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门

  神丹丸 治伤寒赤濇,恶寒发热体疼者。  人参 茯苓 半夏各五两 朱砂一两 附子 乌头各四两  右六味末,之,蜜丸,以真丹为色,先食,服如大豆二丸,生姜汤下,日三。须臾进热粥二升许,重复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复服如前法。若得汗足,应解而不解者,当服桂枝汤。此药多毒,热者令饮水,寒者温饮解之。治疟先发服二丸。《要略》用细辛,不用人参,别有射罔枣大一枚名赤圆,主寒气厥逆。
  麦奴丸 治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饮水,为坏伤寒,医所不能治,为成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温,以杖发其口开,灌药咽中,药得下则愈。麦奴圆一曰黑奴丸,二曰冰解丸。  麻黄二两 麦奴 釜底墨 灶突墨 梁上尘 黄芩 大黄 芒硝各一两  右八味末之,蜜丸如弹子大,以新汲水五合,研一圆破渍置水中,当药消尽服之。病者渴欲饮水,极意不问升数,欲止复强饮,能多饮为善。不欲饮水,当强饮之。服药须臾当寒,寒竟汗出便解。若服药,日移五尺许不汗,复服如前法。不过再三服佳。小麦黑葧名麦奴。
  水导散 治时气病,烦热如火,狂言妄语欲走。  甘遂十两 白芷二两 大黄四两 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 芒硝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煎取二升,去滓下芒硝更煎一两沸,分再服。得快利止。
  生地黄汤 治伤寒有热,虚羸少气,心下满,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  生地黄三斤 大黄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两寸 芒硝二合  右五味合捣令相得,蒸五升米下,熟绞取汁,分再服。
  大柴胡葳蕤知母汤 治伤寒七八日不解,默默心烦,腹中有干屎,讝语。  柴胡半斤 葳蕤 知母 大黄 甘草各二两 人参 黄芩 芍药各三两 生姜切五两 半夏半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即下为效。《集验》用枳实四枚,不用芍药。  又方 治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  柴胡 栀子仁 芍药 知母各四两 黄芩 大青 杏仁去皮尖,各三两 石膏八两 香豉一升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热盛,加大黄四两。
  快豉丸 消伤寒留饮,宿食不消。
  豆豉一升 巴豆去油,三百枚,今用二百枚 黄芩 黄连 大黄 麻黄各四两 杏仁六十枚 芒硝 甘遂各三两  右九味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
  四物甘草汤[四物甘草汤:据《千金》卷九发汗吐下后作「麻黄杏人石膏甘草汤」。] 治伤寒发汗出而喘,无大热。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 杏仁五十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令减二升,内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
  大青汤 治伤寒热病十日已上,发汗不解,及吐下后诸热不除,及下利不止,斑出,皆治之。  大青四两 甘草 阿胶各二两 豆豉一升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内阿胶令烊,顿服一升,日三服。欲尽复作,常使有余。渴者当饮,但除热,止吐下,无毒。
  苦参汤 治热病五六日已上。
  苦参三两 黄芩二两 生地黄八两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煎取二升,适寒温服一升,日再。
  凝雪汤 治时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聚胸中,烦乱欲死。  芫花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薄胸上,不过三薄,热即除,当温暖四肢护厥逆也。
  (艹舌)蒌汤 治伤寒中风五六日已上,但胸中烦干呕。  (艹舌)蒌 黄芩 甘草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柴胡半斤 生姜四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绞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芦根饮子 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  生芦根 青竹茹各一升 粳米三合 生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二只,取五升澄清,下药煮取二升半,随便饮。不瘥,重作取瘥。  又方 治伤寒后呕哕。
  通草三两 生芦根一升 橘皮一两 粳米三合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随便稍饮。不瘥更作,取瘥止。随便饮。不瘥,重作取瘥。  又方 治伤寒后虚羸少气呕吐。
  石膏 麦门冬 半夏各一升 竹叶一把 人参一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一升,米熟汤成,饮一升,日三服。一方加生姜五两。
  猪胆汤 治伤寒五六日斑出。
  猪胆 苦酒各三合 鸡子一枚
  右三味合煎三沸,强者尽服之。羸者须煎六七沸,分为二服,汗出即愈。
  鼻衄方 治伤寒鼻衄,肺间有余热故也。热因血自上,不止用此。  牡蛎二两半 石膏一两六铢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用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者。
  咽痛方 治伤寒热病,喉中痛闭塞不通。  生乌扇一斤,切 猪脂一斤
  右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大,薄绵裹之,内喉中,稍稍咽之,取瘥。  又方
  升麻 芍药 羚羊角各三两 通草四两 射干二两 生芦根切,一升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煎方 治热病口中苦,下气除热,喉中鸣。  石膏半升 蜜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石膏,取二升,次内蜜复煎,取如饧,含如枣核。尽复合之,大良。  又方 治伤寒热病后,口干喜唾咽痛。  大枣二十枚 乌梅十枚
  右二味和捣,蜜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验。  又方 治伤寒后下利脓血。
  阿胶一两 黄蘗二两 黄连四两 栀子十四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阿胶更煎令消,分为三服。《甲乙方》无黄蘗,有黄芩。  又方 治赤白下脓,小儿得之,三日皆死,此有(上匿下虫)虫在下部。  麝香 矾石 巴豆 附子 真珠 雄黄各等分  右六味治合取桑条如箭簳,长三寸,以绵缠头二寸,唾濡绵展。药着绵上,内谷道中,半日复易之,日再,神效。
  止汗方
  杜仲 牡蛎各等分
  右二味,治下筛,临夜卧,以水服五钱匕。  又方
  牡蛎 雷丸 麻黄根各三两 米粉二升 干姜 甘草各一两  右六味,治下筛,随汗处粉之。

  麦门冬汤 治劳复气欲绝,起死人。  麦门冬一两 甘草二两 京枣二十枚,擘 竹叶切,一升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粳米一升令熟,去米,内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不能服者,绵滴汤内口中用之,有效。
  神效沃雪汤 治伤寒阴阳二证未辨,时行疫疠,恶气相传,服之如汤沃雪。此药功力,不可具述。  苍朮坚者泡刮去皮 干姜炮 甘草炙,各六两 厚朴去皮姜汁制 防风嫩者 白芍药去皮 葛根各四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二锺,煎至一锺,去滓,热服之,不拘时服。少顷,取生姜葱作羹或粥投之,避风坐卧,身体微润即愈。如疫气正相传染,清晨进一服为佳。常服每用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服。
  桔梗枳壳汤 治结胸心下痛欲死者。  桔梗炒 枳壳麸炒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不用生姜亦可。痰多加半夏、生姜,有热加黄芩。
  茵陈蒿大黄汤 治伤寒发黄,面目悉黄,小便赤,宜服。  茵陈蒿 山栀仁 柴胡 黄蘗蜜炙,各半两 龙胆草五钱 黄芩去黑心升麻各一两 大黄炒,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茅根汤 治伤寒发黄,遍身如金色者。  茅根洗銼 山栀子仁 茵陈蒿 地骨皮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豆豉三七粒,同煎至一盏,去滓,早晚食远温服。
  茵陈五苓散 治伤寒温湿热病,感冒后发为黄疸,小便黑赤,烦渴发热,不得安宁。此盖汗下太早,服药不对证,因感湿热病,以致遍身发黄。余尝用茵陈五苓散治之,甚效。  生料五苓散一两 茵陈半两 车前子一钱 木通 柴胡各一钱半  酒后得证,加干葛二钱,作(口父)咀,并前药和匀,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碗,灯草五十茎,同煎八分,去滓,食前服。滓再煎,连进数服,小便清利为愈。
  雄黄丸 治伤寒狐惑,微烦默默欲卧,毒气上攻,咽干声嗄,下蚀湿慝,或便脓血。  雄黄研 当归炒,各七钱半 槟榔半两 芦荟 麝香各研,二钱半  右捣研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前温粥饮下,日三服。
  诃黎勒丸 治伤寒后脓血痢,下部疼痛。  诃黎勒炮去核 人参各一两 白茯苓去皮 当归焙 木香 白芷各七钱半 牡丹皮半两  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日再服。
  黄连丸 治伤寒热病后,热毒下痢脓血。  黄连炒,七钱半 乌梅肉炒,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入少蜡,和捣五六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诃黎勒饮 治伤寒后气不和,自利无度。  诃黎勒去核 草豆蔻去皮,各四枚,并二生二煨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匕,浆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
  燥肠丸 治伤寒汗下后,大小便自利,腹中痛者。  附子一枚,炮 干姜一两 龙骨 吴茱萸 诃黎勒去核 米壳各半两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痢止勿服
  杜仲酒 治伤寒后体虚,元脏挟风冷,腰膝疼痛,行履不得。  杜仲去粗皮,炙二两 独活半两 仙灵脾七钱半 牛膝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右细銼,用生绢袋盛,以酒五升浸,密封头,经七日后开,每日取三二合温服,日三服。未瘥,再浸服。
  二沥汤 治伤寒失音不语。
  竹沥 荆沥 梨汁各二合
  右搅令匀,以绵滤过,分温四服,空心日晚各一服。
  人参汤 治伤寒后,虚羸少力,呕哕气逆。  人参半两 白茯苓去皮,半两 麦门冬去心焙 黄芪各一两 半夏汤洗七次炒 陈皮去白 白朮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三枚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牡蛎散 治伤寒后虚损,心多怔悸,夜梦泄精。  牡蛎烧为粉 桂心 白芍药 鹿茸酥炙 龙骨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羚羊角丸 治伤寒夜梦,泄精不禁,身体枯燥,瘦瘠骨立者。  羚羊角屑 犀角屑 石龙芮 韭子炒 龙骨 朱砂细研水飞 鹿茸酒浸炙 泽泻各一两半 桂心 木香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葳蕤汤 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则小便难,发其汗者必讝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失便利,如此病者宜服。  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川芎 甘草 青木香各一两 石膏三两  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石卜)硝一分,及大黄三两下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小品方》云:葳蕤汤治冬温,春月中风伤寒,则发头脑疼痛,咽喉干,舌强肉疼,心胸痞满,腰背强。
  茯神散 治伤寒后虚羸,心气乏,力弱,惊悸多忘。  茯神 黄芪 菖蒲各一两 远志去心七钱半 人参 白芍药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龙齿丸 治伤寒后伏热在心,心虚惊悸。  龙齿 人参 茯神 生地黄各一两 远志 铁粉细研,各半两 黄连去须 马牙硝细研 防风各七钱半 麝香研,五分 麦门冬一两半,焙  右为细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竹叶金银汤下,不拘时服。
  柴胡汤 治伤寒后夹劳,五心烦热,背膊疼痛,手足无力,不能饮食。  柴胡 赤茯苓 黄芪 鳖甲去裙襕酢浸炙,各一两 秦艽 地骨皮 黄芩 枳壳去穰麸炒 葛根各半两 甘草炙 人参各七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鳖甲散 治伤寒后,虚羸盗汗不止,四肢无力,向晚憎寒。  鳖甲酢炙去裙襕 附子炮裂去皮脐 甘草炙 肉苁蓉酒浸去皮炙干 人参 黄芪 熟地黄 桃仁去皮尖并双仁麸炒 枳壳去穰麸炒 杜仲炙 五味子各七钱半 牡蛎煅,一两 柴胡 牛膝各七钱半 苍朮炒,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不拘时温服。  又方 治伤寒后虚羸,日夜汗出不止,心烦口干,咽喉不利。  黄雌鸡一只,去肠肚净,治如常法 麻黄根 牡蛎烧,各二两 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  右先将鸡、麻黄根,以水七大盏,煮取汁三大盏,去鸡、麻黄根,后下肉苁蓉、牡蛎,煎取一盏半,去滓,分为三服,空心午前夜后临卧时服。
  补肺散 治伤寒汗下后,喘咳不止,恐传肺痿。  人参一两 五味 (艹款)冬花各半两 蛤蚧一对 桑白皮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一盏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