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诗经
- 读诗质疑
读诗质疑
王氏曰蓫之恶尚可采以治疾葍之恶尚可采以御饥昏姻之相与固为其穷则相收困则相恤也今不思旧姻而求尔新特则又蓫葍之不如 郑笺是不足以得富也适以此自异于人道言可恶也 王氏曰先王躬行仁义以道民厚矣犹以为未也又建官置师以孝友睦婣任防六行教民为其有父母也教以孝为其有兄弟也教以友为其有同姓也教以睦为其有异姓也教以婣为邻里郷党相保相爱也教以任相赒相救也教以防以为徒教之或不率也故使官师以时书其徳行而劝之以为徒劝之或不率也于是乎有不孝不睦不婣不弟不任不防之刑焉方是时也安有如此诗所刺之民乎
我行其野三章章六句
虞惇按郑笺此刺不正嫁娶之数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又云樗之蔽芾始生谓伸春之时嫁娶之月求尔新特谓不以礼嫁必无肯媵之皆曲说旧姻新特似弃妇之语然玩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其非夫妇相谓可知朱注本王氏说今从之成不以富从郑不从朱三章首二句义属兴朱云赋亦非是求尔今本作求我成不今本作诚不俱依唐石经及国子监注疏本改正
斯干宣王考室也
孔疏杂记路寝成则考之而不衅注云设盛食以落之 朱注旧说厉王流于彘宫室圮壊宣王即位更作宫室既成而落之或曰仪礼下管新宫春秋传宋元公赋新宫疑即此诗也 汉书刘向传周徳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 吕氏曰斯干无羊宣王初政之诗次于刺诗之后何也宣王晚年虽怠于政然中兴之大徳不可掩也故复取此二篇以终之宣王之大雅有美无刺大雅言大体者也论其大体则宣王固一代之贤君也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平上去通韵】
朱注赋也 毛传秩秩流行也 孔疏斯此也 朱注干水涯也 毛传幽幽深逺也 刘氏曰南山终南山也 朱注苞丛生而固也 郑笺式用也 欧阳氏曰犹谋也
董氏曰宣王作室后临水前对山其盘基之厚如竹之苞其缔防之密如松之茂而兄弟之居此室者皆相好而无相谋所谓聚国族于斯也 朱注盖颂祷之辞 张氏曰犹似也人情大抵施之不报则辍故恩不能终兄弟之间各尽己之所能施者无效其不相报而废恩也君臣父子朋友亦莫不用此道尽己而已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赋也 毛传似嗣也 朱注妣祖姜嫄后稷也 毛传西南其户西郷户南乡戸也 郑笺爰于也苏氏曰厉王之乱宫室败壊宣王谋所以继续其先妣先祖者故筑其宫室于是居处于是笑语焉 孔疏天子之宫其室非一在北者南户在东者西户推此有东郷户北郷户也
约之阁阁防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平去通韵】
赋也 郑笺约缩板也 苏氏曰阁阁上下相乘也孔疏防筑也 苏氏曰橐橐杵声也 毛传芋大
也 郑笺其墙屋杀则风雨之所除也其筑作坚致则鸟防之所去也 苏氏曰君子于是居焉所以为尊且大也 曹氏曰君子雍容于其间心广体胖是以大也 濮氏曰此以下由外而内由墙垣而堂寝诗之次第也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赋也 朱注跂竦立也 欧阳氏曰翼敬也棘急也矢行缓则枉急则直革变也 孔疏白雉五色曰翚毛传跻升也
苏氏曰其严正如人跂而翼也其亷隅如矢之急而直也其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轩翔如翚之飞而而矫其翼也 朱注其堂之美如此君子之所升以听事也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赋也 毛传殖殖平正也 孔疏庭宫寝之前庭也朱注觉髙大而直也 孔疏楹柱也 郑笺哙哙
犹快快也 朱注正向明之处也 苏氏曰哕哕深广貌 朱注冥奥窔之间也
朱注其室之美如此君子之所休息以安身也 董氏曰哙哙其正所谓阳室也哕哕其防所谓隂室也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簟琰韵通寝梦莫滕反罴古音波后同蛇音陀俱不从叶】
赋也 郑笺莞小蒲之席也竹苇曰簟兴夙兴也有善梦则占之熊罴之兽虺蛇之虫四者梦之吉祥也朱注祝其君安其室居梦兆而有祥亦颂祷之辞也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赋也 郑笺大人占之谓以圣人占梦之法占之也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虺蛇穴处隂之祥也故为生女
范氏曰身安志平诚意感通而吉梦可占故生男则世为君王生女则宜人之家室人道尽于此矣 朱注或曰梦之有占何也曰人之精神与天地隂阳流通故昼之所为夜之所梦善恶各以其类至先王建官设属使之观天地之会辨隂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献吉梦赠恶梦其于天人之际察之详而敬之至矣故曰王前巫而后史宗祝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乃生男子载寝之牀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喤古音皇后同】
赋也 毛传半圭曰璋 孔疏喤喤声大也 郑笺芾天子纯朱诸侯黄朱皇犹煌煌也
郑笺卧于牀尊之也 毛传裳下之饰也璋臣之职也 孔疏言无生而贵者也欲为君父当先知为臣子 朱注衣之裳服之备也弄之璋尚其徳也男子之生于是室者皆将服朱芾煌煌然有室有家为君为王矣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地古音陀瓦马韵仪音俄议古鱼贺反后同罹音罗平上去通韵裼字不入韵】
赋也 毛传裼褓也瓦纺砖也 郑笺仪善也 毛传罹忧也
郑笺卧于地卑之也 苏氏曰衣之裼即用其所衣无加也 郑笺弄之瓦习其所有事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妇人之职唯议酒食耳无遗父母之忧 王氏曰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朱注在易家人之六二曰无攸遂在中馈贞吉孟子之母亦曰妇人之礼精五饭羃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故有闺门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此之谓也 孔疏六章以下盛陈梦得吉祥生育男女贵为王公庆流后嗣皆因考室而得然 吕氏曰此诗一章总述宫室之靣势而愿其亲睦二章三章述其作室之意与营筑之状四章五章言堂室之美六章以下则颂祷之词也斯干九章四章章七句五章章五句
虞惇按郑氏以首章喻宣王徳行国富民众佼好以似续妣祖为宫庙已成如跂斯翼一章为主作宫庙考之诗义皆未必然诗序但言考室无作宗庙之文似续妣祖一句之下即已别言筑寝室四章君子攸跻亦未见有祭祀之意郑又改犹为瘉改芋为幠改似为巳午之已皆凿说也
无羊宣王考牧也
郑笺厉王之时牧人职废宣王始兴而复之至此而成谓复先王牛羊之数 孔疏周礼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六牲牛马羊豕犬鸡也独言牛羊者以祭祀为重马则祭之所用者少豕犬鸡比牛羊为卑故举牛羊以为美也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羣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赋也 毛传黄牛黒唇曰犉 王氏曰濈濈和也朱注湿湿润泽也
苏氏曰羊以三百为羣其羣尚多也牛之犉者九十非犉者尚多也 毛传聚其角而息濈濈然呞而动其耳湿湿然 王氏曰羊以善触为患故美其聚而和 陆氏曰牛病则耳燥安则温润而泽 郑笺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三十维物尔牲则具【池音陀糇古音胡阿池讹韵糇具平去通韵不必强叶】
赋也 毛传讹动也何掲也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苏 氏曰物类也 毛传三十维物异毛色者三十也 孔疏祭祀之牲当用五方之色每色之物皆有三十祭祀索则有之
刘氏曰牛羊无所惊畏而牧者日持雨具赍糇粮从牛羊之所宜适以顺其性而蕃其息故牲有余备矣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雄古于陵反后同】
赋也 郑笺麤曰薪细曰蒸 毛传矜矜兢兢坚彊也骞亏也崩羣疾也肱臂也升升入牢也
苏氏曰牧人有余力则取薪蒸合牝牡而牧事尽矣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驯扰从人意也 王氏曰言羊不言牛者羊善耗败故也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赋也 毛传溱溱众也
毛传隂阳和则鱼众多矣旐旟所以聚众也 郑笺鱼者庶人之所以养也梦鱼是嵗熟之祥 张氏曰县鄙建旐统人少州里建旟统人多建旐之处乃建旟是民庶众也 孔疏嵗熟民滋国之休庆也 王氏曰此牧成而考之诗也故以吉祥之事终焉 吕氏曰以斯干无羊之卒章观之所愿乎上者子孙昌盛所愿乎下者嵗熟民滋皆不愿乎其外也彼秦汉好大喜功之主肯以是为可愿哉 钱氏曰畜牧蕃滋人众殷富朝歌太平臣献休瑞治于此盛而志亦于此荒矣此不籍千亩料民太原之所由肇也史称汉武初年国家无事财用富足因之甲兵土木神仙祷祠海内虚耗物盛极而衰亦其势也
无羊四章章八句
虞惇按此诗毛郑说俱得惟众维鱼矣郑云梦人众相与捕鱼不如毛传之自然若集注云梦人乃是鱼则意想不伦于六梦为噩梦非吉祥善事矣凡注有必不可从者此类是也
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
郑笺家父字周大夫 孔疏春秋桓十五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上距幽王之卒七十有五年盖古人以父氏为字或累世同之云汉序曰仍叔而桓五年仍叔之子来聘春秋时赵氏世称孟智氏世称伯仍氏或亦世字叔也 虞惇按春秋隐公三年尹氏卒公羊曰讥世卿也胡氏曰尹氏天子大夫世执朝权为周阶乱家父所刺秉国之均不平谓何者是也困学纪闻云尹氏不平此幽王所以亡春秋于平王之末书尹氏卒见权臣之继世也于景王之末书尹氏立王子朝见权臣之乱国也诗之所刺春秋之所讥以此坊民犹有五侯擅汉三马食曹之祸以三说推之则春秋之尹氏盖即家父所刺之后人矣 项氏曰幽王时为乱者皆宣王时故家也嵩髙之申伯率犬戎以攻周韩奕之蹶父为趣马以乱政而孔圣之卿士不平之太师盖即常武之皇父尹氏也四人虽未必皆其身而亦必无皆死之理以此知人才唯上所用之唐之裴矩乃隋之佞人魏之华歆即汉之名士也吕氏曰按左传韩宣子来聘季武子赋节之卒章杜氏谓取式譌尔心以畜万邦之义则此诗在古止名节也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平上通韵】
兴也 毛传节髙峻貌岩岩积石貌赫赫显盛貌师太师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也具俱惔燔也卒终斩絶监视也
陈氏曰南山国之望太师民之瞻 郑笺民视汝之所为忧心燔灼又畏汝之威不敢相戏言语疾其贪暴胁下以刑辟也 朱注国既终斩絶矣汝何用而不察哉 辅氏曰小人欲行不平之政未有不先厉威虐以箝人之口者也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猗于戈反】
兴也 毛传猗长也荐重瘥病大憯曽也
苏氏曰山之实草木是也山之生物其气平均如一凡生于其上者无不猗猗其长也师尹不平其心则下之荣悴劳佚有大相絶者矣是以天怒而重以丧乱人怨而谤讟其上而尹氏曽不惩创咨嗟求所以自改也 郑笺责三公不均平不如山之为也
尹氏太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赋也 毛传氐本均平也 郑笺毗辅也 朱注吊愍也 毛传空穷也 郑笺师众也
孔疏尹氏为太师之官是周根本之臣秉国政之平居权衡之任 郑笺当维制四方上辅天子下教化万民使不迷惑言任至重 李氏曰尹氏不能如此则其乱必矣故呼天而告之曰昊天不吊不宜使此人居髙位以困穷我众民也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亲信平去通韵】
赋也 严氏曰仕谓官使之也 毛传夷平也 王氏曰已废退也 毛传琐琐小貌壻之父曰姻两壻相谓曰亚膴厚也
严氏曰师尹之不平在于逺君子而任小人故戒以弗躬弗亲则庶民不信也不询问之不官使之岂可诬罔君子以为不可用哉不用君子而用小人则必致乱当平其心察其奸而已退之无使危殆其国也琐琐姻亚者小人也无以亲昵而厚任之置之大位也大臣官使人材当开布公道乃于君子则弗仕唯姻亚则膴仕所谓不平也 虞惇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言不当委任小人也弗问弗仕勿罔君子言不当弃置君子也故下章遂言用君子以已乱之效焉
昊天不佣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惠戾霁韵届卦韵阕屑韵夷支韵违微韵屑为支微之入声平去入通韵】
赋也 毛传佣均也 朱注鞠穷讻乱也 岩氏曰惠爱也 郑笺戾乖也届至也 毛传阕息也 郑笺夷平也 苏氏曰违逺也
严氏曰民罹师尹之害而归之于天曰昊天不均而降此穷极之乱昊天不顺而降此乖戾之变谓天生小人以祸天下也所以救此祸者唯在用君子而已幽王信用小人故君子去之君子若至则民心自息矣君子若平夷其心则民之恶怒逺矣所患君子不至耳至则无不平夷也 郑笺言民之失由于上可反复也 朱注为政不平以召祸乱者人也而诗人归之于天见君臣隐讳之义焉见天人合一之理焉朱氏曰国之危亡以为人事欤则日月剥蚀山崩
川竭未可尽责之人也以为天意欤则武丁因桑谷而复成汤之业宣王因云汉而继文武之功未可尽归之天也君子以人合天不诿于天以义制命不诿于命是以转祸为福转乱为治天也有人焉使王能平其心以任尹氏尹氏能平其心以用君子而不以小人间之则岂至于危亡而不可救哉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平去通韵】
赋也 郑笺式用也式月斯生日月益甚也 毛传病酒曰酲成平也
严氏曰国之有成乃法度纪纲一成而不变者也人君之所操天下之所守今谁秉持之乎 虞惇曰王委政于尹氏尹氏委政于小人不自为政即所谓弗躬弗亲姻亚膴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