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医术名流列传
医术名流列传
王彦昭
按《武进县志》:王彦昭,字文仲。父思明,以荐侍文皇于潜邸。时彦昭犹未冠,尝被召,应对如老成人,上奇之。命从金华戴元礼学医,得其禁方脉书,以精慎称。每制上所用药必与焉。上欲验其精良,凡藩府旧臣病疾,必遣诊视。时太子少师姚广孝病头风,他医莫疗,饮彦昭药辄愈。或问之,曰:病得之当风而坐,清其头目可也。陈都督病伤寒,表未解,法当汗,彦昭汗之愈。王郎中弟亦患伤寒,脉沉而实。彦昭曰:法当下。他医汗之而死。张主事之子得痫病,治之莫愈。彦昭切其脉沉、手足冷,曰:阴痫也。作汤投之愈。刘佥宪自湘湖来,有疾,彦昭诊之,私语其兄:病在死法中,不出月矣。治疗莫愈,果如其言。尝从太监朱兴尚宝朱珍分领铜符,司城门启闭,间从上出入军中,克着功绩。事定欲官之,辞以母老,乞终养归。
王哲
按《太平府志》:王哲,永乐间以良医副进修职郎,多禁方。
李肃
按《松江府志》:李肃,号杏林。大父晋卿,元江浙西湖书院山长。十岁丧父,初习岐黄,从金华赵云居游。赵为朱丹溪门人,及李肃游松江,遂占籍焉,医名日振。永乐初,膺荐拜松江府医学正科。年几七旬,复被召,拜命即行,奏对称旨,赐金织段服二袭,日食大官。未几扈驾北征,给以从人名马及诸御寒之具。或惜其年老,不胜跋涉,肃正色曰:恭逢万乘,为天下苍生而行,吾何敢以老身为惜,不思报上恩哉!子敬举,永乐丁酉乡科,念肃年老,上疏乞就禄养,特授上海儒学训导。遇假必放舟溯潮,夕发晓至,上堂拜寿,信宿而返,如是者十载。孙祥,天顺丁丑进士。
韩彝 【韩奭】
按《苏州府志》:韩彝,凝次子,少失母,育于兄奕为后,因名诒孙,字子翼,洪武间为府医学正科。从兄奭,字公茂,少禀学于奕,永乐初为燕府良医正,从成袓靖难,擢院判。上问其有弟否?答以弟诒孙,尝师事臣,召授御医,改今名,字公达,赐第致和街。寻升院判。奭肩随彝,上命并行,超升奭为院使,扈驾北巡。九年归京,卒,三品钦葬。而阴阳家相穴,乃瘗水中,远托梦于上,谢曰:臣虽荷赐,荣终骨肉,今鱼而灌润之,害莫可任。上即命官徙葬。上患腹痛,彝奏曰:圣体所患,须用雷丸、大黄、木香等剂,服之,下虫六十二条。盖彝知上嗜水芹,善生虫,积久成此病。愈,赐裘马,复赐第大明门内。上欲隆赏,彝奏奭子传南儋卫军,上命右府除戍,又授传官御医。奕卒,彝陈情,得假归葬,仍给葬费。十一年,彝随驾北巡归,病不能朝,上命中贵视疾,遣人龟卜,既没,悼叹赐葬,祭视三品。奕子有,字伯承;从子襄,字克缵。有子充,字克美。皆守世业。
赵道震
按《定远县志》:赵道震,字处仁,金华人,精于医,凡轩岐以下诸书,靡不精究,受学丹溪,所造益深。洪武己巳,徙籍定远,活人颇多,未尝言利。永乐丙戌,上命行人召修大典运气书,震董其事,归而课子医,业暇则歌楚辞以自适。卒年八十四。所著有《伤寒类证》传于世。
陈以诚
按《嘉兴府志》:陈以诚,号处梦,枫泾人,善诗画,尤精于医。永乐间,应选隶太医院,累从中使郑和往西洋诸国,擢院判归。临终作诗,有九重每进千金剂,四海曾乘万斛船之句。
许景芳 【许敬】
按《嘉兴府志》:许敬,字孟寅,世为感化乡人。袓文达,父景芳,皆以医鸣。江南治齿痛者,许为之最。永乐间,景芳以院使戴原礼荐召至京,受知仁宗,锡赉洊加,改梁府良医正,引年还乡卒。子敬世其业,有声宣德间,院使蒋主善荐入内院。英宗患喉风,更数医弗效,敬进绛雪噙之,遂愈。上喜甚,赐以羊酒,拜太医院御医,赐勑奖谕。年七十致仕。有《经验》三卷藏于家。
王伯承 【沈仲实 沈承先】
按《昆山县志》:王履子伯承,能继其武,永乐中,以医鸣于两京,后卒无嗣,尽以其秘传之婿沈仲实云。仲实号松岩,有士行。仲实之孙承先,亦善医,不嗜利。县令方豪以其能愈母疾,大书助孝二字以赠之。
陆昂
按《鄞县志》:陆昂,字季高。始居会稽,迁于鄞。自幼习举进士业,凡经史百家翰墨,无不旁搜博览。性刚方,与人寡合。已而父病,遂弃其业,攻岐黄书以医自给,周旋调护,亲获耆年,声名大着,叩者如市。永乐初,辟至京师,预修《兰台金匮》、《元机素要》等书。
彭正
按《江南通志》:彭正,字思直,太平府人,永乐以良医再使西洋。子宾世其业。
陈贵
按《德清县志》:陈贵,黄安村人。明永乐中,领本县医学训科。文皇患背痈,诏征天下名医,邑以贵应,上召赴京,进秘方服之,立愈。命加一品服,陛辞南归,号为南金先生。及卒,遣华亭翰林张益撰文祭之。
陆完
按《德清县志》:陆完,字用全,号橘庵,世医颐之子,授指挥,剂有独得之妙。凡病有甚危者,诸医缩手,完至诊视,或许以不死,则竟以无恙。
韩履祥
按《浙江通志》:韩履祥,海盐澉浦人,读书能诗,尤精于医,切脉断人生死,隔岁辄中。洪武中选为御医,成袓尤加恩遇,遍游公卿间。四世孙本,亦精其业。
骆善由
按《舒城县志》:骆善由,名医,永乐间任太医院判。
金子性
按《永嘉县志》:金子性,其先世得异传,故世业医。永乐六年制丸以进,授太医院,后赐钞归田养老。
倪让
按《高淳县志》:倪让,精通医理,遇奇病,勿事刀圭,悉取效。洪武二年点入医版,永乐元年授医官,命有司给奖。其十余世孙泰昌应别有传。
蒋武生
按《仪真县志》:蒋武生,字用文,少读书过目成诵,六岁,有赠里师万年松者,赋诗曰:使者来西岳,采松云万年。佳名虽自好,何不长参天?师惊喜曰:是儿已见不凡。随父任,公暇必质所业,闻说无疑问。父奇之曰:吾有嗣矣。父殁,乃习医,会同黜异,得其要而综之。决死生,定缓急,治效无一弗中。当路荐入太医院。时戴原礼为院使,擅其业,人靡有当意者,及见用文,喜曰:君儒而为医,吾道昌矣。遂言于上,授御医。太宗御极,用文屡承眷顾。会车驾北巡,仁宗以东宫监国,用文侍上前随事献规。上尝问保和之要,用文对曰:在养正气。正气完则邪气无自而入。又问:御医效率缓何也?用文对曰:善治者必固本,急之恐伤其原。上皆称善。永乐间,迁承直郎太医院判。丙申,考绩最,升承德郎。上尝命工部为营第室,用文叩头谢曰:臣荷恩遇莫能报,又敢糜公费,不益愧悚乎?再辞乃止。甲辰,谢病上疏乞归,词意恳切,末有清心寡欲,慎加调保,以绵圣治,以慰万方等语。上览疏惊叹,明日,遣中贵赉敕慰谕,用文力疾读之,顾谓其子敬忠曰:荷国洪休,万弗酬一。归语诸兄弟,宜竭忠孝以继吾志。遂终,年七十有四。仁宗即位,遣中官陈义乘传护丧,归建祠墓。用文生平嗜学颜,私室曰静学。有《诗治效方论》行世。洪熙元年,官其子主善为院判,亦能共职。笃学好古,取商书克一语名斋,中丞吴纳记之。 按《上元县志》:蒋用文,其先魏人,洪武初徙句容,遂入都城。精于医,永乐中为大医院判,日侍文华殿。其医主李明之、朱彦修,不执古方,而究病所本自为方,故所治恒十全。王公大人,下逮氓隶,有疾众所难愈者,谒用文治即愈。谓不可愈,无复愈者。
祝仲宁
按《医学入门》:祝仲宁,永乐时人。治小儿八岁哮喘不得卧,喉中声如拽锯,用泻火清气之剂而愈。或曰:小儿无火。公曰:人有老稚,诸气贲郁,肺火之发则同。治坠马不醒人事,他医用理伤续断之药不效。公曰:以降火消痰立愈。治周身百节痛,及胸腹胀满,目闭肢厥,爪甲青黑,医以伤寒治之,七日昏沉弗效。公曰:此得怒火与痰相搏。与四逆散加黄芩、黄连,泻三焦火而愈。
张年
按《松江府志》:张年,字公寿,华亭人,慷慨高简,善为文。永乐中再征不起,隐于医,治疗若神。所著有《杏园稿》,时称为杏园先生。
刘彦清
按《鄱阳县志》:刘彦清,名曾,以字行,耕耘六世孙。读书敦义,以医世其家。母魏疾,药石不效,露香告天,刲股和粥以饲,疾遂愈。会征广,以医选从行,中途渡江堕水,适有牛渡,攀其尾得济。既归,过彭蠡,风浪覆舟,人尽溺,独赖舟板以全。两免大难,人以为孝感。子孟启,永乐间荐入太医院。
虞君平
按《乐清县志》:虞君平,字时宁,其先永嘉人,仕太医院。永乐初,乐清大疫,君平药之,悉愈。邑人德之,遂留居焉。子孙世其业。
李瑢 【李炅】
按《浙江通志》:李信,汴人,小儿医也。宋高宗危疾,诏信入侍,因年耄,赐安车至禁中,时号李车儿。信八代孙瑢,于明永乐时,亦召入京,官御医,始移居北郭,植槐于门,子孙因字槐。又有李炅字三英,性慷慨立然诺,常破家以济友人之难,人咸称之,于医为小儿国工。
徐孟会
按《江南通志》:徐孟会,武进人,善诗,以医世其家,治病多验。永乐间,召至京,赐袭衣以归。弟孟恂,砭法尤妙,时称二仙。
陈君佐
按《扬州府志》:陈君佐,江都人。善方脉,洪武初为御医。永乐间弃官,着黄冠,市药武当山中。以《易》卜人吉凶,多奇中。卒葬山中石穴。
楼宗望
按《绍兴府志》:楼宗望,萧山人,以医名。永乐间召至京师,赐予甚厚。
韩左
按《苏州府志》:韩左,字伯尚,资伟才敏,于学淹通,兼善医,周急济贫,恒若弗及。父卒京师,兄伯济早世,伯尚与仲伯广奉母还吴,能尽色养。伯广卒,伯尚抚其孤。伯济妻张守志,伯尚使妻事之如姑,年逾七十而卒。
翁晋
按《嘉定县志》:翁晋,字自昭。其先自浙之慈溪,流寓嘉定,遂家焉。晋品行端方,兼善岐黄术,精抉脉理,一时罕出其右。崇祯时,授太苔医判,有《医宗摘要》行世。兄文九亦善医,与晋齐名。
万全
按《罗田县志》:万全,字密斋,精医,治病全活甚多。着有《保命歌括》、《养生四要》、《育婴家秘》、《广嗣精要》、《痘疹启微》行世。 按《湖广通志》:万全,字密斋,罗田诸生,隐于医,所著书甚多,而于痘疹尤精。一日在乡先生家,有两新妇进,欲避全,乡先生曰:万先生老,无妨也。两妇年俱二十余。全曰:此皆未痘,痘将作矣。一可救,一不可救。越一月,两妇布痘,果如其言。游郡城,有布痘者,死已半日矣,全过其门,视之曰:可活。置污泥中三日,痘复发,进数匕而苏。有豪家少年闻其名,不为心服,一日,佯为大病,重帏密室,呼全诊脉。全诊之曰:越十五日当死,不可救,何须药!少年叱之曰:我何病!聊试汝耳。全曰:诊视如此,不知病也。果至十四日病死。
吴诚 【施宗文 盛文继】
按《苏州府志》:吴诚,字纯伯,武进人。高袓栎堂,宋名儒。父可大,徙吴,以医行,诚世其业,尤著名伤寒。后有施宗文、盛文继者,亦治伤寒奇验。
沈以潜
按《苏州府志》:沈元,字以潜,以字行,其先由汴徙吴,高宗书良惠二字以赐。潜少孤刻励,宣德初以医征。会院判蒋用文病,上遣中使问曰:卿若死,谁可代用?文以潜名进,即擢御医,进对称旨。潜为人平易质重,工诗好琴,有集行世。子寅、孙熙,能继其学。
葛哲 【葛睿】
按《苏州府志》:葛哲,字明仲,昆山人,世业儒,尤精医,以荐授荆府良医。所著有《保婴集》,进宣宗亲览,赐宴奖劳,授迪功郎。弟睿亦善医,时称二葛。
徐枢
按《松江府志》:徐枢,字叔拱,华亭人,元医学教授复子也。枢少传父术,兼学诗于会稽杨维桢。会天下乱,晦迹田里。洪武二十八年,年四十余,始以荐为秦府良医正,出丞枣强,召为太医院御医,累奏奇绩,历迁院使,告归展墓,宣宗亲赋诗送之。遣中官二,宫人一,护还。年八十致仕,赐金带。又七年卒。有《足庵集》行世。子彪。
孙希礼
按《禹州志》:孙相,世为阳翟人,元末,仕山西平阳府医学教授。相生思忠,思忠为明初名医。思忠生奉源、典科。奉源生希礼,太医院博士。宣德中,学正朱仲坚有疾,梦天神示以丹篆曰:希礼神医。迎而医之,疾果愈。希礼生让,让生镐,镐生钊,钊生清,世传袓父秘诀,医尤精妙。临颍大学士贾某重其术,为诗以赠之。嘉靖中,知州莫某扁其门曰:世医孙氏。
姚旸 【姚蒙 沈元吉】
按《松江府志》:姚旸,字启明,华亭人。父润袓,元医学教授,好古博雅,著称吴越。旸少孤,事母孝,世其家学。洪武中,以人材试行人,宣德间,除莆田知县,有声。未几辞归,号柳隐。孙蒙,字以正,沉静博学,善医,尤精太素脉,定人休咎若符契。巡抚邹来学常使视脉,蒙既叙病源,因曰:公根器别有一窍出污水。来学大惊曰:此隐疾何由知?蒙曰:以脉得之。左关滑而缓,肝第四叶有漏洞下,相通既久。来学改容谢。请药弗予,屈指计曰:但还留台,五日可到。来学解其意,即治行,果抵会同馆而卒。蒙屡征不起,临终作谢世辞,惊悟超脱,盖有所见云。同时有沈元吉者,切脉不逮蒙,而明断善用药,屡起危疾,与蒙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