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尚书
- 洪范明义
洪范明义
【司之食井以劳民劝相司之货升以顺积徳】
【司之祀恒以立不易方司之司巽以申命行事】
【司之司徒姤以施命诰四方司之司冦大过以独立不惧】
【司之宾蛊以振民育徳司之师鼎以正位凝命】
五司徒政【干序干亦为师】
【司徒之食需以宴乐待时司徒之货泰以财成辅相】
【司徒之祀大壮以非礼不履司徒之司小畜以懿文徳】
【司徒之司徒干以自彊不息司徒之司冦夬以施禄敷徳】
【司徒之宾大畜以多识畜徳司徒之师大有以遏恶扬善】
六司冦政【兑序兑亦为宾】
【司冦之食节以制数度议徳行司冦之货临以容保教思】
【司冦之祀归妹以永终知敝司冦之司中孚以议狱缓死】
【司冦之司徒履以非礼不履司冦之司冦兑以丽泽讲习】
【司冦之宾损以惩忿窒欲司冦之师暌以同而异】
七宾政【艮序艮亦为司徒】
【宾之食蹇以反身修徳宾之货谦以称物平施】
【宾之祀小过以过恭过哀过俭宾之司渐以居贤徳善俗】
【宾之司徒遯以严逺小人宾之司冦咸以虚受人】
【宾之宾艮以思不出位宾之师旅以明慎不留狱】
八师政【离序离亦为司冦】
【师之食既济以思患豫防师之货明夷以用晦莅众】
【师之祀丰以折狱致刑师之司空家人以言有物行有恒】
【师之司徒同人以类族辨物师之司冦革以治厯明时】
【师之宾贲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师之师离以继明照四方】
右八政分序【凡二篇各六十四其别各四千九十六】
【臣攷八政与周易周官同用而异体所以然者以其同出于图书以式序五行相协民居一也民居之于五行犹醯酱之于饮食日用不离先王之于八政亦犹是也八政分属皆从后天然以乾坤坎离定位分从则亦皆先天也有是八政以求五行然后五纪有所丽四克有所用休咎贞悔有所徴天地之为蓍帝王之为蓍与蓍所自为天地帝王者一也以是八政参于七卜而人神始协因而察于五事騐于庶徴稽于五纪正以三徳而上天阴隲之道条贯备矣此一未有敷词盖以是为纲自相经纬其文义浩重不可单举要本于皇极以务民敬事则是八政者亦合为九畴而虚其一耳八政分属与上卷明义不同彼槩五行此八卦非有矛盾也】
洪范明义卷下之上
钦定四库全书
洪范明义卷下之中
明 黄道周 撰
五纪章第六
四五纪
一曰嵗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厯数
王省惟嵗卿士惟月师尹惟日【章上有曰字衍】
嵗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又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嵗时既易百谷用不成又用昬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此节疑在师尹惟日之下】
【臣攷前章所敶五行五事八政皆从河图而出虽略举体用以性情事物立天人之总犹未明言其畴象分微之数即云以九命数以五命理亦大槩纲领得其欵项耳必使天人交动各有条贯观日知嵗观辰知月观一世得百世则五纪者天地之版籍也尧典首举闰朞春秋始正日月攷其细微莫过畴象畴象以九起之以六积之为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为一百二十年之厯外赢五千四百八十一又六乗七百二十九之数毎嵗缩九则一百二十嵗当缩一千八十合赢缩之数外距天行每百二十嵗共余六千五百六十一以四乗之凡四百八十嵗而余六嵗之厯又赢五十四辰归于斗分故以四百八十六为限以四百八十五为实者是畴之所以命嵗也以四百八十五为嵗五千八百二十为月又一百七十九为闰是畴之所以命月也以五千九百九十九为月则以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六为日以三乗之为一百二十嵗之畴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以十二乗之为二百一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四辰也凡天地之数成于九极于六参于三要之以四则归一矣故六九之积为一百二十一嵗之星参其六积为四百八十六嵗之日是律度权衡之所繇总也然皆不烦摩揣但以九起六积而得之一再屈指而具百二十一嵗之厯此范畴之至微要也古今算厯者皆不论辰但以日开分以分开秒于四分厯中减溜上下自谓精矣而施之非久辄不复騐即如三统大衍皆原本河图约略爻象其精者不过于揲蓍九六冒其成数耳今以畴起厯以厯分辰以辰分星以星约日以日防月以月成嵗语嵗则有四百八十五嵗语月则有五千九百九十九月语日则有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六日语辰则有二百一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四辰语厯数则是五千八百二十嵗之厯去其差数举其实数凡十二元范实五千七百六十因而重之二十四周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之星也要其始终皆出图书故复具图如左】
五纪略例
【凡洛书一九三七二八四六之文詨者虽习而数多不尽以五行五事论之亦曰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一貌二言三视四聴五思天生地成以六成水以七成火以八成木以九成金以十归五犹此四十五之文耳必以五纪论之则九畴相经各八十一此一纪也九经八十一为七百二十九此二纪也九经七百二十九为六千五百六十一此三纪也九经六千五百六十一为五万九千四十九此四纪也九经五万九千四十九为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此五纪也以是五纪分嵗月日辰而统于厯数故五屈指而具百二十二嵗四分一之厯以四合之为四百八十五嵗以范计之则二十四周得万有一千五百二十部长百二十嵗是五纪之所作也五纪所厯不过九畴九畴三乗各八十一生成之数各领其部一部主象各有重数如一一一二二二之类每部重数二十五参数五十六合为八十一得其重数则知其主部凡九部七百二十九以七百二十九自相乗即百二十一嵗强之厯因分部为图如左】
【北方一部一一一次一一二至一一九凡九象皆为干兑之卦重象者九为水行盛始第二畴一二一一二二至一二九凡九象二重皆为离震之卦第三畴一三一一三二至一三九凡九象二重亦皆干兊之卦第四畴一四一一四二至一四九亦九象二重为离震之卦第五畴一五一一五二至一五九凡九象二重亦皆干兊之卦自是而下第六畴一六一至一六九凡九象二重亦离震之卦第七畴一七一至一七九凡九象二重亦干兊之卦第八畴一八一至一八九九象二重亦离震之卦第九畴一九一至一九九凡九象二重亦皆干兊也故北方首部九畴八十一象皆为干兊离震之卦】
【西南二部二一一次二一二至二一九凡九象二重皆为防坎之卦次畴二二一二二二至二二九重象者九皆为艮坤之卦故西南九畴八十一象皆为防坎艮坤之卦】
【正东三部三一一次三一二至三一九凡九象二重皆为干兑之卦次畴离震三畴三一三至三三三至三九三重象者九亦干兑也故东方九畴八十一象皆为干兑离震之卦】
【东南四部四一一次四一二至四一九凡九象二重皆为防坎之卦暨第四畴四四一至四四四至四四九重象者九皆为艮坤故东南九畴八十一象皆为防坎艮坤之卦】
【中央五部五一一次五一二至五一九凡九象二重皆为干兑之卦次畴五二一至五二九皆为离震第五畴五五一至五五五至五五九重象者九皆为干兑故中央九畴亦干兑离震也五分戊巳或交于前或交于后一变而一不变则干兑通于防坎离震变为艮坤故中央九畴八十一象得通八卦遍乘九部得五万九千四十九卦凡畴每部各五万九千四十九卦】
【西北六部六一一次六一二至六一九凡九象二重皆为防坎卦第六畴六六一至六六六至六六九重象者九皆为艮坤故西北九畴八十一象皆为防坎艮坤之卦】
【正西七部七一一次七一二至七一九凡九象二重皆干兑卦次畴离震第七畴七七一至七七七至七七九重象者九皆干兑也故正西九畴八十一象为干兑离震之卦也】
【东北八部八一一次八一二至八一九凡九象二重皆防坎卦第八畴八八一至八八八至八八九重象者九皆艮坤也故东北九畴八十一象皆为防坎艮坤之卦】
【正南九部九一一次九一二至九一九凡九象二重九皆干兑卦干兑与离震间行第九畴九一九九二九至九九九重卦者九又皆干兑也故正南九畴八十一象皆为干兑离震之卦】
【凡畴九部每部八十一象得七百二十九象为命厯之本每部各以八十一乗七百二十九得五万九千四十九为十三年半又余一百二十一辰五分以九乗之为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得一百二十一年半余一千九十三之辰五分以四收之为四百八十五年之厯内少九辰所以内少九辰者凡春秋命厯以畴范为本畴范命九春秋命六六其七百二十九为四千三百七十四比一嵗之厯常欠九辰积一百二十二年而绌一千九十八辰以四积之而绌四千三百九十二辰为四百八十七年绌四千三百八十三辰之实春秋所用二百四十三年郤退半载以就获麟之防故合之为四百八十五载而得两畴范之实也千古畴范之学托于仲尼观于系卦春秋得其蕴矣自春秋而上厯数莫攷但以春秋证之文献有徴聊附春秋厯数及图书所推五行厯数于后焉】
厯数统纪
【上元甲子四百八十五年二百一十二万五千七百五十五辰】
【二元己巳九百七十年四百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一十辰】
【三元甲戌一千四百五十五年六百三十七万七千二百六十五辰】
【四元己卯一千九百四十年八百五十一万三千二十辰】
【五元甲申二千四百二十五年一千六十二万八千七百七十五辰】
【六元己丑二千九百一十年一千二百七十五万四千五百三十辰】
【七元甲午三千三百九十五年一千四百八十八万二百八十五辰】
【八元己亥三千八百八十年一千七百八万六千五百四十辰】
【九元甲辰四千二百六十五年一千九百一十二万一千七百九十五辰】
【十元己酉四千八百五十年二千一百三十五万七千五百五十辰】
【十一元甲寅五千三百三十五年二千三百三十八万三千三百五辰】
【十二元己未五千八百二十年二千五百五十一万九千六十辰】
【右自太古上元羲农之前至鲁隠公元年己未入十一元自隠公元年以前凡五千三百三十五年至秦王政九年又得四百八十五年嵗在癸亥彗星出长竟天明年甲子秦王政十年又起中元此端门之次符也又四百八十五年魏嘉平元年加司马懿九锡之嵗嵗在己巳为中元之二防又四百八十五年开元二十二年秦州大震冬十二月戊子朔日食嵗在甲戌为中元之三防又四百八十五年宋宁宗嘉定十二年为元太祖真十四年嵗在己卯其年金人破武关分犯诸州为中元之三防以后一百四十五年而圣人始出凡自春秋而后终于元季二千八十九年除秦政以前四百八十五年为端门之木防以后金木火水相次为治复归于土与周比隆虽损益间殊而畴象不变苟求其故千嵗可知也】河图厯数略【自东周至元末二千一百三十八年】
土稼穑厯
【体数五百五十余二百七十五在前际合损一百一十今存之以河图领雒书为前赢厯】
【周平王元年辛未至恵王十六年庚申凡一百一十年中更桓庄厘恵五王为稼穑初际】
【周恵王十七年辛酉至灵王二十年庚戌中更恵襄顷匡定简六王为稼穑二际】
【周灵王二十一年辛亥至定王二十八年庚子中更灵景敬元定五王为稼穑三际】
【周考王元年辛丑至显王三十八年庚寅中更考威安烈显五王为稼穑四际】
【周显王三十九年辛卯至秦始皇六年庚辰凡一百一十年中更周显慎赧秦昭文庄襄二姓七王始命皇帝为稼穑五际】
【凡稼穑之数以十命十下得一十以十命九下得二十以十命八下得三十以十命七下得四十以十命六下得五十往反畴列得五百五十为稼穑之成数又其前段以五命十下得一五至以六命五下得二十五往返畴列得二百七十五凡稼穑生成八百二十五参而两之为周室命厯前后两际稼穑前际是通水火嫓于夏殷稼穑后际是通金木嫓于汉晋凡五行之序西金东木北水南火经于中土二百七十五又复两之五百五十而西金东木北水南火互相起也凡河图体数三千二十五以五百五十为成二百七十五为生参两生成八百二十五自中极而下合得八百二十五其五十之中九六七八两两相合亦得八百二十五故以五百五十为本而参其八百二十五则得三千二十五是河图之体数也厯数皆用雒书而河图立体天地所命始故周厯前段二百七十五不除五十后段五百五十不除一百为周厯八百二十五之实施于五行末祭皆去十存九只得六百七十五以三乗之为二千二十五与五徳循环入于厯始复加百五十配于卦象中分天地焉其五行参两去十之法系于下章】
金从革厯
【体数四百九十五合损九十存四百有五以下皆依雒书除十起例三际各百三十五】
【秦始皇帝七年辛巳至汉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凡一百三十五年中更秦皇二世高恵文景武二姓七王为从革初际】
【汉昭帝始元二年丙申至光武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几一百三十五年中更昭宣元成哀平莽光武两姓八主为从革中际】
【汉世祖建武二十七年辛亥至灵帝中平二年乙丑凡一百三十五年中更明章和殇安顺冲质桓灵十主为从革末际】
【自周厯稼穑本于河图合十存体至始而下五行相次皆准雒书以九为用焉】
【凡从革之数以九命十下得一九以九命九下得二九以九命八下得三九以九命七下得四九以九命六下得五九往反畴列得四百九十五为从革之体数以雒书之用去十为体合去九十只余四百有五参而两之中于成帝鸿嘉四年甲辰孝景阙灾废许皇后之嵗也明年王莽始为新都侯故从革之厯起于秦并六国卒于三国分汉中于王氏革命皆革也其味作辛以干戈武力仗义取天下】
木曲直厯
【体数四百四十合损八十存三百六十三际各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