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

  (经十二五)秋,滕子来朝。
  (经十二六)秦伯使术来聘。
  (经十二七)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传)不言及,秦晋之战已亟,故略之也。
  (经十二八)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传)称帅师,言有难也。
  文公(经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王正月。
  (经十三二)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经十三三)邾子籧篨卒。
  (经十三四)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经十三五)大室屋坏。
  (传)大室屋坏者,有坏道也,讥不修也。大室犹世室也。周公曰「大庙」,伯禽曰「大室」,群公曰「宫」。礼,宗庙之事。君亲割,夫人亲舂,敬之至也。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庙坏,极称之,志不敬也。
  (经十三六)冬,公如晋。
  (经十三七)卫侯会公于沓。
  (经十三八)狄侵卫。
  (经十三九)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还自晋。
  (传)还者,事未毕也。自晋,事毕也。
  (经十三十)郑伯会公于棐。
  文公(经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晋。
  (经十四二)邾人伐我南鄙。
  (经十四三)叔彭生帅师伐邾。
  (经十四四)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
  (经十四五)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伯、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传)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经十四六)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传)孛之为言犹茀也。其曰入北斗,斗有环域也。
  (经十四六)公至自会。
  (经十四七)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
  (传)是郄克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也?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弗克纳。未伐而曰弗克,何也?弗克其义也。捷菑,晋出也;貜且,齐出也。貜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经十四八)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
  (传)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为受其丧,不可不卒也。其地于外也。
  (经十四九)齐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传)舍未逾年,其曰君,何也?成舍之为君,所以重商人之弒也。商人其不以国氏,何也?不以嫌代嫌也。舍之不日,何也?未成为君也。
  (经十四十)宋子哀来奔。
  (传)其曰子哀,失之也。
  (经十四十一)冬,单伯如齐。
  (经十四十二)齐人执单伯。
  (传)私罪也。单伯淫于齐,齐人执之。
  (经十四十三)齐人执子叔姬。
  (传)叔姬同罪也。
  文公(经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季孙行父如晋。
  (经十五二)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传)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来盟者何?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
  (经十五三)夏,曹伯来朝。
  (经十五四)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经十五五)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经十五六)单伯至自齐。
  (传)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此其不名,何也?天子之命大夫也。
  (经十五七)晋郄缺帅师伐蔡。
  (经十五八)戊申,入蔡。
  (经十五九)秋,齐人侵我西鄙。
  (传)其曰鄙,远之也。其远之,何也?不以难介我国也。
  (经十五十)季孙行父如晋。
  (经十五十一)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
  (经十五十二)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
  (传)其曰子叔姬,贵之也。其言来归,何也?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欲其免也。
  (经十五十三)齐侯侵我西鄙。
  (经十五十四)遂伐曹,入其郛。
  文公(经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传)弗及者,内辞也。行父失命矣,齐得内辞也。
  (经十六二)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传)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公四不视朔,公不臣也。以公为厌政以甚矣。
  (经十六三)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师丘。
  (传)复行父之盟也。
  (经十六四)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经十六五)毁泉台。
  (传)丧不贰事;贰事,缓丧也。以文为多失道矣!自古为之,今毁之,不如勿处而已矣。
  (经十六六)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经十六七)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
  文公(经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经十七二)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
  (经十七三)齐侯伐我西鄙。
  (经十七四)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
  (经十七五)诸侯会于扈。
  (经十七六)秋,公至自谷。
  (经十七七)冬,公子遂如齐。
  文公(经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传)台下,非正也。
  (经十八二)秦伯罃卒。
  (经十八三)夏,五月戊戌,齐人弒其君商人。
  (经十八四)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经十八五)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传)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经十八六)冬,十月,子卒。
  (传)子卒,不日,故也。
  (经十八七)夫人姜氏归于齐。
  (传)恶宣公也。有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有待贬绝,而恶从之者。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一曰:就贤也。
  (经十八八)季孙行父如齐。
  (经十八九)莒弒其君庶其。
  谷梁传宣公
  宣公(经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传)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
  (经一二)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传)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经一三)夏,季孙行父如齐。
  (经一四)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传)放,犹屏也。称国以放,放无罪也。
  (经一五)公会齐侯于平州。公子遂如齐。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传)内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为赂齐也。
  (经一六)秋,邾子来朝。
  (经一七)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传)遂,继事也。
  (经一八)晋赵盾帅师救陈。
  (传)善救陈也。
  (经一九)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传)列数诸侯而会晋赵盾,大赵盾之事也。其曰师,何也?以其大之也。于棐林地,而后伐郑,疑辞也。此其地何?则着其美也。
  (经一十)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经一十一)晋人、宋人伐郑。
  (传)伐郑,所以救宋也。
  宣公(经二一)二年
  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传)获者,不与之辞也。言尽其众,以救其将也。以三军敌华元,华元虽获,不病矣。
  (经二二)秦师伐晋。
  (经二三)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经二四)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弒其君夷皋。
  (传)穿弒也,盾不弒,而曰盾弒,何也?以罪盾也。其以罪盾,何也?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也。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赵穿弒公,而后反赵盾。史狐书贼曰:「赵盾弒公。」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史狐曰:「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弒,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故书之曰『晋赵盾弒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曰: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经二五)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宣公(经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
  (传)之口,缓辞也,伤自牛作也。
  (经三一)改卜牛,牛死,乃不郊。
  (传)事之变也。乃者,亡乎人之辞也。
  (经三一)犹三望。
  (经三二)葬匡王。
  (经三三)楚子伐陆浑戎。
  (经三四)夏,楚人侵郑。
  (经三五)秋,赤狄侵齐。
  (经三六)宋师围曹。
  (经三七)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经三八)葬郑穆公。
  宣公(经四一)四年
  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平者,成也。不肯者,可以肯也。
  (经四一)公伐莒取向。
  (传)伐犹可,取向甚矣,莒人辞不受治也。伐莒,义兵也;取向,非也,乘义而为利也。
  (经四二)秦伯稻卒。
  (经四三)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弒其君夷。
  (经四四)赤狄侵齐。
  (经四五)秋,公如齐,公至自齐。
  (经四六)冬,楚子伐郑。
  宣公(经五一)五年
  春,公如齐。
  (经五二)夏,公至自齐。
  (经五三)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传)诸侯之嫁子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内也;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妇之称也。
  (经五四)叔孙得臣卒。
  (经五五)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传)及者,及吾子叔姬也。为使来者,不使得归之意也。
  (经五六)楚人伐郑。
  宣公(经六一)六年
  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传)此帅师也,其不言帅师,何也?不正其败前事,故不与帅师也。
  (经六二)夏,四月。
  (经六三)秋,八月,螽。
  (经六四)冬,十月。
  宣公(经七一)七年
  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传)来盟,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经七二)夏,公会齐侯伐莱。
  (经七三)秋,公至自伐莱。
  (经七四)大旱。
  (经七五)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宣公(经八一)八年
  春,公至自会。
  (经八二)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传)乃者,亡乎人之辞也。复者,事毕也,不专公命也。
  (经八三)辛巳,有事于太庙。
  (经八四)仲遂卒于垂。
  (传)为若反命而后卒也。此公子也,其曰仲,何也?疏之也。何为疏之也?是不卒者也。不疏,则无用见其不卒也,则其卒之,何也?以讥乎宣也。其讥乎宣,何也?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
  (经八四)壬午,犹绎。
  (传)犹者,可以已之辞也。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
  (经八四)万入去龠。
  (传)以其为之变,讥之也。
  (经八五)戊子,夫人熊氏薨。
  (经八六)晋师、白狄伐秦。
  (经八七)楚人灭舒鄝。
  (经八八)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经八九)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
  (传)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制也。
  (经八九)庚寅,日中而克葬。
  (传)而,缓辞也,足乎日之辞也。
  (经八十)城平阳。
  (经八十一)楚师伐陈。
  宣公(经九一)九年
  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
  (经九二)夏,仲孙蔑如京师。
  (经九三)齐侯伐莱。
  (经九四)秋,取根牟。
  (经九五)八月,滕子卒。
  (经九六)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
  (经九七)晋荀林父帅师伐陈。
  (经九八)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
  (传)其地于外也,其日未逾竟也。
  (经九九)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楚子伐郑。晋郄缺帅师救郑。
  (经九十)陈杀其大夫泄冶。
  (传)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泄冶之无罪如何?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朝。泄冶闻之,入谏曰:「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于泄冶,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宣公(经十一)十年
  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
  (传)公娶齐,齐由以为兄弟,反之,不言来。公如齐,受之也。
  (经十二)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经十三)己巳,齐侯元卒。
  (经十四)齐崔氏出奔卫。
  (传)氏者,举族而出之之辞也。
  (经十五)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
  (经十六)癸巳,陈夏征舒弒其君平国。
  (经十七)六月,宋师伐滕。
  (经十八)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经十九)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
  (经十十)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传)其曰王季,王子也。其曰子,尊之也。聘,问也。
  (经十十一)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