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
(经二九二)公至自围许。
(经二九三)夏,六月,公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
(经二九四)秋,大雨雹。
(经二九五)冬,介葛卢来。僖公(经三十一)三十年
春,王正月。
(经三十二)夏,狄侵齐。
(经三十三)秋,卫杀其大夫元咺。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以是为讼君也。卫侯在外,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待其杀而后入也。
(经三十三)及公子瑕。
(传)公子瑕,累也,以尊及卑也。
(经三十四)卫侯郑归于卫。
(经三十五)晋人、秦人围郑。
(经三十六)介人侵萧。
(经三十七)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传)天子之宰,通于四海。
(经三十七)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传)以尊遂乎卑,此言不敢叛京师也。
僖公(经三一一)三十有一年
春,取济西田。
(经三一二)公子遂如晋。
(经三一三)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传)「夏,四月」,不时也。四卜,非礼也。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乃者,亡乎人之辞也。犹者,可以已之辞也。
(经三一四)秋,七月。
(经三一五)冬,杞伯姬来求妇。
(传)妇人既嫁,不逾竟。杞伯姬来求妇,非正也。
(经三一六)狄,围卫。
(经三一七)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僖公(经三二一)三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
(经三二二)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经三二三)卫人侵狄。
(经三二四)秋,卫人及狄盟。
(经三二五)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僖公(经三三一)三十有三年
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传)滑,国也。
(经三三二)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经三三三)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传)不言战而言败,何也?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进不能守,退败其师徒,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秦之为狄,自殽之战始也。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殽,匹马倚轮无反者。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不正其释殡,而主乎战也。
(经三三四)癸巳,葬晋文公。
(传)日葬,危不得葬也。
(经三三五)狄侵齐。
(经三三六)公伐邾,取訾楼。
(经三三七)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经三三八)晋人败狄于箕。
(经三三九)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经三三十)乙巳,公薨于小寝。
(传)小寝,非正也。
(经三三十一)陨霜不杀草。
(传)未可杀而杀,举重也。可杀而不杀,举轻也。
(经三三十一)李、梅实。
(传)实之为言,犹实也。
(经三三十二)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谷梁传文公
文公(经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传)继正即位,正也。
(经一二)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经一三)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传)葬曰会,其志重天子之礼也。
(经一四)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传)薨称公,举上也。葬我君,接上下也。僖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
(经一五)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
(传)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
(经一六)晋侯伐卫。
(经一七)叔孙得臣如京师。
(经一八)卫人伐晋。
(经一九)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经一十)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弒其君髡。
(传)日髡之卒,所以谨商臣之弒也。夷狄不言正不正。
(经一十一)公孙敖如齐。
文公(经二一)二年
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
(经二二)丁丑,作僖公主。
(传)作,为也,为僖公主也。立主,丧主于虞。吉主于练,作僖公主,讥其后也。作主坏庙,有时日于练焉!坏庙,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
(经二三)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传)不言公,处父伉也,为公讳也。何以知其与公盟?以其日也。何以不言公之如晋?所耻也。出不书,反不致也。
(经二四)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谷,盟于垂敛。
(传)内大夫可以会外诸侯。
(经二五)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传)历时而言不雨,文不忧雨也。不忧雨者,无志乎民也。
(经二六)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传)大事者何?大是事也,着祫尝。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太祖。跻,升也,先亲而后祖也,逆祀也。逆祀,则是无昭穆也。无昭穆,则是无祖也。无祖,则无天也。故曰:文无天。无天者,是无天而行也。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此《春秋》之义也。
(经二七)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经二八)公子遂如齐纳币。
文公(经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沉。沉溃。
(经三二)夏,五月,王子虎卒。
(传)叔服也,此不卒者也,何以卒之?以其来会葬,我卒之也。或曰以其尝执重以守也。
(经三三)秦人伐晋。
(经三四)秋,楚人围江。
(经三五)雨螽于宋。
(传)外灾不志,此何以志也?曰:灾甚也。其甚奈何?茅茨尽矣!着于上,见于下,谓之雨。
(经三六)冬,公如晋。
(经三七)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经三八)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
(传)此伐楚,其言救江,何也?江远楚近,伐楚所以救江也。
文公(经四一)四年
春,公至自晋。
(经四二)夏,逆妇姜于齐。
(传)其曰妇姜,为其礼成乎齐也。其逆者谁也?亲逆而称妇。或者公与,何其速妇之也?曰:公也。其不言公,何也?非成礼于齐也。曰妇,有姑之辞也;其不言氏,何也?贬之也。何为贬之也?夫人与有贬也。
(经四三)狄侵齐。
(经四四)秋,楚人灭江。
(经四五)晋侯伐秦。
(经四六)卫侯使宁俞来聘。
(经四七)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文公(经五一)五年
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传)含,一事也;赗,一事也;兼归之,非正也。其曰且,志兼也。其不言来,不周事之用也。赗以早,而含己晚。
(经五二)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经五三)王使毛伯来会葬。
(传)会葬之礼,于鄙上。
(经五四)夏,公孙敖如晋。
(经五五)秦人入鄀。
(经五六)秋,楚人灭六。
(经五七)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文公(经六一)六年
春,葬许僖公。
(经六二)夏,季孙行父如陈。
(经六三)秋,季孙行父如晋。
(经六四)八月乙亥,晋侯驩卒。
(经六五)冬,十月,公子遂如晋。
(经六六)葬晋襄公。
(经六七)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襄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君漏言也。上泄则下暗,下暗则上聋。且暗且聋,无以相通,夜姑杀者也。夜姑之杀奈何?曰:晋将与狄战,使狐夜姑为将军,赵盾佐之,阳处父曰:「不可!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仁者。今赵盾贤,夜姑仁,其不可乎?」襄公曰:「诺。」谓夜姑曰:「吾始使盾佐女。今女佐盾矣!」夜姑曰:「敬诺。」襄公死,处父主竟上事,夜姑使人杀之。君漏言也,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曰:「用我则可,不用我则无乱其德。」
(经六七)晋狐夜姑出奔狄。
(经六八)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传)不告月者,何也?不告朔也。不告朔,则何为不言朔也?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天子不以告朔,而丧事不数也。犹之为言,可以已也。
文公(经七一)七年
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
(传)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
(经七一)遂城郚。
(传)遂,继事也。
(经七二)夏,四月,宋公壬臣卒。
(经七三)宋人杀其大夫。
(传)称人以杀,诛有罪也。
(经七四)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经七五)晋先蔑奔秦。
(传)不言出,在外也。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经七六)狄侵我西鄙。
(经七七)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传)其曰诸侯,略之也。
(经七八)冬,徐伐莒。
(经七九)公孙敖如莒莅盟。
(传)莅,位也。其曰位,何也?前定也。其不日,前定之盟不日也。
文公(经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
(经八二)夏,四月。
(经八三)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经八四)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经八五)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
(传)不言所至,未如也。未如则未复也。未如而曰如,不废君命也。未复而曰复,不专君命也。其如非如也,其复非复也。唯奔莒之为信,故谨而日之也。
(经八六)螽。
(经八七)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传)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
(经八七)宋司城来奔。
(传)司城,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来奔者不言出,举其接我也。
文公(经九一)九年
春,毛伯来求金。
(传)求车犹可,求金甚矣。
(经九二)夫人姜氏如齐。
(经九三)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传)京,大也;师,众也。言周,必以众与大言之也。
(经九四)辛丑,葬襄王。
(传)天子志崩不志葬,举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志葬,危不得葬也。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辞也。
(经九五)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经九六)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传)卑以尊致,病文公也。
(经九七)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传)称人以杀,诛有罪也,郑父累也。
(经九八)楚人伐郑。
(经九九)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经九十)夏,狄侵齐。
(经九十一)秋,八月,曹伯襄卒。
(经九十二)九月癸酉,地震。
(传)震,动也。地,不震者也;震,故谨而日之也。
(经九十三)冬,楚子使萩来聘。
(传)楚无大夫,其曰萩,何也?以其来我,褒之也。
(经九十四)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传)秦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
(经九十五)葬曹共公。
文公(经十一)十年
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经十二)夏,秦伐晋。
(经十三)楚杀其大夫宜申。
(经十四)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传)历时而言不雨,文不闵雨也。不闵雨者,无志乎民也。
(经十五)及苏子盟于女栗。
(经十六)冬,狄侵宋。
(经十七)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文公(经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楚子伐麇。
(经十一二)夏,叔彭生会晋郄缺于承匡。
(经十一三)秋,曹伯来朝。
(经十一四)公子遂如宋。
(经十一五)狄侵齐。
(经十一六)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传)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一人而曰败,何也?以众焉言之也。传曰:长狄也。兄弟三人,佚宕中国,瓦石不能害。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然则何为不言获也?曰:古者不重创,不禽二毛,故不言获,为内讳也。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文公(经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经十二二)杞伯来朝。
(经十二三)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传)其曰子叔姬,贵也,公之母姊妹也。其一传曰:许嫁,以卒之也。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经十二四)夏,楚人围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