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火门
火门
命门之火宜补不宜泻
命门为十二官之主,《内经》已详言之,余再取而尚论者,盖命门之经虽彰,而命门之旨尚晦也。命门既为十二经之主,而所主者何主也?人非火不能生活,有此火而后十二经始得其生化之机。命门者,先天之火也。此火无形,而居于水之中。天下有形之火,水之所克;无形之火,水之所生。火克于水者,有形之水也;火生于水者,无形之水也。然而无形之火,偏能生无形之水,故火不藏于火而转藏于水也。命门之火,阳火也。一阳陷于二阴之间者也。人先生命门而后生心,其可专重夫心乎?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溃,膀胱得命门而收藏,无不借命门之火以温养之也。此火宜补而不宜泻,宜于水中以补火,尤宜于火中以补水,使火生于水,而还以藏于水也。倘日用寒凉以伐之,则命门之火微,又何能生养十二经耶?此《内经》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非重言命门欤?
方
导赤散 【钱氏】 治小肠火热。 生地黄 木通 甘草各等分
右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一本用黄芩,不用甘草。
安神丸 治心肺火热惊悸。
麦冬焙 马牙硝 白茯苓 山药 寒水石研 甘草各半两 朱砂一两,研 龙脑一字,研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半丸,沙糖水化下,无时。
千金地黄丸 【《本事方》】 治心热。 黄连四两,为末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滓拌黄连末和匀晒干用 右再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门冬汤下三十丸。
门冬丸 治心经有热。
麦门冬去心,一两 黄连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食后熟水下三十丸。
清心丸海藏方 治热。
黄蘗二两,生 麦冬 黄连各一两 龙脑一钱 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临卧,门冬汤下,或薄荷汤亦得。
黄连清膈丸 【东垣,下同】 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麦门冬去心,一两 黄连去芦,五钱 黄芩三钱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无时。
朱砂凉膈丸 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黄连 山栀子各一两 人参 茯苓各五钱 朱砂三钱,另研 脑麝五分,另研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熟水送下五七丸,日进三服,食后。
泻黄散钱氏 治脾经火热。
藿香七钱 山栀一两 石膏半两 甘草二两 防风四两 右銼,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清汁饮。
调胃承气汤 【仲景】 泄实火。 大黄去皮酒浸,四两 甘草炙,二钱 芒硝半升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回金丸 【丹溪】 一名左金丸,伐肝经火,亦审虚实用之。 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
右为末,粥丸。
佐金丸 佐肺金以伐肝木之邪。
片苓六两 吴茱萸汤洗三次,一两
右为末,粥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朮、陈皮煎汤下。
四顺清凉饮子 一名清凉散,治前证。 大黄蒸 甘草炙 当归酒洗 芍药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薄荷十叶,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桔梗汤 海藏
桔梗 连翘 山栀子 薄荷 黄芩 甘草各等分 右为粗末,竹叶白水煎,温服。汗之,热服。春倍加防风、羌活,夏倍加黄芩、知母,季夏淫雨倍加羌活,秋加桂五钱,冬加桂一两,亦可以意消息,随证加减而用之。
人参泻肺汤 【东垣】 治肺经积热,上喘咳嗽,胸膈胀满,痰多,大便濇。 人参 黄芩 栀子仁 枳壳炒 薄荷 甘草 连翘 杏仁去皮尖 桑皮 大黄 桔梗各等分 为末,每服七钱,水二盏,煎八分,食后,通口服。
龙脑饮子 【《和剂》,下同】 治蕴积邪热,咽喉肿痛,眼赤口疮,心烦鼻衄,上中二焦药也。 藿香叶二两四钱 石膏四两 甘草蜜炙,六两 栀子微炒,十二两 砂仁 (艹舌)蒌仁各三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至三钱,新汲水入蜜调下。
龙脑鸡苏丸 治上焦热,除烦解劳;去肺热,咳衄血热惊悸;脾胃热,口干吐血;肝胆热,泣出口苦;肾热,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等疾。 薄荷一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甘草一两半 生地六两,另末 黄连一两 黄芪 新蒲黄炒 阿胶炒 人参各二两 木通 银柴胡各二两,銼,同木通沸汤浸一日夜,绞取汁 右为细末,好蜜二斤,先煎一两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时加木通、柴胡汁,慢火熬膏,勿令火急,膏成,然后加前药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一方无黄连。虚劳虚烦,栀子汤下;肺热,黄芩汤下;心热悸动恍惚,人参汤下;肝热,防风汤下;肾热,黄蘗汤下。并食后临卧服。
洗心散 治心肺积热,风壅上攻,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口苦唇焦,咽喉肿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小便赤濇,大便秘滞。 白朮一两半 麻黄 当归 荆芥穗 芍药 甘草 大黄各六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
泻心汤钱氏 治实火。
黄连一两,去须
右为极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一钱,临卧温水调下。海藏云:易老单方泻心汤,出于此。此乃实邪也,实则泻其子。
升阳散火汤 【东垣】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独活 白芍 羌活 人参各五钱 柴胡八钱 右(口父)咀,每服称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柤稍热服。忌寒凉之物及冷水月余。
地骨皮散 治浑身壮热,脉长而滑,阳毒火炽发渴。 地骨皮 茯苓各半两 柴胡 黄芩 生地 知母各一两 石膏二两 羌活 麻黄各七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入姜煎。有汗去羌活、麻黄。
天门冬散 治肺壅脑热,鼻干,大便秘濇。 天门冬去心 桑皮 升麻 大黄 枳壳麸炒 甘草各八分 荆芥一钱 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温服。
半夏汤 治胆热,精神不守,热泄。 半夏曲 黄芩 军姜炮 远志去心 茯苓 生地黄 酸枣仁微炒研,各八分 黍米一合 长流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温服。
利膈散 治脾肺火热,虚烦上壅,咽喉生疮。 鸡苏叶 荆芥穗 防风 桔梗 甘草 人参 牛旁子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咽痛口疮甚,加僵蚕一两。
地黄煎 治积热。
地黄汁四升三合 茯神 知母 葳蕤各四两 (艹舌)蒌根 生姜汁 鲜地骨皮 生麦门冬汁 白蜜各二升 石膏八两 竹沥三合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零二升,先煮诸药,取汁三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冬汁,缓火煎四五沸,下蜜姜汁,微火煎至出六升,初服四合,日三服,夜一服,加至五七合。四五月作散服之。
三黄丸 【东垣】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小便赤濇,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痈疖疮痍。 黄连 黄芩 大黄各十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吞下。视脏腑虚实加减。小儿积热亦宜服。一方用脑麝为衣,丸如豆大,夜间噙化一二丸亦好。
白虎汤 【仲景】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散河间 治上焦热而烦,不能睡卧。 山栀仁 大黄 郁金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温服,微利则已。
柴胡升麻汤 【东垣,下同】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二钱 柴胡 升麻 葛根 羌活 独活 人参 白芍各半两 防风二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忌冷物冰水月余。
火郁汤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根各一两 炙甘草 防风各五钱 右(口父)咀,每服三四钱,水二大盏,入连须葱白三寸,煎去滓,稍热服。
本事方 治大人小儿五脏积热,烦躁多渴,唇裂喉闭,目赤,鼻颌结硬,口舌生疮。 山栀仁 甘草 赤芍药各一两 大黄 (石卜)硝 连翘 薄荷叶 干葛各二两 右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竹叶七片,蜜三匙,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
紫雪 【《和剂》】 疗时气毒遍内外,烦热不解,口中生疮,狂易叫走,瘴疫毒疠,卒死,温疟,五尸五疰,心腹诸疾,(疒丂)刺切痛,及解诸热药毒邪热卒黄等,并解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又治小儿惊癎百病。 黄金一百两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滑石 已上四味,各三斤捣碎,水一斛,煮至四斗,去滓,入下项: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青木香捣碎 沉香捣碎,各五两 元参洗焙捣碎 升麻各一斤 甘草銼炒,八两 丁香一两,捣碎 已上八味,入前药汁中,再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入下项: 硝石四升。如阙,芒硝亦得。每升重七两七钱半 (石卜)硝精者,十斤 已上二味,入前药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搅不住手,候有七升,投在水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项: 麝香当门子一两二钱半,研 朱砂飞研,三两 已上二味,入前药中搅调令匀,寒之二日。右件药成霜雪紫色,每服一钱或二钱,用冷水调下。大人小儿,以意加减,食后服。
神芎丸 【河间,下同】 一名显仁丸,治一切火热。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右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每服加十丸,以利为度。日三服。冷水下亦得。或炼蜜丸愈佳。
当归龙胆汤 治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宁,荣卫壅滞,头目昏眩,肌肉瞤瘈,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肠胃燥濇,小便濇闭,筋脉拘急,肢体痿弱,暗风瘈病。 当归焙 龙胆草 大栀子 黄连 黄蘗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半两 木香一分 麝香半钱,别研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忌发热诸物,兼服防风通圣散。
泻心汤 治风热壅盛。
大黄 当归 白芍药 荆芥穗 麻黄去节 甘草各一钱半 白朮三钱半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锺,去滓,不拘时温服。
八正散 治火热壅盛,小便秘塞。
大黄 瞿麦 萹蓄 车前子 木通 山栀子 生甘草各一钱 滑石二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锺,不拘时温服。加木香一钱,尤佳。
芍药蘗皮丸 治火盛。
芍药 黄蘗 丹皮各一两 当归 黄连各半两 右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前。
大金花丸 治火热壅盛。
黄连 黄蘗 黄芩 大黄各等分
右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水下。加栀子减大黄,名栀子金花丸。 又方 治心经蓄热,夏至则甚。
黄连二两 木通一两半
右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用灯心汤下,日三服。
碧雪 治一切积热,咽喉口舌生疮,心中烦躁,致咽闭壅塞,及天行时热,发强昏愦。 芒硝 (石卜)硝 硝石 马牙硝 青黛 石膏 寒水石水研飞 甘草各等分 右将甘草煎汤二升,去滓,即入诸药再煎,用柳木棍不住手搅,令消镕得所,却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冷,结凝成霜,研为细末,每用少许,噙化津咽,不拘时候。如觉喉壅闭塞,不能吞物者,即以小竹筒吹药入喉中,即愈。
妙功藏用丸 治热甚,呕哕不食,痿弱难运,血溢血泄,濇,大小便闭不通,或泄利,三焦壅滞,传化失常,并宜服之。 大黄 黄芩 黄连各半两 川芎 黑牵牛各一两 官桂去皮,三分 防风一分 滑石 木香各二分 右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生姜汤下,日三服,温水亦得。
左归饮 【《景岳全书》,下同】 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 熟地二三钱或至一二两 炙甘草一钱 山药 枸杞各二钱 茯苓钱半 山萸一二钱,畏酸者勿用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二钱;心热而躁者,加元参二钱;脾热而饥者,加芍药二钱;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血热妄动者,加生地二三钱;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以导之。
右归饮 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者,宜此方加减以主之。治阴胜格阳真寒假热等证,宜加泽泻二钱。煎成,用凉水浸冷服之尤妙。 熟地用法如前 山药炒 山茱萸各一钱 枸杞 杜仲姜制,各二钱 炙甘草 肉桂各一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