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属辞
春秋属辞
昭八年秋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以上外杀大夫称人者三先都士縠箕郑父作乱杀先克公子招公子过杀陈世子偃师公子招又归罪于公子过而杀之皆以讨乱告故亦称人以杀在位故称其大夫
隠四年九月衞人杀州吁于濮
桓六年秋蔡人杀陈佗
庄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以上杀簒立者三诸簒立者诸侯定其位则列于防而称爵故未防诸侯者皆名之不成之为君也皆称人以杀者以其弑君代立非有司法守之所能治而国人得而讨之也传言州吁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又曰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是州吁之簒国人皆不与也所以石碏得信讨贼之义蔡人杀五父而立其所出雍廪杀无知以报其虐名虽公而事则私其称蔡人亦与称国人义异春秋君弑而能以义讨贼者唯衞人为正故特书月以别之
文七年夏宋人杀其大夫 八年冬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以上外杀大夫称人者二此称人者众辞传谓穆襄之族及戴氏之族是也详见变文特笔二篇
四十一夫人出书归
文十八年冬十月夫人姜氏归于齐【蒙上子卒月】
以上鲁夫人归于父母之国者一传曰夫人出曰归于某文夫人以襄仲杀其子而立宣公故归其父母之国而老焉与罪出者不同然亦絶于鲁故曰归事与内女非罪出书来归同当同书月
四十二公夫人出奔言孙
昭二十五年九月己亥公孙于齐
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闵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以上公孙一夫人孙二啖氏曰公夫人不可斥言奔公羊传曰内讳奔谓之孙今案夫人尊与君同故同称孙然妇人非罪不奔与国君见出于其臣者不同故经不日以别之
四十三诸侯出奔
桓十五年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十六年十一月衞侯朔出奔齐
庄四年夏纪侯大去其国
僖二十八年夏四月衞侯出奔楚【蒙上事月】
文十二年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襄十四年夏四月己未衞侯出奔齐
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齐 二十一年冬蔡侯朱出奔楚 二十三年秋莒子庚舆来奔【为下日败月】
哀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
以上诸侯出奔六来奔三去其国一有所辨则名去国不反名皆从史文不言出奔言去其国乃特笔其说皆别见诸侯出奔月衞侯衎臣出君特书日纪侯大以下失国者皆不月
桓十一年秋郑忽出奔衞
庄二十四年冬曹羁出奔陈
昭元年秋莒展舆出奔吴
以上未逾年诸侯出奔一失位丧国故不称子逾年出奔一微弱不能自定国人以名赴弑君簒位出奔一未防诸侯故不称爵皆不月异成君也凡国灭君奔别见大夫出奔有笔削见后篇
四十四公子入国
桓十五年夏许叔入于许
庄九年夏齐小白入于齐
昭元年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
哀十年秋齐阳生入于齐
以上公子入国四谷梁传曰以好曰归以恶曰入今案许叔以继絶入故称字说在变文篇齐小白阳生莒去疾以簒入故不称公子皆从史文
四十五外大夫以邑叛
襄二十六年春衞孙林父入于戚以叛
昭二十一年夏宋华亥向寕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叛
定十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 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十三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以上外大夫书入邑以叛者四入国以叛者一【乐大心不言叛者蒙上文从可知也】
四十六以地来奔非卿亦书
襄二十一年春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
昭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 三十一年冬黒肱以滥来奔
以上邾莒大夫以地来奔者三传曰庶其非卿也以地来虽贱必书重地也又曰牟夷非卿而书尊地也黒肱贱而书名重地故也今案邾小国虽其卿名氏亦不登于防此皆以受其叛邑书若郕伯来奔则以称君故不书其地义各有所重史不徒録实也四十七出奔大夫入国贼其国称复入
襄三十年秋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
成十八年夏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襄二十三年夏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
以上大夫自外入国者一复入邑者一复入国入邑者一郑良霄志复私雠宋鱼石晋栾盈挟仇敌害宗国故书之不同说见末篇
四十八诸侯相执
僖五年冬晋人执虞公 十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夏六月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哀四年春宋人执小邾子
以上诸侯相执四用之一周官大司宼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诸侯无相执之道故凡执恒称人晋献公袭执天子三公而灭其封国罪大于相执齐桓伯略不及西莫能正也宋襄图伯而执滕子用鄫子以宣其虐故子鱼谓其得死为幸小邾世服于宋于是见执而春秋将终世无盟主久矣以防书大体所当存示録小国而已
四十九盟主执诸侯
僖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 冬晋人执衞侯归之于京师
成九年秋晋人执郑伯 十五年春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襄十六年春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十九年春晋人执邾子
以上盟主执诸侯六盟主有讨罪之义故虽称人以执与诸侯相执同文而事异其道有得失故笔削之防或称侯以执说见变文篇唯襄二十六年晋人为衞孙氏故防澶渊执甯喜衞侯如晋晋人执之而经不书者为臣执君不可以训故削而不録在存防书大体中为变例之三
五十诸国执外裔之君
哀四年夏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以上诸国执外裔之君一归于楚者楚人围蛮氏蛮子赤奔晋楚人有辞且以师临上雒故赵孟执蛮子归之楚虽败亡之余羣臣能辑睦以事其君晋外失诸侯而彊家内讧自知非楚敌也
五十一外裔防而执诸国之君
僖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防于盂执宋公以伐宋
以上外裔防而执诸国之君一宋公一防而虐二国之君又不度徳量力而致楚子于盂于是见执而国受兵盖不知有出尔反尔之戒者也于楚曷足议焉凡防执别称人此蒙诸侯言之
五十二外裔相执
昭四年夏楚人执徐子
以上外裔防而相执一此申之防也徐服楚乆矣既世事楚而又服于吴徐子又吴出也故楚人执之五十三大夫见执则书至非专使不称行人从公还不书至
昭二十三年春王正月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蒙日卒月】 二十四年春婼至自晋
以上大夫出疆见执书至一传曰行人言使人也婼如晋谢取邾师见执故称行人凡大夫行不书至降于君也被执则书至谨事变重国卿也
成十六年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
昭十三年八月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蒙上事月】 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以上大夫从公见执者二不称行人非专使也凡大夫从公不书伐郑之役行父从公以侨如之谮见执而书平丘之防意如从公以邾莒之诉见执而书虽见执也苟从公归则不书行父从公归意如逾年乃得归也凡大夫出入从公不书执则书与公将不言帅师败则称师义同皆国史成法行父执书月着例五十四王臣见执自我而行则书还接我书至
文十四年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 十五年夏单伯至自齐
以上王臣书如书执书至者一单伯以王命为鲁请子叔姬如齐见执还又过鲁故书之一如吾大夫
隠七年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以上戎执王臣以归一由鲁聘还见执故书变执言伐乃修春秋之辞说见变文篇
五十五外大夫见执非专使不称行人非卿虽杀之不书
桓十一年九月宋人执郑祭仲
庄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
僖四年夏齐人执陈辕涛涂
襄二十六年秋晋人执衞甯喜
定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以上外执大夫五郑祭仲宋人诱而执之郑詹齐人以伯令召而执之陈辕涛涂执于师衞甯喜执于防宋仲几执于京师故皆不称行人宋执祭仲使立庶簒适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晋人专执于京师皆书月以异之
襄十一年秋楚人执郑行人良霄 十八年夏晋人执衞行人石买
定六年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犂 七年秋齐人执衞行人北宫结以侵衞
以上外执大夫四良霄如楚告将服于晋见执石买如晋以伐曹见执乐祁犂如晋以宋乆不来聘见执衞侯欲叛晋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使执之以侵我皆以专使往故称行人
昭八年夏楚人执陈行人干徴师杀之
以上楚执行人杀之一陈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干徴师赴于楚且告有立君楚人执而杀之宣十四年郑人杀楚使申无畏不书非卿也
五十六外放大夫
宣元年夏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
哀三年秋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以上外放大夫二放谓弃置于此而不得他适舜放驩兜于崇山葢古有此法薛氏曰诸侯不得专放书放其大夫僭天子之事也吕氏曰称国以放君与大夫咸与焉称人以放国乱无政而众人擅放之
五十七外裔灭中国而放其大夫
昭八年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以上楚灭中国而放其大夫一招杀陈世子楚子志在取陈而已故不能正其罪书师者经变文说见谨华夷篇
春秋属辞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属辞卷五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五
五十八公朝觐始行则书皆称如既成礼则称朝在道而还书其复
成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
以上成公如京师者一朝天王也周礼大宗伯以賔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防殷见曰同大行人侯服嵗一见甸服二嵗一见男服三嵗一见采服四嵗一见衞服五嵗一见要服六嵗一见凡诸侯之邦交世相朝而已东迁诸侯不臣小国朝大国大国朝盟主而不复朝天王鲁君再书朝王所一书如京师皆以晋故而非特朝也成公将防诸侯假道京师伐秦不可过天子而不朝故始行则书如京师凡内出朝聘但书如始行则书之未成礼之辞也据鲁君如晋至河而复者六鲁臣如京师如齐不至而复者各一始行不果彼国必成其礼也此杜氏说得之或谓鲁之朝聘非诚非礼故但书如由不知防书之体也春秋存防书之大体以属辞比事见得失而不以褒贬脩辞此下书公自京师遂防诸侯伐秦则非特朝可见通十二公唯成公一如京师则鲁君乆阙朝觐之礼亦可见不待变文而后为讥也如京师特书月明朝王为正与他如不同
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朝于王所【蒙上盟日】 冬壬申公朝于王所
以上僖公朝王所者二晋文践土温二防皆以天子在焉而诸侯就朝既成礼而后书故言朝凡朝王例日壬申其着例也践土不日者与盟同日也温防不月故朝王有日而无月也春秋有为下事月者此不为朝王月以见因防而朝非防则不朝也
僖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三十三年冬十月公如齐
以上僖公如齐者三二朝伯主一继齐好也东迁诸侯大行人殷聘世朝之礼乆废唯以小朝大而已故隠桓庄之世小国之君往往来朝于鲁而鲁未尝往朝大国以当时大国皆齐等故也桓公创霸之初未遑定制故庄公三如齐皆以事行至僖七年公子友如齐十年公如齐十三年公子友如齐十五年公如齐合传三嵗而聘五嵗而朝之法葢齐桓伯业既成之后防于甯母始定其制以为诸侯朝伯主之礼与尚书周官六年五服一朝相类不自知其僭也僖十七年桓公卒故仅再朝而已晋文公伯业甫定而卒故僖公未尝朝晋晩年一朝齐昭复修齐好也凡公外如不月以四时首月行则书之不书至乃笔削之法说在后篇
文三年冬公如晋 十三年冬公如晋
以上文公如晋者二朝伯主也传言晋文公季年诸侯朝晋衞成不朝故文公元年晋襄伐衞二年亦以不朝来讨公如晋晋人使阳处父盟公鲁人耻之经没公如晋不书而处父去族以晋文伯业之盛践土之盟温之防僖公皆在焉又尝受其曹田尝使大夫一聘一拜田而弗身朝之晋文卒乃朝齐文公即位亦聘齐以图昬而不通晋好于是见讨而朝以取辱则亦比而不周之过也此在存防书大体中为变例之四说见变文篇三年晋人悔其无礼于公请改盟公如晋五年公孙敖如晋六年行父如晋八月襄公卒其后公一如晋朝灵公十五年行父以齐难故如晋者再而晋侯受赂不克伐齐公遂舍晋而屈于齐矣此鲁君于文襄世伯朝聘之实也而昭三年传子大叔曰文襄之霸令诸侯三嵗而聘五嵗而朝岂文襄尝举齐桓之典而主盟日浅故诸侯有不尽从其令者乎文十五年曹伯来朝传曰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脩王命古之制也所谓古制既与周礼不合春秋之世小国朝鲁鲁朝大国近或一二年逺或十余年或闲世不朝迟速皆无常准左氏唯见十一年曹伯来朝至此又来适合子大叔五嵗之数遂以其说为传而不知其制实始于齐桓尔又昭十三年叔向曰明王之制使诸侯嵗聘以致业闲朝以讲礼再朝而防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杜氏谓三年一朝六年一会十二年一盟凡八聘四朝再防王一巡守盟于方岳之下其朝聘之节大数故先儒以周礼大行人所职为得中葢成周之礼非唯左氏不能详当时名大夫如叔向亦不得其真也
宣四年秋公如齐 五年春公如齐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年春公如齐 夏公如齐
以上宣公如齐者五四朝一奔丧齐惠非盟主比值晋伯中衰宣公簒立以济西田赂齐为平州之防以定其位故终身谨于事齐不朝聘于晋黒壤之防晋人止公以赂免不得与盟既葬敬嬴则比嵗朝齐齐归其所赂田又亲奔丧晩嵗不恱齐顷乃背齐好晋反覆皆以私也
成三年夏公如晋 四年夏公如晋 十年秋七月公如晋 十八年春公如晋
襄三年春公如晋 四年冬公如晋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十二年冬公如晋 二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二十八年十一月公如楚
以上成公襄公如晋者九朝盟主也襄公如楚者一晋楚之从交相见也成公即位为齐故臧孙许及晋景盟于赤棘二年齐侯伐我值郤克有齐怨鲁四卿同出防晋师大败齐师于鞌盟于袁娄晋由此复振诸侯叛者皆服而鲁自是専事晋矣成公朝景者三三年拜汶阳之田四年特朝晋侯见公不敬归而欲结楚以叛晋季文子不可而止葢以齐侯既朝晋晋厚齐则薄鲁也八年晋侯果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十年吊丧晋厉新立疑公贰于楚止公送葬俟使楚者还验实公请受盟而归晋悼立公闻其贤遽往朝之甫归而士匄来拜朝襄公即位晋又先来聘故公朝悼者四三年始朝四年朝而聴政八年聴朝聘之数晋侯亦使士匄来拜公之辱萧鱼之后晋来拜师公复往朝悼公待诸侯有礼故公谨于事晋也晋平为鲁故合诸侯同围齐执邾子削其田以归鲁故二十一年公如晋拜师及取邾田末年晋楚合成赵武屈建防诸侯之大夫盟于宋请二国之从诸侯交相见公遂朝楚而及陈郑许之君送楚康之葬于西门之外晋伯日衰而华夷相乱矣故如楚特书月以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