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


  又方:服淳酢一坏,不瘥,更服。

  《撰集要方》治月水不止方:服蒲黄良。

  《千金方》月水不断方:灸内踝下白肉际青脉。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月水腹痛方第二十二

  《病源论》云:月水来腹痛者,由劳损血气,体虚受风冷,故令痛也。

  《耆婆方》治妇人月节来腹痛血气方:防风(二两) 生姜(六两) 浓朴(三两,炙) 甘草(二两) 术(二两) 枳实(二两,炙) 桔梗(一两)

  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三服。

  《僧深方》治月经至绞痛欲死茯苓汤方:茯苓(三两) 甘草(二两) 夕药(二两) 桂心(二两)

  凡四物,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百病针灸》治月水来腹痛方:灸中极穴,在脐下四寸。

  《广济方》治月水来腹痛方:当归 甘草(各八两) 夕药 茯苓 桂心(各十二分)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生冷、海藻。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崩中漏下方第二十三

  《病源论》云:崩中之病,是复损冲脉,任脉。冲任之脉,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统制其经,故血忽然崩下,谓之崩中。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淋沥不断,名曰崩中漏下也。

  又云:漏下不止,致损五脏,五脏之色,随脏不同,因虚其五色与血而俱下。其状,白者如涕,赤者如红汁,黄者如烂瓜汁,青得如蓝色,黑者如 血也。

  《短剧方》治妇人崩中,昼夜十数行,医所不能治方:芎 (八两)

  上一物,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耐酒者,随多少服之。(《千金方》同之。)

  又治妇人五崩下赤白青黄黑大枣汤方:大枣(百枚) 黄 (三两) 胶(八两) 甘草(一尺)

  凡四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内胶令烊,分三服。今按:《本草》云: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

  又治漏下神方:取槐耳,烧,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立愈。(今按:《千金方》:烧子酒服之。)

  又治妇人漏下病不断,积年困笃方:取鹊重巢柴,合烧末,服方寸匕,日三。鹊重巢者,去年在巢中产,今岁更在其上复作巢是也。(《集验方》同之。)

  又治崩中去血方:舂生蓟根汁一升,温顿服之,亦可以酒煮,随意服之。

  又方:舂生地黄汁一升,顿温服之,即止。(已以《千金方》同之。)

  《医门方》治久崩中昼夜不止,医不能疗方:芎 (八分) 生地黄汁(一升)

  凡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下地黄汁煎一沸,分三服,相去八九里。不耐酒者,随多少,数数服即止,但此二味可单用服之。

  《千金方》治妇人漏赤不止,昼夜上气虚竭方:龟甲(炙) 牡蛎二味,分等,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乱发,服方寸匕,日三。

  又治五色 下方:大豆紫汤,日三服,佳。

  又方:煮甑 汁服之。

  又方:服蒲。

  又灸崩中方:灸小腹横纹,当脐孔直下,一百壮。

  又方:灸关元两旁,相去三寸。

  《葛氏方》治妇人崩中漏下及月,去青黄赤白使无子方:鹿茸(二两) 当归(二两) 蒲黄(二两)

  捣筛,酒服五分匕,日三,加至方寸匕。(《录验方》同之。)

  又方:赤石脂蜜丸,服如梧子三丸,日三。

  又方:露蜂房烧末,三指撮,酒服之,良。

  《广利方》治崩中漏下血方:凌霄花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即止。

  《僧深方》治崩中方:桑耳 干姜(分等)

  下筛,酒服方寸匕,日四五。

  又方:白茅根二十斤,小蓟根十斤,捣,绞取汁,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四。

  《经心方》治长血芎 丸方:鹿茸(二两) 当归(二两) 蒲黄(二两) 阿胶(二两) 芎 (二两) 白术(三两) 干地黄(三两)

  凡七物,捣,筛,和丸如大豆,服十丸,日三。

  又方:生地黄,莲根分等,捣,绞取汁,煎,服任意。

  龙骨丸治长血方:龙骨 阿胶(炙) 赤石脂 牡蛎 干地黄 当归 甘草(炙,各二两) 蒲黄(三两)

  凡八物,捣,筛,丸如梧子,服十五丸,日三。

  《龙门方》疗妇人 下方:人参(一两) 茯苓(二两) 牡蛎(五两,别研)

  余者末,和,饮服酒亦得,日再,以瘥为度。

  又方:灸脐左右各一寸五分,各三百壮。

  《集验方》治妇人漏下不止散方:鹿茸(三两) 当归(二两) 蒲黄(一两) 阿胶(三两,炙) 乌贼骨(二两,去甲)

  下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千金方》同之。)

  《苏敬本草注》云:刮牛黄服之。

  《崔禹锡食经》云:海髑髅子刮服之。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下三十六疾方第二十四

  《病源论》云:诸方说,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十二 者,所下之物,一如膏白,二如清血,三如紫汁,四如赤肉,五如脓痂,六如豆汁,七如葵羹,八如凝血,九如清血,血似水,十如米汁,十一如月浣,十二经废不应期也。九痛者,一阴中痛伤,二阴中淋痛,三小便来即痛,四寒冷痛,五月水来腹痛,月水止则不止,六气满崩痛,七汗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胁下引痛,九腰痛也。七害者,一害食,二害气,三害冷,四害劳,五害房,六害妊,七害睡也。五伤者,一穷孔痛,二中寒热痛,三少腹急 痛,四脏不仁,五子门不正,引背痛。三固者,一月水闭塞不通,其余二固者,谓子阙不载。(今按:《千金方》云:三固者,一羸瘦不生肌肤,二绝产乳,三月水闭塞也。

  七害者,一穷孔痛不利,二中寒热痛,三少腹急坚痛,四脏不仁,五子门不端,六浣乍多乍少,七喜吐阳精也。五邪伤者,一两胁支满痛,二心痛引胁,三气结不通,四邪恶泄利,五前后固塞也云云。)

  《千金方》白恶丸主妇人三十六疾病各异同。疗之方:白恶(三分) 龙骨(三分) 夕药(二分) 黄连(二分) 当归(二分) 茯苓(二分) 黄芩(二分) 瞿麦(二分) 白蔹(二分) 石苇(二分) 甘草(二分) 牡蛎(二分) 细辛(二分) 附子(二分) 禹余粮(二分) 白石脂(二分) 人参(二分)

  乌贼骨(二分) 甘皮(二分) 本(二分) 大黄(二分)

  二十一味,下筛,蜜丸如梧子,未食服十丸,日二,不知,稍增。服药,二十日知,三十日百病悉愈。(今按:《短剧方》有桂心四分、白芷四分,无甘皮、 本。)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八瘕方第二十五

  《病源论》云:八瘕病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其八瘕者,黄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鳖瘕也。

  《千金方》妇人血瘕痛方:干姜(一两) 乌贼鱼骨(一两)

  二味,冶,筛,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录验方》治妇人脐下结物,大如杵升,月水不通,发热往来,下利羸瘦。此为气瘕也,故生肉瘕,不可治;未生肉瘕,可治。干漆丸方:生地黄(三斤,一方二十斤,取汁) 干漆(一斤,熬,捣,筛)

  凡二物,地黄捣,绞取汁;漆冶,下筛,纳地黄汁中,微火煎令可丸,药成,酒服如梧子十五丸,当以食后服之。(《葛氏方》同之,《集验方》服三丸。)

  《玄感敷尸方》治血症如四五月身大方:浸前件二味,五日以后取服,一服一盏,温服之良。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遗尿方第二十六

  《病源论》云:妇人遗尿候,肾虚冷,冷气入胞,胞虚冷,不能制小便,遗尿也。

  《录验方》治妇人遗尿方:矾石(三两,烧令沸,汗尽) 牡蛎肉(三两)

  下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集验方》各二两。)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尿血方第二十七

  《病源论》云:血性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流散,若劳伤经络,其血虚。热渗入于胞,故尿血。

  《极要方》妇人无故尿血方:龙骨五两,为散,空腹,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治妇人无故尿血方:取其夫爪甲,烧作末,酒服之。

  又方:取船故竹茹,曝干,捣末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葛氏方》治妇人尿血方:车前草一斤,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

  又方:葵根、茎、子,无在,取一升,水四升,煮取一升,纳书中白鱼虫十枚,研,服一合。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瘦弱方第二十八

  《玄感敷尸方》主妇人年老体渐瘦弱,头面风肿,骨节烦疼,冷,口干状如骨蒸者,是牛膝酒方:牛膝(一斤) 生地黄(切,三升) 牛蒡(切,曝干,一斤) 生姜(合皮切,一升)

  凡四味,切,于绢袋盛之,以清酒一大升,浸七日,温服一盏,日三。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欲男方第二十九

  《太清经》云:皇帝问素女,对曰:女人年二十八九,若二十三四,阴气盛,欲得男子;不能自禁,食饮无味,百脉动体,候精脉实,汁出污衣裳,女人阴中有虫如马尾,长三分,赤头者闷(莫困反,烦也。),黑头者沫(莫葛反)。

  治之方:用面作玉茎,长短,大小随意,以酱清及二辨,绵裹之,纳阴中,虫即着来出。

  出复纳,如得大夫。其虫多者三十,少者二十。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鬼交方第三十

  《病源论》云:妇人梦与鬼交通者,亦由腑脏气弱,神守虚衰,致鬼灵因梦而交通也。

  《玉房秘诀》云:采女曰:何以有鬼交之病。彭祖曰:由于阴阳不交,情欲深重,即鬼魅假像与之交通,与之交通之道,其有胜于人,久则迷惑,讳而隐之,不肯告人,自为佳,故至独死而莫之知也。

  治之法:但令女与男交而勿泻精,昼夜勿息困者,不过七日,必愈;若身体疲劳,不能独御者,但深按勿动亦善。

  又方:当以石硫黄数两,烧以熏妇人阴下体体,并服鹿角末方寸匕,即愈矣,当息,鬼涕泣而去。

  一方云:服鹿角方寸匕,日三,以瘥为度。

  《短剧方》别离散治男女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怒喜无常,或半年,或数月,日复发者方:杨上寄生(三两) 术(三两) 桂肉(一两一方三两) 茵芋(一两) 天雄(一两,炮) KT 根(一两) 蓟根 菖蒲(一两) 细辛(一两) 附子(一两,炮) 干姜(一两)

  凡十物,合捣,下筛,酒服半方寸匕,日三。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又无令见病者,病者家人见合药,知药者,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

  《千金方》治妇人忽与鬼交通方:松脂(二两) 雄黄(一两)

  二味,先烊松脂,乃纳雄黄末,以虎爪绞令相得。药成取如鸡子中黄,夜卧以着熏笼中,烧令病患自升其上,以被自覆,唯出头,勿令过热,及令气得泄也。

  《玄感敷尸方》主妇人患骨蒸者,多梦与鬼夫交接。为之方:雄黄(一两,破) 虎爪(一枚,末) 沉香(一两,末) 青木香(一两,末) 松脂(二两,破)

  凡五味,合,和以蜜丸,丸如弹丸,纳火笼中,以熏阴,夜别一度,大良。

  卷第二十一

  治妇人令断生产方第三十一

  《短剧方》云:妇人欲断生方:故布方圆一尺,烧作屑,以酒饮之,终身不生产。

  《千金方》云:断产方:灸右踝上一寸三壮,即断。

  又方:蚕子故布方尺,烧末,酒服之。

  卷第二十二

  妊妇脉图月禁法第一

  《产经》云:黄帝问曰:人生何如以成。歧伯对曰:人之始生,生于冥冥,乃始为形,形容无有扰,乃为始收,妊身一月曰胚(芳杯反),又曰胞,二月曰胎,三月曰血脉,四月曰具骨,五月曰动,六月曰形成,七月曰毛发生,八月曰瞳子明,九月曰谷入胃,十月曰儿出生也。(今按:《太素经》云:一月膏,二月脉,三月胞,四月胎,五月筋,六月骨,七月成,八月动,九月躁,十月生。)

  夫妇人妊身,十二经脉主胎,养胎当月不可针灸其脉也,不禁皆为伤胎,复贼母也,不可不慎,宜依月图而避之。

  怀身一月,名曰始形,饮食必精熟暖美,无御大(丈)夫,无食辛腥,是谓始载负也。

  (《病源论》云:宜食大麦。)

  一月足厥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也,厥阴者是肝,肝主筋,亦不宜为力事,寝必安静,无令恐畏。

  上肝脉穴,自大敦上至阴廉,各十二穴。又募二穴,名期门;又输二穴,在脊第九椎节下两旁,各一寸半。上件诸孔,并不可针灸,犯之致危。

  足厥阴肝脉图 怀身二月,名曰始膏,无食辛臊,居必静处,男子勿劳,百节骨间皆病,是谓始藏也。

  (《病源论》云:勿食辛腥之物,二月之时,儿精成也。)

  足少阳胆脉图 二月足少阳脉养,不可针灸其经也。少阳者内属于胆,当护慎,勿惊之。

  上胆脉穴自窍阴上至环铫,各十三穴,又募二穴,名日月,在期门下五分。又输二穴,在背第十椎节下两旁,各一寸半。上件诸穴,并不可犯之。

  怀身三月,名曰始胎。当此之时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是故应见王公、后妃、公主、好人,不欲见偻者、侏儒、丑恶、瘦人、猿猴。无食苗姜兔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