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回春


  上锉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进三次,白汤下。此药不伤元气,大有补益,勿轻视之。

  热胀腹有积聚者,宜分消也。

  广术溃坚汤

   治中满腹胀有积聚如石坚硬,令人坐卧不宁,二便涩滞,上气喘促,或通身虚肿。

  浓朴(姜制) 黄连 黄芩 益智仁 草豆蔻 当归(各五分) 半夏(七分) 广术 升麻 红花吴茱萸(各三分) 生甘草 柴胡 泽泻 神曲(炒) 青皮 陈皮(各三分) 口干加干葛(四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食远服。忌酒醋湿面。

  中满分消丸

   治中满鼓胀、气胀、水胀、大热胀,不治寒胀。

  人参 白术 姜黄 猪苓(去黑皮) 炙甘草(各一钱) 白芍 砂仁 干生姜(各二钱) 泽泻 陈皮(各三钱) 知母(炒,四钱) 枳实(麸炒) 半夏(泡) 黄连(炒。各五钱) 黄芩(炒,一两二钱)

  浓朴(姜炒,一两)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熟白汤下,食远服。

  寒胀不喜饮食,宜温散也。

  香朴汤

   治老人中寒下虚,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浮迟而弱,此名寒胀。

  浓朴(姜炒,一两) 大附子(炮去皮脐,七钱半) 木香(三钱)

  上锉一剂,姜七片、枣一枚,水煎服。

  血气凝结积聚而成腹胀者,宜专攻也。

  四炒枳壳丸

   治气血凝滞,腹内鼓胀积聚,此药宽中快膈快气,消导饮食。

  枳壳(四两,米泔浸,去瓤切片,分四处炒之:)一分(苍术一两同煮干、炒黄色,去苍术),一分(萝卜子一两水同煮干、炒黄色,去萝卜子),一分(小茴香一两水同煮干、炒黄色,去茴香),一分(干漆一两水同煮干、炒黄色,去干漆)香附(二两)槟榔(一两)玄胡索(一两,微炒)三棱(二两,同莪术法制)莪术(一两棱、莪二味用童便一钟浸一宿,次日用完巴豆仁去壳三十粒同水煮干,炒黄色,去豆不用。)

  上为细末,用苍术、茴香、萝卜子、干漆煮汁,好醋一碗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汤下。

  腹胀因于气者,宜顺气也。分心气饮(方见诸气)。根据本方,如水气浮肿因于气者加猪苓、泽泻、车前、葶苈、木瓜、麦门冬。

  金陵酒丸

   治鼓肿。

  真沉香(一两) 牙皂(一两) 广木香(二两半) 槟榔(一两)

  上为末,用南京烧酒为丸。每服三钱,重者四钱,五更烧酒下。水肿,水自小便而出,气鼓放屁;水鼓加苦亭苈五钱煎,酒送下再服。

  金蟾散

   治气鼓如神。

  大虾膜一个,以砂仁推入其口内,使吞入腹,以满为度,用泥罐封固,炭火锻,令红透烟净取出,候冷去泥,研末为一服,或酒、或陈皮汤送下。候撒屁多乃见其效。

  宽中养胃汤

   治胸膈胀满,饮食少用。

  苍术(炒,四分) 香附(七分) 枳壳(麸炒,五分) 浓朴(姜炒,五分) 藿香(五分) 山楂(三分)

  陈皮(一钱) 砂仁(三分,细) 神曲(炒,四分) 槟榔(三分) 麦芽(炒,四分) 青皮(去瓤,三分)

  枳实(麸炒,四分) 半夏(五分) 茯苓(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食远服。

  春元李河山,患腹左一块,数年不愈。后食派饼过多,得腹胀满闷。余诊六脉洪数,气口紧盛。以藿香正气散加山楂、神曲,二剂而愈。逾月又因饮食失节,腹胀如初,而仍以前正气散数剂弗效,又易行湿补气养血汤二十余剂始安。余嘱曰:病虽愈而体未撤消,务要谨守,勿犯禁戎。逾数月,过余曰:凡有病,皆天与也,不在服药,不在谨守,若当时颜子亚圣岂不能保养,何短命死矣。我今保养半年,未见何如,岂在保养服药者哉?予不能对,渠遂放肆无忌。未经数旬,忽患痢赤白,里急后重,痛不可忍、昼夜无度。渠自制大黄一剂,数下勿效,复求予诊。六脉洪数,先以调中理气汤二剂,又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芍、黄连微效。渠欲速效,遂易他医。其医不审病原,数患内伤鼓胀之疾,辄用下药。不愈,又易一医,又下之。前后约三十余度,将元气愈惫而下脱,肛门痛如刀割,腹胀如鼓。然医不知元气下陷,陷深则痛愈深,当大补元气、升提为主,非百剂不可。今以素损元气者,欲速效;岂可得也。嗟夫!医者不补而反泻,病者不慎而欲速,安得不死也?信两误耳。

  补遗方

  化龙丹

   治单腹胀。

  用大鲤鱼一个、巴豆四十粒,将鱼FS 了,将鱼脊割开两刀,将巴豆下在两刀路合住,用纸包裹,慢火烧熟,去豆食鱼,米汤下。

  卷之三

  水肿

  脉:水肿之病,有阴有阳。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沉细必死,浮大无妨。

  水肿者,通身浮肿,皮薄而光,手按成窟,举手即满者,是水肿也。初起眼胞上下微肿如裹水。上则喘咳气急,下则足膝浮肿,大小便短涩不利,或大便溏泄,皆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停于三焦,注于肌肉,渗于皮肤而发肿也。治用健脾利水以为上策。久则肌肉溃烂,阴囊足胫水出,唇黑,缺盆平,脐口肉硬,足背手掌俱平者,是脾气惫也。

  水肿气急而小便涩,血肿气满而四肢寒。朝宽暮急是血虚,暮宽朝急是气虚,朝暮急气血俱虚,大凡水肿者,宜健脾去湿利水也。

  实脾饮

   治水肿。

  苍术(米泔制) 白术(土炒) 浓朴(姜汁炒) 茯苓(连皮用) 猪苓 泽泻 香附 砂仁 枳壳(麸炒) 陈皮 大腹皮 木香(各等分)

  上锉一剂,灯芯一团,水煎,磨木香调服。气急加苏子、葶苈、桑白皮,去白术,发热加炒山栀、黄连,去香附;泻加炒芍药,去枳壳,小水不通加木通、滑石,去白术;饮食停滞加山楂、神曲,去白术;恶寒手足厥冷、脉沉细,加官桂少许;腰上肿加藿香,腰以下加牛膝、黄柏,去香附;胸腹肿胀饱闷加萝卜子,去白术。

  加减胃苓汤

   治水肿。

  苍术(米泔制,一钱半) 陈皮(去白,一钱) 浓朴(姜制,八分) 猪芩(去皮) 赤茯苓(去皮)

  泽泻 白术(去芦。各一钱) 大腹皮(六分) 神曲(炒,八分) 甘草(炙,三分) 山楂(去核,七分)

  香附(姜炒,六分) 木瓜(一钱) 槟榔(八分) 砂仁(七分)

  上锉一剂,水二钟、生姜三片、灯芯一团,煎至一钟,食远温服,渣再煎服。

  水肿腹有积块者,宜半消而半补也。

  木香流气饮

   调顺荣卫、流通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闷、口苦咽干、呕吐食少、肩背腰胁走注则痛、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胀、大便闭结、小便赤涩;又治忧思太过,怔忡郁积、香港脚风湿、结聚肿痛、胀满喘急、水肿等症,并皆治之。

  陈皮(一钱四分) 青皮(去瓤) 香附 紫苏(各一钱二分) 赤茯苓 木瓜 白术(去芦) 麦门冬大黄(各二钱五分) 白芷 枳壳(麸炒。各三分) 草果 人参(去芦。各一钱半) 官桂 蓬术 大腹皮丁皮 槟榔 木香 沉香(各四分半) 木通(六分) 甘草 半夏(姜汁炒) 浓朴(姜汁炒。各一钱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不拘时热服。

  消肿调脾顺气汤

   治水肿,消胀满,顺气和脾,除湿利水。

  苍术(米泔浸) 陈皮 浓朴(去皮姜炒) 草果 砂仁 猪苓 泽泻 木香 槟榔(男雌女雄) 香附枳壳(麸炒) 桔梗 三棱 莪术 官桂 大茴香 木通 人参 木瓜 桑白皮 牵牛(男用白,女用黑) 大腹皮大黄 甘草上锉剂,生姜煎服。

  水肿因气恼者,宜顺气也,分心气饮。(方见气症。)根据本方加猪苓、泽泻、车前、葶苈、木瓜、麦门冬。

  湿热作肿胀滑泄者,宜清热除湿利水也。

  葶苈木香散

   治湿热内外甚,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滑泄,此药下水湿、消肿胀、止泻、利小便之圣药也。

  猪苓(一钱半) 泽泻(五分) 白术(二钱半) 茯苓(二钱半) 官桂(二钱半) 葶苈(二钱半)

  木通(五钱) 木香(五钱) 滑石(三两) 甘草(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食前服。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泄看,此乃湿热痞闷深而攻之不开是反为注泄,乃正气已衰,多难救也。

  水肿元气壮盛者,宜消导也。

  三消丸

   治肿胀。

  甘遂 木香 巴豆(去壳。各一钱)

  上共研为末,寒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量人虚实用之。实者每服二分,虚者每服分半。先服五芩散加瞿麦、车前、木通、滑石煎服,后服此三消丸。消上用陈皮汤下,消下用葱白汤下。隔一日进一服,三服止。若动三五次,以冷粥补之。消完后用白术(三两)、陈皮(三两)、甘草(炙,三两),浓朴(姜炒,二两)

  皂矾(三两),用面炒尽烟,或用醋炒皂矾三五次,同前药研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每日进三服,忌恼怒、戒煎炒及无鳞鱼诸般发物,连服四十九日而安。

  卷之三

  积聚

  脉:五积属阴,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肾沉急滑、脾实且长、肺浮喘卒。六聚结沉,痼则浮结。又有 瘕,其脉多弦。弦结瘕积,弦细 坚,沉重中散,食成癖 。左转沉重,气 胸前,若是肉 ,右转横旋。积聚 瘕,紧则痛缠。虚弱者死,实强者痊。

  痞块者一名 瘕。不能移动者,是 块;能移动,或左或右者,是瘕块。五脏五积,六腑六聚。积在本位,聚无定处。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是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而成,此理晓然。且中为痰饮,左为血块,右为食积,俱用溃坚汤,丸加减,消痰活血、顺气健脾为主也。积者有常所,有形之血也;聚者无定位,无形之气也;积块者,痰与食积死血也。

  溃坚汤

   治五积六聚、诸般 瘕、 癖血块之总司也。

  当归 白术(去芦) 半夏(姜汁炒) 陈皮 枳实(麸炒) 山楂肉 香附 浓朴(姜汁炒) 砂仁木香(各等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磨木香调服。左胁有块加川芎;右胁有块加青皮;肉食成块加姜炒黄连;粉面成积加神曲;血块加桃仁、红花、官桂,去半夏、山楂;痰块加海石、栝蒌、枳实,去山楂;饱胀加萝卜子、槟榔,去白术;壮健人加蓬术;瘦弱人加人参少许。

  溃坚丸

   根据本方加海石、楞子、鳖甲,各为细末,将阿魏用醋煮化和前药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黄酒送下,清米汤亦可。

  真人化铁汤

   治五积六聚、癖 瘕,不论新久、上下左右。

  三棱 莪术 青皮 陈皮 神曲(炒) 山楂肉 香附 枳实(麸炒) 浓朴(姜制) 黄连(姜汁炒)

  当归 川芎 桃仁(去皮) 红花 木香(各三分) 槟榔(八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服。

  积块属热者,宜清化也。

  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半夏(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浓朴(姜炒) 陈皮 青皮(去瓤) 枳壳(麸炒)

  神曲(炒) 山楂肉 三棱 莪术(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服

  化痞丹

   消积块专攻之剂。

  大黄(四两,米醋浸一七,日晒夜露一七) 木鳖子(去油,一两) 穿山甲(土炒,三两) 香附米(童便浸,炒,一两) 桃仁(去皮,研,一两) 红花(三钱,生) 青黛(五分)

  上为细末,将大黄醋煮成糊为丸,如豆大。每服五十丸或六十丸,茅根、葛根煎汤送下。忌花椒、胡椒、煎炙、糯米等物。

  化铁金丹

   化一切积块如神。

  黄 人参 白术 当归 川芎 陈皮 青皮(去瓤) 香附 乌药 槟榔 枳壳(麸炒) 枳实(麸炒)

  木香 沉香 苍术(米泔浸) 山楂肉 神曲(炒) 草果 麦芽(炒) 草豆蔻 萝卜子 苏子 白芥子三棱 莪术 浓朴(姜汁炒) 小茴香 白矾 牙皂 黄连 赤芍 柴胡 龙胆草 甘草(以上各五钱)

  大黄(生用,六钱) 牵牛(用头末,八钱) 乳香 没药 阿魏 砂(用瓷罐煨过。各五钱) 皮硝(一两)

  上为细末,酽醋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汤送下,午间白水下,夜白水下,日进三服。

  积块属寒者,宜温散也。

  大化气汤

   治五积六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大小便不利。

  三棱 莪术 青皮(去瓤) 陈皮 桔梗 藿香 香附 益智仁 肉桂 甘草一方加大黄、槟榔,治诸般痞积,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皆缘内有虫积,或好食生米、壁泥、茶炭、咸辣等物。用水煎,露一宿,空心温服,不得些少饮食,则虫积不行矣。

  上锉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心脾痛加乌药、枳壳;脾滞合四圣散。

  胜红丸

   治脾积气隔满闷、气促不安、呕吐酸水,丈夫酒积,妇人血积气滞,小儿食积,并皆治之。

  陈皮 莪术(二味同醋煮) 青皮(去瓤) 三棱(醋煮) 干姜(炮) 良姜(各一两) 香附(炒去皮毛,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食前服。

  男子积块痛者,宜化气也。

  千金化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