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骨部
  文二十五重一
  
  肉ròu
  注解:胾肉。下文曰: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说文之例,先人后物。何以先言肉也,曰以为部首,不得不首言之也。生民之初,食鸟兽之肉,故肉字冣古。而制人体之字,用肉为偏旁,是亦假借也。人曰□,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引伸为尔雅肉好,乐记廉肉字。象形。如六切。三部。凡肉之属皆从肉。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腜méi
  注解:妇孕始兆也。依广韵订。韩诗曰:周原腜腜。又曰:民虽靡腜。毛诗皆作膴。腜腜,美也。广雅曰:腜腜,肥也。此引伸之义也。从肉某声。莫桮切。古音在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肧pēi
  注解:妇孕一月也。文子曰:一月而膏,二月血脉,三月而肧,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淮南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说各乖异,其大致一也。李善注江赋,引淮南三月而肧胎,与今本异。从肉不声。匹桮切。古音在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胎tāi
  注解:妇孕三月也。□应两引皆作二月。释诂曰:胎,始也。此引伸之义。方言曰:胎,养也。此假借胎为颐养也。又曰:胎,逃也。则方俗语言也。从肉台声。土来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肌jī
  注解:肉也。从肉几声。居夷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胪lú
  注解:皮也。今字皮肤从籒文作肤,肤行而胪废矣。晋语:听胪言于市。史、汉胪句传。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此皆读为敷奏以言之敷也。史记:胪于郊祀。汉书:大夫胪岱。韦昭辨释名:鸿,大也。胪,陈序也。谓大以礼陈序宾客。此皆读为廷实旅百之旅也。刘熙释名:鸿胪,腹前肥者曰胪。以京师为心体,王矦外国为腹腴。以养之也,此读为夏右腴之腴。皆假借也,其本义则皮肤也。从肉卢声。甫无切。五部。肤,籒文胪。经籍通用此字。礼运曰:肤革充盈。引伸为狼跋文王之肤美,为六月之肤大,为论语之肤受。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肫zhūn
  注解:面頯也。页部曰:頯,权也。权俗作颧。肫,史、汉作准。高祖隆准。服虔曰:准音拙。应劭曰:隆,高也。准,颊权准也。按准者假借字,肫其正字。仪礼释文引说文肫,之允反。是也。其入声则音拙,广雅作□。是也。若战国策准頞,权衡并言则准训鼻矣。仪礼:牲体肫骼。假借肫为腨字也。腨者,腓肠也。又中庸:肫肫其仁。郑读为诲尔忳忳之忳,忳忳,□诚皃也。是亦假借也。士昏礼:腊一肫。肫者纯之假借。纯,全也。从肉屯声。章伦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jī
  注解:颊肉也。东方朔传曰:树颊胲。师古曰:胲,颊肉。音改。按集韵十五海曰:颊下曰□,或作胲、□。广韵十五海曰:颏,颊颏也。颏为颊肉,与□异部而同义。或作□,或假借胲字。从肉几声,读若畿。居衣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唇chún
  注解:口端也。口之厓也,假借为水厓之字。郑注干□度引诗寘之河之唇。从肉辰声。食邻切。古音在十三部。□,古文唇从页。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脰dòup168上
  注解:项也。页部曰:项,头后也。按头后卽颈后也。左传曰:两矢夹脰。公羊传曰:宋万搏闵公,绝其脰。注:脰,颈也。齐人语。士虞礼:肤祭三,取诸左膉上。注:膉,脰肉也。古文曰左股上,此字从肉,非从殳矛之殳声。郑意谓股者髀也,礼经多言髀不升,则取左股为肤祭,非也。寻古文用字之例,假股为膉,正与假脾为髀,假肫膞为腨,假胳为骼,假头为脰,皆以异物同音相假借。股与膉当是同音,葢从肉役省声,如坄、疫、豛皆从役省声之比,役与益同部。此股非股肱字,注当云此字从肉从役省声,非从殳矛之殳声。今本脱误不完。据贾疏云:郑以殳与股不是形声之类,其理未审。贾实错解,而可证有非字,今本又夺,则更不可通矣。从肉豆声。徒□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肓huānɡ
  注解:心下鬲上也。下、上各本互讹,篇、韵同,今依左传音义正。左传: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贾逵、杜预皆曰:肓,鬲也。心下为膏。按郑驳异义云: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贾侍中说肓,鬲也。统言之。许云鬲上为肓者,析言之。鬲上肓,肓上膏,膏上心。今本作心上鬲下则不可通矣。素问曰:肓之原在□下。释名曰:膈,塞也。塞上下,使气与榖不相乱也。从肉亡声。呼光切。十部。按当云网平声。《春秋传》曰:“病在肓之上。”左传成十年文。各本上讹下,今正。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肾shèn
  注解:水臧也。今尚书、古尚书说同。从肉臤声时忍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肺fèi
  注解:金臧也。按各本不完,当云火藏也,博士说以为金藏。下文脾下当云木藏也,博士说以为土藏。肝下当云金藏也,博士说以为木藏。乃与心字下土藏也,博士说以为火藏一例。□应书两引说文肺,火藏也。其所据当是完本,但未引一曰金藏耳。五经异义云: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谨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郑驳之曰: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藏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后,而肾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肾也,脾也,俱在鬲下。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祭者必三,故有先后焉,不得同五行之义。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郑注月令,自用其说,从今尚书说。杨雄大□木藏脾,金藏肝,火藏肺,水藏肾,土藏心。从古尚书说。高注吕览,于春祭先脾曰:春木胜土,先食所胜也。一说脾属木,自用其藏也。于夏祭先肺曰:肺,金也。祭礼之先进肺,用其胜也。一曰肺火,自用其藏。于秋祭先肝曰:肝,木也。祭祀之肉,用其胜也,故先进肝。一曰肝,金也,自用其藏也。于冬祭先肾曰:肾属水,自用其藏也。于中央土祭先心曰:祭祀之肉,先进心。心,火也,用所胜也。一曰心土,自用其藏也。其注淮南时则训略同,皆兼从今古尚书说,而先今后古。许异义从古尚书说。说文虽兼用今古尚书说,而先古后今,与郑不同矣。从肉巿声。芳吠切。在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脾píp168下
  注解:土藏也。文有脱误,说见上。从肉卑声。符支切。在十六部。按古文以脾为髀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肝ɡān
  注解:木藏也。文有脱误,说见上。从肉干声。古寒切。十四部。按礼经正胁谓之干,少牢古文干为肝,此与古文髀为脾皆但取同音假借而巳。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胆dǎn
  注解:连肝之府也。白虎通曰:府者,为藏官府也。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仁者必有勇也。素问曰:胆者,中正之官,决□出焉。从肉詹声。都敢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胃wèi
  注解:谷府也。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也。脾主禀气。胃者,榖之委也,故脾禀气于胃也。素问: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从肉,□象形。云贵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脬pāo
  注解:旁光也。各本作膀,非。两膀谓胁也。今正。白虎通曰:旁光者,肺之府也。肺者,□决胆。旁光亦常张有势。故先决难也。素问曰:旁光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按此所引白虎通本小徐,与御览所引元命苞合。脬俗作胞。旁光俗皆从肉。从肉孚声。匹交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肠chánɡ
  注解:大小肠也。白虎通曰:大肠小肠,心之府也。心者,主礼。礼者,有分理,肠之大小相承受也。肠为胃纪,胃为脾府,心为支体主。故有两府。素问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按所引白虎通,从颜氏急就篇注所引也。藏、府古通偁,如周礼注五藏倂胃、旁光、大肠、小肠为九藏是也。从肉昜声。直良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膏ɡāop169上
  注解:肥也。按□当作脂。脂字不厕于此者,许严人物之别。自胙篆已下乃谓人所食者。膏谓人脂,在人者可假以名物,如无角者膏是也。脂专谓物,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也。从肉高声。古劳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肪fánɡ
  注解:□也。□亦当作脂。王□正部论说玉符曰:白如猪肪。通俗文曰:脂在腰曰肪。此假在人者以名物也。从肉方声。甫良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膺yīnɡ
  注解:匈也。勹部曰:匈,膺也。鲁颂:戎狄是膺。释诂、毛传曰:膺,当也。此引伸之义。凡当事以膺,任事以肩。从肉□声。于陵切。六部。〖注〗□,膺古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肊yì
  注解:匈骨也。宋本、李焘本皆作骨,俗本作肉,非也。此如胁为两膀,干为胁骨,正名百物,不可紊也。从肉乙。各本作乙声,今按声字浅人所增也。胷、臆字古今音皆在职德韵,乙字古今音皆在质栉韵。是则作臆者形声,作乙者会意也。从乙者,皃其骨也。鱼骨亦有名乙者。于力切。一部。臆,肊或从意。意声也。亦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背bèi
  注解:脊也。□部曰:脊,背吕也。然则脊者,背之一端,背不止于脊,如髀者股外,股不止于髀也。云背脊也,股髀也,文法正同。周易:艮其背,不获其身。从肉北声。补妹切。古音在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胁xié
  注解:两□也。广雅曰:膀胠胉,胁也。按许无胉字,胠下云亦下者,析言之,不与广雅同也。膀言其前,胠言旁迫于肱者。又按周礼豚胁谓之豚拍。仪礼牲体胁谓之两胉。注曰:今文胉为迫。许此部前后皆无胉字,是则郑从古文胉,许从今文迫也。膀亦假旁为之。考工记旁鸣,蜩属是。从肉劦声。虚业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膀pánɡ
  注解:胁也。从肉旁声。步光切。十部。髈,膀或从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脟liè
  注解:胁肉也。胁者统言之,脟其肉也,肋其骨也。子虚赋:脟割轮焠。假脟为脔也。九叹说流水:龙卭脟圈,缭戾宛转。脟一作纶。从肉寽声。力辍切。十五部。一曰脟,肠闲□也。一曰膫也。□当作脂。此别一义,谓禽兽也。下文云:膫,牛肠脂也。肠脂谓之脟,一名膫。下一曰当作一名。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肋lèi
  注解:胁骨也。亦谓之干。干者,翰也。如羽翰然也。从肉力声。卢则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胂shēn
  注解:夹脊肉也。易艮九三:艮其限,裂其夤。马云:夤,夹脊肉也。虞亦云:夤,脊肉。王弼云:当中脊之肉也。按夕部:夤,敬惕也。周易假为胂,故三家注云尔。若郑本作□,□恐夤之误。广雅云:胂谓之脢。周易音义云:胂,以人反。则胂音同夤。〇又按艮九三字,当是上肉下寅,故郑本作□,非叚夤敬字也。从肉□声。失人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脢méip169下
  注解:背肉也。咸九五:咸其脢。子夏易传云:在脊曰脢。马云:脢,背也。郑云:脢,背脊肉也。虞云:夹脊肉也。按诸家之言,不若许分析憭然。胂为迫吕之肉,脢为全背之肉也。释文云:说文同郑作背,脊肉。未知其审。内则注:脄,脊侧肉也。脄卽脢字。从肉每声。莫桮切。古音在一部。《易》曰:“咸其脢。”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jiān
  注解:髆也。骨部曰:髆,肩甲也。从肉,象形。象其半也。古贤切。十四部。肩,俗□从户。从门户于义无取,故为俗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胳ɡē
  注解:亦下也。亦、腋古今字。亦部曰:人之臂,亦也,两厷迫于身者谓之亦。亦下谓之胳,又谓之胠,身之迫于两厷者也。深衣曰:胳之高下,可以运肘。注:肘不能不出入。胳,衣袂当腋之缝也。按衣袂当胳之缝亦谓之胳,俗作袼。礼经牲体之胳。今文作胳,古文作骼。郑出古文于注,是注从今文也。许训胳为亦下,训骼为禽兽之骨,是从古文礼,不同郑也。从肉各声。古洛切。五部。按仪礼肫骼之骼或作胳,假借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肉部
  胠qū
  注解:亦下也。玉藻说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袪,袂末也。袪与胠同音,然则胳谓迫于厷者,胠谓迫于臂者。左传襄廿三年:齐矦伐卫。有先驱,申驱,戎车,贰广,启胠,大殿。贾逵曰:左翼曰启,右翼曰胠。启、胠皆在旁之军。庄子胠箧,司马曰:从旁开为胠。皆取义于人体也。广雅:胠,胁也。未若许说之明析。从肉去声。按胠,去鱼切。五部。铉从去劫一切,此因训胁而读同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