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心方
医心方
《新录方》云:捣生地黄封之。
卷第十八
治犬啮人方第二十四
《病源论》云:凡 犬啮人,七日辄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无苦也。要过百日,方为大免耳。当终身禁食犬肉及蚕蛹,食此,发则死不可救矣。疮未愈之间,禁餐生鱼、猪、鸡、肥腻,过一年禁之乃佳。但于饭下蒸鱼,及于肥器中食便发。若人曾食落葵,得犬啮者,自难治。若疮瘥十数年后,食落葵便发。
《录验方》云:犬食马肉生疮者,当急杀之,多令犬 也。亦可捣枸杞根,取汁以煮米,与犬食之则不 。
《短剧方》云:禁饮酒、食猪肉、生菜、脍、 。
《葛氏方》云:凡狗春月自多 。治之方:以豆酱涂疮,日三、四过。
又方:末干姜,常服。少少并以纳疮中。
又方:即末矾石,纳疮中裹之,止痛不坏,速愈,最良。
又云:若重发者方:捣芦根饮汁即瘥。
又方:薤白捣饮汁良。
《经心方》治 犬啮人方:以人屎涂之,大良。
又方:验酢以壅疮上即瘥。
《短剧方》治 狗啮人方:嗽去其恶血,灸其处百壮,以后当日灸百壮。血不出者,小刺伤之,灸百壮乃止。(今按:《葛氏方》:顿灸十壮,明日以去日灸一壮,满百日乃止。)
又方:取杏仁,熬令黑,冶,着疮中佳。
《千金方》治 犬啮人方:捣韭,绞取汁,饮一升,日三,亦疗已愈而后发者。(今按:《葛氏方》又每到七日饮之。)
又方:取灯残油灌疮中。
《医门方》疗 犬咬人方:又方:栀子皮烧末,石榴黄末,等分,敷疮上,日二,速瘥。
又云:若诸疗不瘥,吐白沫,毒攻心,叫唤欲似犬声者方:取人髑髅骨,火烧作灰,下筛,以东流水服方寸匕,须臾二、三服,即瘥。起死人如神。
《极要方》狂犬伤人方:以蚯蚓屎封之,出犬毛,神效。
《新录方》云:捣生艾叶汁,服七八合。 又方:车 脂涂之。
又方:捣生葛根,取汁,服七合,又末敷之。
《录验方》云:取大蒜作饼,灸疮上,愈。
又方:火消腊蜜,着疮中。
卷第十八
治凡犬啮人方第二十五
《病源论》云:凡被狗啮疮,忌食落葵。虽瘥,经一、二年亦重发。
《葛氏方》治凡犬咋人方:以沸汤和灰,以涂疮上。又苦酒和涂之。
又方: 蓼,以敷疮。冬月煮洗之。
又方:以热牛屎涂之。
又方:捣干姜,服二方寸匕。
又方:生姜汁饮半升,佳。
又方:以头垢少少纳疮中。
《集验方》治凡犬咋人方:以火炙腊,灌疮中。
又取灶中热灰,粉疮中,裹敷,立愈。(《葛氏方》同之。)
《医门方》凡犬啮人方:取杏仁熬熟,捣敷疮,频易。
又方:鼠屎二七枚,烧灰之,敷上,永瘥。《经心方》:烧犬尾末敷疮上,日二,良。
卷第十八
治马咋人方第二十六
《病源论》云:凡人被马啮 及马骨所伤刺,并马缰、 勒所伤,疮皆为毒疮。若肿痛致烦闷,是毒入腹,亦毙人也。
《葛氏方》治马咋人及 人,作疮有毒,肿热疼痛方:割鸡冠血,沥着疮中三下,若父马,用雌鸡;草马有雄鸡。
又方:灸疮中及肿上。
又方:以月经敷上最良。
《极要方》疗马啮人及踏人,作疮毒肿热疾痛方:马鞭梢长二寸,鼠屎二七枚,合烧末,以膏和涂之,立验。
《短剧方》治马咋 方:捣车前草叶敷之。
《经心方》治马咋 方:末雄黄,敷疮上,日一。
又方:用铜青,敷疮中好。
《陶潜方》云:制马啮人方:取僵蚕屑,涂马上唇,则不能啮也。
卷第十八
治马啮人阴卵方第二十七
《集验方》治马啮人阴卵脱出方:推纳之,以桑皮细缝缝之,取乌鸡肝,细锉涂之。且忍,勿即小便,便愈。(《千金方》同之。)
卷第十八
治马骨刺人方第二十八
《医心方》治马骨刺人毒欲死方:以妇人月经血,敷之即瘥。
《新录方》治马骨刺人方:松叶,水煮取汁洗之。
又方:水煮大豆,取浓汁洗之。
又方:煮蓝取浓汁洗之,并服汁五、六合。
《删繁方》治马骨刺人方:烧干马屎,粉疮孔中。
治马毛、血汗垢、屎、
卷第十八
尿入疮方第二十九
《短剧方》:治马骨所刺,及为马所 咋,为马汗、血、毛、垢、屎、尿入人疮中。及人有疮而近马物,毒瓦斯入疮中。先针刺伤出新血数过,漱去之。
研豉作汤,令小沸,以渍疮。
又方:可用热灰汁。
又方:煮马苋草洗之,并服汁。
又方:以车前草叶,捣敷之。
《集验方》治马血入人疮中方:以人粪敷疮中。
又云:治马汗、马毛入人疮中肿痛欲死方:以水渍疮。数易水,便愈。
《葛氏方》云:人体先有疮,而以乘马,马汗若马毛入疮。或为马气所蒸,皆致肿痛烦热,入腹则杀人方:大饮淳酒,取醉则愈。
又方:煮豉作汤,及热渍之,冷易。
又云:为马骨所刺及马血入人故疮中毒痛欲死方:以热灰汁,更燔渍之,常令热,竟日为之,冷即易,数日乃愈。若疮(痛欤)止而肿不消者。炙石熨之,灸上亦佳。
又方:捣麻子,绞饮其汁一升,日三。
卷第十八
治熊啮人方第三十
《葛氏方》治熊虎疮方:烧青布以薰疮口,毒即出,仍煮葛根令浓,以洗疮,日十过,并葛根捣筛,以葛根汁服方寸匕,日五。疮甚者,夕一服。
又方:削楠木,煮以洗疮,日十过。
卷第十八
治猪啮人方第三十一
《千金方》治猪啮人方:松脂炼之,粘贴。
又方:屋雷中泥敷之。
卷第十八
治虎啮人方第三十二
《短剧方》治虎毒方:烧青布以熏疮口,毒则出去。
又方:烧妇人月水污衣,末,敷疮中。
又方:嚼栗涂,神良。
《千金方》治虎疮方:煮葛根洗之,十遍,复饮汁。
又捣散,服方寸匕,日五夜二。
又方:煮铁令浓,洗之。
《医门方》疗虎咬人方:取青布急卷,为缠绕,一头令燃,纳竹筒中,注疮口,令烟熏入疮中。极佳。
又方:但饮酒,恒令醉,当吐毛出。
《枕中方》治虎野狼所啮疮方:取灶中黄土,好苦酒和,敷疮上,当有汁出。良。
卷第十八
治狐尿毒方第三十三
《病源论》云:夫野狐尿棘刺头,人误犯之者,则中其毒,多着手足指,肿痛 热,有端居不出。着此毒者,则不亦是狐尿刺也,盖恶气耳。故方亦云恶刺毒。
《葛氏方》治狐尿棘刺人肿痛欲死方:破鸡子以拓之,良。
又方:以热桑灰汁渍之,冷复易。
《集验方》治狐尿刺方:取猪脂,临烛上,以火烧之,令脂堕所患处一滴,愈。
又云:治恶刺方:取夜光骨、玉女臂烧作灰,和腊月猪脂敷之。夜光骨,烛烬是也,玉女臂,猪髀是也。
又方:取大豆汁,捣蓼和敷之。
又方:杏仁研和水煮浸之。
又方:取夜光骨捣,纳疮中,虫出即瘥。
《枕中方》治狐刺疮方:取葵子煮取汁洗之。
《龙门方》治狐尿刺方:取槐白皮,煮汤渍之,验。
又方:大麦烧灰和蜜涂。
又方:蚁穴中出土七粒,和酢涂,验。
《杂新录方》治狐尿刺方:生麻叶,捣封,数易。
又方:水煮蔓荆子汁,洗之。
又方:捣萝菔根封,日易。
又方:捣水杨叶,敷之。
又方:酢和鼠屎灰敷之。
又方:捣蒜如泥,熬热熨之。
又方:水煮苦参汁洗之。
又方:烧艾熏之。
又方:牛屎敷之。
卷第十八
治鼠咬人方第三十四
《医门方》:疗人被鼠咬,诸处皆肿,经年月不瘥,其咬处有赤脉者是也。
豆蔻十二枚,合皮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了,并嚼敷疮上,立瘥。
卷第十八
治众蛇螫人方第三十五
《病源论》云:凡中蛇,不应言蛇,皆言虫,及云地索,勿正言其名也。恶蛇之类甚多,而毒差剧。时四月、五月,中青 ;三月,苍虺、白颈、大蜴;六月、七月,中竹狩、艾蝮、黑甲、赤目、黄口、反钩、白 、青角,此皆蛇毒之猛者,中人不即治多死。又云有赤 、黄颔之类,有六七种。水中黑色者,名公蛎,山中一种亦相似,并不闻螫人。
又云:有钩蛇,尾如钩,能倒牵人兽入水,没而食。
又云:南方有钩蛇人忽伤之,不死,则终身伺觅其主,不置。虽百人众中,亦直来取之,唯远去出百里乃免耳。
又云:有拖蛇,长七、八尺,如船拖状,毒人必死。即削取船 ,煮汁渍之,便瘥。
又云: 毒,此是诸毒蛇,夏日毒盛不泄,皆啮草木,及吐毒着草木上,人误犯着此者,其毒与被蛇螫不殊,但疮肿上有物如虫蛇眼状,以此别之。
又云:凡蛇疮未愈,禁热食,热食便发。
《本草》云:蛇虺、百虫毒,雄黄、巴豆、麝香、干姜并解。
《葛氏方》云:中蛇毒,勿得渡水,渡水则痛甚于初螫,虽车船亦不免。
又云:治众蛇螫人方:捣 草以敷疮上,立愈,神良。
又方:捣生蓼绞取汁饮少少,以滓敷之。
又方: 青蓝敷之。
又方:嚼干姜敷疮上。
又云:治蛇疮败经月不愈方:先以盐汤洗去疮中败肉,见血止,取千釜KT 草,捣筛以敷之则愈。
又云:治蛇螫人疮已合愈,而余毒在肉中淫之痛痒方:取小、大蒜各一升,合捣,热汤淋之,以汁灌疮良,舂薄亦良。
又云:治蛇螫人若通身洪肿者方:取糠四五斗,着大瓮中,以水泼之,令上未满五升许,又以好酒泼之,以置火上,令沸气出,熏疮口,使毒出则消。
《僧深方》治众蛇螫人方:以头垢着疮中,大良。
《极要方》蛇螫人方:含口椒、苍耳苗,合捣以敷疮上。
又方:生椒三合,好豉四两,以人唾和捣敷,立定。
《集验方》治众蛇螫人方:捣大蒜涂之即愈。
《广利方》蛇咬疮方:雄黄(四分) 干姜(六分) 麝香(一分,研)
捣,筛,以验醋和涂疮上。
又方:暖酒淋洗,日三,良。
《龙门方》蛇螫方:蜂巢烧灰封瘥。
又方:捣梨敷之。(《耆婆方》同之。)
又云:毒入腹者方:羊蹄草叶一握,捣汁饮,吐瘥。(《耆婆方》同之。)
《耆婆方》恶蛇所螫方:取苦莒菜,捣敷螫处。又饮汁一、二升即瘥。
又方:捣车前草根、茎,敷,验。
《苏敬本草注》云:众蛇螫人,捣茺蔚敷之。
又云:蛇螫人,通身肿,樱桃叶捣封之。又绞汁服之。
《医门方》治蛇虺螫人方:急灸螫处二七粒,燃以雄黄,麝香末敷之,日五、六,无药但灸之。
又方:荏叶熟捣,猪脂和敷上,立愈。
卷第十八
治蝮蛇螫人方第三十六
《病源论》云:凡蝮蛇中人,不治,一日死。若不早治之,纵不死者,多残断人手足。
蝮蛇形不乃长,头扁口尖,颈斑,身亦艾斑,色青黑,人犯之,颈腹贴着地者是也。其毒最烈。
又云:有一种,状如蝮而短,有四脚,能跳来啮人,东人名为千岁蝮,中人必死。然啮人竟,即跳上树,作声云:“斫(之若反)木、斫木”者,但营棺。若云:“博叔,博叔”者,犹可急治。
又云:虺形短而扁,身亦青黑色。六、七月中,夕时出路上,喜入车辙,腹破而子出。
人侵晨及冒昏行者,每须作意看之,其螫人有死者。
《葛氏方》治蝮蛇螫人方:捣小蒜,绞饮其汁,以滓敷疮。
又方:捣韭敷之又方:嚼盐,唾疮上讫,灸疮中三壮,复盐嚼以敷疮。
又方:细末雄黄以纳疮中,三、四敷之。
《集验方》治蝮蛇螫人方:令妇人溺所螫上。
又方:令妇人坐上。
《千金方》治蝮螫方:灸上三七壮。
又方熟捣葵,取汁服之。
《苏敬本草注》蝮蛇螫人方:捣落石,绞汁洗之,并服良。
《耆婆方》蝮蛇螫人方:干姜屑敷之。
《广济方》治毒蛇啮方:取慈菇草根,捣,敷之即瘥。其草生水中,如燕尾,大效,勿轻。
《极要方》疗蝮蛇疮方:酢磨蚤休敷之。
又方:捣水蓼敷之,并服汁。
《集验方》治蛇虺诸毒螫方:火消腊以着疮中。
卷第十八
治青蛇螫人方第三十七
《病源论》云:青 蛇者,正绿色,喜绿树及竹上,自挂树竹色一种,人看不觉,若人林中行,有落人颈背上者,然自不甚啮人,啮人必死。此蛇无正形,大者不过四、五尺,世人皆呼为青条蛇,言其与枝条同色,乍看难觉,其尾二、三寸,色黑者,名 。毒最猛烈,中人立死。
《葛氏方》云:青 中人,立死。竹中青 蛇螫人方:灸疮中三壮,毒即不行也。猝无艾,刮竹皮及纸,皆可以丸,又了无此者,便以火烬就热烧疮。
又方:破乌鸡冠血,及热以拓疮上。
《范汪方》治青 蛇螫人方:雄黄干姜末敷疮,良。
卷第十八
治蛇绕人不解方第三十八
《葛氏方》治蛇猝绕人不解方:以热汤淋之即解。若无汤者,令人就溺之亦解。(今按:《千金方》、《集验方》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