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衡

  论乾坤徤顺之理
  答万正淳
  此段谓易当自有所得
  干有两干是两天也昨日行矣今日又行其实一天耳而行健不已此所谓天行健地平则不见其顺必其髙下层层地去此所以见地势之坤顺看易传若自无所得纵看数家反被疑惑如伊川先生敎人看易只须看王弼注胡安定王介父解今有伊川传且只看此尤妙解书难得分晓赵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不可着些纤毫私意在其中
  论乾坤纯而不杂之义
  答赵仓【善誉】
  此叚谓乾坤纯而不杂者圣人所以形容天地之徳
  乾坤之纯而不杂者圣人所以形容天地之徳而为六十四卦之纲也干之纯于刚健而不杂又圣人所以形容天理自然之全体而为坤之纲也所以賛其刚健柔顺之全徳以明圣人体道之妙学者入徳之方者亦云备矣未尝以其备而少贬之也至于诸爻虽或不免于有戒然干九三之危以其失中也其得无咎以其刚而健也坤六五之元吉以其居尊而能下也上六之龙战以其太盛而亢阳也是岂恶干之刚而欲其柔恶坤之柔而欲其刚哉今未察乎其精微之蕴而遽指其偏以为当戒意若有所未足于乾坤而藐小之者是不亦喜髙妙而略细微之过乎至于用九用六乃为戒其刚柔之偏者然亦因其隂变为阳阳变为隂之象而有此戒如欧阳子之云者非圣人创意立説而强为之也







  经济文衡前集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文衡前集卷七
  宋 滕珙 撰
  天地类
  论天地日月星辰之位
  文集楚词注
  此叚以日月十二防为辰定在天之位四方十二辰定在地之位
  左传曰日月所防是谓辰位注云一岁日月十二会所会为辰十一月辰在星纪十二月辰在元枵之类是也然此特在天之位若以地而言之则南面而立其前后左右亦有四方十二辰之位焉但在地之位一定不易而在天之象运转不停惟天之鹑火加于地之午位乃与地合而得天运之正耳盖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周布二十八宿以着天体而定四方之位以天绕地则一昼一夜适周一匝而又超一度日月五星亦随天以绕地而唯日之行一日一周无余无欠其余则各有迟速之差焉然其悬也固非缀属而居其运也亦非推挽而行但当其气之盛处精神光耀自然发越而又各有次第耳列子曰天积气耳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张衡灵宪曰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攸属此言皆得之矣
  论天形地气之説
  同上
  此段谓天之体旋转无穷地则气之聚成形质者
  天之形圆如弹丸朝夕运转其南北两端后髙前下乃其枢纽不动之处其运转者亦无形质但如劲风之旋当昼则自左旋而向右向夕则自前降而之后当夜则自右转而复左将旦则自后升而趋前旋转无穷升降不息是为天体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黄帝问岐伯曰地有慿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亦谓此也
  论天日夜行度之数
  陈君安卿问天道左旋自东而西日月右行之説先生答云
  此段以横渠日月皆是左旋之説为是
  横渠説日月皆是左旋盖天行甚健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过一度日行速健次于天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正恰好彼天进一度则日却成退减一度二日天进二度则却成退了二度积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则天所进过之度又却周得本数而日所退之度亦恰退尽本数遂与天会而成一年月行迟一日一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行不尽比之天却成退了十二度有奇进数为顺天而左退数为逆天而右歴家以进数难筭只以退数筭之故谓之右行且曰日行迟月行速也然则日行却得其正扬子太首便説日云云向来久不晓此因看月令日穷于次防中有天行过一度之説推之乃知其然又如书齐七政疏中二三百字説得天之大体亦好前汉歴志説道理处多不及东汉志较详又问月令疏地冬上腾夏下降是否曰未便理会到此且看大纲识得后此更用度筭方知
  论天健不息之义
  答董叔重
  此叚以胡安定公之説为好
  此説唯胡安定説得好因举其説曰天者干之形干者天之用天形苍然南枢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枢出地上三十六度状如倚杵其用则一昼一夜行九十余万里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天已行八千余里人一昼一夜有万三千六百余息故天行九十余万里天之行健可知故君子法之以自强不息云
  因言天之气运转不息故阁得地在中间未达先生曰如弄椀珠底只恁运转不住故在空中不坠少有息则坠矣
  论土圭测天地之説
  答胡用之
  此段谓天地四游升降不过三万里
  周礼注土圭一寸折一千里天地四游升降不过三万里土圭之影尺有五寸折一万五千里以其在地之中故南北东西相去各三万里问何谓四游曰谓地之四游升降不过三万里非谓天地中间相去止三万里也春游过东三万里夏游过南三万里秋游过西三万里冬游过北三万里今歴家筭数如此以土圭测之皆合某曰譬如大盆盛水而以虚器浮其中四边定四方若器浮过东三寸以一寸折万里则去西三寸亦如地之深于水上蹉过东方三万里则逺去西方三万里矣南北亦然然则冬夏昼夜之长短非日晷出没之所为乃地之游转四方而然尔曰然用之曰人如何测得如此无此理曰虽不可知然歴家推筭其数皆合恐有此理也
  论天地形质理器之説
  答胡用之
  此叚谓天包得地故言其质之大地容得天故言其量之广
  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本义云干一而实故以质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广学者不晓请问曰此两句解得极分晓盖曰以形言之则天包地外地在天中所以説天之质大以理与气言之则地却包着天天之气却尽在地之中地尽包容得那天之气所以説地之量广大只是一个物事【阙】   里面便实出来流行发生只是一个物事所以説干一而实地虽是坚然却虚所以天之气流行乎地之中皆从地里发出来所以説坤二而虚用之云地【阙】如肺形质虽硬而中本虚故阳气升降乎其中无所障碍虽金石也透过去地便承受得这气发育万物曰然要之天形如一个鼔鞲天便是那鼔鞲外面皮殻子中间包得许多气开阖消长所以説干一而实地只是个物事中间尽是这气升降徃来缘中间虚故容得这气升降来徃以其包得地所以説其质之大以其容得天之气所以説其量之广非是説地之形有尽故以量言也只是説地尽容得天之气所以説其量之广尔今治歴家用律吕气其法最精气之至也分寸不差便是这气部在地中透上来如十一月冬至黄钟管距地九寸以葭灰实其中至之日气至灰去晷刻不差又云天地中间此气升降上下当分为六层十一月冬至自下面第一层生起直到第六层上极至大是为四月阳气既生足便消下面隂气便生只是这一气升降循环不已往来乎六层之中也问月令中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此又似是天地各有气相交否曰只是这一气只是阳极则消而隂生隂极则消而阳生故云天气下降便只是冬至复卦之时阳气在下面而生起故云地气上腾或曰据此则却是隂消于上而阳生于下却见不得天气下降曰也须是天运转则阳气在下故从下生也今以天运言之则一日自转一匝然又有那大转底时须是大着心肠看始得不可拘一不通也盖天本是个大底物事以偏滞求他不得【同上】
  论天文地理之説
  答胡用之
  此段专一发明周礼土圭正日景之法
  或问周礼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隂郑注云日南谓立表处太南近日也日北谓立表处太近北逺日也景夕谓日昳景乃中立表处太东近日也景朝谓日未中而景中立表处太西逺日也曰景夕多风景朝多隂此二句郑注不可非但説倒了看来景夕者景晚也谓日未中而景已中盖立表近南则取日近午前景短而午后景长也景朝者谓日已过午而景犹未中盖立表太北而取日逺午前长而午后短也问多风多隂之説曰今近东之地自是多风如海边诸郡极多风每如期而至如春必东风夏必南风不如此间之无定盖土地旷濶无髙山之限故风各以其方至某旧在漳泉騐之早间则风已生至午而盛至午后则风力渐微至晩则更无一防风色未尝少差盖风随阳气生日方升则阳气生至午则阳气盛午后则阳气微故风亦从而盛衰如西北边多隂非特山髙障蔽之故自是阳气到彼处衰谢盖日到彼方午则彼已【阙】晚不久即落故西边不甚见日古语云蜀之日越之雪言见日少也所以蜀有漏天古语云巫峡多漏天老杜云鼔角漏天东言其地多雨如天漏然以此观之天地亦不甚濶以日月所照及寒暑风隂观之可以騐矣用之问天竺国去处又却极濶曰以昆仑山言之天竺直昆仑之正南所以土地濶而所生亦多异人水经云昆仑去嵩山五万里看来未尝如此逺盖中国至于阗二万里于阗去昆仑无缘更有三万里文昌杂录记于阗遣使来贡献使者自言其国之西千三百余里即昆仑山今中国在昆仑之东南而天竺诸国在其正南水经又云黄河自昆仑东北流入中国如此则昆仑当在西南上或又云西北不知如何恐河流曲折多入中国后方见其东北流尔佛经所説阿耨山者即昆仑也云山顶有阿耨大池水分流四面去为四大水入中国者黄河入东海其三面各入南西北海如弱水黒水之类大抵地之形如馒头其撚尖则昆仑也问佛家天地四洲之説果有之否曰佛经有之中国为南禅部州天竺诸国皆在南禅部洲内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亦如邹衍所説赤县之类四州统名娑婆世界如是世界凡有几所而娑婆世界独居其中其形正圆故所生人物亦独圆正象其地形盖得天地之中气其他世界则形皆偏侧尖缺而环处娑婆世界之外不得天地之正气故所生人物亦多不正此説便是盖天之説横渠亦主盖天不知如何但其言日初生时先照娑婆世界故其气和其他世界则日之所照或正或昃故气不和只他此説便自可破彼言日之所照必经歴诸世界了然后入地则一日之中须歴照四处方得周匝今才照得娑婆一处即已曛黑若更照其他三处经多少时节如此则夜须极长何故今中国昼夜有均停时而冬夏漏刻长短相去亦不甚逺其説于是不通矣
  天地之心类
  论干四徳便是天地之心
  答何叔京
  此叚谓一阳未生之前天地之心未尝或息但因复而见之耳
  来教云天地之心不可测识惟于一阳来复乃见其生生不穷之意所以为仁也某谓若果如此説则是一阳未复已前别有一截天地之心漠然无生物之意直到一阳之复见其生生不穷然后谓之仁也如此则体用乖离首尾衡决成何道理【王弼之説便是如此所以见辟于程子也】须知元亨利贞便是天地之心而元为之长故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便是有此乾元然后万物资之以始非因万物资始然后得元之名也
  论复见天地之心
  答呉晦叔
  此叚专论因复后见之意
  复非天地心复则见天地心此语与所以隂阳者道之意不同但以易传观之则可见矣盖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此卦之下一阳爻即天地所以生物之心也至于复之得名则以此阳之复生而已犹言临泰大壮夬也岂得遂指此名以为天地之心乎但于其复而见此一阳之萌于下则是因其复而见天地之心耳天地以生物为心此句自无病昨与南轩论之近得报云亦已无疑矣大抵近年学者不肯以爱言仁故见先生君子以一阳生物论天地之心则必欿然不满于其意复于言外生説推之使髙而不知天地之所以为心者实不外此外此而言则必溺于虚沦于静而体用本末不相管矣圣人无复故未尝见其心者葢天地之气所以有阳之复者以其有隂故也众人之心所以有善之复者以其有恶故也若圣人之心则天理浑然初无间断人孰得以窥其心之起灭耶若静而复动则亦有之但不可以善恶为言耳
  论天地以生物为心
  答虞士朋
  此段论天地之心亘古穷今未始间防
  复见天地心之説某则以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虽气有阖辟物有盈虚而天地之心则亘古亘今未始有毫厘之间断也故阳极于外而复生于内圣人以为于此可以见天地之心焉盖其复者气也其所以复者则有自来矣向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则阳之极也一絶而不复续矣尚何以复生于内而为阖辟之无穷乎此则所论动之端者乃一阳之所以动非徒指夫一阳之已动者而为言也夜气固未【阙】 之天地心然正是气之复处茍求其故则亦可以见天地之心矣











  经济文衡前集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文衡卷八
  宋 滕珙 撰
  日月类
  论日月所行之道
  答廖子晦
  此叚问答説望合朔日月相去逺近之义
  问曰天有黄赤二道沈存中云非天实有之特歴家设色以记日月之行耳夫日之所由谓之黄道史家又谓月有九行黒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并黄道而九如此即日月之行其道各异况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隂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月行则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日月之行其不同道又如此然每月合朔不知何以同度而会于所会之辰又有或蚀或不蚀悉未能晓向承指喻其行或髙而出黄道之上或低而出黄道之下或相近而偪或差逺而不相值则皆不蚀是时不能反覆今望赐诲
  答曰日月道之説所引皆是日之南北虽不同然皆随黄道而行耳月道虽不同然亦常随黄道而出其旁耳其合朔时日月同在一度其望日则日月极逺而相对其上下则日月近一而逺三【如日在午则月在卯或在酉之类】故合朔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南北或差逺于日则不蚀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此正如一人秉烛一人执扇相交而过一人自内观之其两人相去差逺则虽扇在内烛在外而扇不能掩烛或秉烛在内而执扇在外则虽近而扇亦不能掩烛以此推之大略可见此説在诗十月之交篇孔注説得甚详李迂仲引证亦博可并检看当得其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