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纂性理精义

  注【蕴中所畜之名也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故孔子之敎既不轻发又未尝自言其道之蕴而学者惟颜子为得其全故因其进修之迹而后孔子之蕴可见犹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也】
  常人有一闻知恐人不速知其有也急人知而名也薄亦甚矣
  注【圣凡异品高下悬絶有不待校而明者其言此者正以深厚之极警夫浅薄之尤耳然于圣人言深常人言薄者深则厚浅则薄上言首下言尾互文以明之也】
  精蕴第三十
  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得而闻注【精者精微之意画前之易至约之理也伏羲画卦专以明此而已蕴谓凡卦中之所有如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至广之业也有卦则因以形矣】
  易何止五经之源其天地神之奥乎
  注【阴阳有自然之变卦画有自然之体此易之为书所以为文字之祖义理之宗也然不止此盖凡管于阴阳者虽天地之大神之幽其理莫不具于卦画之中焉此圣人之精蕴所以必于此而寄之也】干损益动第三十一
  君子干干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干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注【此以乾卦爻辞损益大象发明思诚之方盖干干不息者体也去恶进善者用也无体则用无以行无用则体无所措故以三卦合而言之或曰其字亦是莫字】
  吉凶悔吝生乎动噫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
  注【四者一善而三恶故人之所值福常少而祸常多不可不谨○此章论易所谓圣人之蕴】集说【问此章前靣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皆是自修底事后靣忽説动者何故朱子曰所谓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皆是动上有这般过失须于方动之前审之】
  家人睽复无妄第三十二
  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
  注【则谓物之可视以为法者犹俗言则例则様也】
  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注【心不诚则身不可正亲不和则家不可齐】
  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也
  注【亲者难处疏者易裁然不先其难亦未有能其易者】
  家人离必起于妇人故睽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志不同行也
  注【睽次家人易卦之序二女以下睽彖传文二女谓睽卦兑下离上兑少女离中女也阴柔之性外和悦而内猜嫌故同居而异志】
  尧所以厘降二女于妫汭舜可禅乎吾兹试矣
  注【厘理也降下也妫水名汭水北舜所居也尧理治下嫁二女于舜将以试舜而授之天下也】
  是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身而已矣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
  注【不善之动息于外则善心之生于内者无不实矣】
  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矣
  注【程子曰无妄之谓诚】
  【案上章言不息于诚而后言慎动由本体之操存以察于思虑事为也此章言复其不善之动而后言诚由思虑事为之省察以复其本体也二意盖互相发】
  故无妄次复而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深哉
  注【无妄次复亦卦之序先王以下引无妄卦大象以明对时育物惟至诚者能之而赞其旨之深也○此章发明四卦亦皆所谓圣人之蕴】
  富贵第三十三
  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
  注【此理易明而屡言之欲人有以真知道义之重而不为外物所移也】
  陋第三十四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注【意同上章欲人真知道德之重而不溺于文辞之陋也】
  拟议第三十五
  至诚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故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注【中庸易大传所指不同今合而言之未详其义或曰至诚者实理之自然拟议者所以诚之之事也】刑第三十六
  天以春生万物止之以秋物之生也既成矣不止则过焉故得秋以成圣人之法天以政养万民肃之以刑民之盛也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不止则贼灭无伦焉故得刑以治
  注【意与十一章略同】
  情伪微暧其变千状茍非中正明达果断者不能治也讼卦曰利见大人以刚得中也噬嗑曰利用狱以动而明也
  注【中正本也明断用也然非明则断无以施非断则明无所用二者又自有先后也讼之中兼乎正噬嗑之明兼乎达讼之刚噬嗑之动即果断之谓也】
  呜呼天下之广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公第三十七
  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或曰何谓也曰天地至公而已矣
  孔子上第三十八
  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脩也乱臣贼子诛死者于前所以惧生者于后也宜乎万世无穷王祀夫子报德报功之无尽焉
  孔子下第三十九
  道德高厚敎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
  注【道高如天者阳也德厚如地者阴也敎化无穷如四时者五行也孔子其太极乎】
  蒙艮第四十
  童蒙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再三则渎矣渎则不告也
  注【此通下三节杂引蒙卦彖象而释其义童稚也蒙暗也我谓师也筮揲蓍以决吉凶也言童蒙之人来求于我以发其蒙而我以正道果决彼之所行如筮者叩神以决疑而神告之吉凶以果决其所行也叩神求师专一则明如初筮则告二三则惑故神不告以吉凶师亦不当决其所行也】
  山下出泉静而清也汨则乱乱不决也
  注【山下出泉大象文山静泉清有以全其未发之善故其行可果汩再三也乱渎也不决不告也盖汩则不静乱则不清既不能保其未发之善则告之不足以果其所行而反滋其惑不如不告之为愈也案汨则乱乱不决也此二句皆是就泉説以况人事决水者必俟其源清而后决之若汨乱浊秽则不决也】
  慎哉其惟时中乎
  注【时中者彖传文敎当其可之谓也初则告渎则不告静而清则决之汨而乱则不决皆时中也】
  艮其背背非见也静则止止非为也为不止矣其道也深乎
  注【此一节引艮卦之象而释之艮止也背非有见之地也艮其背者止于不见之地也止于不见之地则静静则止而无为一有为之之心则非止之道矣○此章发明二卦皆所谓圣人之蕴而主静之意矣】集说【问蒙学者之事始之之意也艮成德之事终之之事也朱子曰周子之意当是如此然于此亦可见主静之意】
  通书后録
  先生名张宗范之亭曰养心而为之说曰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而存尔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
  注【诚立谓实体安固明通则实用流行立如三十而立之立通则不惑知命而乡乎耳顺矣案通书言无欲则明通公溥而此书只言明通亦侧重静虚一边主静之意也】
  明道先生曰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明道先生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防也之意
  明道先生曰吾年十六七时好田猎既见茂叔则自谓已无此好矣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日萌动复如初矣后十二年复见猎者不觉有喜心乃知果未也
  明道先生曰周茂叔窻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
  伊川程先生见康节邵先生伊川指食卓而问曰此卓安在地上不知天地安在何处康节为之极论其理以至六合之外伊川叹曰平生惟见周茂叔论至此
  注【此康节之子伯温所记但云极论而不言其所谓云何今按康节之书有曰天何依曰依乎地曰地何附曰附乎天曰天地何所依附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气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涯窃恐当时康节所论与伊川所闻于周先生者亦当如此因附见之云】
  太史黄公庭坚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胷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注【延平先生每诵此语以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








  御纂性理精义卷一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性理精义卷二
  西铭【张子作 朱子注】
  【程子曰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又曰西铭某得此意只是须得子厚如此笔力他人无縁作得孟子以后未有人及此得此文字省多少言语要之仁孝之理备乎此须臾而不于此则便不仁不孝也○又曰孟子之后只有原道一篇其间言语固多病然大要尽近理若西铭则是原道之宗祖也○问西铭如何曰此横渠文之粹者也曰充得尽时如何曰圣人也横渠能充尽否曰言有两端有有徳之言有造道之言有徳之言说自己事如圣人言圣人事也造道之言则知足以知此如贤人说圣人事也横渠道尽高言尽醇自孟子后儒者都无他见识○朱子曰横渠尝于学堂防牖左书砭愚右书订顽伊川先生曰是启争端改曰东铭西铭二铭虽同出于一时之作然其辞义之所指气象之所及浅深广狭判然不同是以程门专以西铭开示学者】
  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注【天阳也以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地阴也以至顺而位乎下母道也人禀气于天赋形于地以藐然之身混合无间而位乎中子道也然不曰天地而曰乾坤者天地其形体也乾坤其性情也干者健而无息之谓万物之所资以始者也坤者顺而有常之谓万物之所资以生者也是乃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而父母乎万物者故指而言之】集说【朱子曰须子细看他说理一而分殊而今道天地不是父母父】
  【母不是天地不得分明是一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则凡天下之男皆干之气凡天下之女皆坤之气从这里便彻上彻下一个气都透过了】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注【干阳坤阴此天地之气塞乎两间而人物之所资以为体者也故曰天地之塞吾其体干健坤顺此天地之志为气之帅而人物之所得以为性者也故曰天地之帅吾其性深察乎此则父干母坤混然中处之实可见矣】集说【朱子曰塞只是气吾之体即天地之气帅是主宰乃天地之常理也吾之性即天地之理】
  【案天地之塞吾得之以为体天地之帅吾得之以为性理固然矣然于两其字语气尤须体防葢言天地之精气神理全付于人故天地之所以充塞者吾即其体天地之所为主宰者吾即其性也易曰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此天地之塞吾其体之说记曰人者天地之徳天地之心也此天地之帅吾其性之说】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注【人物竝生于天地之闲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其所得以为性者皆天地之帅也然体有偏正之殊故其于性也不无明暗之异惟人也得其形气之正是以其心最灵而有以通乎性命之全体于竝生之中又为同类而最贵焉故曰同胞则其视之也皆如已之兄弟矣物则得夫形气之偏而不能通乎性命之全故与我不同类而不若人之贵然原其体性之所自是亦夲之天地而未尝不同也故曰吾与则其视之也亦如已之侪辈矣惟同胞也故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如下文所云惟吾与也故凡有形于天地之间者若动若植有情无情莫不有以若其性遂其宜焉此儒者之道所以必至于参天他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而非有所强于外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徳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注【干父坤母而人生其中则凡天下之人皆天地之子矣然继承天地统理人物则大君而已故为父母之宗子辅佐大君纲纪众事则大臣而巳故为宗子之家相天下之老一也故凡尊天下之高年者乃所以长吾之长天下之幼一也故凡慈天下之孤弱者乃所以幼吾之幼圣人与天地合其徳是兄弟之合徳乎父母者也贤者才徳过于常人是兄弟之秀出乎等夷者也是皆以天地之子言之则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非吾兄弟无告者而何哉】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注【畏天以自保者犹其敬亲之至也乐天而不忧者犹其爱亲之纯也】集【朱子曰西铭首论天地万物与我同体之意固极宏大然其所论事天功夫则自于时保之以下方极亲切○问西铭自干称父坤称母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处是仁之体于时保之以下是作功夫处曰若言同胞吾与了便说着博施济众却不是所以教人作功夫处只在敬与恐惧故曰于时保之子之翼也能常敬而恐惧则这个道理自在】
  违曰悖徳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注【不循天理而徇人欲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也故谓之悖徳戕灭天理自絶夲根者贼杀其亲大逆无道也故谓之贼长恶不悛不可教训者世济其凶増其恶名也故谓之不才若夫尽人之性而有以充人之形则与天地相似而不违矣故谓之肖】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注【孝子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圣人知变化之道则所行者无非天地之事矣通神眀之徳则所存者无非天地之心矣此二者皆乐天践形之事也】集说【朱子曰圣人之于天地如孝子之于父母化者天地之用一过而无迹者也知之则天地之用在我如子之述父事也神者天地之心常存而不测者也穷之则天地之心在我如子之继父志也得其心而后可以语其用故曰穷神知化】
  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注【孝经引诗曰无忝尔所生故事天者仰不愧俯不怍则不忝乎天地矣又曰夙夜匪懈故事天者存其心养其性则不懈乎事天矣此二者畏天之事而君子所以求践夫形者也】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
  注【好饮酒而不顾父母之养者不孝也故遏人欲如禹之恶旨酒则所以顾天之养者至矣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故育英才如颍考叔之及荘公则所以永锡尔类者广矣】
  【案穷神知化孟子所谓知天也无忝匪懈孟子所谓事天也顾养锡类亦事天以内事耳自不施劳以至终篇则孟子所谓立命也张子葢全用孟子之意以为说】
  不施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注【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其功大矣故事天者尽事天之道而天心豫焉则亦天之舜也申生无所逃而待烹其恭至矣故事天者夭夀不贰而脩身以俟之则亦天之申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