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癎门

  抱龙丸 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风热痰实壅嗽。又治惊风潮搐,及蛊毒中暑,沐浴后并可服。壮实小儿,宜时与服之。  雄黄二钱五分 辰砂五钱另研 天竺黄一两 牛胆南星四两 麝香五分,另研  右为末,甘草汤丸皂子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丹溪曰:抱龙丸,心肺肝药也。抱者,保也;龙者,肝也。肝为母,心为子,母安则子安。况心藏神,肝藏魂。神魂既定。惊从何生?薛己曰:按前丸化痰袪邪清热之功居多,属肝心实热而致者,用之殊效。若脾肺虚弱而见昏睡痰嗽,当用宝鉴天麻散,以调补元气。万氏曰:壮实儿宜用之。然内有雄朱金石之药,不可服。如麝香之耗真气,能引风邪入里,如油之入面不得出也。故人皆禁之,不轻用也。王肯堂曰:前药,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儿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亦治室女白带,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汲水送下。腊月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浆水或新水,浸南星三日候透,煮软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八两,以甘草二两半拍破,用水二碗,浸一宿,慢火煮至半碗,去滓,渐渐倾入南星末内慢研,令甘草水尽,方入余药。
  天麻散 治急惊脾胃虚弱,或变慢惊者。  半夏七钱 天麻二钱五分 炙草 白茯苓 白朮各二钱  右入生姜三钱,磁器内水煮,候干为末,每服一钱五分,姜枣汤调下。
  钓藤钩饮 治吐利脾胃亏损,虚风慢惊。  钓藤钩三分 蝉壳 防风炒 人参 麻黄 僵蚕炒 天麻 蝎尾去毒炒,各五钱 炙草 川芎各二钱五分 麝香一钱,另研  右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一方有蜣螂三个,去头足炙黄。虚寒加附子一钱。薛己曰:按慢惊之证,属脾胃亏损所致。前方乃辛温散表之药,而无调补之功,须审用之!
  大青膏 治伤风吐泻,痰热发搐。
  天麻 青黛各一钱 白附子 干蝎去毒 乌梢蛇肉酒浸焙 朱砂五分 天竺黄二钱 麝香二分  右为末,生蜜和膏,每服一豆粒许,月中儿用半粒,薄荷汤化服。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薛己曰:愚按大青膏,乃表散之剂也,必外邪蕴结于肺,而肺气未损者,乃可施之。况前证属脾肺气虚,而邪之所凑,必以固脾胃为主,否则虚虚之祸,恐不能免矣。
  温白丸 治驱风豁痰定惊,泄泻瘦弱,冷疳洞利,及久病而成慢惊。  天麻五钱 白僵蚕炮 白附子 干蝎去毒 天南星汤炮,焙,各二钱五分  右为末,面糊丸菉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一方有人参、防风。一方前药仍用寒食日面裹养,七日取出,用姜汤下。薛己曰:愚按前证属脾气虚寒无阳之证,无风可散,无痰可逐,当兼用六君子汤十二味异功散、木香散。
  牛黄丸 治惊热,消疳积。
  雄黄研水飞 牵牛各一钱 天竺黄二钱  右为末,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薄荷水下。
  白饼子 治腹中有癖,伤食呕吐,肚痛嗳气,先用此药,一服推下食积;却用惺惺散、加减参苏饮,不可服冷药。  滑石 轻粉 半夏汤浸焙 南星各一钱 巴豆二十四粒,去皮膜,水煮另研  右为末,糯米饭丸菉豆大,捻作饼,每服二三饼,煎葱白汤下,忌热物。量儿加减。薛己曰;按前方乃斩关夺门起死回生之重剂也,必审形病俱实,方可施之。恐致失手,命在反掌。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乃实。实者,病气实而形气则虚也。东垣先生云:形病俱实者,皆泻不当补;形病俱虚者,当补不当泻。治者审之!
  蛇黄丸 治惊癎。因震骇恐怖,叫号恍惚是也。  蛇黄真者三个,火煅醋淬 郁金七分,一处为末 麝香另入一匙  右为末,饭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煎金银磨刀水化下。
  牛黄丸 治风癎,因汗出解脱,风邪乘虚,迷闷搐掣,涎潮屈指如计数是也。  牛胆南星 全蝎焙 蝉蜕各二钱半 防风 白附子生用 天麻 直僵蚕炒,各一钱半 麝香半字  右为末,枣肉和丸,水银半钱,研细入药,丸菉豆大,每服一二丸,荆芥生姜汤下。
  妙圣丹 治食癎,因惊而停食吐乳,寒热,大便酸臭是也。  赭石煅酢淬,二钱半 巴豆三个,去心油三钱 雄黄 蝎梢 朱砂各一钱 轻粉 麝各一匙 杏仁微炒,二钱  右为末,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一二丸,木贼草煎汤送下。
  消风丸 治风癎先宜此药。
  牛胆南星二钱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 荆芥 川芎 细辛各一钱  右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薄荷紫苏汤调化下。
  袪风保安丸 诸风久远治之并验。
  川乌去皮尖,二钱半,生用 五灵脂半两  右为末,猪心血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姜汤化下。
  比金丸 治惊癎先用此药。
  人参 琥珀 白茯苓 远志姜制取肉炒 朱砂 天麻 石菖蒲细密者 川芎 南星 青黛各一钱 麝香一匙  右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金银薄荷汤下。一方有山药、甘草,无琥珀、青黛。
  虎睛丸 治惊癎邪气入心。
  虎睛细研 远志姜汁浸,去心 犀角镑屑 大黄湿纸包煨 石菖蒲 麦门冬各等分 蜣螂去足翅炒,三枚  右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竹叶煎汤,或金银薄荷煎汤下。
  清神汤 治惊癎。
  犀角镑屑 远志姜汁焙 白藓皮 石菖蒲 人参 甘草炒,各一钱半  右为末,每服五七分,麦门冬煎汤调下。
  蜜陀僧散 治心癎不语,及诸惊失音。  密陀僧
  右为极细末,每服一匙,米酢汤调下,大人服一钱,热酒下。
  蝎虎散 治惊癎。
  褐色生蝎虎一个,连血细研
  右入朱砂、麝香末少许同研,用薄荷汤调作一服。数年者亦效。盖癎疾皆心血虚滞,生蝎虎管守其血。继服二陈汤。若无生蝎,以带性雄猪心血代用。入代赭石散尤妙。
  代赭石散 治阴阳癎。
  代赭石煅醋淬研为末,水飞过晒干
  右为末,每服半钱,以金银煎汤,和金箔银箔调,连进二服。脚胫上有赤斑,乃邪气发出,可治;无赤斑则难治。
  化风丹 凉风化痰,退热定搐。
  牛胆南星二钱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 川芎 荆芥 粉草各一钱 全蝎一个  右为末,炼蜜丸皂角子大,每服一钱,薄荷汤化下。一方无全蝎,有甘草、细辛。一方加辰砂、麝香。
  茯神汤 治胆气虚寒,头痛目眩,心神恐惧,不能独处,或是惊癎。  茯神 枣仁炒 黄芪炒 柏子仁炒 白芍炒 五味子炒,各一两 桂心 熟地黄自制者 人参 甘草炒,五分  右每服二三钱,姜水煎。

  酸枣仁丸 治胆气实热惊癎,或睡卧不安,惊悸怔忡。  茯神 酸枣仁炒 远志 柏子仁炒 防风 枳壳麸炒 生地杵膏,各半两 香竹茹二钱半  右各另为末,蜜丸粟米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滚汤送下。
  定志丸 治心神虚怯,所患同前;或语言鬼神,喜笑惊悸。  人参 茯苓各一两五钱 菖蒲 远志各一两  右各另为末,蜜丸如前服。

  养心汤 治心血虚,袪惊癎。或惊悸怔忡,盗汗无寐,发热烦躁。  黄芪 白茯苓 茯苓 半夏曲 当归 川芎 辣桂 柏子仁 枣仁 五味子 人参各三钱 甘草炒,四钱  右每服一二钱,姜枣水煎。

  妙香散 治心气不足,惊癎,或精神恍惚,虚烦少寐,盗汗等证。  辰砂三钱 麝香一钱 木香煨,二钱五分 茯苓 山药 茯神 远志 黄芪炒,各一两 桔梗 甘草炒 人参各五钱  右各另为末,每服一钱,温酒或白汤调服。
  大黑龙丸 【《平治会萃》,下同】  治小儿急慢惊风神效。  牛胆南星 礞石各一两,焰硝等分煅 天竺黄 青黛各半两 芦荟二两五钱 朱砂三钱 僵蚕五分 蜈蚣二钱半,火烧存性  右为细末,煎甘草膏,丸如鸡豆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急惊薄荷汤下,慢惊桔梗白朮汤下。
  神圣牛黄夺命散
  槟榔半两 木香三钱 大黄二两,面裹煨为末 白黑牵牛各一两,粗末,俱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右为一处研作细末,入轻粉少许,每服二钱,用蜜浆水调下,不拘时候,微利为度。
  碧云散 【《儒门事亲》】  治小儿惊风有涎。  胆矾半两 粉霜一钱 铜青 轻粉各一分  右研为细末,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用之。如中风,用浆水调服。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三十

小儿惊癎门

    方

  利痰丸 【《幼科全书》,下同】
  牛胆南星 枳壳去核 陈皮去白,各一钱 大黄五钱 牵牛头末二钱 共为细末,皂角煮水,灯心煎汤吞。
  安神丸
  黄连去根须 石菖蒲 远志去心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 山栀仁炒,各二钱 茯神八钱 共为末,粟米糊和,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灯心汤下。
  神鬼丹
  雄黄 桑寄生 天竺黄 钓藤钩各三钱 全蝎去足 牛胆 南星 梧桐泪 僵蚕炒 朱砂各二钱 珍珠 牛黄 琥珀各一钱 冰片少许  右为末,用粟米粉糊为饼,金箔为衣,薄荷灯心竹叶汤送下。
  导赤散
  牛黄 木通 甘草梢 麦门冬去心 山栀仁 竹叶七片  右,水煎服。泻心火之药也。发散加防风、薄荷。
  五色丸
  黄芩 黄连各二钱 大黄三钱 不用颜色是三黄丸,加颜色名五色丸。共为细末,分作五分,滴水为丸。一分青黛为衣,名青丸;一分朱砂为衣,名红丸;一分雄黄为衣,名黄丸;一分皂角烧灰存性为衣,名黑丸。
  定喘汤
  陈皮 南星炮 栀仁 软石膏 杏仁泥 薄荷叶 赤茯苓  右,水煎,入竹沥。

  青州白丸子 治小儿惊风。
  半夏炮 川乌 白附子各五两 南星三两  右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水摆尽为度,放磁器内,日晒夜露,一日一换水,必搅数转,候如玉片再研细。又用青蒙石一钱另研细,以焰硝五分,同石末入铜锅内,火煅通红,硝尽为度,放冷,入上药和匀,以糯米为丸,以薄荷入蜜送下,其痰自坠。
  调元汤《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此之谓也。  黄芪一钱 人参 白芍各五分 炙草二分半  右,水煎服。

  黄芪汤 【《兰室秘藏》,下同】  治慢惊,大便泻青色。此肝木克脾土,先实其土,后泻其木,是为神治之法。  黄芪二钱 人参一钱 炙草五分
  右(口父)咀,作一服,水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滓,食远服。加白芍药尤妙。此三味皆甘温,能补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白芍药酸寒,寒能泻火,酸味能泻肝而大补肺金,所补得金土之位大旺;火虚,风木何由而来克土?然后泻风之邪。夫益黄散、理中丸、养神丸之类,皆治脾胃寒湿大盛神品之药也。若得脾胃中伏热劳役不足之证,及服热药巴豆等之类,胃虚而成慢惊之证,用之必伤人命。夫慢惊风者,皆由久泻脾胃虚而生也。钱氏以羌活膏疗慢惊风悞矣。脾虚者,由火邪乘其土位,故曰从后来者为虚邪。火旺能实其木,木旺故来克土,当于心经中以甘温补土之源,更于脾土中泻火以甘寒,于脾土中补金以酸凉,致脾土中金旺火衰,风木自虚矣。损食多进药自愈,前药是也。
  益黄散 治胃中风热。
  黄芪二钱 陈皮 人参各一钱 芍药七分 生甘草 熟甘草各五分 黄连少许  右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食前服。一方加白茯苓。
  补阳汤 时初冬一小儿二岁大寒证,明堂青脉,额上青黑,脑后青络高起,舌上白滑,喉鸣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目中常常泪下,仍多胸中不利,卧而多惊,无搐则寒。  吴茱萸 生地黄 地龙各五分 黄蘗 橘皮 葛根 连翘 蝎梢 炙甘草各一分 升麻 黄芪 柴胡各二分 当归身 麻黄各三分  右(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盏半,煎至六分,去滓,乳食后热服。服药之后,添喜笑,精神出,气和顺,乳食旺。
  琥珀抱龙丸 【《育婴家秘》,下同】  理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痰邪热,致烦噪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并宜服之。  真琥珀 天竺黄 檀香细銼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各一两半 生粉草三两,去节 枳壳麸炒 枳实俱水浸,去穰炒微黄,各一两 山药去黑皮,一斤,銼作小块,慢火炒令热透冷用 南星一两,銼碎,用腊月雄黄牛胆酿经一夏 朱砂五两,先以磁石引去铁屑,次用水乳钵内细杵,取浮者飞过,凈器内澄清,去上余水,如此法一般精制,见朱砂凈尽,晒干用 取见成药末一两,同金箔百片,在乳钵内研极细,仍将前末共一处和均,取新汲井水为丸,如豌豆样大粒,阴干,每服用薄荷汤化下。琥珀抱龙丸内,用补益之药,人皆喜而用之。然有枳壳、枳实二味,能散滞气。无滞气者,能损胸中至高之气。如慢惊及元气弱者,减去此二味,可用当归、川芎各二两以代之。然琥珀、天竺黄二味,须择真者。王肯堂曰:前十二味,除朱砂、金箔不入碾内,余十味檀香不过火外,九味或晒或焙,同研为末,和匀,朱砂、金箔每一两重。取新汲井水一两,重入乳钵内略杵匀,随手丸如鸡头子大,阴干。晴霁略晒。日色燥甚则折裂。宜顿放当风处,取其自干。治法并用葱汤,无时化服,或薄荷汤。痰壅嗽甚,淡姜汤下。痘疮见形有惊,温净汤下。心悸不安,灯草汤下。暑天闷迷,麦门冬熟水下。百日内婴儿,每丸作三次投。二岁已上者,止一丸或二丸。其品剂修合之时,但缺一味,不依制度,必无效矣。常用瓦瓶入麝香同收,毋使散泄气味。入珍珠末一两合和,名金珠散。珍珠能镇心宁肝,坠痰尤效。治法汤使同前。又曰:抱龙之义,抱者保也,龙者肝也。肝应东方青龙木,木生火,所谓生我者父母也。肝为母,心为子,母安则子安。心藏神,肝藏魂,神魂既定,惊从何生?故曰:抱龙丸理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疫邪热,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并宜可投。其药性温平,不憯不燥。常服袪风化痰,镇心解热,和脾胃,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