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


  《子母秘录》云:防产难及运,咒曰:耆利暗罗拔施,罗拔施耆利暗罗河沙呵。

  上,临产预至心,礼签诵满千遍,神验不可言,常用有效。

  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上,临产墨书前四句,分为四符,脐上度至心,水中吞之,立随儿出,曾有效。

  又云:古方酥膏,有难产者,或经三日五不日得平安,或横或竖或一手出或一脚出,百方千计,终不平安。服此酥膏,其膏 在孩儿身上立出。其方无比。初服半匙,渐加至一匙,令多恐呕逆。

  好酥(一斤) 秋葵子(一升) 滑石 瞿麦(各一两) 好蜜(半升) 大豆黄卷皮(二两)

  上六物(味),先用清酒一升,细研葵子,纳酥中 相和,微火煎,可强半升为度,忌生冷,余无忌。

  《产经》云:产难时,皆开门户窗、瓮、瓶、釜、一切有盖之类,大效。

  又云:产难时祝曰:上天苍苍,下地郁郁,为帝王臣,何故不出?速出速出,天帝在户,为汝著名,速出速出。

  又方:〔图〕 以朱书吞之良。

  又方:〔图〕 烧作灰,以水服即生。

  又方:取真当归,使产者左右手持之即生。一云:用槐子矣。

  又方:胡麻油服之即生。

  又方:以大麻子二七枚,吞之立生。

  又方:取弓弩弦令带产者腰中,良。

  又方:取大豆中破,书左作日字,右作月字,合吞之,大吉。

  又方:取夫裤带烧末酒服,良。

  《葛氏方》云:吞大豆三枚。

  又方:吞槐子三枚。

  又方:芦根下土三指撮,酒服之。

  又方:以水银如弹丸大,格口纳喉中,捧起令下,子立出。

  《录验方》云:破大豆以夫名字书豆中,合吞之,即出。

  《博济安众方》:取牛屎中大豆一粒,一片书“父入”字,一片书“子出”字,吞之。

  《龙门方》云:取凿柄入铁裹者烧末,酒服之,立下。

  《短剧方》云:取其父衣以覆井,即出,神良。

  又方:小麦二七枚,吞之即出。

  又方:出蚕种布三寸,烧作散,酒服方寸匕,立出。

  又方:酥一合,以酒和服,即出。

  又方:烧兔毛末服方寸匕,即生。

  《僧深方》云:取猪肪煎吞如鸡子者(黄欤)一枚,即生;不生,复吞之。

  又方:蒲黄大如枣,以井华水服之,良验。

  又方:取灶中黄土末,以三指撮酒服,立生。土着儿头,出良。(今按:《博济安众方》:加灶突墨。)

  又方:滑石末三指撮酒服。

  《千金方》云:烧大刀环(户关反)令热以酒泼之,取一升服之,救死。(《短剧方》同之。)

  《极要方》云:取赤小豆二枚吞之,立儿手持出。

  《新录方》云:葵子二七枚服之。(今检:《短剧方》:陈葵子三指撮,酒服之。)

  《集验方》云:令夫从外含水着妇口中二七过,立出。

  《经心方》云:芎 为屑,服方寸匕,神良。

  卷第二十三

  治逆产方第十

  《病源论》云:逆产犹初觉腹痛,产时未到,惊动复早,儿转未竟,便用力产,则令逆也。或触犯禁忌所为。

  《集验方》云:逆生横生不出。手足先见方:其父名书儿足下,即顺。

  又方:以盐涂儿足底。又可急搔爪之。

  《产经》云:逆生符文〔图〕 (〔图〕 以朱书吞之大吉。)

  又云:逆生手足先出者方:取三家饭置儿手内即顺。

  又方:丹书左足下作“千”字,石(右)足下作“黑”字。

  《葛氏方》云:盐以汤和,涂儿 下,并摩妇腹上。

  又方:真丹涂儿 下。

  又方:取釜月底墨以交牙书儿 下。

  又方:丹书左足下作“千”字,右足下作“黑”字。

  《短剧方》云:烧儿父手足十指爪甲,冶末服之。

  又方:取生艾半斤,清酒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则顺生,若不饮酒,用水。

  《千金方》云:取三家盐,熬,涂儿手足立出。

  又方:取车轮上土,三指撮服之。

  《录验方》云:取盐,真珠各少许,合和,涂儿 下立顺。

  《新录方》云:取三家水,服并洗手即顺生。

  《僧深方》云:熬葵子令黄,三指撮酒服之。

  卷第二十三

  治横生方第十一

  《病源论》云:横生者,产时未到,始觉腹痛,惊动伤损,儿转未竟,便用力产之,故令横生。

  《产经》云:取舂杵头糠,刮如弹丸,酒服之即顺生。

  《短剧方》云:栝蒌实中子一枚,削去尖者,以水浆吞之,立产。

  《葛氏方》云:服水银如大豆二枚。

  又方:取梁上尘,三指撮服之。

  又方:烧铁杵,令赤,纳酒中饮之。

  又方:烧斧如上。

  《集验方》云:菟丝子,酒若米汁服方寸匕,即出。

  又方:车前子服之如上法。

  卷第二十三

  治子上迫心方第十二

  《病源论》云:子上迫心者,节适失宜,胎动气逆,故子上迫心,胎下者生。

  《短剧方》云:子上迫心方:取弩弦缚心下即出。

  《千金方》云:若子趋后孔者,熬盐熨之。(《葛氏方》同之。)

  《葛氏方》云:子上迫心方,取乌犬血,小小饮之立下。

  又云:先出手者,嚼盐涂儿掌中。

  又云:先出足者,以丹书儿左足下作“千”字,右足下作“黑字”,即顺生。

  卷第二十三

  治子死腹中方第十三

  《病源论》云:此或因惊动倒仆,或染温 伤寒,邪毒入于胞脏,致令胎死。其候当胎处冷为胎已死也。

  《短剧方》云:吞水银二两,立出。

  又方:捣芎 ,酒服方寸匕,神良。

  《僧深方》云:取牛膝根两株,拍破以沸汤泼之饮汁,儿。(立出)

  又方:以酒服蒲黄二寸匕。

  又方:好书墨三寸,末,一顿饮之即下。

  《博济安众方》:醋煮赤豆,服三升,儿立出。

  又方:验醋一升,格口灌之。

  又方:当归末,酒服方寸匕,立出。

  《葛氏方》云:以苦酒煮大豆,令浓,漉取汁,服三升,死胎即下。

  又方:饮夫小便一升。

  《龙门方》云:桃根煮浓,用浴膝下,立出。

  《苏敬本草注》云:伏翼屎灰,酒服方寸匕。

  《千金方》云:以牛屎涂母腹上立出。

  又方:蚁室土三升,熬令热袋盛 心下,胎即下。(《短剧方》同之。)

  又方:葵子(一升) 胶(五两,炙)

  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

  《集验方》云:灶中黄土,三指撮,酒服之,立出。(《短剧方》同之。)

  又云:治产难或半生,或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着脊及在草数日不产,血气上荡心。

  女面无色气欲绝方:煎成猪膏(一升) 白蜜(一升) 淳酒(二升)

  上三味,合煎,取三升,分五服,极验。

  又云:产难,子死腹中。又妊两儿,一儿死腹中,一儿活腹中,死者出。生者安方:蟹爪(一升) 甘草(二尺,炙) 阿胶(三两)

  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煮取三升,纳胶令烊顿服。不能顿服,分再服,药入即活。(《千金方》同之。)

  《产经》云:治子死腹中方:取瞿麦一把,煮二三沸,饮其汁立出。一方:冶,下服方寸匕。

  又云:治胎死腹中符文:(此二符以朱书,吞之即生。)

  卷第二十三

  治胞衣不出方第十四

  《病源论》云:有产儿出而胞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出而体疲,不能更用气,胞经停之间外冷气乘之,则血道涩,故胞不出。

  若挽其胞系断者,其胞上则毙人。

  《产经》云:(胞衣不出时,吞之立下,大吉。)

  又方:以水煮弓弦,令少少沸,饮之一升许。

  又方:多服猪肪。

  《陶景本草注》云:吞胡麻油少少。

  又方:取弓弩弦缚腰。

  《葛氏方》云:月水布烧末,以服少少。

  又方:末皂荚,纳鼻中得嚏,即下。

  又方:解发刺喉中,令得呕之,良。

  《僧深方》云:水银服如小豆二枚。

  又方:取夫单衣若巾,覆井立出。

  《短剧方》云:小麦,小豆,合煮汁饮,立出。

  又方:井中土如梧子大吞之。

  《千金方》云:服蒲黄如枣大者。

  又方:男吞小豆七枚,女吞十四枚。(《集验方》同。)

  《集验方》云:牛膝半斤,葵子三升,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医门方》同之。)

  《龙门方》云:取灶中黄土末,着脐中。(今按:《广济方》三指撮水服之。)

  卷第二十三

  藏胞衣KT理法第十五

  《产经》云:凡欲藏胞衣,必先以清水好洗子胞,令清洁。以新瓦瓮,其盖亦新,毕乃以真绛缯裹胞讫,取子贡钱五枚,置瓮底中罗烈,令文上向。乃已取所裹胞盛纳瓮中以盖覆之,周密泥封,勿令入诸虫畜禽兽得食之,毕,按随月图以阳人使理之,掘深三尺二寸,坚筑之,不欲令复发故耳。能顺从此法者,令儿长生,鲜洁美好,方高心善,圣智富贵也。且以欲令儿有父才者,以新笔一柄着胞上藏之,大吉。此黄帝百二十占中秘文也。且藏胞之人当得令名佳士者,则令儿辨慧多智,有令名美才,终始无病,富贵长寿矣。

  又云:一法先以水洗胞,令清洁讫,复用清酒洗胞,以新瓦瓮盛胞,取鸡雏一枚,以布若缯缠雏置胞上,以瓦盖其口埋之。按十二月图于算多上藏之吉。其地向阳之处,深无过三尺,坚筑之,勿令发也,大吉。男用雄雏。女用雌雏。(一说云:如来云:我不杀生,故得寿长,何杀生求寿命?故不疏之。)

  又云:数数失子,藏胞衣法:昔禹于雷泽之上,有一妇人悲哭而来,禹问其由,答曰:外家数生子而皆夭死,一无生在,故哀哭也。禹教此法,子皆长寿,无夭失也。取产胞衣善择去草尘洗之清,作一土人,生儿男者作男像,生儿女者作女像,以绛衣裹土人。先以三钱置新瓮中已,取土人着钱上,复取子胞置钱上,以盖新瓯,令周密封泥之。按算多地上,使儿公自掘埋之,毕,祝曰:一钱为汝领地主,一钱为汝寿领算,一钱为汝领口食,讫,以左足蹈之。坚筑如上法。(今按:后条儿公者儿父也。)

  卷第二十三

  藏胞衣吉凶日法第十六

  吉日《产经》云:正月亥子 二月丑寅 三月巳午寅 四月申酉卯 五月亥酉 六月寅卯辰七月午 八月未申 九月巳亥 十月寅申 十一月未午 十二月申酉又云:甲乙生丙丁藏 丙丁生戍巳藏 戊己生庚辛藏 庚辛生壬癸藏 壬癸生甲乙藏忌日《产经》云:春无以甲乙,夏无以丙丁,秋无以庚辛,冬无以壬癸。

  上四时忌日,皆恶,不避,身子俱亡。

  又云:甲辰、乙巳、丙丁、午未、戊申、戊戍上日勿藏胞,净洗十余过,置瓮中须待良日乃藏之。

  又云:避月十日、二十日、月未尽一日,不可埋胞,大凶。

  又云:当避月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凶。

  又云:避建、除、破、厄、闭日,大凶。

  又云:勿以儿生日,令儿不寿。

  又云:藏胞以 日,小儿死。(又 日法在《湛余经》中。)

  又云:无以八魁日、复日、伯日、小儿生相克日,皆忌。

  卷第二十三

  藏胞恶处法第十七

  《产经》云:藏胞阴地,不见日月,若垣壁下,若粪中,水渎,坑坎之旁,若清溷(胡困反)旁,皆不宜藏之。令儿多气疾,疮疥,痈肿也。

  藏胞当道中,若四衢对间,令儿娄逢县官飞官,遇疫疾。藏胞近故井,若社稷旁,冢墓之边,祠神处所,所居近者,皆令狂痴不寿。

  藏胞故器瓦瓮者,儿令五罪,凶。

  藏胞火烧之处者,令儿则烧死,凶。

  藏胞勿令入虫蛾草等入者,令儿丑恶,多死疡疮病,凶。

  藏胞近社祠,若故社处旁,鬼神祭所,令儿魂魄飞扬不具恶梦,奔走如狂。痴癫,儿脉易惊恐啼,喜见鬼,生恶疮肿,肠痈。

  藏胞勿令犬鼠猪食之,令儿惊螈多疾。

  藏胞故垣墙下令儿常病腹肠。

  藏胞中道令儿戮死不寿,后无子孙。

  藏胞故坟井处,令儿耳目不聪,害孔窍。

  藏胞当门户,令儿痴,失明,喑聋。

  藏胞水旁故池处,令儿以为溺死不葬。

  藏胞溜中令儿失精明而盲。

  藏胞牛兰若故 窖处,令儿痴。

  又云:勿以小儿行年上。(男寅女申为行年上。)又避小儿祸害绝命之地。(天门绝命地,鬼门祸害地。)

  卷第二十三

  藏胞衣吉方第十八

  《产经》云:夫生之与死,夭之与寿,正在产乳藏胞。凡在产者,岂可不慎。敬神畏天者,典坟之所崇;避难推祸者,诸贤之所务也。是以顺天道者昌,逆地理者亡。古之常道也。

  余以暗塞究搜百家之要,藏胞之道术于此备矣。使产生之场几得无咎也。

  凡欲藏胞胎者,可先详视十二月图,算多处者有寿;算少处者不寿。或算多,地者忌神并者亦当避之。次取算多亦吉。又既得寿地,其日恶者,待以良日乃埋之,吉。又,虽为寿处,必得高燥向阳之地,能者寿长、智高、富贵无极也。其高燥地者,达近自在无苦。

  又云:《经》曰:欲藏产子胞胎者,先视十二月神图,八神,诸神在方,不可KT (至也)犯,犯之咎重,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