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诗经
- 诗童子问
诗童子问
五章【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此必指当时实事而言盖时有谗己以取其爵位而不度其已之不胜任者如食宜饇以比其贪黩之无厌如酌孔取以比其攫取之太甚】
六章【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以应前第三章之意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以应前第二章之意夫君者民之表上者下之倡民之善恶亦惟其上之所道耳罪不在于民也望于上者切而责于人者恕诗人之情当乎理矣】
七章【末后两章分明是比谗者人必见其为污下而不屑焉然后乃肯遗弃之若或领略而容受之则彼益自居以骄肆矣】
八章【要荒无礼义之教亲亲之恩薄动则相残贼也夫以中国而为要荒之俗此君子之所以忧也】
菀栁
一章【前二章只是比体以人愿息于栁隂以比人愿庇于王者耳若以为兴则不尚息焉无自昵焉两句意思各别然以为兴体亦可视其君如上帝则民之情本知所尊也然王甚威神使民畏之而不敢近则是王自絶于民矣使我朝王则王室其可定乎然其后必求我而无已将反有所不堪者焉则又不可不虑此其所以不肯来朝也然亦岂得已哉先儒泥序文诸侯皆不欲朝一句遂以此诗为诸侯相戒之辞故陈氏谓且俾我安之以待其改恶从善而后我至焉然诗但云后予极焉初无待其改恶从善之意且不朝王亦非可安者也先生之说当矣况又有齐威王事可騐乎】
三章【曷予靖之先生之说与上两章俾予靖之之意相应如东莱先生之说虽亦可通但居字说得太重似入于凿且凶矜二字轻重不协曷予靖之亦不甚通此章则分明是兴体也】
都人士之什二之八
都人士
一章【以周为镐京则行字当如字读夫容则徳之符也言则徳之发也容言如是则其徳可知不必又及其行而后为万民所仰望也惟其容言为万民所仰望是以我不见兮则其心不说而菀结也○衣冠仪容世治则有常而驯雅世乱则屡变而妖怪如新室之时诸于绣镼之类真可以骇人之耳目矣或曰先生以是诗为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容仪之美而作此以叹惜之如此则东迁之后诗也曰厉王流死于彘之后都邑岂能如旧哉何必东迁之后乎故先生但以周为镐京也】二章【绸直如髪若如郑氏说以为言其性情之密致操行之正直有如发焉则与都人士台笠缁撮者不类若如四章五章之例以为言其髪之美则如字又说不通或云首章既言都人士之言容故此章但言其冠笠而已若君子女则前章所未言也故此章宜言其徳焉三章谓之尹吉者但言以其有礼法耳似亦可通】
五章【后二章但言其带与发者以见此犹不可得而见则况于言与徳乎】
采绿
一章【予髪曲局不为容也薄言归沐恐君子之或归也好饰者妇人之性】
二章【五日为期六日不设言其近者以见迟久而弗归者不可堪也】
三章【狩而韔弓钓而纶绳本非妇人之事望之切思之深设言其如此以见其欲无徃而不与之俱是虽夫妇之正情然使其形于言焉则怨旷甚矣】
四章【此章承上章末句而言亦喜幸之词也】
黍苗
一章【此章乃从召伯南行者所作首章则以隂雨之膏润黍苗以兴召伯之能无劳众士也】二章【下二章则喜归之辞我行既集谓我所行之事既成集也哉始也】
四章【三章处居也第四章则述召伯经营成集之初烈烈征师召伯成之者言其师旅之所以得如是烈烈然威武者皆召伯有以成之也然则兵岂能自为强弱哉顾上之人所以御之者如何耳】五章【此章又重言营谢之功水土悉得其平治者皆召伯成之而天子之心亦得以自安也召伯之出为营谢耳然谢功既成而上则有以安夫天子报功之心下则有以成夫师旅威武之势则其经画之方保绥之徳非有大过人者能如是乎】
隰桑
章【以此诗辞意与菁莪相类则菁莪亦为兴体明矣】
三章【徳音孔胶谓君子之徳音足以感人使之甚胶固而不可解也】
四章【上章既言徳音孔胶故此遂言诚爱之意惟其徳音之感人者胶固而不忘故其诚爱之深发之迟存之乆而至于如此也】
白华
四章【一章言防物犹必相须为用而叹王之逺我而使我独兮者何也二章则言时运艰难王之不圗而于我不若白云之露防物三章则叹王之尊大而反不若小水细流尚能灌溉于物四章方以桑薪为比而自叹以嫡后之尊而反见卑贱也】
八章【一章则言夫妇之常理二章则言时运之使然三章始言其体尊势大而反不如小水之尚能溉物四章然后自叹以其嫡后之尊而反见卑贱其言亦可谓有序矣五章又疑已虽念王而王不顾已何哉六章始以鹙比褒姒而叹王之举措取舍之非宜七章则遂言王之二三其徳曽不若鸳鸯之有常八章方极其意而谓王不自爱重宠嬖贱妾以轻贱其身所以使我忧之而成病其言有序而不乱其怨有则而不流即其言以观其人则申后其亦贤矣哉】
緜蛮
三章【防贱之臣奔走行役道逺而劳甚至为鸟言以自比而求所托焉固仁人君子所宜动心者也如是而能饮食教诲而又载之以车则所谓中流之一壶也其感徳当何如哉然未知其果有哀而收之者乎若如序说则狭甚矣非诗之教也】
瓠叶
四章【物虽薄必与賔客共之此人道之当然也且曰献曰酢曰醻而不废礼焉尤见其敦厚之意】
渐渐之石
三章【不遑朝矣犹可言也至于不遑出不遑他则其情危而可哀甚矣方采出车之诗作时岂容有此事哉世之治也固未尝无征伐之师也然行者之劳未尝自言而上之人则汲汲然以言其劳之可念世之乱也上之人未尝念其劳而言及之而行者则自言其劳苦而不置焉夫使劳者自言而上之人不加恤焉则乌在其为民之父母也】
苕之华
二章【知我如此尚冀人之察已也】
何草不黄
四章【苕之华言国家之衰防时物之凋耗人民不聊其生天运穷矣何草不黄言士民役使之繁数征行之劳苦上之人视之与禽兽无异人事极矣周室至是无可为矣此黍离之所以降为国风也】
童子问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卷
童子问卷六 宋 辅广 撰大雅三
文王之什三之一
文王
一章【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正与中庸所谓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之意同盖非貌说实理然也先儒但以是诗为美文王之徳故多以为賛美之辞虽先生诗解初本亦以为文文王在上云者尊仰之称而已今防以此诗为周公追述文王之徳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惟其如是故直以为文王既没其神在上昭明于天又云文王之神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故其子孙蒙其福泽以君有天下也 天有显道天之明命天之明也于昭于天文王之明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成王之时言之也 文王之徳既显则上帝之命自时矣 文王在上于昭于】
【天言其大纲而已因足以见文王之与天为一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则其言又详且切矣】
二章【亹亹虽训强勉然亦有继续不已之意与四章缉熈二字相以令闻不已亦据成王之时而言之文王之徳不已故既没而令闻犹不已皆实事也与周匹休则与周并显矣臣之世既显则周之世亦显矣 上天以文王之故敷锡周家之子孙而又及其臣子则君臣同体亦可见矣或祸或福岂得而偏逃哉】
三章【翼翼勉敬也勉则无怠敬则无他谋犹如此则其忠诚可知矣 翼翼虽训勉敬然亦有左右辅翊其上之意 多士之生于周国乃所以为周国之桢榦也二程子论治天下之道未始不以求贤才为先务者以此然则天之所以使周之士世之显者非所以为周之士乃所以为周之国也 自文王之时言之则文王之身固以多士宁矣自成王之时言之则文王之神亦以多士宁也观文王之卒章及棫朴之诗与夫清庙之颂则可见矣】
四章【先生谓四章始言文王之所以圣与夫上昭于天不已其令闻者止在于敬之缉续熈明不已而已可谓深得周公之心及文王之徳也程先生曰母不敬可以对越上帝观文王之诗则可见矣】五章【殷士虽肤敏而祼将于周京天命所在不敢违也此盛徳之事汉唐以下皆不及矣夫以殷士服殷之服而助祭于周焉最可念也最可警也故于此而呼王之荩臣而告之使念文王之徳焉刘向所述孔子之言使人读之忧思惨怛有不能堪者盖孔子乃殷后而向亦宗室也 荩臣与三章厥犹翼翼相应】
六章【天命无常则当追念文王念文王则在于自修其徳能修其徳则盛大之福由已而致而天之命可保矣所谓天人之际于此可以观焉而其所以致戒于成王者至矣先生解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曰使其所行无不合于天理则盛大之福自我致之有不外求而得者可谓善说诗也矣】
七章【宣昭义问乃是接首章于昭于天与令问不已之意不曰令问而曰义问者所以戒成王也所为合义则誉闻自令也 命之不易母遏尔躬言天命之难保而不可使自我身而遏絶之也先生尝曰无自遏絶于尔躬如家自毁国自伐之类 宣昭义问戒成王之法文王也有虞殷自天戒成王之鉴乎殷也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极言天理之妙不可以智测而意度也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者告成王以法天之道当法文王也文王之诗七章以一章言之首尾只是言文王与天为一以一篇言之首尾亦是言文王与天为一但首章则専说文王末章则欲成王之法文王耳 首章之言如此而终之以此以见文王与天为一盖不可以差殊观矣 观子思之言优防浩大如此非学到至处不能也夫天之所以为天文王之所以为文王亦曰理而已理即吾之性也知吾之性则知与天合徳之防矣】
章句【天人之际指文王与天而言也兴亡之理指商周而言也反覆丁宁言七章相粘缀而说不一而足也周公作此本以戒成王立之乐官而因以为天子诸侯朝会之乐则又将以戒乎后世之君臣也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为始终者又可见于此二程先生挈出此一事以诏后学其有功于圣学多矣学者舎是实无以为进徳之阶也先生尝曰文王诗直说出道理】
大明
一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且大纲说其理如此是理也虽贯彻上下无有隔碍然去就无常未尝拘滞此天之所以为难忱而为君之所以不易也观商纣之事则可见矣此所以为戒成王也】
二章【维徳之行所谓以成徳为行也只此一句足以尽王季大任之事可谓辞约而义博也下面文王太姒亦不过如此故更不复出 自其父母而已然者言天之命周非一日积也】
三章【小心翼翼只是言其敬耳文王之徳始终于此也 前篇释厥犹翼翼为勉敬此篇说小心翼翼为恭慎其义虽一而有在臣在君之不同此须是以心体之则自见其有广狭也 昭事上帝言文王之敬洞洞属属终日对越上帝也如此则盛大之福自然来集而文王之敬直上直下更无回曲之时所以又能受四方来附之国也一有回曲则此心便息此理便絶天人上下皆不相管摄矣】
四章【天监在下有命既集至此方是就文王身上说非人之所能为者见天之命周非人力之所为也】
五章【大邦有子伣天之妹天也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人也天人两尽其道则岂不显乎其光辉也】
六章【天监在下有命既集言其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言其终也笃生谓天地储蓄其精气之厚也天之生圣人也其用力多矣既已笃生之故保防之右助之所谓栽者培之所以命之燮伐大商也征伐本非和者之事而曰燮伐者所谓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者也大其商所以大文武之事也】七章【诗记取郑氏之说以侯兴为自诸侯而兴而陈氏又谓文王为王武王继世以伐纣则不应复言侯兴也虽足以证此义而东莱先生又以为言侯则可见众寡之不敌于文义亦有些意思而先生不取者此说似乎特地在当世孰不知文武之心何必及此诗中侯字多训维如侯薪侯蒸之类只训维字似稳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女与尔虽皆指武王其实则是设言以见众心之同非武王之得已也然辞意严恪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学者当常常涵咏此二句以存心养性而事天也】
八章【肆伐亦可见三千惟一心之意 君有明徳则天有明命有王季文王则有太任太姒有王季大任则有文王有文王太姒则有武王有武王之君则有太公之臣读大明之诗则当知天人夫妇父子君臣之际安危治乱废兴存亡之机如影响形声之相似皆非茍然也】
章句【此诗周公作以戒成王前五章言周三王徳之积盛而天命之积亦非一日有人力之所不得与者后两章言武王顺天应人以伐纣而克之有非得已者成王闻之思天命之不茍集祖宗之于天下也非茍得则兢兢业业以保守之自有不能已者矣】
緜緜
一章【周人始生于沮漆之上则能有几何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则又甚言其小也】
二章【来朝走马而与大姜同来相宅又可见其简易之甚也】
三章【周原膴瞴堇茶如饴得地之肥美爰始爰谋爰我龟作事之不茍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与众同欲也】
四章【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则民居各有定而得以营立矣廼疆廼理廼宣廼畆则民田各有分而得以耕治矣自西徂东周爰执事总言其从西水浒而徂东凡经始之事所当为者无不尽也】五章【上章既言受田居民之事矣故此章遂言治宫室而先宗庙也】
六章【此又承上章而言治宫室其独详于板筑之事者盖垣墙所以围乎外举此则其中众役可知又板筑比之其他工役为最劳至于百堵皆兴鼛鼓弗胜则人之乐事劝功于是为至矣】
七章【戎丑攸行便帯了下章伐昆戎之意二门既立而大社遂立大社既立而大众攸行周家之势至是盖勃勃然有不可得而御者矣昆夷其得而不服哉百堵皆兴鼛鼓弗胜则人心之乐事劝功可知矣廼立冢土戎丑攸行则征伐之事盖有不容己者矣】
八章【肆不殄厥愠不责夫人之厉已也亦不陨厥问惟尽夫自治之道而已若専于治人而不反之身与虽务反身而不免责于人者皆非圣人之事也不务殄絶彼敌之怒而惟不陨废在我自修之实此自治之家法文王宣王之所遵行者也 自修之实而但言其声问者有其实则有其名也其与后世所谓以虚声恐喝之者不同矣四个矣字可见不期然而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