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臂bì
  注解:手上也。又部曰:厷,臂上也。此析言之。亦下云人之臂亦。浑言之也。浑言则厷、臂互偁。从肉辟声。卑义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臑nào
  注解:臂。羊矢曰臑。各本皆作臂,羊矢也。乡射礼音义引字林臂,羊豕也。礼记音义引说文臂,羊犬也。皆不可通,今正。许书严人物之辨,人曰臂,羊豕曰臑,此其辨也。禽有假臂名者,如周礼内则马般臂是也。人臂无偁臑者,如仪礼、礼记肩臂臑皆谓牲体也。许书之体本多言曰某,转写者多改曰某二字为一也。字旣改曰臑为也,又误羊豕为矢,袭缪者久矣。不曰羊豕臂曰臑,而先言臂者何也。尊人也。谓人之臂,在羊豕则曰臑也。不以臑字厕于胡胘膍胵膘膟膫之所,而厕于此何也。厕于以举正人物之名之例也。礼经臂臑为二,然则手上人禽皆曰臂,臂上则人曰厷,禽曰臑。何以言人臂、禽臑也。曰臂可偁厷,厷亦可偁臂。许蒙上文臂篆言,故为统辞,未及分析也。郑注礼曰:肩臂臑,肱骨。肫骼,股骨。则又以肱统三者,以股统二者也。臑之言濡也。濡者,柔也。从肉需声,读若儒。各本作襦,今从乡射礼音义。人于反。古音在四部。铉用□到一切,乃音转,非古本音也。作腝者误。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肘zhǒup170上
  注解:臂节也。厷与臂之节曰肘,股与胫之节曰厀。卪部曰:厀,胫头卪也。其文法同也。肘,今江苏俗语曰手臂挣注是也。深衣曰:胳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云:肘当臂中为节,臂骨上下各尺二寸。按上谓厷,下谓臂也。从肉寸。陟桺切。三部。寸,手寸口。说从寸之意。谓从寸口至此为一节也。此一节之中曰掔。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qí
  注解:□□也。各本□作肶,误。囟部曰:□脐,人脐也。凡居中曰脐。释言、马注吕□皆云。齐,中也。释地:中州曰齐州。列子中国曰齐国。庄、列与齐俱入,与汩偕出。司马云:齐,回水如磨齐也。皆脐字引伸假借之义。左传噬齐字只作齐。从肉□(齐)声。徂兮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腹fù
  注解:厚也。腹、厚叠韵,此与发拔也,尾微也一例。谓腹之取名,以其厚大。释名曰:腹,复也。富也。文法同。释诂、毛传皆云:腹,厚也。则是引伸之义,谓凡厚者皆可偁腹。如小雅出入腹我,月令水泽腹坚是也。从肉复声。方六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腴yú
  注解:腹下□者。者,各本作也,今依文□注。此主谓人。论衡:传语曰:尧若腊,舜若腒,桀纣之君垂腴尺余是也。若少仪: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七发:犓牛之腴。假人之偁偁之也。从肉臾声。羊朱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脽shuí
  注解:□也。□,锴作尻,非也。东方朔传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擢颔颐,结股脚。连脽尻。每句二字皆相为属别。师古曰:脽,臀也。本说文也。浑言则□尻为一。尸部曰:尻,□也。朔传曰尻益高是也。析言则□统之。尻乃近秽处,今北方俗云沟子是也。连脽尻者,敛足而立之状。汉武帝纪: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魏土地记云: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丘。详邑部鄈下。从肉隹声。示隹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jué
  注解:孔也。蒙脽言则谓□孔也,俗谓之□□。从肉决声,读若决水之决。夬声,铉本作决省声,误。锴本亦同者,张次立依铉改之也。决水在卢江,见水部。古穴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胯kuàp170下
  注解:股也。合两股言曰胯。广韵曰:胯,两股之闲也。史记曰:不能死,出我胯下。从肉夸声。苦故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股ɡǔ
  注解:髀也。骨部曰:髀,股外也。言股则统髀,故曰髀也。从肉殳声。公户切。五部。按殳字古音在四部,股、羖字古音在五部。见于诗者如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脚jiǎo
  注解:胫也。东方朔传曰:结股脚。谓跪坐之状,股与脚以厀为中。脚之言却也。凡却步必先胫。从肉却声。居勺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胫jìnɡ
  注解:胻也。厀下踝上曰胫。胫之言茎也,如茎之载物。从肉巠声。胡定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胻hénɡ
  注解:胫端也。端犹头也。胫近膝者曰胻,如股之外曰髀也。言胫则统胻,言胻不统胫。龟策传曰:壮士斩其胻。卽斮朝涉之胫也。从肉行声。户更切。古音在十部。篇、韵皆胡郞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腓féi
  注解:胫腨也。咸六二:咸其腓。郑曰:腓,膞肠也。按诸书或言膞肠,或言腓肠,谓胫骨后之肉也。腓之言□,似中有肠者然,故曰腓肠。荀爽易作□,云谓五也尊盛,故称□。此荀以意改字耳。从肉非声。符飞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腨shuàn
  注解:腓肠也。腨者,胫之一端。举腨不该胫也,然析言之如是,统言之则以腨该全胫,如礼经之言肫骼是也。礼经多作肫,或作膞。皆假借字。山海经谓之□。从肉端声。市沇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胑zhī
  注解:体四胑也。荀子君道篇:如四胑之从心。淮南修务训:四胑不动。孟子谓之四体。孟子注胑作枝,云体者,四枝股肱也。又云折枝,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自胳胠至腨,言手足也,故緫之以胑。从肉只声。章移切。十六部。肢,胑或从支。只、支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胲ɡāi
  注解:足大指毛肉。肉字依篇、韵补。仓公传正义作皮。足母指上多生毛谓之毛肉,故字从肉。国语:至于手拇毛脉。谓手拇有毛脉也。庄子:腊者之有膍胲。音义云:胲,足大指也。汉书:树颊胲。假为□也。从肉亥声。古哀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肖xiào
  注解:骨肉相佀也。骨肉相似者,谓此人骨肉与彼人骨肉状皃略同也,故字从肉。汉□法志假宵,列子假俏。从肉小声。私妙切。二部。不佀其先,故曰“不肖”也。释经传之言不肖。此肖义之引伸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胤yìnp171上
  注解:子孙相承续也。释诂:胤嗣继也。大雅毛传:胤,嗣也。从肉;从八,象其长也。八,分也。骨肉所传,支分□别,传之无竆。幺亦象重絫也。絫俗作累。上非幺么之幺,直像其重絫之意。羊晋切。十二部。□,古文胤。两旁葢亦从八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胄zhòu
  注解:胤也。左传曰:是四岳之裔胄也。从肉由声。许书无由字,然由声字甚多,不可谓古无由字欲□改为甹省声也。直又切。三部。与甲冑字别。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qì
  注解:振肸也。振肸依玉篇。今本玉篇肸讹眸。十部曰肸蠁,布也。然则振肸者,谓振动布写也。以叠韵为训也。锴本云振也,铉本云振□也,皆非是。礼乐志曰:鸾路龙鳞,罔不肸饰。师古曰:肸,振也。谓皆振也整而饰之也。上林赋:肸蠁布写。师古曰:肸蠁,盛作也。甘泉赋:芗呹肸以掍根。师古曰:言风之动树,声响振起。此皆与说文合,葢□与肸音义皆同。许无八佾字,今按作□作肸皆可。左传言振万舞者,必振动也。尸部曰:□,动作切切也。此从□会意也。从肉八声。许乞切。古音在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膻dàn
  注解:肉膻也。释训、毛传皆云:襢裼,肉襢也。李巡云:脱衣见体曰肉襢。孙炎云:襢,去裼衣。按多作襢、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素问膻中,谓气海。从肉亶声。徒旱切。十四部。《诗》曰:“膻裼暴虎。”郑风文,今诗作襢,作袒。徒旱切〖注〗《郑风□大叔于田》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rǎnɡ
  注解:益州鄙言人盛,讳其□谓之□。方言曰:梁益这闲,凡人言盛及其所爱讳□□谓之壤。邹阳上书:壤子王梁代。晋灼注引方言:梁益之闲,所爱讳其□盛曰壤也。李善曰:讳,方言作玮。按李所据方言作玮,许书讳亦当作玮。玮同伟,奇也,□羡之意也。□假借作壤。从肉襄声。如两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肥féi
  注解:多肉也。从肉卪。铉等曰:肉不可过多,故从卪。符非切。十五部。按各本此篆在部末,葢因夺落而补缀之也。今考定文理,必当厕此,与下文少肉反对。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jiē
  注解:臞也。从肉皆声。古谐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臞qú
  注解:少肉也。释言:臞,瘠也。周礼注:瘠,臞也。从肉瞿声。其俱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脱tuō
  注解:消肉臞也。消肉之臞,臞之甚者也。今俗语谓□太甚者曰脱形。言其形象如解蜕也。此义少有用者,今俗用为分散遗失之义。分散之义当用挩,手部挩下曰:解挩也。遗失之义当用夺,奞部曰:夺,手持隹失之也。从肉兑声。徒活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脙qiúp171下
  注解:齐人谓臞脙也。臞,齐人曰脙,双声之转也。释言曰:臞,脙瘠也。玉篇云:齐人谓瘠腹为脙。从肉求声,读若休止。木部曰:休,息止也。许音休,今音巨鸠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luán
  注解:臞也。毛诗传曰:栾栾,□瘠皃。葢或三家诗有作脔,从正字。毛作栾,从假借字。抑许所据毛作脔,皆不能肊定也。从肉□声。力沇切。十四部。古皆读平声。一曰切肉也。依广韵订。切肉曰脔,脔之大者曰胾,此许义也。《诗》曰:“棘人脔脔。”此证前一义也。〖注〗《桧风□素冠》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膌jí
  注解:□也。□部曰:□,臞也。许欲令其义错见也。膌亦作瘠,□亦作膄。凡人少肉则脊吕历历然,故其字从脊。大雅:串夷载路。笺云:路,瘠也。天意去殷之恶,就周之德,文王则侵伐混夷以瘠之。此读路为露也,瘠者露骨。从肉□声。资昔切。十六部。□,古文□,从□朿,朿,木芒也。木芒是老瘠之状,故从朿。吕览曰: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者欲棘。高云:棘,羸瘠也。诗:棘人之栾栾。言羸瘠也。土亦有瘠土。按棘从并朿:故高云尔。朿亦声。朿声与脊声同十六部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chénɡ
  注解:騃也。马部曰:騃,马行仡仡也。人部曰:仡,勇壮也。按騃取壮意。凡□者多痴,故方言曰:痴,騃也。广韵曰:脀,痴皃。下文胗腄等字皆言人病,騃亦病之一也。从肉丞声,按礼经、戴记以此字为荐脀字,葢假脀为烝也。烝,进也。而广韵乃分别□为熟,脀为痴皃。集韵亦分别异体。皆非是。读若丞。署陵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胗zhěn
  注解:唇疡也。宋玉风赋曰:中唇为胗。从肉□声。之忍切。十三部。疹,籒文胗,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腄zhuī
  注解:跟胝也。跟铉作瘢,不可通。跟,足歱也。战国策:墨子闻之,百舍重茧。高注:重茧,絫胝也。是足跟生胝之说也。从肉垂声。竹垂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胝zhī
  注解:腄也。汉书:躳奏无胈。史记作躳胝无胈。徐广曰:胝,竹移反。胝,腄也。李善引郭璞三苍解曰:胝,□也。竹施反。按据此二音,似胝本从氏声,在五支韵。然小颜注汉云:竹尸反。今说文作胝从氐,今韵入六脂。姑仍其旧。从肉氐声。竹尼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肬yóu
  注解:赘肬也。各本夺肬字,今补。赘同缀,书传多赘、缀通用,故此直作赘。缀,属也。属于皮上,如地之有丘也。从肉尤声。羽求切。三部。□,籒文肬,从黑。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肒huànp172下
  注解:搔生创也。手搔皮肉成疮。从肉丸声。胡岸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肿zhǒnɡ
  注解:痈也。□部曰:痈,肿也。疡医注曰:肿疡痈而上生创者。按凡膨胀粗大者谓之雍肿。生民毛传:种,雍肿也。庄子说木盘瘿曰雍肿。雍俗作拥。从肉重声。之陇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胅dié
  注解:骨差也。谓骨节差忒不相值,故胅出也。苏林汉书注云:窅胅。窅谓入,胅谓出。尔雅注云胅起高二尺许,山海经结匈国注云臆前胅出如人结喉,□应书顀头胅頟皆是。窅胅仓颉篇作□胅,葛洪字苑作凹凸,今俗通用作坳突。从肉失声,读若跌同。踒跌者骨多差,音义皆同。徒结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脪xìn
  注解:创肉反出也。今洗冤録所谓皮肉卷凸也。从肉希声。香近切。十三部。□声读入殷韵,犹斤声读入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