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属辞
春秋属辞
昭四年冬十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七年冬十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十五年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二十一年八月乙亥叔辄卒 二十三年春王正月癸丑叔鞅卒 二十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孙貜卒 二十五年冬十月戊辰叔孙婼卒 二十九年夏四月庚子叔诣卒
定五年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哀三年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以上鲁大夫书卒者三十不书日者四卒于外书日书地者二当祭而卒者二皆卿也礼王于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士皆有服君于卿大夫将葬吊于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以有服也故大夫卒史必书之然传曰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则不徒记臣子之丧而已兼欲志恤典厚薄以见君臣始终之义焉故当祭卒而犹绎去乐必书况公不与小敛则恤典必不备冝有以见之也杜氏曰礼卿佐之丧小敛大敛君皆亲临之始死情之所笃故以小敛为文至于但临大敛及不临丧亦同不书日襄五年冬十二月辛未季孙行父卒传曰大夫入敛公在位是公与小敛则书日之事也然公孙敖卒于齐已絶卿位而书日卒者惠叔毁请于朝感子赦父虽公不与小敛恩实过厚故书日也公子牙卒时公有疾叔孙婼叔诣卒时公孙在外公孙婴齐卒于貍脤皆书日卒礼不责人以所不得备为其有故非不欲临故皆书日大夫卒于竟外则书地竟内不地传称季平子行东野卒于房是也今案春秋之初政不在大夫故恤典有厚薄而史亦得用其法成襄而后大夫权重君恩过厚虽有故不临小敛与恩薄者不同故一切书日此史之变例也兼书字者二季友僖之叔父而有功于僖仲遂宣之叔父而有功于宣其丧葬皆有殊礼传言季友受费以为上卿葢宣之仲遂恩视季友皆赐以三命而使之世为卿也厥后叔孙昭子三命逾父兄当时以为非礼则以其先未有三命如二氏者也或谓此葢生而赐族使世为卿然叔牙不书叔亦世为卿叔肸之子婴齐仍称公孙则叔非氏也案杜氏注公子彄孝公子也諡僖伯臧孙辰彄之孙哀伯达之子諡文仲臧孙许辰之子諡宣叔是为臧孙氏季友庄公母弟季孙行父友之孙諡文子季孙宿行父之子諡武子意如宿之子諡平子季孙斯意如之子諡桓子是为季孙氏公子牙庄公庶弟公孙兹牙之子叔孙得臣牙之孙諡庄叔叔孙豹得臣之子侨如之弟諡穆叔叔孙婼豹之子諡昭子不敢婼之子諡成子是为叔孙氏公孙敖庆父之子諡穆伯仲孙蔑庆父之孙文伯谷之子諡献子仲孙速蔑之子諡庄子仲孙羯速之子諡孝伯仲孙貜谒之子諡僖子是为孟孙氏仲遂庄公子也字襄仲仲婴齐遂之子归父之弟公孙婴齐宣公弟叔肸之子諡声伯叔老肸之子字齐子叔弓叔老之子諡敬子辄弓之子字伯章叔鞅亦弓之子叔诣辄之子无骇展禽之先也葢师侠不知其世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皆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周礼公侯伯之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大夫以下名氏不见于防凡事于防皆卿也故卿卒则书王制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避贤也春秋时晋郑皆六卿鲁专于三桓见于防者四卿齐国髙宋华向皆父卒子立防书之体存而世卿之失见矣又岂待以书某氏卒为讥也哉卿不书卒者六公子翚公子庆父柔溺公子结叔彭生皆不以卿礼终也若公子牙实杀而以卿礼成丧亦书卒史縁一时君臣隠讳之情而録之春秋存防书之大体而已公羊谓善季子陆氏谓书其自卒以示无讥皆失经防公孙归父叔孙侨如出奔不书卒仲孙何忌叔孙州仇卒在春秋后
三十五天子大夫卒书同内大夫葬则举諡称公
文三年夏五月王子虎卒
定四年秋七月刘卷卒【蒙公至月】 葬刘文公
以上天子大夫书卒者二书葬者一来赴而往吊也凡王人皆以内辞书之故书卒同内大夫王子虎践土翟泉尝主诸侯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传曰来赴吊如同盟礼也二子身佩周室安危诸侯之合散系焉其来赴往吊皆有不容己者不可以常礼论也葬举諡称公者王卿士有封国得置臣属如诸侯也不月者礼不备也
三十六公母弟卒书弟书字
宣十七年冬十一月壬午公弟叔卒
以上公弟书卒者一宣公母弟也传曰凡大子之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此谓春秋所书之弟皆是时君同母之弟葢史文实録之法非以为加亲也非见大夫卒不当书宣公以庶簒适丧其母弟恩视季友仲遂而使世为卿比桓庄之族故称弟称字而书卒同于见大夫防书实録而宣公之情不可掩矣若称公子则嫌于见大夫且无以见宣公宠爱之私史非不知异母之不当踈外也陆氏诸儒辩之过矣
三十七外弑君从赴告
隠四年春王二月戊申衞州吁弑其君完
庄八年冬十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宣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四年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十年五月癸巳陈夏徴舒弑其君平国
襄二十五年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二十六年春王二月辛夘衞甯喜弑其君剽
昭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干谿
以上弑君称名氏者八凡大夫不书氏未赐族也公子公孙不书属非见大夫也虽弑君者当国得告以名者国犹有臣子不皆逆贼之党也非手弑而归罪者以首恶书也赵盾归生事三传同而先儒疑之必欲定为手弑然后合于经此不以礼法防之也史记録晋人之言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此先王所以明臣妾之礼杜弑逆之原其来已久非董史甫创其义也归生为正卿而与谋其首恶无足异者春秋以礼法脩辞学者弗深考尔楚防弑君而比出比归国而防缢事与赵盾归生不同故书其属而经不日以别之陈氏曰春秋之法苟有逆意于其君虽自杀也亦书弑窃谓周监二代放弑其君必有成宪国史书罪亦有定法非脩春秋时始造斯律也
桓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庄十二年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僖十年春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哀六年秋齐陈乞弑其君荼
以上弑君及其大夫三庶孽初立见弑二君弑而大夫死节必大臣之能与其君存亡者也故得与其君同称弑而言及弑君者称名氏例与上同晋献公杀其世子逐羣公子而立奚齐里克弑之荀息立卓子里克又弑之克之弑君为重耳也齐景公逐羣公子而立荼陈乞召阳生立之而荼弑故陈乞为逆首二君皆以庶孽见弑与他君遇弑者不同故经不月以异之非弑君者有轻重也
文十四年九月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蒙上事月】
僖九年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以上弑未逾年君一不称君者一未逾年君见弑称君所以正其名待犹君之义也经不日别成君也奚齐庶孽国人不君故经特笔称其君之子而又不月以异之其说别见
文十六年冬十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十八年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襄三十一年十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
以上弑君称人者三凡称人皆微者史从赴书之宋人弑君贼由君祖母莒人弑君贼由公子展舆事与齐邴歜阎职不同故经不日以别之
文元年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
襄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昭十九年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以上世子弑君三蔡侯般淫而不父与他国子祸不同故不日以别之许止非故弑而与商臣同书日则弑逆者罪无轻重明矣又案许止事三传皆见止非故弑而左氏记事尤详先儒亦疑之必欲定为故弑而后合于经此亦不以礼法防之也张主一曰止之所以异于商臣蔡般者过与故尔然春秋一施之者以臣子于君父不可过也苏子由曰今律和御药不如法者死葢春秋遗意皆足以防斯狱矣
文十八年冬十月莒弑其君庶其
成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昭二十七年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定十三年冬薛弑其君此
以上弑君称国者四告不以名氏故但称国以弑必弑君者当国国人皆逆贼之党故无能以名氏告者若栾书中行偃是也莒仆以其寳玉来纳诸公故鲁史不着其罪然莒仆因国人以弑父而出奔公子光弑君而自立其事与晋栾书中行偃当国者异而亦皆称国以弑故不日以别之唯薛弑不月与晋里克齐陈乞同传无事实不可考
襄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余祭【蒙公至月传序其事亦在五月】哀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以上阍弑国君一盗杀国君一阍贱盗窃贼不可律以臣礼故不言其君阍犹在官故得言弑然杀蔡侯者实诸大夫之公孙翩也蔡人既杀翩而以盗赴经贱阍故略不书日蔡实非盗故详其日以别之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此春秋书弑君之义也是故凡言弑其君者不以君有道无道异辞所以正弑逆之罪其或文同而事异事同而文异者则以日月之法别之左氏不知经意见弑君者或称名氏或称国或称人求其说而不得遂定为例曰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葢溺于邪说而不见正于孔氏之徒者也传记师旷对晋侯论衞人出君史墨对赵简子论鲁人出君皆释臣而归罪于君刘向说苑记齐人弑君鲁襄公曰孰臣而敢杀其君乎师惧曰夫齐君治之不能任之不肖纵一人之欲以虐万夫之性非所以立君也其身死自取之也与师旷史墨之言如出一口皆当时之邪说也晋灵之弑史狐以首恶书重葢王者之法而犹有托为夫子之言谓赵盾为良大夫者自大夫专政士民皆知有大夫而不知有君是以君多谤而臣多誉邪说之行有自来矣此夫子所为惧春秋所由作也且见弑之君无道者莫甚于齐襄庄晋灵楚防经皆书弑者名氏而议不及其君宋昭公非有四君之恶也独以无道称而弑者免于讨是岂春秋拨乱之法乎为左氏学者既以陷于邪说而何休范甯又推以释二传其不可为训抑有甚焉而唐啖赵宋陈氏诸儒亦皆因袭其说而未有悟其非者是乱臣贼子虽知惧于一时而卒见释于千万世也由赴告防书之法左氏考之不详而又不知圣人有存防书大体之义故其失至此诸实弑而以卒告者说己见前卒葬类中
三十八杀他国君
宣十八年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
昭十一年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十六年春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以上微者戕他国之君一蛮荆之君杀诸国之君一自相杀一邾人者邾大夫戕者残也葢邾使大夫往残贼之传例曰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孔氏曰弑者伺候闲隙试犯其君戕者卒暴而来残贼杀害弑戕皆是弑也所以别内外之名尔不日者异内弑也凡诸侯卒则名谨终事详凶变也故见杀见弑皆名之既名蔡侯亦名楚子又特书日所以谨内外之辩蔡侯尝弑君且明非讨罪也其自相杀则不月畧之也详见变文篇
三十九内杀大夫言刺
僖二十八年春公子买戍衞不卒戍刺之
成十六年十二月乙酉刺公子偃
以上内刺公子二义取周礼三刺之法公子买葢公子之为大夫者不言杀其大夫内事以君命为重故不以专杀为义所以明臣礼也晋文之兴鲁欲与楚故戍衞其杀公子买惧晋也曰不卒戍乃欺楚之辞史实其诬而罪见矣穆姜侨如之谋公子偃所不知虽加之罪而事不可书故但言刺而已穆姜指偃与鉏曰是皆君也葢欲激公使逐二家非真有废立之意季孙归而杀偃迁怒也不及鉏者鉏幼公不忌也杜氏谓鉏不与谋非事实矣啖氏谓直书刺者罪当杀不知书法详略之由也
四十外杀大夫称国称名讨乱称人不在位不称大夫簒公子去属众杀称人
庄二十六年夏曹杀其大夫
僖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 十一年春晋杀其大夫防郑父 二十五年夏宋杀其大夫 二十八年夏楚杀其大夫得臣
文十年夏楚杀其大夫宜申
宣九年冬陈杀其大夫泄冶 十三年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十四年春衞杀其大夫孔达
成八年夏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十五年秋宋杀其大夫山 十六年夏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十七年冬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犫郤至 十八年春晋杀其大夫胥童【为下弑月】 齐杀其大夫国佐
襄二年冬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五年秋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 十九年秋齐杀其大夫髙厚 郑杀其大夫公子嘉 二十年秋蔡杀其大夫公子变 二十二年冬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二十三年夏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
昭二年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黒 五年春楚杀其大夫屈申 十二年夏楚杀其大夫成熊 二十七年夏楚杀其大夫郤宛
哀二年冬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四年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以上外杀大夫称国者二十八孟子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宼雠此春秋书杀大夫之义也古者诸侯大夫皆天子所置凡卿大夫之狱大司宼以邦法防之诸侯不得专杀故君杀臣皆书杀其大夫以志专杀而有罪无罪悉名之以明臣礼示恭顺公羊传曰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何氏曰凡君杀大夫以专杀书其说皆是唯左氏以大夫不名为非其罪而凡书名者皆求其罪以实之若泄冶以直言见杀公子变以谋去楚归晋见杀皆不得免焉孔氏引家语论泄冶以区区之身欲止一国之淫昬死而无益可谓狷矣而不得为仁刘侍读亦曰泄冶安于淫乱之朝至废男女之节然后言之则其从君于昬者多矣其论人臣进退大节则善矣然春秋岂于其直言见杀而议其罪与悖乱者同科乎若公子燮之事则内外相乱说者不辨久矣其或不名与去族皆笔削之防说见变文篇
僖十年夏晋杀其大夫里克
襄二十七年夏衞杀其大夫甯喜
以上外杀大夫尝弑君者二二君利其弑以除害又以忌克杀之非讨罪故史无异文
僖三十年秋衞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以上杀大夫专废立者一及所立公子一瑕称公子以元咺禀伯主之命立之异于他簒者故书元咺及之而不去其属
襄二十三年冬晋人杀栾盈 三十年秋郑人杀良霄以上杀大夫自外复入者二皆称人以杀以其称兵犯国非士师之所能治而必以国人讨之也皆不书其大夫以去位而复入为乱非其大夫也
文九年春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