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门

  痘疮毒从何起,母胎火毒流传。生来秽物下咽喉,藏在命门里面。一旦天行时气,感令相火熬煎。毒从骨髓见皮间,彼此一般传染。  五脏各般形证,认时须要分明。往来潮热睡脾经,呵欠烦闷肝证。咳嗽喷嚏属肺,面红惊悸属心。惟肾清净忌邪侵,手足耳尻俱冷。  五脏各有一证,其间治法难同。肝为水疱肺为脓,大小疮形异种。脾证发为疹子,心经见作斑红。肾为黑陷病多凶,纵有灵丹何用!  痘疹须明顺逆,天时人事相随。大都阳火是根基,若遇阴寒不喜。春夏顺而多吉,秋冬逆以何疑?如逢稠密必凶危,稀少为轻治易。  治法如今不定,清凉温补分明。各持一见论纷纷,俱曰予为神圣。解毒喜行凉泻,补中爱使辛温。不明时令与元神,枉自捕风捉影。  假使天时煊热,辛温助火为殃。严寒凉解雪加霜,病者如何抵当?勇实再行温补,羸虚又使寒凉。虚虚实实伐元阳,好似隔靴爬痒。  看取时行疫疠,天时热气炎炎。精神壮健又能餐,解毒清凉甚便。若是寒凝太甚,虚羸吐泻连绵。此宜温补法为先,又在医人活变。  痘疹要知轻重,吉凶顺逆精通。毒轻疮少顺家风,汤药不宜妄用。痘密毒重为逆,皮肤寸寸成脓。此般衫证例多凶,仔细扶持休纵。  轻者三四次出,头面胸背稀疏。小便清利大便稠,饮食如常充足。重者遍身齐出,状如麻子麦麸。咽痛泄泻闷啾啾,饮食不思可恶。  轻者不须服药,重者凶吉难明。出时红点如蚕蚊,密似针头血浸。头面预先浮肿,皮肤黑烂黄昏。四肢逆冷哑无声,闷乱为凶死证。  多有先轻后重,只因触犯风寒。房事不避臭腥传,纵口只思生冷。闲杂人带秽物,诸般禽兽腥膻。庸医浅术误汤丸,致使痘疮改变。  重者变轻何以,常常和暖衣裳。房中紧密少人行,饮食如常添进。不曾误投汤药,亦未妄啖酸辛。此为人事夺天灵,安可归乎有命?  要识痘疮死证,无过五证分明。紫黑喘渴闷何宁,痒塌咬牙寒噤。灰白顶陷腹胀,皮嫩易破成坑。泄泻气促见鬼神,声哑头温足冷。  既识五般死证,其间吉病如何?疮顶饱满作脓窠,任是揩摩不破。四畔根儿红活,安眠静睡平和。光壮收靥不蹉跎,管取痘证勿药。  黑陷干枯肾败,咬牙寒战肝伤。失声气喘肺郎当,泄泻脾虚腹胀。痒塌闷乱心死,狂言见鬼神亡。嫩皮易破气无阳,便血阴崩模样。  首尾不宜汗下,汗时腠理开张。风寒易入透斑疮,收靥不齐火旺。误下必害脾胃,无事自取内伤。泄泻黑陷必倾亡,枉使神魂飘荡。  大抵痘疮未出,先须升葛参苏。如斯不出汗令疏,红点见时药阻。大便若还闭结,轻轻四顺相扶。假饶自利莫糊涂,只与阎王掌簿。  治痘无过二法,补中解毒兼行。补中参朮草芪苓,枳实山楂有应。解毒芩连栀蘗,连翘枳实防荆。归芎养血妙如神,加减消详前定。  气血要分虚实,但与痘色中求。红焮紫肿血实由,四物内加消毒。灰白中陷气弱,四君子是良谋。略加解毒药相扶,莫使丁香桂附。  但见痘疮初出,如逢热甚昏沉。解毒发散药先行,莫教临渴掘井。桔梗升麻干葛,连翘甘草黄芩。牛蒡栀子木通荆,蝉蜕防风作引。  若是如常潮热,只须干葛升麻。芩连甘草赤芍加,枳实连翘无价。或用参苏饮子,青皮木香内加。煎来一服胜灵砂,痘见表疏才罢。  初出若生惊搐,急将导赤疏通。木通甘草与防风,生地黄连同用。再加辰砂调服,须臾救醒蒙胧。此方端的有神功,管取百发百中。  壮热不曾出见,大便闭结难通。颠狂唇裂眼珠红,此证凶危堪痛。急与芩连栀蘗,大黄酒炒疏通。连翘枳实与木通,贯仲射干俱用。  自此出而稠密,认他虚实调医。虚家泄泻色如灰,大补煨姜堪取。若是肿焮红绽,芩连栀蘗芎归。升葛翘蒡桔甘奇,此个真机秘的。  色似涂朱满面,身如蚊蚤伤痕。不消三日丧黄泉,切莫再行丸散。若彼爷娘强勒,要伊死里求生。但将四物入连芩,翘枳栀甘桔梗。  灰白不能起发,又加泄泻频仍。温中丸散不宜停,急急扶危济困。当归黄芪白朮,干姜甘草人参。木香诃子及青陈,官桂丁香灵应。  毒甚常生咽痛,可怜饮食难尝。射干甘梗与牛蒡,连翘升麻稳当。若是痘堆颈项,此名锁膈恓惶。一朝惆怅命将亡,变作咽哑水呛。  发起状如蚕壳,干枯不见水浆。此名血竭毒归脏,不治必然命丧。当归地黄养血,参芪甘草温良。连翘牛蒡与木香,青皮桔梗发旺。  发起常常检视,须防黑陷来攻。若见黑陷现其中,药点许多妙用。菀豆七粒烧过,乱发火煅和同。珍珠水浸胭脂红,针破搽时胀肿。  药点转加黑陷,丧门吊客匆匆。百祥牛李及宣风,总是脱空卖弄。不如人猫猪屎,各烧存性和同。木香汤引妙无穷,万两黄金何用?  起发若生搔痒,此与痒塌差殊。伤风身痒正相宜,血虫疮窠不愈。宜用疏风凉血,荆防翘实归芎。生地干葛木通宜,竹叶引煎痒住。  大抵痘宜胀痛,若加虚痒颠连。只因饮食冷邪干,心火克而闷乱。外用茵陈艾炷,内服参朮调元。若还痒住便回生,又怕抓伤正面。  何以正面怕痒,内含五脏精华。假如破损实堪嗟,气散魂飞魄罢。尤忌先伤正额,心经火带虚邪。几番试验不参差,教与儿孙休错。  相火居于正额,出现胖靥休先。果然额上露其端,记取决依死断。最喜两颐口鼻,始终都在其间。任从稠密势缠绵,到底终无倾险。  起发成浆欲靥,忽然泄泻来攻。此时脾胃不宜空,变出百端可痛。多是内伤饮食,只求药有神功。若还肿消泄淋脓,父母爬坑泣送。  先用人参白朮,黄芪甘草干姜。茯苓诃子及木香,大剂切来温养。不效次求豆蔻,木香陈氏良方。三番只有异功良,此是尽头模样。  记取成浆时候,最防秽物风寒。大黄苍朮共烧烟,可解一切秽厌。内服调元饮子,黄芪甘草人参。当归苍朮酒芩连,莫犯荆防发散。  得到浆成痘热,依时都要成痂。若遗腐烂臭腥加,此是表虚堪讶。急进参芪桂朮,荆防苍葛升麻。连翘枳实密蒙花,休得弄真成假。  若是痘疮溃烂,皮破血脓淋漓。内服参朮与归芪,枳实连翘官桂。外用多年败草,晒干切细成灰。展来席上任施为,最解火邪毒气。  痘热不能收靥,反将破损成疮。一时焦痛甚难当,请问如何度量?但取甘草滑石,辰州真粉清凉。蜜调涂上便安康,此法不留书上。  有等痘疮正气,缘何日久难收?请君仔细问根由,不可临时差误。或是曾伤冷水,或因便结热留。此般治法各追求,不枉秘传肺腑。  果是曾伤冷水,湿伤脾胃中虚。脾主肌肉待何如?怪的血脓流注。可用参芪苍白,青皮甘茯无拘。丁香姜桂照方书,救里收表妙处。  于是大便秘结,三朝一七未通。此为热气内蒸烘,因此毒难开纵。内服归黄麻子,大黄略用相攻。再行胆导妙无穷,管取痂成去壅。  收后许多余证,医人各要分明。毒流肝脏目生疔,翳障瞳人隐隐。毒流脾肺壅肿,责归手足太阴。内伤外感一时辰,变作百般怪证。  两目忽然肿痛,痘家毒入肝经。轻为浮翳掩瞳人,重则终身废病。去翳菊花蝉蜕,密蒙蒺藜谷精。各为细末共和匀,别用猪肝作引。  痈毒发于肢节,常常脓水不干。不知调理早求安,废疾终身贻患。内服千金托里,外涂万病金丹。排脓长肉未为难,任是千金勿换。  痘后不宜澡洗,疮斑皮嫩易伤。不知禁忌受寒凉,遍体热生痛僵。此因伤寒劳后,不用官桂麻黄。只消九味羌活汤,又以补中调养。  痘后或伤饮食,致令腹痛难禁。不宜转下损脾经,消导方为对证。白朮人参枳实,黄连曲麦青陈。山楂白茯与砂仁,积化腹疼俱定。  痘烂不齐收靥,正面灌痛流脓。急防两目毒来攻,解毒清凉好用。酒炒芩连枝蘗,连翘蝉蜕木通。升麻蒡子苦参同,研细酒丸汤送。  大凡痘疮一证,名为百岁圣疮。如龙退骨换心肠,又似蝉蜕壳样。出现光壮收靥,落痂颜色相当。不宜黑色在中央,犯着实为魔障。  痘疮终始日子,难以定日为言。俗人不解妙中元,专把日期来算。人有虚实勇怯,毒分疏密浅深。密深虚法定延绵,勇实浅疏日短。  痘疮苦难捉摸,假如用药如何?常行参朮芎归多,甘草黄芪白芍。枳壳木通粘子,连翘桔梗相和。青皮木香茯苓诃,调理阴阳不错。  痘疮若见血证,或从口鼻长流。从口出者势多凶,从鼻出者可救。药用当归芍药,川芎生地升麻。姜炒黄连入内加,服吃血止不怕。  大便若下血饼,痘色灰黑其形。六脉浮洪气纷纷,定是脏腑热蕴。白朮猪苓泽泻,更兼肉桂赤苓。生地加入内中存,一服血止为幸。  痘疮虽已泛涨,若见脓不贯充。此为气血内虚空,大补汤宜急用。当归川芎白芍,地黄人参相同。肉桂白朮茯苓从,甘草黄芪炙用。  出痘要知凶吉,须将部位消详。如从腮颊及承浆,口耳鼻边先放。此者当为吉论,其他正额堪防。天庭方广两眉眶,切忌如丹模样。
     治痘节要总论

  痘疹源流,诸书已详。或谓方母怀胎之时,不肯禁口,恣食辛酸煎炒而成者;或谓父母交姤之时,淫火炽盛,流注于胞而成者。论虽不同,大抵同归于胎毒。但视其疮有稠稀,则知其毒有浅深。毒浅疮本稀者,不必服药;若不知禁,误服汤丸,渐次变成重证者有之。毒深疮势稠密者,临机应变,因时制宜,必使元气得实,毒气得退而后已。苟病家纵意以违工,医者隐忍而冀瘥,渐成死证,不可为者有之。又有廛市村落相传染者,轻则俱轻,重则俱重,此系天行疫疠,岂可概谓胎毒哉?凡遇此等必先立其年以定其气,次视其人虚实以审其治,要在于解表、和中、解毒而已。  痘疹治法,久无定论。喜行温补者,不问其人壮实,概行丁桂姜附之属,以致皮肉溃烂,咽疮目昧,传诸恶毒不可治者多矣;喜行凉泻者,不问其人虚弱,概行芩连栀蘗之属,以致脾胃损伤,呕吐泄泻,不食痒塌而死者有矣。予深痛之,故立治法,先定岁年,次察色脉,以审病势。如果天令严凝,形体虚痿,六脉微弱,或曾经大病而未愈,或初起而吐泻之交作,此当从虚而治,宜行温补,使正气胜而邪气退也。如果天时煊热,形体壮盛,六脉洪数,饮食如常,大小便闭,此当从实而治,宜行清凉解毒之法,使邪气无留滞之处,以为正气之贼也。今分别门类,收集歌括,详裁方药。其命方也,以预防、通解、托里、化毒、快斑、和气、复元,其实不出古方,庶临病之医择而取之,因病得方,合宜用药,以收十全之功,非敢谓得鱼而忘筌也。
     治痘总括

  痘疹原因胎毒成,发生须是待天行。如逢疫疠时行候,预解汤丸总有灵。  痘疹之病,皆由父母胎毒,蓄于命门之中。命门者右肾相火也,为人身生化之本,或遇冬温阳气暴泄,人则感之,能动相火,至春夏生长之时,其毒即发,传染相似,是谓天行疫疠也。未出痘疹者,但觉冬温,或天时不正,乡邑痘疮盛发,此天时之正令也,欲预防者,宜先解毒,如辰砂散、三豆汤,或只用代天宣化丸频频与之,使疮易出易靥,无平陷留连之患也。如脾胃素弱者,更宜调其胃气。此药只宜服于未出之先,若既出之后,当随证而治之。
     预占痘疹轻重

  预知痘疹吉凶机,气色俱于面部推。年上山根为紧要,红光吉兆暗凶危。  凡痘疹未出之先,欲知吉凶轻重者,但于面部推之:其色红黄明润者吉,暗黑者凶。相法以山根管命宫,年上管疾厄,故此二处为紧要也。
     首尾皆宜汗下

  首尾汗下固非宜,能通时变在良医。虚实不分徒执一,罔知寒热乱施为  首尾不可汗下,此特言平顺之证。若遇风寒外袭,应出不出,则汗剂亦可用也。如大便连日不行,烦闷狂躁,下剂亦可用也。但能消息虚实,与时权衡,斯称良医。
     通利大小便

  治终清利自调佳,便溺多艰事可嗟。腹胀喘呼多冷滞,急行疏导解留邪。  此可利则利者也。大抵痘疮首尾小便长,大便润者为顺。若小便闭塞,急宜利小便,八正散主之;大便闭三五日不行,宜利其大便,通幽汤、三黄丸主之。
     脉候

  痘疹脉候宜和平,胃气开中最要清。弦急浮洪为太过,微迟短濇是虚因。  人以胃气为主,所谓弦不弦,石不石,太过为实,不及为虚,最宜详看。
     不可汗下

  痘疹伤寒证一般,上医临证细详看。莫将汗下轻相试,疏表和中并快斑。  痘疹发热,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只见一经形证,若痘疮五脏之证皆见。如呵欠烦闷,肝证也;乍冷乍热,手足梢冷,多睡,脾证也;面燥腮赤,喷嚏咳嗽,肺证也;尻冷耳凉,肾之平证也。已上诸证,独见多者,即主其脏之毒特甚,治之者要识此意。如肝证多用川芎、栀子仁、青皮之属;肺证多用黄芩、知母、地骨皮之属;心证多用黄连、木通之属;脾证多用防风、甘草之属;惟肾不可有证,如耳热骩热则邪在于肾,用黄蘗、木通、茯苓、猪苓之属,此其大略也。临期应运,存乎其人。凡痘疹未出,疑似之间,不可妄用汗下之药。盖痘疹首尾不可汗下,汗则虚其表而难成就,下则虚其里而易倒陷。古人戒汗下,卫生严矣。大抵治痘,不过疏表、和中、解毒而已。疏表如防风、荆芥、升麻、葛根之类;和中如人参、白朮、当归、川芎、陈皮、甘草之类;解毒如酒芩、黄连、牛蒡、连翘之类。古人谓如庖人蒸笼之法,但欲其松者,正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