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外科瘿瘤疣痣门
外科瘿瘤疣痣门
面上风刺:黑牵牛酒浸三宿为末,先以姜汁擦之,后用药涂之。 【《摘元方》】
面上粉刺,(疒畾)子如米粉:黑牵牛末,对入面脂药中,日日洗之。【《圣惠》】
面上雀斑:黑牵牛末,鸡子清调,夜敷旦洗。 【《摘元方》】
身面粉刺:白蔹二分,杏仁半分,鸡屎白一分为末,蜜和,搀水拭面。 【《肘后方》】
面上紫块如钱大,或满面俱有:野大黄四两取汁,穿山甲十片烧存性,川椒末五钱,生姜四两,取汁和研,生绢包擦,如干,入酢润湿,数次如初。【《积德堂方》】
少年面疱:用浮萍日挼盦之,并入汁少许。 【《外台》】 又方:用紫背浮萍四两,防己一两,煎浓汁洗之;仍以萍于斑黑 干上热擦日三五次。物虽微末,其功甚大,不可小看。【《普济》】
粉渣面(黑干):沟渠小萍为末,日敷之。 【《圣惠方》】
灭诸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和酥敷之。 【《总录》】
手足生疣:取白粱米粉,铁铫炒赤研末,以众人唾和之,涂厚一寸即消。
身面疣目:七月七日,以大豆拭疣上三遍,使本人种豆于南向屋东头第二溜中,豆生叶,以热汤沃杀,即愈。【《外台秘要》】
面(黑曾)雀卵:苦酒渍水,常常拭之。 【《肘后方》】
身面疣目:盗酸酒酵,洗而咒之,曰:疣疣不知羞,酸酒酵,洗尔头。急急如律令呪七遍自愈。【《外台》】
面黡痣点:蔓菁子研末,入面脂中,夜夜涂之。亦去面皱。 【《圣惠》】
面上黑子:芫荽煎汤,日日洗之。 【《小说》】 又方:每日以暖浆水洗面,以布揩赤,用白檀香磨汁涂之。 【《外台》】
身面瘢痕:马齿苋汤,日洗二次。 【《圣惠》】
腋下瘿瘤:用长柄壶卢烧存性,研末搽之,以消为度。一府校老妪右腋生一瘤,渐长至尺许,其状如长瓠子,久而溃烂,一方士教以此法用之,遂出水消尽而愈。【《集简方》】
面上黑斑:桑耳焙研,每食后熟汤服一钱,一月愈。 【《摘元方》】
身面疣目:杏仁烧黑研膏,擦破日日涂之。 【《千金方》】
面上皯疱:杏仁去皮捣,和鸡子白,夜涂之,旦以暖酒洗去。 【《食疗》】
粉皶面(黑干):杏花、桃花各一升,东流水浸七日,洗面二七遍,极妙。【《总录》】
雀卵面疱:桃芯、冬瓜仁研末等分蜜调涂之。 【《圣惠》,下同。】
面上粉刺,(疒畾)子如米粉:用桃花、丹砂各三两为末,每服一钱,空心井水下,日三服,二十日,小便当出黑汁,面色莹白也。 又方:用干柿日日食之。 【《普济方》】
面上靥子:七月七日,午时取甜瓜叶七枚,直入北堂中,向南立,逐枚拭靥,即或去也。【《淮南毕万术》】
面上皶疱(黑干)(黑曾):用木兰皮一斤细切,以三年酢浆渍之百日,晒干捣末,每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或用酒渍之,加栀子仁一斤。【《录验》】 又方:用白附子、冬瓜子、白芨、石榴皮等分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敷之,久则面莹如玉。 又方:皂角子、杏仁等分研匀,夜以津和涂之。 【《圣惠》】 又方:用无槵子肉皮捣烂,入白面和丸,每日用洗面,去垢及黑 干甚良。 【《集简方》】
疣痣黑子:巴豆一钱,石灰炒过,人言一钱,糯米五分,炒研点之。 【《怪病方》】 又方:用寒食前后,取桑条烧灰淋汁,入石灰熬膏,刺破以自己唾调点之,自落也。 【《皆效方》】 又方:以猪脂揩之,令血出少许,神验不可加。 【《千金》】
面上皯疱:鹿角尖磨浓汁厚涂之,神效。 又方:鹿脂涂之,日再。 【《圣惠》】
面(黑干)雀斑:白茯苓末蜜和,夜夜敷之,二七日愈。【《集验方》】 又方:鸬鹚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 【《摘元方》】
鼻面酒皶:鸬鹚屎一合研末。以腊月猪脂和之,每夜涂旦洗。 【《千金方》】
疣痣黑子:螌蝥三个,人言少许,以糯米五钱,炒黄去米,入蒜一个捣烂点之,良。
灭痕:鹰矢白和人精,敷三日。 【《千金》】 又方:鹰矢白二两,僵蚕一两半为末,蜜和敷。 【《圣惠》】 又方:鹰矢白、白附子各一两为末,酢和敷,日三五次,痕灭止。 【《总录》】
身面疣目:每月望子时,以秃帚扫疣目上三七遍。 【《圣惠》】 又方:牛口涎频涂之自落。 【《千金》】 又方:硇砂、硼砂、铁锈、麝香等分研搽,三次自落。 【《集效方》】
雀斑面疱:七月七日,取露蜂子于漆碗中,水酒浸过滤汁,调胡粉敷之。 【《普济方》】
黥刺雕青:以白马尿搽上,再以汗调水蛭末涂之。 【子和】
身面赤疵:常以银揩令热,久久自消。 【《千金翼》】
(黑干)(黑曾):用李核仁去皮细研,以鸡子白和如稀钖涂之,至旦,以浆水洗去,后涂胡粉,不过五六日效。忌见风。【《海上方》】 又方:孝子衫烧灰敷之。 【藏器】
粉刺黑斑:五月五日,收带根益母草紫花者,晒干烧灰,以商陆根捣自然汁,加酸酢搜和灰作饼,炭火煅过收之,半年方用,入面药。【《闺阁事宜》,下同。】 又方:五月五日,采益母草根苗具者,勿令着土,暴干捣罗,以面水和成团如鸡子大,再暴干;仍作一炉,四旁开窍,上下置火,安药中央,大火烧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勿令火绝,经一复时出之,瓷器中研,治筛,再研三日收用,如澡豆法,日用。一方,每十两加滑石一两,胭脂一钱。
藜茎灰、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赘黑子,蚀恶肉。 【时珍】
消灭瘢痕:以猪脂三斤,饲乌鸡一只,三日后取矢,同白芷、当归各一两,煎十沸去渣,入鹰矢白半两调敷。【《外台》】
雀卵面疱:鸡卵酢浸坏,取出敷之。 【《圣惠》,下同。】
消灭瘢痕:鸡子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拭涂,日三,久久自灭。
面疱:鹰矢白二分,胡粉一分,蜜和敷之。 【《外台》】
针灸
《灵枢经》曰: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甲乙经》曰:振寒热颈项肿,实则肘挛,头项痛狂易,虚则生疣,小者痂疥,支正主之。 瘿,天窻 【一作天容】 及臑会主之。 瘿瘤,气舍主之。
《千金方》曰: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 【《千金翼》作胸堂百壮】 瘿,上气短气,灸肺俞百壮。
瘿,上气胸满,灸云门五十壮。
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
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
瘿,灸天髎三百壮,横三间一寸灸之;又灸中封随年壮,在两足趺上曲内宛宛中。 诸瘿,灸肩髃左右相当宛宛处,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或再三,取瘥止。 又法:灸风池百壮,侠项两边。
又法:灸两耳后发际一百壮。
又法:灸头冲 【一作颈】 ,在伸两手直向前,令臂着头对鼻所注处灸之,各随年壮。【《千金翼》,名臂臑。】 天府、臑会、气舍,主瘿瘤气咽肿。 脑户、通天、消泺、天突,主颈有大气。 通天主瘿,灸五十壮。胸堂、羊屎灸一百壮。 《本事方》曰:治果报面生赘瘤方,用艾丸灸十壮,即用酢磨硫黄涂纸上,剪如螺蛳掩子大,贴所灸处,更用膏药重贴,二日一换,候痒,挤出脓如菉豆粉即愈。【按硫黄,罗谦甫作雄黄。】 《李杲十书》曰:诸瘿恶气,天府七七壮,冲阳随年壮。
医案
《儒门事亲》曰:新寨妇人年四十余,有瘿三瓣,戴人令以咸吐之,三涌三汗三下,瘿已半消;次服化瘿之药,遂大消。夫病在上者皆宜吐,亦自有消息之法耳。
戴人在西华,众人皆讪以为吐泻而已。一日,魏寿之与戴人入食肆中,见一夫病一瘤,正当目之上网内眦,色如灰李,下垂覆目睛,不能视物。戴人谓寿之曰:吾不待食熟立取此瘤。魏未之信也。戴人曰:吾与尔取此瘤如何?其人曰:人皆不敢割。戴人曰:吾非用刀割,别有术焉。其人从之,乃引入一小室中,令仰卧一床,以绳束其胻,刺乳中大出血。先令以手揉其目,瘤上亦刺出雀粪,立平出户。寿之大惊。戴人曰:人之有技,可尽窥乎?
郜城,戴人之乡也。一女子未嫁,年十八,两手背皆有瘤,一类鸡距,一类羊角。腕不能制,向明望之,如桃胶然。夫家欲弃之,戴人见之曰:在手背者为胶瘤,在面者为粉瘤。此胶瘤也。以(金非)针十字刺破,按出黄胶脓三两匙,立平,瘤核更不再作。婚事复成。非素明者,不敢用此法耳。
《薛己医案》曰:长洲王天爵辛丑春,左腿环跳患瘤,状如大桃,按之濡软,恪服除湿流气化痰之剂,恶寒发热,食少体倦,形气俱虚,脉洪大而虚,气瘤也,肺主之。盖胆属木,肺属金,然发于胆经部分,乃肺金侮肝木,元气亏损,而其脓已内溃矣。遂用十全大补汤数剂,出清白稀脓甚多,顿加寒热,烦渴头痛,殊类伤寒状。余谓此因脓泄而血气益虚耳。仍用前汤,其势益甚,脉洪数大,按之如无,乃加附子一钱,其势愈甚而脉复如前,此虚甚而药未能及也。更加附子二钱,三剂诸证顿退。乃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十全大补汤,各三十余剂,出腐骨五块,疮口将完。后因不慎起居,患处复溃,诸证更发,咽间如焚,口舌无皮,用十全大补加附子一钱服之,诸证悉愈。二日不服,内病悉至,患处复溃。二年后又患,服前药不应,诊其尺脉,微细如丝,此属命门火衰,用八味丸为主,佐以十全大补汤,稍愈。至乙巳仍患虚寒之证而殁。
一男子左腿外侧近臀肿一块,上有赤缕三年矣。饮食起居如常,触破涌出血脓,发热恶寒,此胆经受证,故发于腿外侧。诊其脉,左尺洪数,右关弦洪,此肾水不能生肝木,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痊。
一男子腹患瘤,脓水淋漓,此足三阴之证,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以培脾土,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更用芦荟丸以清肝火而敛。
一老儒眉间患瘤二年,其状如紫桃,下坠盖目,按之如水囊,此肝脾之证,脓瘀内溃而然耳。遂刺出血脓,目即开。以炒黑胆草、山栀、芎、归、芍药、柴胡、白朮、茯苓之类而愈。
嘉善周上舍两耳下项间,筋挛壅肿坚硬,咳嗽气喘,内热盗汗,所服皆化痰散坚行气之剂,势益甚。余诊之,左关弦濇,左尺洪数,此怒气伤肝,房劳损肾,须滋肾水,生肝血,慎调摄,至水旺之际,庶可愈矣。彼欲速效,乃外敷商陆、石灰等药,内服海藻、蓬朮之类,至秋金旺之际,元气愈虚,其肿愈甚而殁。
镇江孙上舍缺盆间肿如覆瓯,坚硬色赤,内热晡热,自汗盗汗,就治于余,曰:贱疾皆以散坚行气降火破血之剂,欲其内消而反甚。其脉左尺洪数,按之而弱,左关洪数,按之而濇,此怒气伤肝,血涸而筋挛也。因其急于仕进,余辞不能治。彼亦不信,后果殁。此证若补脾肺,滋肝肾,则木得水而敷华,筋得血而滋润,多有得生者。
府庠朱宏仁年二十,两手皆近中指患五疣,中一大者如黄豆,余皆如聚黍,拔之如丝,长三四寸许,此血燥筋缩,用清肝益荣汤五十余剂而愈。
府庠沈姬文幼嚙指甲,及长不能自禁。余曰:此肝火血燥也。又颈侧常生小疣子,屡散屡发;又臂生一块如菉豆大,若触碎如断束缕,扯之则长,纵之则缩,后两鬓发白点,求治。余曰:子素肝病,此部亦属肝胆经也。夫爪为筋之余,胆行人身之侧,正与嚙爪生疣等证相应,须滋补肾水以生肝胆,则诸病自愈矣。乃与六味地黄丸服之,二年,白点自退,疣亦不生。
一男子脸患疣,初如赤葚,杂用敷贴之药,翻张如菌;又用腐蚀,焮大如瘤。此足三阴经虚证悉具,治以补脾肺生肝肾等剂而寻愈。
一男子小腹中一块,不时攻痛,或用行气化痰等药不应。或以为血鳖,服行气逐血之剂,后手背结一肬子,渐长寸许,形如鳖状,肢节间如豆大者甚多。彼泥鳖生子发于外,亦用行血,虚证悉至,左尺洪数,关脉洪数弦。余以为肾水不能生肝木,以致肝火燥而筋挛,用六味地黄丸生肾水,滋肝血,三月余诸证悉愈。
一男子因劳役过度,面色青黑,发热咳嗽,面生肬子,腹内一块,攻上攻下,作痛口干,小便秘濇,服消克之药愈甚。察其脉,左右关俱弦洪,元气弱甚,此肝脾受病而筋挛也。投以加味逍遥散,合地黄丸料,元气遂复。若误以为血鳖之类消之,必致不起。
一男子素膏粱醇酒,先便血便结,惊悸少寐,后肛门周生小颗如肬子,如鼠乳,大小不一,用清热消毒等药,半载之间,腿内股亦然。又用化痰之药,寒热吐痰,颈间俱作,肝肾脉浮数,按之而弱,余以为足三阴经血虚火炽,法当滋化源。彼不信,别服四物、黄蘗、知母之类,诸证蜂起,此胃气复伤,各经俱病也。先用补中益气汤三十余剂,诸证渐愈。乃朝用前汤,夕用八珍汤,又各五十余剂,诸证寻愈。于是夕改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又半载诸证悉愈。
一妇人左手背并次指患五六枚,如熟葚,内热晡热,月经素不及期。余曰:此因肝脾血虚而有热也,当调补二经,使阴血生而诸证自愈。不信,乃用艾灸,手肿胀发热,手指皆挛,两胁项及胸乳间皆患疣,经行无期。余用加味逍遥散少加炒黑黄连数剂渐愈;乃去黄连,更佐以归脾汤,其患渐愈;又百余剂,经行如期;再用地黄丸三料而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