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加减茱萸汤

  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胸鬲满痛,腹胁绞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利不止,少气羸困;及因生产,脏气暴虚,邪冷内胜,宿疾转甚。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一两半) 桔梗 干姜(炮)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 半夏(汤洗七次) 防风 细辛 当归(酒浸,炒) 茯苓 牡丹皮 桂心(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热服。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枳术汤

  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名曰气分。

  枳实(麸炒去瓤,一两半) 白术(三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夺魂散

  治妇人产后虚肿喘促。利小便则愈。

  生姜(三两,取汁) 白面(三两) 半夏(七个,汤洗去滑,破)上以生姜汁搜面,裹半夏为七饼子,炙焦熟,为末。熟水调一钱,小便利为效。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大调经散

  最治产后肿满,喘急烦渴,小便不利。(方见第六论)第八论曰:产后乍见鬼神者何?答曰:心主身之血脉,因虚伤耗血脉,心气则虚,败血停积,上干于心,心不受触,遂致心中烦躁,卧起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倒。医工不识,呼为血邪,如此治之,必不得愈。但服调经散,每服加龙脑一捻,得睡即安。

  调经散

   方见第七论,每服加龙脑一捻。

  第九论曰:产后不语者何?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产后虚弱,多致停积败血,闭于心窍,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气通于舌,心气闭塞,则舌亦强矣,故令不语。如此但服七珍散。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七珍散

  人参 石菖蒲 川芎 生干地黄(各一两) 细辛(一钱) 防风 朱砂(各半两,别研)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调下,不以时服。

  第十论曰:产后腹痛又泻痢者何?答曰: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易侵,若未盈月,饮冷当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故腹痛作阵,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水谷不化,洞泻肠鸣,或下赤白, 胁 胀,或走痛不定,急服调中汤立愈;若医者以为积滞取之,则祸不旋踵。谨之谨之!。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调中汤

  高良姜 当归 桂心 芍药 附子(炮) 川芎(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上为锉散。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评曰:产后下痢,非止一证,当随所因而调之,既云饮冷当风,何所不至。寒热风湿,本属外因;喜怒忧思,还从自性;况劳逸饥饱,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调中;赤白滞下,非此能愈,各随门类,别有正方。今录桃胶散、白头翁汤以备用,余从滞下门选用之。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沉香桃胶散

  治产后利下赤白,里急后重, 刺疼痛等证。

  桃胶(瓦上焙干) 沉香 蒲黄(纸鬲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食前服。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白头翁汤

  治产后下利虚极。

  白头翁 甘草(炙) 阿胶(各二两) 黄连 柏皮(去粗皮) 秦皮(去粗皮,各三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第十一论曰:产后遍身疼痛者何?答曰: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走,遇气弱,则经络分肉之间,血多流滞,累月不散,则骨节不利,筋脉急引,故腰背不得转侧,手脚不能动摇,身热头痛也。若医以为伤寒治之,则汗出而筋脉动摇,手足厥冷,变生他病,但服趁痛散以默除之。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趁痛散

  牛膝(酒浸) 甘草(炙) 薤白(各一分) 当归 桂心 白术 黄 (各半两) 独活(半两) 生姜(半两)

  上锉散。每服半两,水五盏,煎至二盏,去滓,食前分二次热服。

  评曰:趁痛散不特治产后气弱血滞,兼能治太阳经感风头疼,腰背痛,自汗发热。若其感寒伤食,忧恐惊怒,皆致身疼,发热头痛,况有蓐劳诸证尤甚,趁痛散皆不能疗,不若五积散入醋煎用却不妨。

  五积散

   方见伤寒太阴经。

  第十二论曰: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有燥粪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丸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而投以寒药,则阳消阴长,变动百出,性命危矣。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麻仁丸

  麻仁(研) 枳壳(麸炒) 人参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未通又加丸数。

  评曰:产后不得利,利者百无一生。去血过多,脏燥,大便秘涩,涩则固当滑之,大黄似难轻用,唯葱涎调腊茶为丸,复以葱茶下之必通。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阿胶枳壳丸

  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

  阿胶 枳壳(麸炒去瓤,等分)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别研滑石为衣。温水下二十丸;半日来未通又服。

  第十三论曰: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而劳役损动,致血暴崩,淋沥不止;或因咸酸不节,伤蠹荣卫,气衰血弱,亦变崩中。若小腹满痛,肝经已坏,为难治,急服固经丸以止之。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固经丸

  艾叶 赤石脂( ) 补骨脂(炒) 木贼(各半两) 附子(一个,炮去皮脐)上为末,陈米饮和丸,梧子大。食前温酒、米汤下二十丸。

  评曰:血崩不是轻病,况产后有此,是谓重伤,恐不止咸酸不节而能致之。多因忧惊恚怒,脏气不平;或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成崩中,固经丸似难责效,不若大料煮芎 当归加芍药汤,候定,续次随证合诸药治之为得。

  芎 当归加芍药汤方

   方见眩晕门,加芍药等分第十四论曰:产后腹胀闷、呕吐不定者何?答曰:败血散于脾胃,脾受之,不能运化精微而成腹胀;胃受之,则不得受纳水谷而生吐逆。医者不识,若以寻常治胀止吐药疗之,病与药不相干,转更伤动正气,疾愈难治,但服抵圣汤。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抵圣汤

  赤芍药 半夏(汤洗七次) 泽兰叶 人参 陈皮(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上为锉散。每作一剂,用水二碗,生姜半两,煎至二盏,去滓,分三次热服。

  第十五论曰: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阳明者经脉之海,起于鼻,交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产后气消血散,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其疾不可治,名胃绝肺败。此证不可治,不出方。

  第十六论曰: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血去喘息自定。

  夺命丹

   方见第二论评曰:产后喘急固可畏,若是败血上熏于肺,犹可责效夺命丹。若感风寒,或因忧怒,饮食咸冷等,夺命丹末可均济,况孤阳绝阴乎?若荣血暴绝,宜大料煮芎 汤亦自可救;伤风寒,宜旋复花汤;性理郁发,宜大调经散,用桑白皮杏仁煎汤调下;伤食,宜见 丸、五积散。

  芎 汤

   方见眩晕门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旋复花汤

  治产后伤风,感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坐卧不宁。

  旋复花 赤芍药 半夏曲 前胡 荆芥穗 五味子 甘草(炙) 茯苓 麻黄(去节汤) 杏仁(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大调经散

   方见第七论

  五积散

   方见伤寒太阴经,入醋煎

  见 丸

   方见第五论第十七论曰:产后中风者何?答曰:产后五七日内,强力下床;或一月之内,伤于房室;或怀忧发怒,扰荡冲和;或因着艾伤艾,伤动脏腑,得病之初,眼涩口噤,肌内搐。渐至腰脊筋急强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尔中风所得也。

  评曰,问产后中风,风是外邪,血虚则或有中之者,直答以人作,不可治,问答不相领解,如何开示后人,立论之难有如此者。若是中风,当以脉辨,看在何脏,根据经调之,强力下床,月内房室,忧怒着灸,非中风类,蓐劳、性气、火邪,治各有法,非产后病。不暇繁引,学人识之。

  第十八论曰:产后心痛者何?答曰:心者血之主。人有伏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得消散,其气遂上冲,击于心之络脉,故心痛。但以大岩蜜汤治之,寒去则血脉温而经络通,心痛自止,若误以为所伤治之,则虚极,寒益甚矣。心络寒甚,传心之正经,则变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药不可轻用如此。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大岩蜜汤

  干熟地黄 当归 独活 吴茱萸(汤) 干姜(炮) 芍药 桂心 甘草(炙) 小草(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锉散。每服半两,用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微热服。

  评曰:产后心痛,虽非产蓐常病,庸或有之,九痛未必便是血痛,设是,岩蜜汤岂可用熟地黄?熟地黄泥血,安能去痛?此方本出《千金》,用生干地黄耳。茱萸一升合准五两,干姜三两,细辛治陈寒在下焦,方本一两,却减作半两,制奇制耦,量病浅深,自有品数,不可妄意加减。然以岩蜜汤治血痛,不若失笑散用之有效。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失笑散

  治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效,服此顿愈。

  五灵脂 蒲黄(微炒,各等分)上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第十九论曰: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若何?答曰:产卧血虚生热,复因春夏取凉过多,地之蒸湿,因足履之,所以着而为香港脚,其状热闷掣 ,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可服小续命汤两三剂必愈。若医者误以逐败血药攻之,则血去而疾益增剧。

  小续命汤

   方见中风门评曰:香港脚固是常病,未闻产后能转为者。往往读《千金》见有产妇多此疾之语,便出是证,文辞害意,可慨见矣。设是热闷气上,如何令服续命汤?此药本主少阳经中风,非均治诸经香港脚,要须根据香港脚方论阴阳经络调之。此涉专门,未易轻论,既非产后要病,更不繁引。

  第二十论曰:产后汗出多而变 者何,答曰,产后血虚,肉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风邪搏之,则变 也, 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摇头马鸣,身反折,须臾十发,气息如绝,宜速斡口灌小续命汤,稍缓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可治。

  小续命汤

   方见中风门评曰:产后汗出多变 ,亦令服续命汤,此又难信。既汗多,如何更服麻黄、官桂、防己、黄芩辈,不若大豆紫汤为佳,《太医局方》大圣散亦良药也。

  大豆紫汤

   方见眩晕门第二十一论曰: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若何?答曰:妇人以荣血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暝神昏,命在须臾,此但虚极生风也,如此则急服济危上丹。若以风药治之则误矣。

  卷之十七 产科二十一论评

  济危上丹

  乳香 太阴玄精 五灵脂 硫黄 陈皮 桑上寄生 阿胶(炙) 卷柏(生,各等分)上将前四味同研匀,石器内微火炒,勿令焦了,又研极细,复入余药为末,用生地黄汁和丸,梧子大。温洒或当归酒下二十丸,食前服。

  评曰:所下过多伤损,虚竭少气,唇青肉冷,汗出神昏,此皆虚脱证,何以谓之生风?风是外淫,必因感冒中伤经络,然后发动,脏腑岂能自生风也?虚之说,盖因《脉经》云:浮为风为虚。此乃两病合说,在人迎则为风,在气口则为虚。后学无识,便谓风虚是一病,谬滥之甚,学人当知。

  《保庆集》二十一论,人用既多,因评其说,仍将得效方附行。外有产科诸证,并序于后。

  卷之十八

  蓐劳证治

  妇人因产理不顺,疲极筋力,忧劳心虑,致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名曰蓐劳。

  卷之十八 蓐劳证治

  石子汤

  治蓐劳。

  猪肾(一对,去脂膜,四破;无则以羊肾代之) 香豉 葱白 粳米 当归 芍药(各二两)

  上为锉散,分两剂。每一剂用水三升,煮取一小碗,去滓,分三服,任意服。

  卷之十八

  阴脱证治

  妇人趣产,劳力努咽太过,致阴下脱,若脱肛状,及阴下挺出,逼迫肿痛,举重房劳,皆能发作,清水续续,小便淋露。

  卷之十八 阴脱证治

  硫黄散

  治产后劳,阴脱。

  硫黄 乌贼鱼骨(各半两) 五味子(一分)

  上为末。糁患处。

  卷之十八 阴脱证治

  当归散

  治阴下脱。

  当归 黄芩(各二两) 芍药(一两一分) 皮(烧存性,半两) 牡蛎( ,二两半)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米汤任意调下。忌登高举重。

  卷之十八 阴脱证治

  熨法

  单炒蛇床子,乘热布裹熨患处。亦治产后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