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


  又云:未KT 子曰,凡欲藏子胞,直就天德月德之地者,子必富贵寿老无疾,最吉之地,故其利万倍也。若不得天德月德者,天道人道地亦吉,其利百倍。又不得此地者,亦可用反向大吉之地,亦吉利。若虽是吉地,而与恶神并者,不可藏胞,夫言吉地者,谓之无凶。

  故虽云吉地而与恶神并者,此为凶地,宜慎择之。今按:藏胞衣法不载月图。但避八神等所在之凶地,取天德月德等吉方:正月藏胞衣:丁地吉,年一百,(即天德地;)丑地年百十而月杀并在,亦小儿祸害地,故不成其善,他皆效此。

  又,日虚月德在丙,天道在辛。

  二月藏胞衣:人门地吉,年九十,(即天德人道地;)天门鬼门虽有吉神而是小儿祸害绝命之地,故不吉;丑地寿多而小儿行年所立之地,故不可犯KT (都奚反)凶也。又,乙丁辛地无恶神,可用之。

  三月藏胞衣:庚地吉,年九十二,(即天德人道地。)又壬地大吉,(是天道地。)又丁地吉。

  四月藏胞衣:辛地吉,年八十,(是天德人道地,)又丁地,(是天道。)

  五月藏胞衣:干地吉,年九十一,(是天德人道地。)又乙辛地无恶神。

  六月藏胞衣:壬地吉,年七十八,(是天德人道地。)又乙辛地无恶神。

  七月藏胞衣:癸地吉,年七十八,(是天德人道地。)又辛地(天道,)壬地大吉。

  八月藏胞衣:艮地鬼门吉,年八十六,(是天德人道地。)又乙丁辛地无恶神。

  九月藏胞衣:甲地吉,年八十五,(是天德人道地。)又丙地大吉(天道。)又丁癸地无恶神。

  十月藏胞衣:乙地吉,年八十四,(即天德人道地。)又甲地大吉月德。癸地(天道。)

  丁地无恶神。

  十一月藏胞衣:巽地,户地吉,年百二十,(天德人道地。)又乙辛癸地无恶神。

  十二月藏胞衣:丙地吉,年百天德人道地。又乙辛地无恶神。

  卷第二十三

  妇人产后禁忌第十九

  《千金方》云:论曰:凡妇人,非止临产须忧,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于斯。勿以产时无他乃纵心恣意,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豪,成病于嵩岱,何则?产后之病难治于余病也。妇人产讫,五脏虚羸,唯得将补,不可转泻。若其有病,即须快药。若行快药,转更增虚,虚中复虚,危殆甚矣。所以大也。

  凡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怖惧忧畏,勿浪犯触是等,犯触房事弥深,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褥风,则是其犯候也。若其如此,事同转烛。凡百女人,宜熟慎之。

  凡产后满百日乃可行房,不尔至死虚羸,百病滋长。慎之慎之。

  凡妇人皆患风脐下冷,莫不由此早行房也。

  《短剧方》云:夫死生皆有三日也。古时妇人产下地坐草法如就死也。既得生产,谓之免难也。亲属将猪肝来庆之,以猪肝补养五内伤绝也。非庆其儿也。

  又云:妇人产后盈月者,以其产生身经暗秽,血露未净。不可出户牖,至井灶所也。亦不朝神祗及祠祀也。盈月者,非为数满三十日,是跨月故也。若是正月产,跨二月,入三月,是跨月耳。

  又云:妇人产时骨分开解,是以子路开张,儿乃得出耳。满百日乃得完合平复也。妇人不自知,唯盈月便云是平复,合会阴阳,动伤百脉,则为五劳七伤之疾。

  《养生志》云:产妇食酢面无色。又云:食梨子伤,闭塞血结不利。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运闷方第二十

  《病源论》云:运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

  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过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掩心,亦令运闷,则烦闷而心满气急。二者为异。亦其候。产妇血下多少,则知其应运与不运。凡产时当慎向坐卧。若触犯禁忌,多令运闷。

  《经心方》:治产后忽闷冒汗出不识人者,是暴虚故也。

  取验醋以涂口鼻,仍置醋于前,使闻其气,兼细细饮之。此为上法。(今按:《子母秘录》云:如觉运即以醋喷其面,苏来,即今饮醋。)

  又方:破鸡子,吞之便醒。

  又云:若不醒者可与男子小便,灌口得一升,入腹,大佳。

  又云:若与鸡子等不醒者,可急与竹沥汁一升,一服五合。

  《千金方》治产后血运,心闷气绝方:验醋一升,和所产血如枣大,服兼 面。

  又方:大豆熬令烟绝,热,以清酒一升泼之,承其汁饮之。

  《葛氏方》治血气逆,心烦满者方:生竹皮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产经》治产后心闷,眼不得开方:赤小豆为散,东流水和,方寸匕服之。

  《僧深方》治产后心闷腹痛方:生地黄汁一升,酒三合,和温服。(今按:《博济安众方》无酒。)

  《集验方》治产后心闷,眼不得开方:即当头顶上取发如两指大,强人牵之,眼即开。

  《孟诜方》治产后血运心闷气绝方:以冷水 面即醒。

  《博济安众方》云:产后心闷不语烦热方:地黄汁(五合) 当归(一两,末) 清酒(五合) 姜汁(二合)

  上,童子小便一升和煎去滓,分服。

  《子母秘录》云:产后促迷不醒,唇口冷,已脉绝血青不语,此是晕鬼所出,血气上冲心方:取验醋二合,鸡子一颗。上,先破鸡子于垸中,煮醋一沸,投醋于鸡子中熟搅,与产者顿服之,立定。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恶血不止方第二十一

  《病源论》云:产伤于经血,其后虚损不复。或劳役损动而血暴崩下,遂淋沥不断时来,故谓恶露不尽。

  《葛氏方》治产后恶血不除方:生姜(三斤)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当下恶血。

  《千金方》治产后恶血不尽烦闷腹痛方:捣生藕,取汁,饮二升,甚验。

  又方:捣地黄汁一升,酒三合,合温,顿服之。

  《短剧方》治产后漏血不息方:蜂房 故 船竹茹凡二物,分等,皆烧末以酪及浆服方寸匕,日三。

  《医门方》疗产后余血作 (疾)痛兼块者方:桂心 干地黄 (分等)

  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三。

  又云:疗产后血泄不禁止方:急以干地黄末,酒服一匙,二三服即止。

  《产经》疗产后腹中秽汁不尽,腹满不减。小豆汤方:小豆五升,以水一斗,煮熟,尽服其汁,立除。

  《耆婆方》治产后恶露不尽方:生姜(一斤) 蒲黄(三两)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恶血出即瘥。

  《录验方》治产后余血不尽多结成 ,吴茱萸散方:吴茱萸(一两) 薯蓣(二两)

  凡二物,冶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腹痛方第二十二

  《病源论》云:产后脏虚或宿挟风寒,或新解触冷,与气相击搏,恒腹痛。若气逆上者,亦令心痛胸胁痛也。

  《集验方》治产后腹痛方:当归(一斤) 酒(一斗)

  煮取七升,以大豆四升熬,酒洗热豆,去滓,随多少服,日二。

  《葛氏方》治产后腹瘕痛方:末桂,温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斧令赤,以染酒中饮之。

  《千金方》治产后腹痛不可忍方:牛膝(五两) 酒(五升)

  煮取二升,分再服,若干,以酒渍之,然后可煮。

  又方:吴茱萸一升,以酒三升,渍一宿,煎得半升,顿服。

  又云:治产后腹中如弦,恒坚痛,无聊赖方:当归屑二方寸匕,纳蜜一升,煎之适口,一顿服之。

  《产经》治产后腹中绞痛,脐下坠满方:以清酒煮白饴,令如浓白酒,顿服二升,不瘥复作,不过三,神良。

  《僧深方》治产后余寒冷,腹中绞痛并上下方:吴茱萸 干姜 当归 夕药 独活 甘草(各一两)

  凡六物,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心腹痛方第二十三

  《病源论》云:产后气血俱虚,因遇风寒乘之;血气相击,随气乍上乍下上冲心下攻腹,故令心腹痛。

  《产经》治产后腹中虚冷,心腹痛,不思饮食,呕吐厥逆,补虚除风冷理仲当归汤方:甘草(三两) 当归(二两) 人参(一两) 白术(一两) 干姜(半两)

  凡五物,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神良。

  《子母秘录》治产后心腹痛方:当归 芎 夕药 干姜(各六分)

  为散,空腹温酒服一方寸匕,日二。

  《耆婆方》治人心腹痛,此即产后血瘀方:生姜(三斤)

  以水小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当下血及恶水即愈。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腹满方第二十四

  《经心方》治产后腹满方:黑豆(一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澄清,酒五升合煎,取三升,分三服。

  《子母秘录》治产后腹中秽汁不尽,腹满不减小豆汤方:小豆(三升)

  以水一斗,煮熟,尽服其汁,立除。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胸胁痛方第二十五

  《经心方》治产后胸胁及腹壮热烦满方:羚羊角烧为末,以冷水服之。

  《广济方》治产后心胸中烦闷,血气涩,肋下坊不能食方:生地黄汁(一升) 当归(一两,末) 清酒(五合) 生姜汁(五合)

  上,和煎三四沸,去滓,温四五合服之,中间进少食。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身肿方第二十六

  《病源论》云:夫产伤血劳气,腠理则虚,为风邪所乘,邪搏于气,气不得宣越,故令虚肿。轻浮如吹者,是邪搏于气,气肿也。若皮薄如熟李状,则变为水。

  《短剧方》治产后中风冷,成肿欲死方:取鼠壤四升,熬令热,以囊贮着腹上,亦着阴上下,使热气入腹中良。

  《录验方》治产后余痛及血兼风肿方:真当归一物切之,以酒一斗,煮取七升,以四升大豆熬令焦,及酒热(浇热)豆中,去滓,多少服,日二。

  《千金方》治产后风肿面欲裂破者方:以紫汤一服即瘥,神效。

  《经心方》治产后肿满方:乌豆一斗,水五升(二斗),煮取五升,以酒五升,煎取五升,分五服。

  《子母秘录》治产后遍身肿方:生地黄汁一升,酒二合,温顿饮之。

  《产经》治产后诸大风中缓急肿气百病独活汤方:独活 当归 常陆 白术(各二两)

  凡四物,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且覆取汁。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中风口噤方第二十七

  《病源论》云:产后中风口噤者,是血气虚而风入于 颊夹口之筋也。

  《短剧方》云:大豆紫汤治产后中风困笃。或背强口噤,或但烦热苦渴,或头身皆重,或身痒,剧者。呕逆直视,此皆虚冷湿中风所为也。

  大豆三升,熬令极熟,熟自无复声,豫便器KT 若 ,以清酒五升,泼热豆即漉得二升汁,尽服之,温覆小微汗出身体裁润则愈。今产后皆依常稍服之,一以防风气,二则消血结。云周德成妻妊胎触盆缘伤折胎,皆死肠腹中,三日困笃,服此酒即瘥。后以治不安亦佳。

  (今按:《经心方》治产后中风百病。)

  又云:产后忽痉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者方:与竹沥汁一升即醒,中风者尤佳。(今按:勘《葛氏方》多饮。)

  《葛氏方》云:若中风,若风痉,通身冷直,口噤不知人方:作沸汤纳壶中令生,妇以足蹒壶上,冷复易之。

  又方:吴茱萸一升,生姜五累,以酒五升,煮三沸,分三服。

  今按:《录验方》干姜,生姜累数用者,以其一支为累,取肥大者。

  《千金方》治产后百病并中风痉口噤不开,理血止痛独活紫汤方:独活(一斤) 大豆(一斤) 酒(一斗三升)

  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以独活酒洗大豆,即去滓服一升,日三夜一。

  《录验方》治产后中风及饮痛方:当归(二两) 独活(四两)

  凡二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

  《僧深方》治产后中风口噤方:独活(八两) 葛根(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六两)

  四物,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今按:《博济安众方》:独活二两,葛根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二两。上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五六服。)

  《博济安众方》产后中风,角弓反倒,口不语方:蒜(二十辨)

  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灌之,极验。

  《产经》治产后中风,口噤独活汤方:独活(三两) 防风(二两) 干姜(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 当归(二两)

  凡六物,以清酒三升,水七升,合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柔风方第二十八

  《病源论》云:产后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未平复而风邪乘之故也。

  《葛氏方》治产后若中柔风,举体疼痛自汗出者方:独活四两,以清酒二升合煮,取升半,分二服。

  《产经》治产后中柔风,身体疼痛独活汤方:羌独活(三两) 葛根(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一两) 桂心(三两) 生姜(六两) 夕药(三两) 干地黄(二两)

  凡八物,以清酒二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一方无夕药。

  卷第二十三

  治产后虚羸方第二十九

  《病源论》云:夫产损动腑脏,劳伤血气。轻者节养将摄,盈月便得平复,重者其日月虽满,气血犹未调和,故虚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