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榛zhēnp242下
注解:榛木也。邶风山有榛传曰:榛,木也。小雅:营营靑蝇,止于榛。传曰:榛所以为藩也。卫风笺曰:树榛栗椅桐梓漆六木于宫,可伐以为琴瑟。从木秦声。侧诜切。十二部。一曰丛木也。各本作一曰菆也。艹部曰:菆,蓐也。今依□应书卷十一所引为长。仓颉篇、淮南高注、汉书服注、广雅皆云:木丛生曰榛。菆一作芜。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kǎo
注解:山樗也。樗旧作□,今改。释木、唐风传皆曰:栲,山樗。□栲古今字。许所据作□也。陆机云:山樗与下田樗无异,叶似差狭耳。方俗无名此为栲者。今所云栲者,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轴,或谓之栲。郭云: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俗语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按二说似许为长。从木尻声。读若糗。读若糗三字依陆机补。陆云:许愼正以栲读为糗。今人言考,失其声耳。古音在三部。今苦浩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杶chūn
注解:杶木也。禹贡:杶□桰柏。释文:杶本又作櫄。山海经: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郭曰:似樗树,材中车辕。吴人呼櫄音輴车。从木屯声。敕伦切。十三部。《夏书》曰:“杶干桰柏。”櫄,或从熏。杻,古文杶。按依汗□所载近是,卽屯字侧书之耳。集韵径作杻,非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橁chūn
注解:杶也。此杶木别名,非卽杶字也。左传:孟庄子斩雍门之橁,以为公琴。从木笋声。相伦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桵ruí
注解:白桵,棫也。也字今补。大雅:芃芃棫朴。释木、毛传皆云:棫,白桵也。陆机曰: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为白桵,直理易破,可为犊车轴,又可为矛□矝。从木妥声。铉曰:当从绥省声。按铉因说文无妥字,故云尒。绥下则又云:当作从爪从安河。抑思妥字见于诗礼,不得因许书偶无妥字而支离其说也。儒隹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棫yùp243上
注解:白桵也。从木或声。干逼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xī
注解:□木也。未详。玉篇不载。从木息声。相卽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椐jū
注解:樻也。大雅:其柽其椐。释木、毛传皆云:椐,樻也。陆机云:节中肿,似扶老。卽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郭云:肿节,可以为杖。按杖以木者曰灵寿,亦曰扶老。汉书孔光传:赐□寿杖。孟康曰:扶老杖也。服□曰:□寿,木名。郭注山海经亦云:□寿,木名,似竹,有枝节。常璩云:朐忍县有□寿木。刘逵云:□寿木出涪陵。杨雄作□节铭。皆是也。以竹者名扶老杖。中山经其上多扶竹。郭云:卭竹也,高节实中,中杖,名之扶老竹。汉书之卭竹杖,王逸少以卭竹杖分赠老友,皆是也。□寿木与卭竹皆以节胜。陆氏云:椐卽□寿。然椐与□寿俱见山海经,郭不云一物。若陶潜云:策扶老以流憩。则又未识其为椐与□寿也。从木居声。九鱼切。五部。按郭音袪。字林纪庶反。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樻kuì
注解:椐也。从木□声。求位切。十五部。诗音义曰:去块反。何音匮。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栩xǔ
注解:□也。见唐风毛传。陆机曰:栩,今柞栎也。徐州人谓栎为杼,或谓之为栩。按毛传、说文皆栩□様为一木。栎下但云木也,不云卽栩也。然则陆机专据徐州语言合之耳。从木□声。况羽切。五部。其皁,一曰様。按各宋本及集韵、类篇皆同。毛氏依小徐作其实皁,非也。艹部曰:皁斗,栎实也。一曰様斗。许葢谓栩为柞栎,与陆机同。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zhù
注解:栩也。庄子:狙公赋芧。司马云:芧,橡子也。芧卽□字,橡卽様字。□本树名,因用为实名也。从木予声,此与机杼字以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分别。读若杼。按玉篇时渚切,广韵神与切,是也。大徐直吕切则与机杼字同音。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様xiànɡ
注解:栩实也。様橡正俗字。尔雅旧注曰:□实为橡子。以橡殻为□斗者,以剜剜似斗故也。橡子,俭岁可食以为饭,丰年牧猪,飤之可以致肥也。见齐民要术。从木羕声。徐两切。十部。按様,俗作橡。今人用様为式様字,像之假借也。唐人式様字从手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杙yì
注解:刘刘,杙。见释木。当读刘刘为句。郭云:刘子生山中,实如棃,酢甜核坚。未知许意然否也。今人以杙为橜弋字,乃以橜弋为隿射字。从木弋声。与职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枇píp243下
注解:枇杷木也。四字句。从木比声。房脂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桔jié
注解:桔梗,药名。本艹经曰:桔梗,味辛,微温,主□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战国策曰: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絫世不得一焉。从木,桔梗,艹类。本艹经在艹部。而字从木者,艹亦木也。吉声。古□切。十二部。一曰直木。郑有桔柣之门,葢取直木为门限之义。释宫曰:柣谓之阈。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柞zuò
注解:柞木也。诗有单言柞者,如维柞之枝,析其柞薪是也。有柞棫连言者,如皇矣、旱麓、绵是也。陆机引三苍:棫卽柞也。与许不合。假令许谓棫卽柞,则二篆当联属之。且诗不当或单言棫,或单言柞,或柞棫并言也。郑诗笺云:柞,栎也。孙炎尔雅注:栎实,橡也。齐民要术援尔雅注合柞栩栎为一,亦皆非许意。从木乍声。在各切。五部。按柞可薪,故引伸为凡伐木之偁。周礼有柞氏。周颂传曰:除艹曰芟。除木曰柞。古无二音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lú
注解:□木。出橐山。中山经曰:传山西五十里日橐山,其木多樗,多□木。按樗者□之误。许所引山海经樜字今作柘,涻字今作涔,劦字今作□,其不同如此。广韵十一模曰:黄□木可染。十姥曰:□,木名,可染缯。按周礼注曰:染艹,茅搜橐卢豕首紫茢之属,橐卢岂卽黄□与。抑字音相近,而艹木异类也。玉篇乃佚□字。从木乎声。他乎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榗jiàn
注解:榗木也。未详。尚书大传曰:南山之南有木名桥,高高然而上,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名梓,晋晋然而俯,子道也。高与桥,晋与梓,皆叠韵。梓字当是榗字。梓从宰省声,不与晋同韵也。从木晋声。子贱切。古音在十二部。书曰:“竹箭如榗。”六字未详。疑当作周礼曰竹榗读如晋八字。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注云:故书箭为晋。葢许所见故书作榗,榗本木名,故书借为竹名也。大射仪:幎用锡若絺缀诸箭。注云:古文箭作晋。吴越春秋:晋竹十廀。晋竹卽箭竹。皆与周礼故书同。读如晋者,许谓榗之音同晋也。转写淆讹,致不可读矣。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suì
注解:□,罗也。释木:檖,萝。秦风毛传曰:檖,赤罗也。陆机、郭璞皆云:今之杨檖也,实似棃而小,酢,可食。按萝者罗之误。从木□声。徐醉切。十五部。《诗》曰:“隰有树□。”今诗尔雅作檖。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椵jiǎp244上
注解:椵木。可作床几。床锴本作伏,疑误。释木曰:櫠椵。本艹陶隐居说人参曰:高丽人作人参赞曰: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椵树相寻。椵树,叶似桐,甚大,阴广。图经亦言人参春生苗,多于深山背阴,近椵漆下润湿处。是则椵为大木,故材可床几。郭云子大如盂者,未知是不也。从木叚声,读若贾。古雅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橞huì
注解:橞木也。未详。从木惠声。胡计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楛hù
注解:楛木也。大雅:榛楛济济。陆机曰:楛,其形似荆而赤,叶似蓍,上党人蔑以为筥箱,又屈以为钗。按禹贡惟箘簬楛。楛不与上文杶□桰相为伍,而与箘簬为伍,楛之用葢与箘簬同也。从木苦声。侯古切。五部。《诗》曰:“榛楛济济。”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櫅jī
注解:櫅木也。释木曰:櫅,白枣。按许不云白枣,与尔雅异。葢尔雅本作齐白枣。今人所食枣,白乃孰是也。櫅乃别一木。广韵曰:櫅榆堪作车毂。正与许合。毂轴异耳。杨雄蜀都赋:枇櫅□楬。章樵注云:櫅,榆属。可□为大车轴。从木齐声。祖稽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rénɡ
注解:□木也。未详。从木乃声,读若仍。如椉切。六部。按乃声在一部,合韵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pín
注解:□木也。未详。疑卽仁频也。上林赋有仁频。孟康曰:仁频,椶也。李善曰:仙药录云:□榔,一名椶。然则仁频卽□榔也。从木频声。符眞切。十二部。〖注〗频。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樲èr
注解:酸枣也。释木曰:樲,酸枣。孟子曰:舍其梧槚,养其樲枣。赵曰:樲枣,小枣。所谓酸枣也。按孟子本作樲枣,宋刻尔雅单行疏及玉篇、唐本艹、又本艹图经皆可证。今本改作樲棘,非是。樲之言副贰也,为枣之副贰,故曰樲枣。本艹经曰:酸枣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温痹、烦心不得眠。诸家皆云:似枣而味酸。从木贰声。而至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pú
注解:□枣也。释木言枣之名十有一,继之言榇梧,继之言朴枹者,是今尔雅朴不谓枣也。疑许所据有不同,故云尒。□宗□曰:御枣甘美轻脃。今人所谓扑落酥者是。□枣岂卽御枣欤。□朴古今字。大雅毛传曰:朴,枹木也。方言曰:□,□也。南楚凡物□生者曰□生。郭云:今种物皆生曰□地生也。又曰:□,聚也。楚谓之□。郭云:□属,藂相箸皃。按诗、尔雅之朴,皆当同方言作□。□从仆,附也。考工记朴属犹附箸,文□廛闬扑地字皆当作□。释木、毛传皆训□为枹,许以为枣名则褊矣。从木仆声。博木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橪rǎnp244下
注解:酸小枣。此云酸小枣,则上文樲酸枣者与枣大小同矣。上林赋:枇杷橪□。按厕橪于枇杷□之闲,然则皆果也。与许说合。淮南子:伐橪枣以为矝。亦云橪枣。郭云:橪,橪支木,音烟。与许异。从木然声。人善切。十五部。一曰染也。染,小徐作柔。皆未详。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柅nǐ
注解:柅木也。实如棃。今字以为檷字。从木尼声。女履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梢shāo
注解:梢木也。未详。广韵曰:梢,船舵尾也。又枝梢也。此今义也。释木曰:梢,梢擢。郭云:梢音朔。按梢擢字,葢本从手作捎。从木肖声。所交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lì
注解:□木也。未详。从木隶声。郞计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liè
注解:□木也。未详。从木寽声。力辍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梭xùn
注解:梭木也。未详。从木夋声。私闰切。玉篇且泉切。十三部。今人训织具者,用为杼字也,于其双声读之也。广雅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bì
注解:□木也。未详。从木毕声。卑吉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楋là
注解:楋木也。未详。从木剌声。卢□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枸jǔ
注解:枸木也,可为酱。出蜀。史、汉皆云枸□酱。详艹部蒟下。从木句声。俱羽切。四部。按小雅:南山有枸。毛曰:枸,枳枸也。枳枸卽礼记之椇。许于枸下不言枳枸,椇字亦不录。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樜zhè
注解:樜木。出发鸠山。北山经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许所据柘作樜也。发鸠山卽水部涷水所出之发包山。淮南书亦作发包。古音包鸠同在三部。许不言樜同柘,而广韵谓一字,非许意也。从木庶声。之夜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枋fānɡ
注解:枋木,可作车。礼:周官皆以枋为柄。古音方声丙声同在十部也。从木方声。府良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橿jiānɡ
注解:枋也。谓一木二名。考工记注曰:今世毂用杂榆,辐以檀,牙以橿。郭注山海经曰:橿中车材。南都赋、吴都赋说木皆有橿。从木畺声。居良切。十部。一曰鉏柄。释名曰:锄,齐人谓其柄曰橿,橿然正直也。头曰鹤,似鹤头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木部
□chū
注解:□木也。释木:檴落。郭云:可以为杯器素。按小雅薪是获薪。笺云:获落,木名也。陆云:依郑则字宜木旁。□檴古今字也。司马上林赋字作华。师古曰:华卽今之桦。皮贴弓者。庄子华冠,亦谓桦皮为冠也。桦者俗字也。□其皮裹松脂。所谓桦烛。从木虖声。乎化切。古音在五部。读若□。檴,或从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