概用木香异功散;喜解毒,不问中虚,俱用芩连栀蘗。以致实实虚虚,执着一偏,误人多矣!
     饧[饧 原作「锡」,误。据文义改。]饼
  初发犹如饧[饧 原作「锡」,误。据文义改。]面形,皮肤浮肿势狰狞。其人能食方无虑,不食昏迷鬼伴行。  凡痘稠密,要依次起发,红活尖长者,吉。如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饧[饧 原作「锡」,误。据文义改。]饼形,头面浮肿者,此恶候也。但看其人饮食何如?若其人能食,大便坚,小便清,无他证者,往往捱至日久,浑身皮脱而愈。若不能食,又加吐泻热渴搔痒者,此必死之证也。能食者,宜清导解毒之药,用助脾快斑汤,频频与之,不可过多也。
     口唇疮色焦黄

  起发初时未试浆,口唇疮色早焦黄。如斯恶候无人识,谩自多方立纪纲。  口唇者脾之候也,脾司水谷以养气血,所以痘疮不宜脾胃受病。如初发之时,浆水未试,口唇疮色便带黄浆,此恶候也。时人不知,喜其成浆,便呼为吉,延至五六日间,其疮先靥,唇皮剥破,一层又一层,加病而死矣。
     疮头带白浆

  起发疮头带白浆,不拘何处总为殃。谩劳妙手调汤药,七日之中见不祥。  凡痘由红点而水疱,由水疱而脓疱,由脓疱而结痂,有自然之次第。若初起发疮,头带白浆者,此疫疠也,不问何处,但有此证,便不可治,主七日内而死。
     牵连相串

  发时磊落最堪夸,相串牵连事可嗟。若是四围添小粟,定然搔痒证来加。  凡痘疮起发,颗粒分明,尖圆磊落者吉;如彼此相串,牵连一片者重。仍要看虚实,用解毒化斑之药,如前所论,分气血而治之。若本痘起发而根窝四畔又旋出小痘,与本痘成丛,不待浆来,加搔痒而死。
     手足发不透

  起发时常看手足,发而不透多反复。此缘脾胃弱中来,发散补脾兼解毒。  但痘起发之时,常要看其手足发达如何?手足循序起发,此毒得发越,脾胃素强,不必忧虑。若遍身俱起,手足起不透,此脾胃弱也。盖脾胃主灌溉四肢,脾胃虚,不能行其津液,所以手足起发不齐,用补脾快斑汤治之。若手足之疮,见而复隐,起而复塌者,必死之候,此根本已废,枝叶未枯之象也。
     护持

  变轻变重在斯时,调养看承勿纵弛。祸发卒然难救疗,噬脐束手悔应迟!  痘疮始终有轻变重者,犯禁戒,误医药,受风寒也。有重变轻者,守禁戒,择医药,适寒温也。然轻重吉凶之变,又存乎起发之时,所以调护不可纵弛也。凡痘疮起发,或遇迅雷卒风暴雨之变,即当密帷幄,谨饬房户,以防客气之侵。如有失于调护,为寒凉所郁,不能起发者,用正气快斑汤治之。遇久雨而不能起发者,用平胃快斑汤治之。凡遇天时煊热,俗人不知,谓痘欲温,盖覆太厚,以致毒火郁遏而不得发越者,此壮火食气反虚其气也,用白虎快斑汤主之。凡痘起发,误食生冷,以致脾虚而不能发透者,用理中快斑汤治之。凡痘起发,内伤饮食,腹中饱闷或痛,以致中气郁遏而不能发透者,用宽中快斑汤治之。凡痘起发,误服汤丸,偏寒偏热,以致不透者,必详问其所服之药,若误服寒凉者,用调中快斑汤治之;误服热燥者,用三黄解毒汤治之。
     泄泻

  痘疹常宜大便坚,清长小便主无艰。若逢泄泻无休歇,寒热须教仔细看。  痘自起发之后,大便要坚,虽三四日不大便亦无妨。惟小便常欲流利,若见赤少,用四苓新加汤。如有忽然泄泻者,要分寒热治之。又视其所泄之物何如?其焦黄酸臭者,此内热或伤食也,用胃苓和中饮;若所出之物,清白澄冷者,此里寒也,用附子理中汤;久泄不止,以理中汤吞豆蔻丸,甚效。  其人能食素脾强,大便虽无也不妨。但用补中兼消导,二陈君子是奇方。  如其人能食,虽有泄泻,不能为害。但以补中之药,用六君子汤主之。
     头肿

  起发疮头预肿时,大头时气亦兼医。疮头磊落色宜润,反此须妨命必危。  凡痘疮起发,有头面以渐而肿者,此毒气发越,聚于三阳,欲作脓血,故头面皮肉掀肿也。此虽正病,亦当解毒护咽,与咽喉兼治之,用大化毒汤。有头面不肿者,此疮本稀疏磊落,毒根必轻浅,虽作脓血,却不相粘,故不肿痛,不必治之。若痘稠密,应肿不肿者,此毒积于内,不能发透,急服托里快斑汤,疮起者吉,不起者凶。至于肿时,又要观其气色,疮本磊落,皮色活者吉;疮本稠密,皮色黄黑暗灰色者,多不可治。亦有疮将起发,便先头面肿者,此天行疫疠,俗呼为大头瘟也,急宜解毒,用救苦散治之,效者吉;不效则易肿易消,渐变搔痒,饮食错喉,声哑倒陷,百无一生。
     目闭

  头面肿胖双目闭,毒气壅塞在经隧。此为恶候谨堤防,肿退目开事不济。  痘疮起发时头面肿,有目闭者,有目不闭者,亦观其疮疏密,与毒气轻重:若疮疏毒轻者,目自不闭;疮密毒甚者,其目应闭而不闭者凶。但遇目闭之证,必待收较而后渐开者吉;未收渐生搔痒,肿消目开者凶。
     痛痒

  痘疮痛痒作何评?痒虚痛实自分明。都来痛者终为吉,诸痒元来不吉云。  大凡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谓之实者,邪气实也;谓之虚者,正气虚也。盖痘疮终始气以载之,血以养之,气血充盛,则禁固绷束,其毒不得横行,所以紧实而为痛也。痛者是美事,不须服药。苟欲治之,用凉血芍药汤。气血若虚,则邪气横行,泛溢皮内,燎灼侵螫而痒也。盖痘疮回头作痒者,容或有之,此否极泰来之象也。若发热及养浆之时而作痒者,此危证也。治法内用托里解毒之药,外用熏浴之法,令其不致痒塌破陷可也。仍要分虚实而治:若能食大便闭结者,此邪气内实,正气外虚也,用加味四圣解毒汤主之,外用熏浴之法;如泄泻者,正气内虚,邪气外实也,用调元托里汤主之,外用熏浴之法。如用上二法而痒即止者吉,不止者凶,反甚者不治。
     热渴

  起发之时热渴加,火邪内迫事堪嗟。急宜解毒生津液,休得俄延恨落花。  凡痘起发时身热者,勿除其热,盖不热则痘不起发。如热太甚过常,唇焦舌燥,小便短小,此则可治,用导赤解毒汤,热平即止,勿过其剂可也。凡痘疮作渴,此是常事,盖由胃中津液不能滋养本源,内则炽于毒火,外则灌润疮本,故作渴也。凡渴之时,不可与以西瓜红柿及蜜水梨菱之类。又或有饮冷水椒姜汤而安者,此侥幸,不可为常。但渴太甚者,看其虚实而治:如大便坚实而作渴者,此内实作热也,用生津地黄汤;如泄泻而作渴者,此内虚作热也,用白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