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礼经
- 内外服制通释
内外服制通释
为妻之父母
妻父母 壻身
释曰尔雅云妻之父母曰外舅外姑其壻为之义服缌麻三月也若妻亡别娶亦服若妻之亲母虽改嫁被出亦服详见前条
为夫之曽祖高祖父母
夫高祖【父母】 夫曽祖【父母】 夫祖【父母】夫【父母】 己身释曰此曽孙妇为曽髙祖服缌麻三月也葢曽孙妇于曽髙祖世已逺情已疎故服止宜于缌耳若其夫承曾髙祖重者其妻亦从服也
为夫之从祖祖父母
夫从祖祖父
夫曽祖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从祖祖母
释曰夫之从祖祖父从祖祖母者即夫之伯叔祖父伯叔祖母也夫为之服小功矣则妻宜为之服缌麻也
为兄弟之孙妇
兄 子 孙妇
父 已身
弟 子 孙妇
释曰兄弟之孙亲侄孙也已为亲侄孙服小功则宜为其妻服缌麻也
为夫兄弟之孙妇
夫兄 子 孙妇
夫妇 妻身
夫弟 子 孙妇
释曰伯叔祖为侄孙妇服缌麻而伯叔祖母亦同服者亲亲之义也
为夫之从祖父母
夫伯祖 夫从祖父母
夫曽祖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叔祖 夫从祖父母
释曰夫之从祖父母即舅之堂兄弟而已呼为堂伯叔祖堂伯叔祖母者也夫以堂侄而为之服小功故已以堂侄妇而为之服缌麻也
为从父兄弟之子妇
伯 从兄 子妇
祖 父 已身
叔 从弟 子妇
释曰此堂伯叔祖为堂侄妇报服缌麻也
为夫从父兄弟之子妇
夫伯 夫从兄 子妇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叔 夫从弟 子妇
释曰此堂伯叔祖母为堂侄妇报服缌麻也
为夫从父姊妹
夫伯 夫从姊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叔 夫从妹
释曰夫之从父姊妹者即夫之堂姊妹也夫为堂姊妹服大功则已以堂嫂而为堂姑义服缌麻虽适人不降也
为夫从父兄弟之妻
夫伯 夫从兄妻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叔 夫从弟妻
释曰夫从父兄弟之妻即夫堂兄弟之妻而已之堂妯娌也故相为义服缌麻
为人后者为从祖祖母
从祖祖父
曽祖 祖 父 已身【为人后】
从祖祖母
释曰从祖祖母者谓祖父兄弟之妻而已之伯祖母叔祖母也正服则为小功亲今既出为人后则为降服缌麻也
女适人者为从祖祖母
从祖祖母
曽祖 祖 父 女身【适人者】
从祖祖母
释曰説义与前同已在室则为之服小功今既适人则为降服缌麻也
为夫兄弟之孙为人后者
夫兄 子 孙【为人后】
夫父母 妻身
夫弟 子 孙【为人后】
释曰妻为夫兄弟之孙者此伯叔祖母为亲侄孙服也本为小功亲今彼既出为人后则又降服缌麻也
为夫兄弟之孙女适人者
夫兄 子 孙女【适人者】
夫父母 妻身
夫弟 子 孙女【适人者】
释曰伯叔祖母为在室侄孙女本服小功今彼既适人则为降服缌麻也
为人后者为从祖母
伯祖 从祖母
曽祖 祖 父 已身【为人后】
叔祖 从祖母
释曰从祖母者即父从父兄弟之妻已俗呼为堂伯祖母堂叔祖母也本小功亲已既出为人后则为降服缌麻也
女适人者为从祖母
伯祖 从祖母
曽祖 祖 父 已身【适人者】
叔祖 从叔母
释曰説与前同已在室为堂伯母堂叔母义服小功既适人则降服缌麻也
为夫从父兄弟之子为人后者
夫伯 夫从兄 子【为人后】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叔 夫从弟 子【为人后】
释曰夫从父兄弟之子即夫堂兄弟之子也已以堂伯叔母而为夫堂侄本服小功今既为人后则为降服缌麻也
为夫从父兄弟之女适人者
夫伯 夫从兄 女【适人者】
夫祖 夫父 妻身
夫叔 夫从弟 女【适人者】
释曰説与前同此即堂伯叔母为夫堂侄女服也在室则义服小功今适人则为降服缌麻也
为夫之外祖父母及舅从母
夫舅
夫外祖父母 妻身
夫从母
释曰妇人于夫之外祖父母及舅从母情若疎逺而必为之服者何也葢妇人视姑如母故于姑之父母兄弟姊妹皆不可以恝然忘情者为之义服缌麻葢亦引而进之之义也
为外孙妇
外祖身 女子 外孙妇
释曰外祖为外孙服缌麻矣而为外孙妇亦服缌麻者亦引而进之之义也
女为姊妹之子妇
姊 甥妇
父母 女身
妹 甥妇
释曰此母姨为外甥妇服也姨为外甥服小功矣则宜为其妇服缌麻也
为甥之妇
姊 甥妇
父母 舅身
妹 甥妇
释曰舅为甥报服小功矣则亦宜为甥之妇服缌麻也
内外服制通释卷七
双峰先生内外服制通释余闻其书旧矣今始获一覩其发明朱夫子家礼殆无余蕴岂曰小补之哉因思丱角时从玉峰先生于上蔡东湖书院引试圣则堂举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章为题先生曰此帝尧命契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始也余对曰朱夫子丧礼一书岂非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终乎先生喟然曰小子真能以三隅反矣双峰先生玉峰先生之委也宜其熟于礼也乌乎微契不能启之于前微朱夫子不能成之于后微先生通释又不能使人行着而习察也读先生之书者孝弟之心油然如风之于草雷之于蛰岂曰小补之哉时至元后庚辰六月朢日东海布衣此山张复谨跋
先君成此书未脱藁而更化及逃窜山谷竟以疾终家塾悉为煨烬时瑢兄弟尚幼若罔闻知洎长有识而手泽无存蚤夜痛心有负先志嵗庚午春先师栖筠郑先生亡瑢往吊于先生书房中见内外服制通释一书俨然具在惊喜无地栖筠葢先君之爱友曽传之于是编写成帙众谓是书有补世教瑢不敢私遂锓诸梓与众共之至元后戊寅孟春朢日男瑢百拜谨识
是书之出可与文公丧礼相表里而并行也或曰朱子一代道学之宗其肩可比乎曰不然朱子于是书犹君子之射也吾伯父双峰于是书乃养由基之射也学专而精详而明有补家礼之未偹有发前贤之未发非谓学问相高也为之图使人易见为之释使人易知易见易知亲疎隆杀之等人人可得而尽矣必师友讲説云乎有补于治教明矣时至元后戊寅仲夏中澣从子惟贤百拜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