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伤寒门
伤寒门
韭根散 治伤寒后,阴阳易,头重,百节解痛,翕翕气劣,着床不能起动,甚者手足拳,卵肿疼痛。 韭根 (上匿下虫)蒌根各二两 青竹茹 干姜炮,各半两 右细銼和匀,分作八服,每服用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鼠粪末一字,搅令匀,不拘时服。《圣济方》捣筛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一名蘴本汤。
六君子汤 治伤寒汗下之后,将见平复,宜服此调理助脾进食辟邪气,大妙。 人参 白朮 黄芪 茯苓 山药 甘草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养脾汤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茯苓 干姜炮,各一两 白朮二两 丁香 人参 甘草各半两 右如法事治一处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日进三服,不拘时候。
补脾汤 治伤寒汗后,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 人参 干姜 白朮 陈皮去白 青橘皮去白 甘草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数沸,热服,入盐点亦得。
健脾散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诃黎勒皮 白朮 麦糵炒微黄 人参各一两 神曲炒 甘草炙 枳壳麸炒 大腹皮各半两 干姜七钱半,炮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稍热服。
热病方 治热病五六日,壮热狂语欲走。 鸡子二枚,取清 芒硝细研 寒水石细研,各半两 右,先以新汲水一小盏,调芒硝等末,次下鸡子清,搅令匀,不拘时候,分为二服。
羚羊角散 治热病发汗后,热毒未尽,因有所惊,发热癫狂。 羚羊角屑 犀角屑 茯神 黄芩 甘草炙 防风各半两 龙齿 人参 铁粉各一两 地骨皮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铁粉丸 治热病心神恍惚,悲喜不常,发狂欲走。 铁粉 牛黄并细研 远志去心 丹参 茯神 升麻各半两 金箔三七片,细研 麝香细研 白僵蚕炒 白附子炮,各二分 马牙硝细研,三分 右为细末,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不拘时薄荷汤下。
生地黄煎 治热病心胸烦热,口干皮肉黄,宜服。 生地黄汁 生(艹舌)蒌汁 生麦门冬根汁各五合 蜜二合 酥一两 生藕汁三合 右一处相和,于锅中熬令稍稠,每服不拘时,抄半匙服。
刺蓟饮子 治热病头痛壮热,鼻衄及吐血,心中紧硬,遍身疼痛,四肢烦闷,宜服。 刺E 生地黄 生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鸡苏 生姜 赤茯苓各半两 青竹茹一分 右(口父)咀,水三大盏,煎一盏半,去滓,不拘时,分温三服。
龙胆煎 治热病口疮发渴,疼痛不可忍,宜涂。 龙胆草 黄连 升麻 槐白皮 大青各一两 蔷薇根 竹叶各二两 右细銼,都以水五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慢火煎成膏,涂于疮上,有涎吐之。
青葙子丸 治热病毒攻于眼,内生翳膜,宜服。 青葙子 防风 枳壳麸炒,各一两 枸杞子 生地黄 石决明 泽泻各一两半 茺蔚子 细辛 黄连各三分 麦门冬二两半,去心焙 车前子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清饮下,不拘时服。
解毒犀角丸 治热病毒气外攻,皮肤斑出,狂乱躁热,宜服。 犀角屑 黄芩 麦门冬去心焙 马牙硝 大青各一两 栀子仁 牛黄细研 赤茯苓 天竺黄细研 甘草生用 川黄连各半两 麝香细研,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
白藓皮散 治热病毒气不散,遍身生热毒疮。 白藓皮 升麻 犀角屑 栀子仁 赤芍药 黄芩 大黄炒 甘草炙 杏仁汤浸去皮尖炒 元参各半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蓝叶散 治热病热毒盛,疱疮出头黑者,为难治。 蓝叶 元参 大香 瞿麦各一两 犀角屑 升麻各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茵陈散 治热病黄疸,目黄如金,小便如血,心烦躁闷,口苦头痛,宜服。 茵陈 栀子各三分 木通 (艹舌)蒌根 柴胡 秦艽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麦门冬一两半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承气丸 治热病若十余日不大便者,宜服。 大黄炒 芒硝各二两 枳实麸炒 火麻仁研 (木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各一两 右为细末,和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以温水下,未利再服。
木通散 治热病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 木通 琥珀别研,各一两 赤芍药 枳实麸炒 茅根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大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石苇散 治热病小便不通。
石苇去毛 瞿麦各一两 木通 甘草炙 子芩各半两 葵子三合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人参养胃汤 【《入门》】 治伤寒阴证,及外伤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痛身疼。 陈皮 厚朴 半夏制,各一钱二分半 茯苓 藿香各一钱 人参 草果 甘草炙,各五分 苍朮一钱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服,令微汗,濈濈然自然解散。若有余热,以参苏饮款款调之。
藿香正气散 【《医鉴》】 治伤寒阴证,头痛身疼,如不分表里证,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 藿香一钱半 紫苏叶一钱 白芷 大腹皮 白茯苓 厚朴 白朮 陈皮 半夏制 桔梗 甘草炙,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不换金正气散 【《入门》】 治伤寒阴证,头痛身疼,或寒热往来。 苍朮二钱 厚朴 陈皮 藿香叶 半夏泡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正阳散 【《本草》】 治阴证伤寒。 麻黄一钱半 陈皮 大黄生 干姜 肉桂 芍药 附子炮 半夏制 甘草炙,各七分 吴茱萸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取汗。
麻黄杏仁饮 【《入门》,下同】 治伤寒,太阳经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 防风七分 麻黄 桔梗 前胡 黄芩 陈皮 半夏制,各一钱 杏仁 细辛各八分 甘草四分 右銼,作一贴,入生姜三片,水煎服。
香苏饮 治四时伤寒头痛身疼,发热恶寒,及伤风、伤湿、伤寒,时气瘟疫。 香附 苏叶各二钱 苍朮一钱半 陈皮一钱 甘草炙,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葱白一茎,水煎服。
芎芷香苏饮 【《得效》】 治伤寒伤风表证,头项强,百节痛,阴阳未分皆宜。 香附子 紫苏叶各二钱 苍朮一钱 陈皮 川芎 白芷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十神汤 【《入门》】 治两感风寒,头痛寒热无汗。 香附 紫苏叶 升麻 赤芍药 麻黄 陈皮 川芎 干姜 白芷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葱白二茎,水煎服。
人参败毒散 【《医鉴》】 治伤寒时气,发热头痛,项强,肢体烦疼,及伤风咳嗽,鼻塞声重。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川芎 赤茯苓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薄荷少许,水煎服。本方加天麻、地骨皮等分,名人参羌活散;加荆芥穗、防风等分,名荆防败毒散。
香葛汤 【《得效》】 治伤寒不问阴阳两感,头痛寒热。 苍朮 紫苏叶 白芍药 香附 升麻 干葛 陈皮各一钱 川芎 白芷 甘草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葱白二茎,豉七粒,水煎服。
葱白散 【《局方》】 治四时伤寒伤风,头痛体热烦渴。 麻黄二钱 苍朮 白朮 川芎各一钱半 石膏 干葛 甘草各七分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葱白二茎,水煎服。
参苏饮 【《易简》】 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咳嗽,及内因七情痰盛,胸满潮热。 人参 紫苏叶 前胡 半夏制 干葛 赤茯苓各一钱 陈皮 桔梗 枳壳 甘草各七分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神朮散 治伤寒伤风,头痛体疼,恶寒无汗。 苍朮二钱 荆芥 槁本 干葛 甘草炙 麻黄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葱白二茎,水煎服,验。
消风百解散 【《入门》】 治感伤风寒,头痛身疼,鼻塞声重。 荆芥 苍朮 白芷 陈皮 麻黄各一钱 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葱白二茎,水煎服。
双解散河间 治伤寒表里不解。
滑石三钱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七分 防风 川芎 当归 赤芍药 大黄 麻黄 薄荷 连翘 芒硝 荆芥 白朮 栀子各五分 甘草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二片,葱白三茎豉半,合同煎服。此方乃益元散与防风通圣散合剂也。益元散通里,通圣散发表,两得其宜也。
三一承气汤 【《得效》】 治伤寒杂病入里之深,大小便不通者。 甘草三钱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各一钱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煎至半,去渣入芒硝,再一沸温服。
六一顺气汤 【《入门》】 治伤寒热邪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讝语发狂,潮热自汗,胸腹满痛等证,以代大小调胃三一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等汤之神方也。 大黄二钱 枳实 厚朴 芒硝 柴胡 黄芩 芍药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水煎至半,去滓,入铁锈水二匙,调服。
陶氏黄龙汤节庵 治热邪传里,胃中燥粪结实,心下硬痛,纯下清水。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半 枳实 厚朴各一钱 人参 当归 甘草各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正阳散 【《得效》】 治伤寒阴毒证。 附子炮,一两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半 皂角一挺 麝香一钱 右为末,每二钱,水一杯,煎至五分,去渣热服。一方用白汤调下。
破阴丹 【《入门》,下同】 治阴毒脉伏,及阳脱无脉,厥冷不省。 硫黄五两 硝石 太乙元精石各二两 干姜 附子 桂心各五钱 为末,用铁铫先铺元精,次铺硝石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铺硝石、元精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地上,候冷取出,入余药同为末,糊丸梧子大,艾汤下三十丸,汗出为度。
复阳丹 治阴毒面青,肢冷脉沉。
荜澄茄 木香 吴茱萸 全蝎 附子炮 硫黄各五钱 干姜一钱 右为末,酒糊和丸梧子大,姜汤下三十丸,复以热酒投之,取汗。
还阳散 【《本事》,下同】 治阴毒面青肢冷,心躁腹痛。 硫黄
为末,每二钱新汲水调下良久,或寒一起,热一起,再服汗出而差。
退阴散 治伤寒阴毒。
川乌 干姜等分
右为粗末,炒令转色,放冷,再为细末,每一钱,盐一捻,水少许,同煎温服。
三黄石膏汤 【《医鉴》】 治阳毒发斑,身黄眼赤,狂叫欲走,讝语,六脉洪大。 麻黄一钱 石膏三钱 黄芩 黄连 黄蘗 山栀仁各一钱半 香豉半合 右銼,作一贴,入姜二片,细茶一撮,水煎服。
三黄巨胜汤 【《入门》,下同】 治阳毒发狂极甚,姑以劫之。 即前三黄石膏汤,去麻责、豆豉,加芒硝、大黄。入姜一片,枣二枚,水煎,临熟加泥浆清水二匙服
霹雳散 治阴盛格阳证。
附子一枚,炮过,以冷灰焙半时许,取出,切半个 细銼入蜡茶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入熟蜜半匙,放冷服之。须臾躁止,得卧,汗出差。
回阳返本汤 治阴盛格阳证。
附子炮 干姜炮 人参 陈皮 麦门冬 五味子 甘草炙 蜡茶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以清泥浆二盏同煎,去滓,入蜜五匙,调和放冷服之,取汗为效。面赤者,入葱白七茎黄连少许,同煎服。
阳毒升麻汤 【《活人》,下同】 治伤寒阳毒,面赤狂言,或见鬼,脉浮大数。 黄芩二钱 甘草十分 升麻 射干 人参 犀角各一钱半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出汗则解。
阳毒栀子汤 治阳毒。
石膏二钱 升麻 黄芩 杏仁 柴胡各一钱 栀子 赤芍药 知母 大青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五片,豉百粒,同煎服。
葛根汤海藏 治阳毒。
葛根二钱 黄芩 大黄酢炒 栀子 (石卜)硝 甘草各一钱半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芍药甘草汤 【丹溪】 治汗后恶寒。 桂枝二钱 甘草炙,一钱半 芍药 白朮 附子炮,各一钱 右銼作二贴,水煎服。
陶氏益元汤 【《入门》】 治伤寒戴阳证。 甘草炙二钱 附子炮 干姜炮 人参各一钱 五味子二十粒 麦门冬 黄连 知母各七分 熟艾三分 右銼,作一贴,入生姜五片,枣二枚,葱白三茎,水煎,临熟入童尿三匙,去滓放冷,服之。
陶氏升阳散火汤 治撮空证。此因肝热乘肺,元气虚弱,不能主持以致讝语神昏,叉手胃心,或撮空摸床 人参 当归 芍药 柴胡 黄芩 白朮 麦门冬 陈皮 茯神 甘草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入熟金同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