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玽gǒu
  注解:石之似玉者。似,汲古原本作次,非。从王句声,读若苟。古厚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琂yán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言声。语轩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璶jìn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尽声。徐刃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琟wéi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隹声,读若维。以追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瑦wǔ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乌声。安古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瑂méi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眉声,读若眉。武悲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璒dēng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登声。都腾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sī
  注解:石之似玉者,从王厶声,读与私同。凡言读与某同者,亦卽读若某也。息夷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玗yúp17下
  注解:石之似玉者。锴释以珣玗琪,非也。珣玗琪合三字为玉名。单言珣者,玉器也。单言璂者,弁饰也。单言玗者,美石也。齐风尚之以琼华传曰:华,美石。华葢卽玗,二字同于声也。从王亏声。羽俱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mò
  注解:玉属也。玉篇引穆天子传:采石之山有□瑶。凡言某属者,谓某之类。从王□声,读若□。莫悖切。十五部。〖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瑎xié
  注解:黑石似玉者,从王皆声,读若谐。尸皆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碧bì
  注解:石之靑美者。西山经:高山其下多靑碧。传:碧亦玉类也。淮南书:昆仑有碧树。注:碧,靑石也。刘逵、常璩、郭朴皆曰:越嶲会无县东山出碧。从王石,白声。从玉石者,似玉之石也,碧色靑白,金克木之色也,故从白。云白声者,以形声苞会意。兵彳切。古意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琨kūn
  注解:石之美者。王肃及某氏注禹贡皆曰:瑶琨皆美石。刘逵注吴都赋、颜师古注地理志皆曰:琨,美石。今本转写石多讹玉。穆天子传:天子之珤玉昆。传:石似美玉。今本昆讹果。招魂:昆蔽象棋。注:昆,玉也。当云昆同琨,石似玉。从王昆声。古浑切。十三部。《夏书》曰:夏各本讹虞。“杨州贡瑶琨。”瑻,琨或从贯。马融尚书、汉地理志皆作瑻。贯声在十四部,与十三部昆声合韵最近,而又双声,如昆夷亦为串夷。韦昭瑻音贯。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珉mín
  注解:石之美者。弁师:珉玉三采。从王民声。武巾切。十二部。按凡民声字在十二部,凡昏声字在十三部,昏不以民为声也。聘义注曰:碈或作玟。凡文声昏声同部,琘碈字皆玟之或体,不与珉同字,其讹乱久矣。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瑶yáo
  注解:石之美者。各本石讹玉,今依诗音义正。卫风报之以琼瑶传曰:瑶,美石。正义不误。王肃某氏注尚书、刘逵注吴都赋皆曰:瑶琨皆美石也。大雅曰:维玉及瑶。云及则瑶贱于玉。周礼:享先王,大宰赞王玉爵,内宰赞后瑶爵,礼记: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是玉与瑶等差明证。九歌注云:瑶,石之次玉者。凡谓瑶为玉者非是。从王□声。余招切。二部。《诗》曰:“报之□琼瑶。”卫风木瓜。〖注〗《诗□卫风□木瓜》。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珠zhū
  注解:蜯中阴精也。蜯,或蚌字。中,各本作之,今依初学记。大戴礼曰: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从王朱声。章俱切。古音在三部。《春秋国语》曰:“珠足以御火灾。”是也。足字依玉篇补,御,各本作御,今正。楚语:左史倚相曰: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韦注:珠,水精,故以御火灾。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玓dìp18上
  注解:玓瓅,明珠光也。光各本作色,今依李善所引。史记司马相如传曰: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应卲曰:靡,边也。从王勺声。都歴切。古音在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瓅lì
  注解:玓瓅也。从王乐声。郞击切。古音在二部。二字叠韵。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玭pín
  注解:珠也。谓珠名也。从王比声。韦昭薄迷反。十五部。纰字下曰:读若玭珠。宋宏云:“淮水中出玭珠。”玭珠,珠之有声者。此宋宏说伏生尚书语也。宏字仲子,能荐桓谭,辟牟长者。伏生尚书:徐州之贡,淮夷玭珠臮鱼。仲子谓淮水中出玭珠,与郑古文尚书说合。玭珠珠之有声者七字,当作玭蚌之有声者六字。玭本是蚌名,以为珠名。韦昭曰:玭,蚌也。广韵曰:蠙,珠母也。西山经:□魮之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翼,鱼尾,音如磬之声,是生珠玉。江赋所谓文魮磬鸣。郭传云:蚌类。按玭蚌葢类是,能鸣,故曰蚌之有声者。蠙,《夏书》玭从虫宾。谓古文夏书玭字如此作。从虫宾声。古音在十二部。故唐韵步因切,其音变为薄边、扶坚二切。小篆从比,其双声也。玭字葢亦古文,故伏生尚书作玭,夏本纪、地理志从之,非伏生依小篆,乃其壁藏本固尔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珕lì
  注解:蜃属。谓蜃之类,其甲亦可饰物也。从王劦声。郞计切。十五部。《礼记》曰:记曰字依韵会所引补。土部:礼记曰:天子赤墀。今本亦删记曰字。艺文志曰: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佩刀,士珕琫而珧珌。”诗正义作珕琫而珕珌。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珧yáo
  注解:蜃甲也。介物之□曰甲。所以饰物也。释器曰:以蜃者谓之珧。按尔雅:蜃小者珧。东山经:峄皋之水多蜃珧。传曰:蜃,蚌属。珧,玉珧,亦蚌属。然则蜃珧二物也,许云一物者,据尔雅言之。凡物统言不分,析言有别。蜃饰谓之珧,犹金饰谓之铣,玉饰谓之珪,金不必皆铣,玉不必皆珪也。从王兆声。余昭切。二部。《礼记》曰:二字补。“佩刀,天子玉琫而珧珌。”见毛传。按天子玉琫珧珌,僃物也。诸侯璗琫璆珌,让于天子也。璆,美玉也。天子玉上,诸矦玉下,故曰让于天子也。大夫镣琫镠珌,银上金下也。士珕琫珧珌。珧有玉珧之偁,贵于珕,自诸矦至士皆下美于上,惟天子上美于下。毛诗集注、定本、释文皆作诸矦璆珌,惟正义作诸矦镠珌。又集注、定本、释文皆作大夫镠珌,惟正义作大夫镣珌。又说文作士珧珌,正义作士珕珌,与说文异。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玟méip18下
  注解:玟瑰,火□珠。各本作火□玟瑰也,今依韵会所引正。子虚赋晋灼注:吕静韵集皆同。吴都赋注曰:火齐如云母,重沓而可开,色黄赤似金,出日南。广雅珠属有玟瑰。一曰石之美者。谓石之美者名玟,此字义之别说也。释□应大唐众经音义引:石之美好曰玟。聘义君子贵玉而贱碈注:碈,石似玉,或作玟。玉藻:士佩瑌玟,玟又作砇。按史记子虚赋:琳琘琨珸。砇琘琘皆玟之或体,与珉各部。从王文声。二义古音皆读如文,在十三部。今音则前义读如枚,入十五部。后义读如罠,入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瑰guī
  注解:玟瑰也。从王鬼声。公回切。十五部。玟瑰本双声,后人读为叠韵。一曰圜好。谓圜好曰瑰,此字义之别说也。众经音义亦引圜好曰瑰。玉篇圜好上增珠字,误。后义当音回。○按诗秦风传曰:瑰,石而次玉。疑许失载。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玑jī
  注解:珠不圜者。各本作也,今依尚书音义、后汉书注作者。凡经传沂鄂谓之几,门橜谓之机,故珠不圜之字从几。从王几声。居衣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琅láng
  注解:琅玕,似珠者。尚书:璆琳琅玕。郑注曰:琅玕,珠也。王充论衡曰:璆琳琅玕,土地所生,眞玉珠也。鱼蚌之珠,与禹贡琅玕皆眞珠也。本艹经:靑琅玕。陶贞白谓卽蜀都赋之靑珠,而某氏注尚书、郭注尔雅、山海经皆曰:琅玕,石似珠。玉裁按:出于蚌者为珠,则出于地中者为似珠。似珠非人为之,故郑、王谓之眞珠也。从王良声。鲁当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玕gān
  注解:琅玕也。从王干声。古寒切。十四部。《禹贡》:“雝州球琳琅玕。”□,古文玕从王旱。葢壁中尚书如此作。干声、旱声一也。贾谊新书:上有葱珩,下有双璜,捍珠以纳其闲,琚瑀以杂之。捍必□之误。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珊shān
  注解:珊瑚,色赤,生于海,广韵引:生海中而色赤也。或生于山。广雅珊瑚为珠类,故次于此。上林赋注曰:珊瑚生水底石边,大者树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有叶。石部曰:上摘山岩空靑珊瑚陊之。珊瑚有靑色者,或云:赤为珊瑚,靑为琅玕。从王,删省声。稣干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瑚húp19上
  注解:珊瑚也,从王胡声。戸吴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liú
  注解:石之有光者,璧□也。者字依李善江赋注补。此当作璧□,石之有光者也,恐亦后人倒之。璧□,卽璧流离也。地理志曰:人海市明珠、璧流离。西域传曰:罽宾国出璧流离。璧流离三字为名,胡语也,犹珣玗琪之为夷语。汉武梁祠当画有璧流离,曰王者不隐过则至。吴国山碑纪符瑞亦有璧流离,梵书言吠璢璃,吠与璧音相近。西域传注:孟康曰:璧流离靑色如玉。今本汉书注无璧字,读者误认正文璧与流离为二物矣。今人省言之曰流离,改其字为璢璃。古人省言之曰璧□,□与流璢音同。杨雄羽猎赋:椎夜光之流离。是古亦省作流离也。出西胡中。西胡,西域也。班固曰:西域三十六国皆在匈奴之西。故说文谓之西胡,凡三见。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靑緑缥绀红紫十种流离。师古曰:此葢自然之物,采泽光润,踰于众玉,其色不恒。今俗所用,皆销洽石汁,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尤虚脃不贞实。从王戼声。广韵引说文音留。三部。玉裁按:古音卯丣二声同在三部为叠韵,而留□□□駵□刘等字皆与丣又叠韵中双声,昴贸茆等字与卯□韵中双声。部分以叠韵为重,字音以双声为重。许君丣丣画分,而从丣之字,俗多改为从卯,自汉已然。卯金刀为刘之说,纬书荒缪,正屈中、止句、马头人、人持十之类,许所不信也。凡俗字丣变卯者,今皆更定,学者勿持汉人缪字以疑之。〖注〗戼:卯,卵本字。瑠。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琀hán
  注解:送死口中玉也。典瑞曰:大丧共饭玉、含玉。注:饭玉,碎玉以杂米也。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杂记曰:含者执璧将命,则是璧形而小耳。榖梁传曰:贝玉曰含。按琀,士用贝,见士丧礼:诸矦用璧。见杂记:天子用玉。从王含,含亦声。胡绀切。古音在七部。经传多用含,或作唅。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yǒu
  注解:遗玉也。谓赠遗之玉也,蒙上送死言之。何休曰:知死者赠禭。禭犹遗也。大宰、典瑞皆言大丧赠玉。注云:葢璧也。锴说以山海经遗玉,傥是玉名,则当厕于璙已下十六字闲。从王□声。以周切。三部。此字葢在礼古经及记。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璗dàng
  注解:金之美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镠。许说小异。与玉同色。从王谓光色如玉之符采,故其字从玉。汤声。徒郞切。十部。《礼记》曰:二字依韵会补。“佩刀,诸矦璗琫而璆珌。”诗毛传同。诗正义作璗琫而镠珌也。王莽传:玚琫玚珌。玚卽璗字。孟康云玉名,非。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língp19下
  注解:巫也。各本巫上有灵字,乃复举篆文之未删者也。许君原书,篆文之下以□复写其字,后人删之,时有未□,此因巫下脱也字,以灵巫为句,失之,今补也字。屈赋九歌:灵偃蹇兮皎服。又灵连蜷兮旣留,又思灵保兮贤姱。王注皆云:灵,巫也,楚人名巫为灵。许亦当云巫也无疑矣。引伸之义如谥法曰极知鬼事曰灵,好祭鬼神曰灵。曾子曰: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毛公曰:神之精明者称灵。皆是也。以玉事神。依韵会无也字。从王巫能以玉事神,故其字从玉。霝声。郞丁切。十一部。灵,□或从巫。文一百二十四依锴本。 重十七锴十六,今增□字则十七。按自璙已下皆玉名也。瓒者,用玉之等级也。瑛,玉光也。璑已下五文记玉之恶与美也,璧至瑞皆言玉之成瑞器者也,璬珩玦珥至瓃皆以玉为饰也,玼至瑕皆言玉色也,琢琱理三文言治玉也,珍玩二文言爱玉也。玲已下六文,玉声也。瑀至玖,石之次玉者也。□至瑎,石之似玉者也。琨珉瑶,石之美者也。玓至□皆珠类也。琀□二文,送死玉也。璗异类而同玉色者。灵谓能用玉之巫也。通乎说文之条理次第,斯可以治小学。
  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玉部
  珏jué
  注解:二玉相合为一珏。左传正义曰:瑴,仓颉篇作珏。云双玉为珏,故字从双玉。按淮南书曰:□玉百工。注:二玉为一工,工与珏双声,百工卽百珏也。不言从二玉者,义在于形,形见于义也。古岳切。三部。凡珏之属皆从珏。因有班□字,故珏专列一部,不则缀于玉部末矣,凡说文通例如此。瑴,珏或从□。□声也。左传纳玉十瑴,鲁语行玉廿瑴,字皆如此作。韦昭、杜预解同说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