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诗经
- 毛诗故训传
毛诗故训传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笺】仲行,字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传】防,比也。【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黄鸟》三章,章十二句。
《晨风》,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传】兴也。鴥,疾飞貌。晨风,鹯也。郁,积也。北林,林名也。先君招贤人,贤人往之駃疾,如晨风之飞入北林。【笺】先君,谓穆公。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传】思忘之,心中钦钦然。【笺】言穆公始未见贤者之时,思忘而忧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传】今则忘之矣。【笺】此以穆公之意责康公,如何如何乎,女忘我之事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传】栎,木也。駮,如马,倨牙,食虎豹。【笺】山之栎,隰之駮,皆其所宜有也。以言贤者亦国家所宜有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传】棣,唐棣也。檖,赤罗也。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晨风》三章,章六句。
《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传】兴也。袍,襺也。上与百姓同欲,则百姓乐致其死。【笺】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共袍乎?言不与民同欲。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传】戈长六尺六寸,矛长二丈。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仇,匹也。【笺】于,於也。怨耦曰仇。君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传】泽,润泽也。【笺】襗,亵衣,近污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传】作,起也。【笺】戟,车戟常也。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传】行,往也。
《无衣》,三章,章五句。
《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丽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
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传】母之昆弟曰舅。【笺】渭,水名也。秦是时都雍,至渭阳者,盖东行送舅氏于咸阳之地。何以赠之?路车乘黄。【传】赠,送也。乘黄,四马也。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传】琼瑰,石而次玉。
《渭阳》二章,章四句。
《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传】屋,具也。渠渠,犹勤勤也。言君始于我厚,设礼食大具以食我,其意勤勤然。今也每食无余。【笺】此言君今遇我薄,其食我才足耳。于嗟乎!不承权舆。【传】承,继也。权舆,始也。
於我乎,每食四簋,【传】四簋,黍稷稻粱。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权舆》二章,章五句。
秦国十篇,二十七章,百八十一句。
国风 陈风
《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
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传】子,大夫也。汤,荡也。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笺】子者,斥幽公也。游荡无所不为。洵有情兮,而无望兮。【传】洵,信也。【笺】此君信有淫荒之情,其威仪无可观望而则效。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传】坎坎,击鼓声。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传】值,持也。鹭鸟之羽,可以为翳。【笺】翳,舞者所持以指麾。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传】盎谓之缶。无冬无夏,值其鹭翿。【传】翿,翳也。
《宛丘》三章,章四句。
《东门之枌》,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传】枌,白榆也。栩,杼也。国之交会,男女之所聚。子仲之子,婆娑其下。【传】子仲,陈大夫氏。婆娑,舞也。【笺】之子,男子也。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传】穀,善也。原,大夫氏。【笺】旦,明;于,曰;差,择也。朝日善明,曰相择矣,以南方原氏之女可以为上处。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笺】绩麻者,妇人之事也。疾其今不为。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传】逝,往;鬷,数;迈,行也。【笺】越,於;鬷,总也。朝旦善明,曰往矣,谓之所会处也,于是以总行,欲男女合行。视尔如荍,贻我握椒。【传】荍,芘芣也。椒,芬香也。【笺】男女交会而相说曰,我视女之颜色美如芘芣之华然。女乃遗我一握之椒,交情好也。此本淫乱之所由。
《东门之枌》三章,章四句。
《衡门》,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笺】诱,进也。掖,扶持也。
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栖迟,游息也。【笺】贤者不以衡门之浅陋,则不游息于其下,以喻人君不可以国小,则不兴治致政化。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传】泌,泉水也。洋洋,广大也。乐饥,可以乐道忘饥。【笺】饥者,不足于食也。泌水之流洋洋然,饥者见之,可饮以(療内为“楽”)饥。以喻人君悫愿,任用贤臣,则政教成,亦犹是也。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笺】此言何必河之鲂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以喻君任臣何必至人,亦取忠孝而已。齐,姜姓。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笺】宋,子姓。
《衡门》三章,章四句。
《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笺】孔安国云:“停水曰池。”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传】兴也。池,城池也。沤,柔也。【笺】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兴者,喻贤女能柔顺君子,成其德教。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传】晤,遇也。【笺】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也。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传】言,道也。
《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
《东门之杨》,刺时也。昏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传】兴也。牂牂然,盛貌。言男女失时,不逮秋冬。【笺】杨叶牂牂,三月中也。兴者,喻时晚也,失仲春之月。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传】期而不至也。【笺】亲迎之礼以昏时,女留他色,不肯时行,乃至大星煌煌然。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传】肺肺,犹牂牂也。昏以为期,明星晢晢。【传】晢晢,犹煌煌也。
《东门之杨》二章,章四句。
《墓门》,刺陈佗也。陈佗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恶加于万民焉。【笺】不义者,谓弑君而自立。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传】兴也。墓门,墓道之门。斯,析也。幽间希行,用生此棘薪,维斧可以开析之。【笺】兴者,喻陈佗由不睹贤师良傅之训道,至限于诛绝之罪。夫也不良,国人知之。【传】夫,傅相也。【笺】良,善也。陈佗之师傅不善,群臣皆知之。言其罪恶著也。知而不已,谁昔然矣。【传】昔,久也。【笺】已,犹去也。谁昔,昔也。国人皆知其有罪恶而不诛退,终至祸难,自古昔之时常然。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传】梅,柟也。鸮,恶声之鸟也。萃,集也。【笺】梅之树善恶自有,徒以鸮集其上而鸣,人则恶之,性因恶矣。以喻陈佗之性本未必恶,师傅恶而陈佗从之而恶。夫也不良,歌以讯之。【传】讯,告也。【笺】歌,谓作此诗也。既作,又使工歌之,是谓之告。讯予不顾,颠倒思予。【笺】予,我也。歌以告之,女不顾念我言,至于破灭颠倒之急,乃思我之言。言其晚也。
《墓门》二章,章六句。
《防有鹊巢》,忧谗贼也。宣公多信谗,君子忧惧焉。
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传】兴也。防,邑也。邛,丘也。苕,草也。【笺】防之有鹊巢,邛之有美苕,处势自然。兴者,喻宣公信多言之人,故致此谗人。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传】侜张,诳也。【笺】谁,谁谗人也。女众谗人,谁侜张诳欺我所美之人乎?使我心忉忉然。所美,谓宣公也。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甓,瓴甋也。鹝,绶草也。谁侜予美?心焉惕惕。【传】惕惕,犹忉忉也。
《防有鹊巢》二章,章四句。
《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焉。
月出
月出皎兮,【传】兴也。皎,月光也。【笺】兴者,喻妇人有美色之白皙。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传】僚,好貌。舒,迟也。窈纠,舒之姿也。劳心悄兮。【传】悄,忧也。【笺】思而不见则忧。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出》三章,章四句。
《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笺】夏姬,陈大夫妻,夏徵舒之母,郑女也。徵舒字子南。夫字御叔。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传】株林,夏氏邑也。夏南,夏徵舒也。【笺】陈人责灵公,君何为之株林,从夏氏子南之母为淫泆之行?匪适株林,从夏南。【笺】匪,非也。言我非之株林,从夏氏子南之母为淫泆之行,自之他耳。觝拒之辞。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传】大夫乘驹。【笺】我,国人;我,君也。君亲乘君乘马。乘君乘驹,变易车乘,以至株林,或说舍焉,或朝食焉。又责之也。马六尺以下曰驹。
《株林》二章,章四句。
《泽陂》,刺时也。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笺】君臣淫于国,谓与孔宁、仪行父也。感伤,谓涕泗滂沱。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传】兴也。陂,泽障也。荷,芙蕖也。【笺】蒲,滑柔之物。芙蕖之茎曰荷,生而佼大。兴者,蒲以喻所说男之性,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正以陂中二物兴者,喻淫风由同姓生。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传】伤无礼也。【笺】伤,思也。我思此美人,当如之何而得见之。寤寐无为,涕泗滂沱。【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笺】寤,觉也。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传】蕳,兰也。【笺】蕳,当作莲。莲,芙蕖实也。莲以喻女之言信。有美一人,硕大且卷。【传】卷,好貌。寤寐无为,中心悁悁。【传】悁悁,犹悒悒也。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传】菡萏,荷华也。【笺】华以喻女之颜色。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传】俨,矜庄貌。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泽陂》三章,章六句。
陈国十篇,二十六章,百二十四句。
国风 桧风
《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笺】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从,待放于郊,得玦乃去。
羔裘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传】羔裘以游燕,狐裘以适朝。【笺】诸侯之朝服缁衣羔裘,大蜡而息民,则有黄衣狐裘。今以朝服燕,祭服朝,是其好洁衣服也。先言燕,后言朝,见君之志不能自强于政治。岂不尔思?劳心忉忉。【传】国无政令,使我心劳。【笺】尔,女也。三谏不从,待放而去,思君如是,心忉忉然。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传】堂,公堂也。【笺】翱翔,犹逍遥也。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传】日出照曜,然后见其如膏。岂不尔思?中心是悼。【传】悼,动也。【笺】悼,犹哀伤也。
《羔裘》三章,章四句。
《素冠》,刺不能三年也。【笺】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也。
素冠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传】庶,幸也。素冠,练冠也。棘,急也。栾栾,瘠貌。【笺】丧礼,既祥祭而缟冠素纰。时人皆解缓,无三年之恩于父母,而废其丧礼,故觊幸一见素冠,急于哀戚之人,形貌栾栾然膄瘠也。劳心慱慱兮。【传】慱慱,忧劳也。【笺】劳心者,忧不得见。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传】素冠,故素衣也。【笺】除成丧者,其祭也朝服缟冠。朝服,缁衣素裳。然则此言素衣者,谓素裳也。聊与子同归兮。【传】愿见有礼之人,与之同归。【笺】聊,犹且也。且与子同归,欲之其家,观其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