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惊癎门
小儿惊癎门
抱龙丸 抱者养也。龙者纯阳之物,盖震为龙,东方乙木也,为少阳之气。时至乎春,乃万物发生之始气也。乙者肝木也,肝为风木,初生小儿,纯阳无阴,龙之象也。肝为有余,少阳之气壮也。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上医虑之,制此方以平肝木,防惊风,此抱龙之名义也。小儿必用此药,所以养其阴而济之,令不太过也。又青龙位肝木属之,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以此药抑肝扶脾,乃名抱龙。治形实壮热,昏睡气粗,或痰壅嗽惊风搐搦。 天竺黄 辰砂各一钱 牛黄二分 麝香半分 珍珠 琥珀 白檀香 枳壳 枳实各三分 牛胆星五钱,腊月取牛胆一个,将南星去皮脐研为末放于胆中,阴干备用 共为末,山药打糊为丸如黄豆大,金箔为衣。潮热,灯心汤化下;惊风,薄荷汤下;咳嗽,滚白水下。
凉驾丸 【《片玉心书》,下同】 退五脏热,泄心肝火,治急惊,解胎毒。如小便黄,大便秘,丹毒斑疹,衄血口疮,并皆治之。 黄连泄心火 黄芩泄肺火 山栀仁泄肝火 黄蘗各五钱,泄肾火 龙胆草三钱,泄胆火 大黄泄脾胃火 雄黄解毒 辰砂镇心,各二钱 右为末,水糊丸如粟米大,竹叶灯心汤下。急惊,薄荷汤灯心汤下;胎热,竹叶灯心汤下;衄血,茅根汤下;丹毒斑疹,升麻汤下;口疮水,竹叶薄荷汤下。
至圣保命丹 治急惊风夜啼,常服清心安神。 全蝎十四个 麝香半分,另研 辰砂水飞 天麻 胆星 防风 僵蚕炒 白附炮,各一钱 蝉蜕去翅足 使君子肉煨 珍珠各五分 金箔四十张 共为末,粟米粉糊和匀,印成锭子,薄荷汤磨服。惊风,薄荷灯心汤下;夜啼,灯心烧灰,温水化下。
神芎丸 治小儿上焦积热,惊风壅滞,头目赤肿,咽闭,大小便赤濇,及痰喘之证,并皆治之。 大黄酒蒸干 黄芩各一钱 黑牵牛头末 滑石各四钱 黄连 川芎 薄荷各五钱 共为末,滴水为丸如粟米大,竹叶汤下。
玉液丸 治风壅,化痰利膈,清头目烦热,除咳嗽。 寒水石煅水飞,二两 半夏制,一两 枯矾五钱 共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姜汤下。感风寒咳嗽,桑白皮汤下;咳血,茅根汤下;常咳,茶汤下;咳而吐,煨姜汤下。
参苓白朮散 【万氏《幼科发挥》,下同】 人参 白朮 白茯苓 山药各一两五钱 扁豆去壳,姜汁浸炒 甘草 桔梗 薏苡仁 莲肉各一两 为细末,枣汤送下。
辰砂膏 下小儿痰甚妙,治惊热惊积。 辰砂研水飞,三钱 硼砂 马牙硝各钱半 元明粉二钱 全蝎去毒 珍珠研,各一钱 麝香一字 右,另为末和匀,好油单纸包起,自然成膏,每用一粒许,月内调涂乳头令吮。狂躁恶叫。生地黄自然汁调下;诸惊,薄荷汤调下;胎惊,猪乳汁和枣汤下;潮热,生甘草汤下。
当归茱萸汤 治内钓。
当归 吴茱萸泡焙干 小茴香炒 甘草 木香 右,水煎服。
五福丸 【《本草纲目》】 治小儿急惊。 生蚯蚓一条,研烂,入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 以薄荷汤少许化下。《普济方》云:梁国材言,洋州进士李彦直家专货此药,一服千金,以糊十口。梁传其方,亲试屡验,不可不笔于册以救婴儿。
千金小惊丸 治小儿惊,大小便秘,钓气。 金皂角水洗煮 黄连 牙硝 木香 胆草 藿香各五分 全蝎六个,去毒末之,面糊丸,用雄黄、朱砂、麝香、金箔为衣。镇惊,薄荷灯心汤下;大便秘,枳壳、大黄、(石卜)硝,煎汤化服;钓气,钓藤汤下。量儿大小用。
千金保命丹 治小儿一切痰喘,急慢惊风,撮口脐风,但能开口灌下,无不活者。 牛黄 冰片 琥珀另研,各一钱 甘草二分 黄连姜汁炒 全蝎 姜蚕各三分 朱砂 明天麻面裹煨 胆星各四分 共为细末,磁罐蜡封,勿令出气,每五七厘,薄荷灯心金银煎汤,不拘时温服。
乳黄散 治小儿天钓,壮热翻眼,手足搐掣,皆因痰滞经络,头目反仰,名曰天钓。由乳母过食热物蕴毒,兼挟风邪所致。但解利风热,则应手而愈。 滴乳一钱,另研 天竺黄一钱半 雌黄另研 腊茶 枯矾各一钱 炙甘草 荆芥穗炒 菉豆一百粒,半生半炒 赤脚蜈蚣一条,酒浸炙 细末之,每服半钱,煎人参薄荷汤调下。
全蝎散 治小儿天钓潮热。
钓藤 人参各半分 全蝎 天麻各一分 犀 甘草炙,各半分 末之,每服一钱半,水半锺,煎五分,温服。
久癎方 【《医贯》方】 治小儿积癎。 陈皮 黄连 白朮各五分 半夏 胆星 黄芩 枣仁 远志去心,各六分 白茯苓 麦冬各八分 甘草 枳实 柴胡 薄荷 干葛 元参各三分 右,水二锺煎,加姜汁三匙,不拘时服。其南星制法:腊月八日取牛胆一个,将南星打碎,即以胆汁拌匀,复入胆内,扎口悬风处阴干。用水二锺煎,加姜汁三匙,不拘时服。
拟定治惊癎诸方 【《明医杂着》,下同】 治小儿肝经火旺,目睛频动,痰气上升,或壮热惊搐,面色红,脉有力,脾胃无伤,宜泻肝火。 当归 柴胡 橘红 枳壳炒 天麻各六分 白茯苓 川芎 白芍药炒,各八分 甘草 黄连酒炒,各四分 薄荷三分 右,每服二钱,姜水煎服。薛己曰:愚按前证,若肝经风热而自病,宜用本方。若肝经血燥而自病,宜用六味丸。若肝木克脾土,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若肺金克肝木,宜用泻白散。若肾水不能生肝木,宜用六味丸。若愈后惊悸不寐,或寐中发搐咬牙,宜用归脾汤加茯苓、五味。盖有余者,邪气实也;不足者,真气虚也。凡病有余,当认为不足。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又 治小儿脾经不足,土败木侮,目睛微动,四肢微搐,或潮热往来,脾胃有伤,饮食少进,或泄泻呕吐,面色黄脉无力,宜补脾胃。 白朮一钱三分 黄芪蜜炙 川芎 当归酒洗 陈皮 人参 肉蔻煨 神曲 干葛各五分 白芍一钱,酒炒 黄连 甘草炙,各四分 半夏 白茯苓各七分 右,姜水煎服。薛己曰:愚按前证若因脾胃虚弱,用五味异功散补之;虚寒者加木香,或再加炮姜温之。若因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举之;作渴者,用七味白朮散主之。若因脾胃虚弱,寒水侮土,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之。若因脾胃虚弱,肝木侮土,用补中益气汤加苓、芍、半夏调之。若因肝木太过,脾土受制,用小柴胡汤加炒山栀平之。若因伤鱼肉等物,用六君子汤,更加山楂、砂仁消之。若因伤生冷腹痛,或泻利清白,宜六君子汤加砂仁、木香、炮姜温之。若因伤辛热,停滞呕吐酸水,或大便清利不快,用六君子汤加黄连、吴茱萸、木香和之。若因积去而泄泻不止,用四君子汤加肉豆蔻、补骨脂、木香、煨姜以补脾肾。若泄泻止而饮食少思,宜用白朮散以补脾胃。 又 治小儿心血虚,睡中惊动不安,或受惊吓而作,主清心安神降痰。 人参 半夏汤泡 酸枣仁炒 茯神各一钱 当归酒洗 橘红 赤芍各七分 五味五粒,杵 炙草三分 右,水煎,入姜汁竹沥少许。入牛黄半分尤妙。若温暖月,心经多热,加生地黄、山栀仁各五分,麦门冬七分,淡竹叶。若方饮食因惊而停滞者,须先消饮食,然后冶惊,惊药内仍加白朮、麦芽以理脾胃。盖惊则气散,宜收补其气;惊则痰聚,宜消化其痰。薛己曰:愚按前证,若心血不足,而心神惊悸者,宜用本方。若木火太过而心神不宁者,宜用导赤散。若木火翕合,风热相搏而病者,用柴胡栀子散。若肝心虚弱,木火未济而病者,用六味丸。若因脾胃食郁生痰,惊动不安者,宜用四君子汤以健脾,神曲、半夏、麦芽以化痰,山栀、芍药以清热。若因饮食停滞,肚腹膨胀,或呕吐泄泻,宜用六君子汤以健脾,用厚朴、神曲以消食。如有痰搐惊证,仍用本方调治。如见肝经之证,加钓藤钩,方内赤芍药易以白芍药。
安神镇惊丸 惊退后调理,安心神养血,和平预防之剂。 天竺黄另研 人参 茯神 南星姜制,各五钱 酸枣仁炒 麦门冬 当归酒洗 生地黄酒洗 赤芍药炒,各三钱 薄荷 木通 黄连姜汁炒 山栀炒 辰砂 牛黄俱另研 龙骨煅,各二钱 青黛一钱,另研 右为末,蜜丸菉豆大,淡姜汤送下,每服三五丸。薛己曰:愚按前方根本之治,防微杜渐之法也。但内多苦寒辛散分利之味,病后不宜轻用,恐复伤胃气而变生他证也。若饮食停滞而见他证,当消导为主。若脾胃损伤而见他证,当健中气。大凡病后元气未复,或因克伐之剂,元气复伤而见前证,但用升补阳气为主,诸证自愈,若专攻其病则误矣。
地黄丸 【《婴童百问》,下同】 王肯堂曰:治小儿肝经虚热血燥,或风客淫气而患瘰疬结核,或四肢发搐,眼目抽动,痰涎上涌。又治肾疳脑热肢体消瘦,手足如冰,寒热往来,滑泄肚胀,口臭干渴,齿龈溃烂,爪黑面黧,或遍身两耳生疮,或耳内出水,或发热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音等证,其功不能尽述。 熟地黄 山茱萸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十丸。王肯堂曰:八味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各一两。治禀赋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虚寒,或饮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脐腹疼痛,夜多漩溺等证。经云:益火之原以消阴翳,盖谓此也。或乳母命门火衰,儿饮其乳致前证者,子母并服之。又曰:加减八味丸,即地黄丸加肉桂一两、五味子四两。治禀赋肾阴不足,或吐泻久病,津液亏损,口干作渴,或口舌生疮,两足发热,或痰气上涌,或手足厥冷等证。
嚏关散 治急惊慢惊,昏迷不省。
生半夏一钱 皂角半钱
右为末,用一豆许,用管子吹入鼻,立醒。
开关如圣散
赤蜈蚣一条,中分为两片,各用葱汁浸一宿,焙干 全蝎一个,亦中分为两片,各记左右,分两处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右各为末,左眼翻、左手搐,以左药末吹入左鼻孔,右眼翻、右手搐,以右药末吹入右鼻孔,双眼翻双手搐,兼之。
省风汤 治惊风口噤,筋脉挛急,抽掣疼痛,风盛痰实,旋晕僵仆,头目眩,胸膈烦满,恍惚不定,神志昏愦。 天南星生用 防风去芦,各四两 生甘草 半夏半泔浸一宿 黄芩去粗皮,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生姜一片,煎去滓,不拘时服。
珍珠丸 治小儿急惊风,涎潮壮热,痰气上壅。 白附子 滑石 轻粉各一钱 全蝎半钱 巴豆十五粒,去油 右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岁一丸、二丸,葱汤下。
七宝洗心散
白朮土炒,一钱半 甘草炙 当归 荆芥穗 麻黄 芍药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六钱 前胡 生地各四钱 薄荷少许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服。
宽热散
枳壳以水润之,以巴豆四十九粒,同炒,去巴豆 大黄各一两 (石卜)硝 生甘草各半两 右为末,以瓶器收之,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
天麻防风丸 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多睡,惊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愦。 天麻 防风 人参 辰砂 雄黄 麝香 炙甘草各一分 全蝎炒 僵蚕各半两,炒 牛黄一字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一方有胆星,无麝香。
龙齿散
龙齿 蝉蜕 钓藤 羌活 茯苓 人参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下。
防风通圣散
白朮 荆芥穗 栀子各二钱半 川芎 当归 薄荷 绵纹大黄 芍药 麻黄 防风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细纹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六两 生甘草二两 右銼,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去滓服。
大连翘汤 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赤芍药 当归 防风 柴胡 滑石 蝉蜕 甘草炒,各一钱 山栀仁 黄芩各半钱 右銼,每服一钱,加紫草煎,温服。热甚加大黄。更详证加减为佳。
琥珀散 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昏冒,目瞪搐搦,惊吊肚疼,及和顺痘疮小可,惊哭眠卧不安,入口立效。惊癎时攻发作,常服永除病根。 辰砂一钱半 琥珀 牛黄 天麻 僵蚕炒 全蝎去毒 白附子 乳香 蝉蜕各一钱 麝半钱 代赭石煅,酢淬七次,一钱 片脑一字 胆星一字 共为末,三岁一钱,薄荷汤下。慢惊加附子一分。
调气散 小儿慢惊之后,以此调之。 木香 香附 人参 橘皮 藿香 炙草各一钱 右,姜枣煎服。
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去皮 勺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生甘草一两 右銼,每服三钱,枣二个,水一盏,煎八分服。须臾,啜粥一盏,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通身热微汗出为佳。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惟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未及夏至已前桂枝证,可加知母、石膏各半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虚寒者,正用古方。
葛根汤 治太阳病项强几几,恶风无汗,不恶寒,刚痉。 葛根四两 麻黄三钱 桂一两 生甘草 芍药各二两 右銼,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个,煎一盏服,取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