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门方》治卒下血或因吃热物而发方:生葛根汁 生地黄汁 生藕根汁各饮一升,日二,瘥。
又方:小豆末和水服方寸匕,日二服,立瘥。
《范汪方》治下血方:干地黄(五两) 胶(三两,炙)
凡二物,治筛,分三服。(《葛氏方》同之。)
又方:干地黄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大便血诸血衄血方:乌贼鱼骨(五分) 桑耳(一分)
凡二物,冶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下血日夜七八十行方:黄连(四两) 黄柏(四两)
二味,淳酢五升,或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枕中方》治人下血方:取鸡苏绞取汁,多少任意服之,愈,(今按:《集验方》:治吐血,下血并妇人漏下。)
《新录方》治卒下血兼血痔方:栀子及皮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分二服。
又方:桃奴,树上死桃子也。取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分二服。
又方:取败船茹(音如)二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
又方:荆叶切三升,以酒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分二服。
又方:赤小豆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汁,渴饮汁,饥啖豆。
又方:以水三升煮葱白一升半,取一升二合汁,分三服。
又云:食热物下血方:捣生葛根,取七八合汁,饮之。
又方:捣生地黄取汁,饮七八合。
又方:捣生藕取汁,饮七八合。
又方:生 荷根汁,饮六七合。
又方:酒三升,煮大枣二十一枚,取汁分二三服。
又方:一(以)水服石榴皮末方寸匕,日二。
又方:捣蓟,无问大小猫虎羊等,取汁饮之,煎取,若冬月无生者,掘取根或干者切二升,
卷第十二
治小便不通方第十七
《病源论》云:小便不通者,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此二经为便不《葛氏方》治小便不通方:熬盐令热,纳囊中,以熨少腹上。
又方:以盐满脐,灸上三壮。(以上《短剧方》同之。)
又方:末滑石,水服方寸匕。
又方:以衣中白鱼虫纳小孔中。
《千金方》治小便不通方:水四升,洗甑带,取汁,煮葵子,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葵子、车前子,水五升,煮取二升半。三服。
又方:鲤鱼齿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新录方》治小便不通方:水渍石,迭熨少腹下出,或烧石热熨少腹,以出为度。
又方:车前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再服。
《短剧方》小便不通及关格方: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于筒中,吹纳下部即通。秘方。
又云:治小便闭方:豉半升,水四升,煮一沸,去滓,一服立愈通。
《医门方》疗小便不通方:取乱发如拳大,烧作灰、末、筛,酒服方寸匕,立愈。
又云:疗小便不通、小腹满闷,不急疗杀人方:葱白切一合,盐少许,捣绞取汁,灌三五豆粒许入水道中,水便出。极效。
《集验方》:治淋、小便不利、阴痛,石苇散方:石苇(二两) 瞿麦(一两) 滑石(五两) 车前子(三两) 葵子(二两)
凡五物,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
《令李方》治淋,胞满不得小便滑石散方:滑石(一两) 通草(半两) 石苇(一两)
凡三物,冶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范汪方》治小便不通方:取陈葵子一升,淳酒三升,煮之服尽。
卷第十二
治小便难方第十八
《病源论》云:小便难者,此亦是肾与膀胱热故也。
《录验方》治小便难淋沥方:通草(二两) 茯苓(二两) 葶苈子(二两,熬)
凡三物,下筛,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新录单方》治小便不出、腹满气急者方:灸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依年壮。
又方:车前草切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日一。
又方:甑带一枚,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再服。
又方:大麻子三升,以水五升,煮麻子腹破,分二服。
又方:煮滑石取汁,饮之立下。
又方:葵子二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分三服。
又方:茅根切二升,煮服依前,兼去渴,最妙。
《医门方》疗小便难方:以少盐纳茎孔中即通。
卷第十二
治小便数方第十九
《病源论》云: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
《范汪方》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方:菖蒲 黄连二物,分等,冶筛,酒服方寸匕。
又方:石膏半斤,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稍服。(以上《葛氏方》同之。)
《千金方》治小便利复非淋方:榆白皮二斤,水一斗,煮取五升,服三合,日三。
又方:三年重鹊巢烧末,服之。
《葛氏方》:治小便卒太数复非淋,一日数十过,令人疲瘦方:灸两足下第二指本节第一理七壮。
又方:不中水猪膏如鸡子者一枚炙,承下取肥汁尽服之,不过三。此二方并治遗尿也。
又方:鸡肠草一把,熟捣,酒一升渍一时,绞去滓,分再服。
《医门方》疗小便数日夜出无节度方:小豆苗叶,捣绞取汁,饮一二升,立止,极效。
卷第十二
治小便不禁方第二十
《病源论》云: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新录方》治小便不禁方:柏树白皮切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再服,相去十里。
又方:故甑带,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
又方:露蜂房灰,酒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石榴皮子灰,酒服方寸匕。
又方:榆白皮切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
《令李方》:小便不禁数行方:当归(二两) 甘草(五分)
凡二物,冶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三,一月瘥。夏月纳茯苓,阴肿痛纳黄 分等。
《极要方》疗小便不禁或如血色方:麦门冬(八两,去心) 蒺藜子(二两) 甘草(一两,炙) 干姜(四两) 桂心(二两) 干地黄上,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卷第十二
治小便黄赤白黑方第二十一
《僧深方》治膀胱急热、小便黄赤滑石汤方:滑石(八两,碎) 子芩〔(一名黄芩)三两〕 车前子(一升) 葵子(一升) 榆皮(四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龙门方》疗人小便白稠方:取蜂房烧作灰,和水一服一匕,瘥。
《范汪方》治小便利多而或白精从尿后出方:栝蒌(三分) 滑石(二分) 石苇(一分)
三物,为散,麦粥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小便白浊而多方:桑茸(三分) 甘草(五分)
二物,为散,以酢浆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虚羸,少(小)便青黄白黑,白如米汁方:白善〔(一名白玉)六分〕 龙骨(五分) 牡蛎(二分) 小豆(三两,熬) 土瓜根(二分)
凡五物,冶筛,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卷第十二
治小便血方第二十二
《病源论》云: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养生方》云:人食甜酪,勿食大酢,变为尿血也。
《新录方》治尿血方:车前草,捣绞取汁,服五合,旦空腹服之。
又方:棘刺二升,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范汪方》治小便血方:乌芋根五升,捣取汁,服一升。
《千金方》治尿血方:豉二升,酒四升,煮取一升,顿服。
又方:生大麻根十枚,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龙骨细末,温酒服方寸匕。
又方:熬盐热熨少腹,并主淋。大良。
又方:刮滑石屑,水和涂少腹绕阴际,佳。
又方:灸大敦穴,随年壮。
又云:治房损伤中尿血方:牡蛎 车前子 桂心 黄芩四味,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二匕。
又云:治虚劳尿血淋方:葵子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日三。
《葛氏方》治小便血方:茅根一把,切,煮,去滓,数饮之。
又方:捣葱白取汁服一升。
《短剧方》治生地黄汤治小便血方:生地黄(半斤) 柏叶(一把) 黄芩(二两) 胶(二两) 甘草(二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绞去滓,纳胶令烊,取二升半,分三服。
《博济安众方》疗小便出血方:地黄汁一升,姜汁一合,相和顿服。未瘥,再服。
卷第十二
治遗尿方第二十三
《病源论》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求俱反,救也)于水故也。
防己 防风(各三分) 葵子(二分)
冶,末,服方寸匕。一方防己三升。
又方:矾石、牡蛎分等,冶合,以黍粥服方寸匕,日三。
《令李方》治遗尿夕药散方:白薇(一两) 夕药(一两)
凡二物,冶合,下筛,酒若水服方寸匕,日三。
《龙门方》治遗尿不禁方:取燕巢中蓐(乳属反,兹也,席也)烧灰。服一钱匕,日三,七日瘥。
今按:《本草拾遗》云:水进方寸匕,亦主哕。
《录验方》治遗尿龙骨散方:桑茸(三两) 矾石(二两) 牡蛎(二两) 龙骨(三两)
凡四物,合冶,下筛,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治遗尿、小便涩方:木防己(二两) 葵子(二两) 防风(二两)
三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散亦服佳。
《短剧方》治遗尿灸穴:灸遗道,在侠玉泉五分,随年壮。
又方:灸阳陵泉、阴陵泉,随年壮。在膝下一寸。
卷第十二
治尿床方第二十四
《病源论》云: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偏多,或不禁而遗失。
《新录方》治尿床方:大麻根皮切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二服,小儿减之。
又方:大豆叶三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卷第十三
治虚劳五劳七伤方第一
《病源论》云: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极六精肾(是按:虚劳阴痿《千金方》云:三人九子丸主五劳七伤补益方:酸枣仁 柏子仁 薏苡仁 枸杞仁 蛇床子 五味子 菟丝子 菊子 子 荆子地肤十五味,加苁蓉三两,余各二两,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
《范汪方》开心薯蓣肾气丸,治丈夫五劳七伤,髓极不耐寒,眠即胪胀,心满雷鸣,不欲饮不发去冷,肉苁蓉(一两,一方无) 山茱萸(一两,一方无) 干地黄(六分,一方代干姜) 远志(六分)
分) 菟丝子(六分)
凡十二物,捣下筛,蜜丸如梧子,服十丸至二十丸,日二夜一。若烦心即停减之。只服十丸十五夜独寝不寒,止服一剂。
又云:六生散治五劳七伤五缓六急,治寒热胀满,大腹中风垂曳,消 逐血,补诸不足,令人肥白方:生地黄根(二斤) 生姜(一斤) 生菖蒲根(一斤) 生枸杞根(一斤) 生乌头(一斤) 生章凡六物,合七斤,熟洗之,停令燥KT 切之,美酒二斗都合渍三四日,出爆之,暮辄还着酒中《煎药方》云:酥蜜煎治诸渴及内补方:酥(一升) 蜜(一升) 地黄(煎,一升) 甘葛(煎,一升) 大枣(百枚) 茯苓人参 薯蓣上八物,先蜜酥入合搅,烊后甘葛煎入,烊枣膏,以绝绞入,然后茯苓、人参、薯蓣等散入今按:酥蜜煎方有数首,或药种多少不同,或分两升合各异,仍取当今名医增损之法以备俗酥(小一升) 蜜(小一升,煎去滓沫,无用甘葛煎) 甘葛(煎,大三升) 地黄(煎,大二合五十枚,取肉筛)
凡十物,先以酥入生姜煎煎之,令相得,次入蜜,次以甘葛煎和大枣,炼胡麻绞去滓入,次火少《杂酒方》枸杞石决明酒治除腰脚疾疝癣,诸风痹恶血,去目白肤翳赤膜痛眨眨泪出瞽盲轻石决明(干者一大斤,洗,炙) 枸杞根白皮(小一斤)
上二物,细切,盛绢袋,以清酒四斗五升渍之。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滓,始《太清经》五茄酒治五劳七伤,心痛血气乏弱,男子阴痿不起,囊下恒湿,小便余沥而阴痒耐老用雄一升物,渴,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伤中少气,阴消脑疼,忧患惊邪恐悸,心下结痛,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好唾,膈中痰水,水肿,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脚中酸痛,不欲践地。身中不足,四肢沉重,时行呕哕,折跌绝筋,积聚,五劳七伤,目暗清盲,热赤痛,补虚羸,除寒热,益气力,长肌肉,止腰痛,充五脏,利小便,益精气,止泻精,久服耳目聪明,阴气长强,坚筋骨,填脑髓,养神安魂,令人身轻。能跳越峰谷,不老而长生也。
枸杞根切,大一石,以水大三斛,入煮取五斗汁,去滓,加薯蓣、藕根各二大升,煮取一大斗,黄煎如糖《录验方》生地黄煎补虚除热,将和取利也。散石痈疽疮疖痔热皆宜之方:生地黄根随多少舂绞取汁,复重舂绞取之,尽其汁,乃除去滓也。以新布重绞其汁,去滓碎浊,令清净,置KT 中置釜汤上煮KT ,勿塞全边,令汤气得泄不沓也。煎地黄汁竭减半许,后煎下,更以新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去复煎竭之,令如饴糖成煎。北方地黄肥,味浓,作煎甘美;东南地黄坚细,味薄,作煎咸苦不美,然为治同耳。能多作则美好也,少作则易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