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人参 天麻(煨) 茯神 白附子(炮) 牛胆 南星(炒,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青黛(二钱) 朱砂(水飞,五分) 麝香(一分) 为细末,蜜丸桐子大,用钩藤煎汤,化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风
胎风者,由在胎之时,脏腑未具,神气未全,其母动静不常,沉酒房劳,或忧愁思虑,呼唤声高,自闻大声,心伤神动,兼又将养失宜,感冒寒暑,腠里开泄,风邪乃伤,入于胞中,儿生之后,邪气在脏,不能宣通,又或包裹,一失冷伤脐带,风触四肢,乳哺又乱,吐 顿成。时或面青,时复面红,痰壅壮热,惊卧不安,手足摇动,身反强直,头面如火,撮口不乳,胃间青色,拘挛握指。然男握外,女握内为顺。若逆搐或偏搐,身冷而软,角弓反张,面青唇战者,皆为不治。然胎风症亦眼合,不可误作慢脾,妄投温药。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风
天麻丸
治胎风。
天麻 半夏(姜制) 防风 羌活 胆星 僵蚕 全蝎(等分) 为末,面调丸,芡实大,朱砂为衣,钩藤煎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寒
胎寒者,在胎母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所致。必腹痛肠鸣,便青下利,寒栗时发,握拳曲足,失治则成盘肠溏泻,口噤慢惊。若胎寒气痛不已,木香磨水,调乳香、没药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寒
白芍药汤
治胎寒腹痛。
白芍药(一钱) 甘草(四分) 泽泻(八分) 薄桂(三分) 姜水煎服。如误汗误下后,加人参、木香;发惊加钩藤。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寒
助胃膏
治胎寒内痢,胃气虚弱,腹胁胀满, 乳便青。
白豆蔻肉豆蔻(面裹煨去油) 人参 木香(各五钱) 丁香(三钱) 藿香叶茯苓 白术(炒黄) 砂仁 桂枝 甘草炙(各一两) 陈皮(一两) 沉香(二钱)
山药(二两) 为末,蜜丸,炒米汤化下,芡实大一丸。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胎热者,是因在胎,其母过食热毒之物,或服热药,令儿降生,闻有血气,时时叫哭,食乳性急,身发壮热,色如淡茶,面赤目闭,口热如汤,大便黄赤,眼赤瘦损、或多虚痰气而喘满,眼目哆泪,神困阿欠,呃呃作声,两便不利,或利而便血水,甚至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此皆胎中受热、受惊所致也。失治,重则发惊;轻则鹅口重舌紫赤丹瘤。宜先酿乳,次第解之,当以渐而愈,不可过用寒凉,变生吐利恶症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酿乳法
母子同服。
猪苓 赤茯苓 天花粉 泽泻 茵陈 山栀(去壳) 生甘草 生地黄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甘豆汤
治婴孩胎热。
甘草(一钱) 黑豆(二钱) 淡竹黄 灯心(七茎) 水煎。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朱砂散
治胎热有痰。
朱砂 牛黄 天竺黄 铁粉(各一分) 麝香五厘 为末,竹沥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黄
胎黄者,是母受热毒传入于胎而成也。其候生下面目遍体俱黄,大便不通,身发壮热,尿如枝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当用酿乳生地黄汤之类,仍忌食热毒为要。更有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此黄病也。如身痛膊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甲皆黄,小便如黄尘色,着物皆黄者,此黄胆也。渴者,难治。然此二症多成于大痛之后,更有生下半周,或及百日,不因病后而身微黄者,此胃热也。又有面黄而腹大多积,食土而渴者,此脾疳也。若自生下而身黄者,此胎疸也。然诸疽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必胃怯或胃不和耳。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黄
地黄汤
生地 赤芍药 天花粉 川芎 当归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甘草 茵陈(各等分)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黄
犀角散
治婴孩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 茵陈 栝蒌根 升麻 龙胆草 甘草 生地 水石(煨)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肥
有生下遍身肌浓,血色通红,其面色亦红,而黑晴多,时时生痰,自盈月以后,渐渐肌瘦,五心热而大便难,时时生涎,目白睛粉红色者,此名胎肥。是亦在母腹中,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流主胞中,以致形质虚肥,血分壅热也。宜内用大连翘饮,加减调服,外以浴体法浴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肥
浴体法
天麻(二钱) 全蝎(去毒) 朱砂(各五分) 乌蛇肉(酒浸) 白矾青黛(各三钱) 麝香(一分) 共研匀,水三碗,入药三钱,桃枝一握,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但勿浴背。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肥
大连翘饮
方见前口麋七星疮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怯
有生下面无精光,肌肉瘦薄,大便白而身无血色,目无精彩,时时哽气多哕者,此即胎怯也。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成胎之际,元气即已浇漓。受胎之后,气血复难长养,以致生下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故生下凡面红黑睛多者,胎实也。面黄白睛多者,胎怯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怯
调元散
山药 茯苓 橘红 人参 白术(炒) 当归(炒) 甘草(炙) 枸杞(各二钱)
陈冬米(三合) 为末,每用圆眼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天(儿科)
天 者,由乳母醉酒嗜欲过度,烦毒之气入乳,遂使心肺生热,痰壅气滞,不得宣通,加之外挟风邪,内热不得发越,乃成此症。其候眼目翻腾,手足抽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惊悸壮热,双眸反上,唇多焦燥,甚者,爪甲皆青,如祟之状,其脉浮实而洪大,初发之时必频频呵欠可验也。其症属阳,治宜解利风热而愈。名 者,以眼上视而名之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凡气和,乃升降安乐之由,气逆,则郁结疾病之始。小儿有盘肠者、原非暴得,皆因气郁积久,荣壅卫结,五脏六腑无一舒畅,其气乘虚发作,不行上下,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气刺攻冲,隐隐脐上,如蛇之形,有声辘辘,连连而作,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肠中滞结,小便频数,上唇焦干,头汗多出,面青或黑,头腰必曲,不吃乳食,腹痛眉动,或时沉困。气大汗,甚至爪甲青黑。然此症有成于生下浴迟,感受寒冷,冷气匿于肠中,搏于小肠而然;或母妊娠之时,忧愁思虑心气蕴结,触入胎中,至生之日,又或少感寒冷,与气相搏而成。亦有阴阳二症,阴则曲身而大便青沫,阳则怄体大叫,大便色青,干啼无泪,失气肠鸣。如二症交互者,乃半阴半阳,治法宜顺气化痰,温行宣泄而已。书又曰:男名肠,女名盘肠,总气滞所致也。若遍身冰冷,唇脸青颤,腹满干啼,凑心刺痛,手足甲黑,气冷大汗者,死。更有内 者腹痛多啼,唇黑囊肿,粪青汗出,咬乳流涎,伛偻反张,腹胀目瞪,虎口脉纹入掌,眼内有红筋斑血,有类惊候。亦有阴阳之别,阴者,起于吐 之后,胃气虚弱,精神昏愦, 不宁,手足螈 ,啼叫沉困;阳者,起于身体发热,惊悸大哭,精神恍惚,或睡或醒,涎鸣气粗,手足潮搐,惊啼叫。书虽曰:天 属阳,内 属阴。总之,皆非阳症。以二症较之,特指其阴中之阳耳。治法不外温脏镇惊,顺气化痰。数症其候,仿佛最易互差,如内 者,原因寒邪壅结,兼惊风而得,故易似惊候。惟眼有红丝斑血可验。盘肠最类虫痛,但额上有汗,腰曲干啼;虫痛又必呕吐清沫,痛有去来,随啼干哭,鼻头唇口皆乌。盘肠内,多因胎受寒冷,故令儿夜啼。盖阴盛于夜,阴极发躁,寒极作痛,故啼耳。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钩藤饮
治天 。
钩藤 人参 犀角(各五分) 炙甘草(二分) 全蝎(去毒,焙,二分半) 天麻(四分,煨)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天竺黄散
治婴孩天 ,目睛吊上,四肢螈 。
天竺黄 炙甘草 腊茶(各一钱) 全蝎(生薄荷叶裹,炙,七个) 荆芥穗(炒,五分) 绿豆(四十粒,半主半炒) 白矾( ,五分) 雄黄(水飞,五分) 为末,人参汤调服。如颊赤者,薄荷汤调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调中散
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青木香 川 子(去皮、核) 没药 人参 茯苓(各五分) 桂枝(去皮,三分五厘)
白牵牛(二十五粒,一半生一半炒) 用葱白二寸,盐一捻,水煎,食前服。
一方
治盘肠气 。用葱一握,水煮汤淋洗儿腹,再以葱频熨儿脐,良久尿出痛止。
一方
治盘肠气 。用乳香、没药、木香,水煎,食前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木香丸
治惊风内 ,肚痛惊啼。
没药 木香 茴香 钩藤(各一钱) 全蝎 乳香(各五分)
上将乳香、没药另研细,入诸药末,揉大蒜,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丸,钩藤灯心汤化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乳香丸
治惊风内 ,腹痛夜啼。
乳香(五分) 没药 沉香(各一钱) 蝎梢(七个) 槟榔(一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钩藤汤化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盘肠内(儿科)
琥珀丸
治急慢惊风,痰涎潮热,昏冒目瞪,内 搐搦反张,腹痛,及夜啼不安。
辰砂 琥珀 僵蚕(去嘴,炒) 牛黄 南星牛胆制乳香 白附子(炮) 代赭石(醋 ,七次) 全蝎(去毒炒) 天麻(煨) 蝉脱 白术(土炒,各一钱) 麝香(三分)
龙脑(一两) 为末,蜜丸,薄荷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夜啼(儿科)
小儿夜啼者,有因胎热伏心,阴则与阳相刑,热则与阳相合,夜则阳衰,阴乃与阳相搏,脏气相击,故作痛而夜啼。其候面赤唇红,恍惚壮热,小便色赤。手足动摇,咂口弄舌,憎热燥闷,重则胸突头反也。有因胎惊而啼者,其候必一啼。若绝,而面紫手足阙冷,乍醒乍啼。然身体温凉大便青绿者,阴也。若身体发热,精神不清,睡中惊啼,二便赤黄者,阳也。若身热而便青白,或身凉而便赤黄者,半阴半阳也。至若啼时,口多涎沫,腰曲拘挛面青泻青者,寒痰内 也。若啼时多搐,手足张惶,紧抱父母,四顾恐怖者,此必因视非常之物,及客忤耳。如若目有所睹而惊哭者,此必邪祟所侵,其候虎口无纹,而色变易不常也。凡啼而不哭是痛,故直声来往而无泪。哭而不啼是惊,故连声不绝而多泪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夜啼(儿科)
万金散
治脏冷夜啼。一方有茴香、甘草。
当归 沉香 丁香 白术 人参 乳香 五味子 桂 赤芍药 水煎,食后服。
一方
治心经蕴热夜啼。
麦冬 生地(各一钱) 车前子(六分) 远志肉(七分) 茯神(七分) 钩藤(五分)
甘草(生,三分) 木通(五分) 灯心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夜啼(儿科)
蝉花散
治婴儿夜啼不止,状若鬼累。
蝉脱七个,用下半截,盖上半截能令夜啼耳。为末,薄荷汤入酒少许,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夜啼(儿科)
花火膏
灯花 朱砂 研细末,蜜调,俟儿睡,抹唇口。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客忤(儿科)
婴孩卒然心腹刺痛,腹大而满,啼叫烦闷欲绝者,有因气血软弱,精神未全,外邪客气兽畜等物,触而忤之,或客气未去,入房喘息末定,便乳儿者,皆能成为客忤。其候惊啼,口出青黄白沫,水谷解离,面目变易,腹痛面急,反倒偃侧,脉来弦急而数,状似惊痫,但此必眼下视而不上窜耳。治当镇惊辟邪,补心温气,勿用大寒之剂,妄作惊风峻下,致成慢惊。更须视其口中左右,若有悬痈小小肿核,即以竹针刺破最宜急治,延久难愈也。若至四肢疲软而面黑目视无光,涎流不收,牙噤气冷者,不治。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客忤(儿科)
雄麝散
治客忤腹痛危急。
雄黄(一钱) 明乳香(五分) 麝香(一字) 为末,每一字,鸡冠血,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客忤(儿科)
黄土散
治卒中客忤。
灶中黄土、蚯蚓粪各等分,研细,水调涂小儿头上及五心上,为良。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物触(儿科)
物触者,因小心所爱之物,强夺取之,则令怒生,神随物散,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 ,有若诸恶症候,莫知所以,故须询其父母,遂其所欲,以药调理,宁神自安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物触(儿科)
沉香顺气散
治物触。
沉香 茯神 紫苏叶 人参 甘草(炙,各等分) 为细末,用紫苏梗煎汤,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白虎(儿科)
白虎者,如太岁在已,白虎在辰;太岁在申,白虎在末,余皆仿此类推。神在其方,不知禁忌,出入稍犯,便能为病。身发微热,有时小冷,有时啼叫,屈指如数,手足不螈 者是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白虎(儿科)
集香散
治婴孩白虎病。
降真香 沉香 乳香 檀香 人参 安息香 茯神 甘草 酸枣仁 水煎,入麝香半字调服,其药滓,房内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