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盲mánɡ
  注解:目无牟子也。牟,俗作眸。赵注孟子曰:眸子,目瞳子也。释名曰:眸,冒也。相裹冒也。毛传曰:无眸子曰□。郑司农、韦昭皆云:有目无眸子谓之□。许云目无牟子谓之盲。说与毛、郑异。无牟子者,白黑不分是也,今俗谓靑盲。从目亾声。武庚切。古音在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qià
  注解:目陷也。广雅:□,陷也。引伸为凡陷之偁。从目咸声。苦夹切。古音在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瞽ɡǔ
  注解:目但有眹也。朕,俗作眹,误。朕从舟,舟之缝理也。引伸之凡缝皆曰朕。但有朕者,才有缝而已。释名曰:瞽,□也。瞑瞑然目平合如□皮也。眄者目合而有见,瞽者目合而无见。按郑司农云:无目朕谓之瞽。韦昭云:无目曰瞽。皆与许异。从目□声。公户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sǒup135下
  注解:无目也。无目与无牟子别。无牟子者,黑白不分。无目者,其中空洞无物。故字林云:□,目有朕无珠子也。瞽者才有朕而中有珠子,□者才有朕而中无珠子,此又瞽与□之别,凡若此等皆对文则别。散文则通。如诗笺云:瞽蒙也,史记云瞽叟盲皆是散文则通也。人偁为瞽叟,其实则盲者也。凡作瞽瞍者,字误也。国语:瞽献曲,□献赋,蒙诵。此对文则别也。从目叜声。稣后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yínɡ
  注解:□惑也。□、惑双声字。各本误□□,今依广韵补。淮南鸿烈、汉书皆假营为□。高诱注每云:营,惑也。不误。小颜多拘牵营字本义,训为回绕,非也。营行而□废。从目,荧省声。荧,各本作荣,今正。凡营茔謍蓥褮荥荣字,皆曰荧省声。而此字尤当从荧会意。荧者,火光不定之皃。火星偁荧惑。户扃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睉cuó
  注解:小目也。从目□声。昨禾切。十七部。铉等曰:尚书:元首丛睉哉。今睉从肉。非是。按脞,马、郑皆以小释之。许书无脞,因改为睉,此恐肊决专辄。考□应书卷一于睉字云出字林,不云出说文。许书睉疑后增。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wò
  注解:捾目也。捾,搯也。吴语、吴世家皆云:子胥以手抉目是也。从目□。目□者,目为□捾也。会意。乌括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瞚shùn
  注解:开阖目数摇也。开阖目,□应本作目开闭。阖一曰闭也。左传: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目动者,开闭数摇也。吕览曰:夫死其视万岁犹一。瞚也。庄子:儿子终日视而目不瞚。此皆瞚字本义。凡谓与公羊□同者,非也。□为目摇,瞚为目数摇,皆不必以目使人。惟□主以目通指。从目寅声。舒闰切。按寅声当在十二部。庄释文因或作瞬,统音舜耳。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fèi
  注解:目不明也。从目弗声。普未切。十五部。按此疑卽□之或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jù
  注解:又视也。又各本作左右。非也。今正。凡诗齐风,唐风,礼记檀弓,曾子问杂记,玉藻或言瞿。或言瞿瞿。葢皆□之假借。瞿行而□废矣。瞿下曰:□隼之视也。若毛传于齐曰瞿瞿无守之皃,于唐曰瞿瞿然顾礼义也。各依文立义。而为惊遽之状则一。从二目。会意。凡□之属皆从□。读若拘。又若良士瞿瞿。九遇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部
  □juànp136上
  注解:目围也。围当作回。回转也。从□□。会意。□下曰:抴也。明也。读若书卷之卷。□与眷顾义相近。故读同书卷。居倦切。十七部。古文□为腼字。腼铉本作丑。误。丑与□卷部分远隔也。腼者,姡也。面部曰:面见人也。从面见。古文作□。葢亦谓徒有二目见人而巳。古音同在十四部。故得相假借。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部
  □jū
  注解:目衺也。从□从大。大,人也。大人也三字疑非是。□与爽奭同意。爽之明大。奭之盛大。□之目衺淫视者大。故皆从大会意。举朱切。□字从此。以小雅仇读为□求之。古音在三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部
  眉méǐ
  注解:目上毛也。人老则有长眉。豳风小雅皆言眉寿。毛曰:豪眉也。又曰:秀眉也。方言:眉黎耊鲐老也。东齐曰眉。士冠礼古文作麋。少牢馈食礼古文作微。皆假借字也。从目,象眉之形,谓□。上象頟理也。谓仌在□眉上也。并二眉则頟理在眉闲之上。武悲切。十五部。凡眉之属皆从眉。〖注〗睂。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眉部
  省xǐnɡ
  注解:视也。省者,察也。察者,核也。汉禁中谓之省中。师古曰:言入此中者皆当察视。不可妄也。释诂曰:省,善也。此引伸之义。大传曰:大夫有大事省于其君。谓君察之而得其大善也。从眉省,从屮。屮音彻。木初生也。财见也。从眉者,未形于目也。从屮者,察之于微也。凡省必于微。故引伸为减省字。说文有渻□二字。然经传多作省。所景切。亦息井切。十一部。□,古文省,从少囧。按囧非也。古文目作□。此与□皆从之。从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0585文二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眉部
  盾dùn
  注解:瞂也。经典谓之干。戈部作□。所□扞身蔽目。用扞身,故谓之干。毛传曰:干,扞也。用蔽目,故字从目。从目。各本少二字。今依□应补。象形。锴曰:□象盾形。按今锴本或妄增厂声二字。食闰切。十三部。广韵食尹切。凡盾之属皆从盾。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盾部
  瞂fáp136下
  注解:盾也。秦风蒙伐有苑。毛曰:伐,中干也。周礼司兵。掌五盾。郑曰:五盾,干橹之属。其名未□闻也。按木部及韦昭曰:大楯曰橹。则中干次之。盾之大小略见于释名。毛云中干,析言之。方言及许统言之。方言曰:盾,自□而东谓之□。或谓之干。□西谓之盾。作□者,或体也。作伐者,假借字。苏秦传作□。从盾犮声。扶发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盾部
  □kuī
  注解:盾握也。人所握处也。其背脊隆处曰瓦。见左传。从盾圭声。苦圭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盾部
  自zì
  注解:鼻也。象鼻形。此以鼻训自。而又曰象鼻形。王部曰:自读若鼻。今俗以作始生子为鼻子是。然则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凡从自之字,如尸部□,卧息也。言部詯,胆气满声在人上也。亦皆于鼻息会意。今义从也,己也,自然也皆引伸之义。疾二切。十五部。凡自之属皆从自。□,古文自。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自部
  □mián
  注解:宀宀不见也。臱宀□韵。宀,交覆□屋也。宀宀,密致皃。毛诗曰绵。韩诗曰民民其实一也。阙。上从自。下不知其何意。故云阙其形也。武延切。古音如民。十二部0588文二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自部
  白zì
  注解: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者,意内而言外也。言从口出,而气从鼻出。与口相助。故其字上从自省,下从口。而读同自。疾二切。十五部。凡白之属皆从白。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皆jiē
  注解:俱□也。司部曰:□者,意内而言外也。其意为倶。其言为皆。以言表意,是谓意内言外。人部倶下曰皆也,是谓转注。又偕下曰一曰倶也。则音义皆同。从比从白。从比会意。古谐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鲁lǔ
  注解:钝□也。孔注论语曰:鲁,钝也。左传。鲁人以为敏。谓钝人也。释名曰: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钝。按椎鲁卤莽皆卽此。从白鱼声。各本作鲝省声。按鲝从差省声。在古音十七部。今之歌麻韵。鲁字古今音皆在五部。□橹字用为龤声。古文以旅为鲁。则鲝为浅人妄改也。今正。郞古切。五部。《论语》曰:“参也鲁。”先进篇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者zhěp137上
  注解:别事□也。言主于别事。则言者以别之。丧服经: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注曰:者者,明为下出也。此别事之例。凡俗语云者个,者般,者回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迎这之这代之。这鱼战切。从白□声。□,古文旅。□部,曰:□,古文旅。者之偏旁乃全不类,转写之过也。之也切。古音在五部。读如煑。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chóu
  注解:□也。凡毛传之例,云辞也。如芣苢之薄,汉广之思,草虫之止,载驰之载,大叔于田之忌,山有扶苏之且皆是。说文之例,云某□。自部外。欥为诠□,矣为语已□,矧为况□,曶为出气□,各为异□,□为惊□,尒□之必然也,曾□之舒也皆是。然则□也二字非例,当作“谁,□也”三字。尧典言畴若子者二,皆训谁。则言畴咨若者二,亦必同。畴咨当先咨后畴,语急故尒。壁中古文字作□,古字也。尔雅:畴、孰,谁也。字作畴,今字也。许以畴为假借字,□为正字,故口部曰□,谁也。则又□、畴为古今字。说文之例,叙篆文合以古籒。□者古文,非小篆也,何以厕此也?凡书、礼古文往往依其部居录之,不必皆先小篆后古文,亦不必如上部之例。先古文必系以小篆,所以尊经也。尚书作畴不作□者,葢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易之同尔雅也。从白□声。□与畴同。直由切。三部。《虞书》曰:虞书当作唐书。曰字今补。“帝曰:□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zhì
  注解:识□也。此与矢部知音义皆同,故二字多通用。从白亏知。锴曰:亏亦气也。按从知会意,知亦声。知义切。十六部。□*,古文智。此依锴本。□卽口,〈矢□〉卽知也。省白。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百bǎi
  注解:十十也。从一白。博陌切。五部。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白,吿白也。此说从白之意。数长于百,可以□言白人也。各本脱此八字,依韵会补。十百为一贯。贯,章也。此类举之。百、白□韵,贯、章双声。章,明也。数大于千,盈贯章明也。各本下贯讹相,依韵会正。□,古文百。自白同。0594文七 重二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白部
  鼻bíp137下
  注解:所□引气自□也。所以二字今补。口下曰所以言食也,舌下曰所以言别味也是其例。老子注曰:天食有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白虎通引元命苞曰:鼻者肺之使。按鼻一呼一吸相乗除,而引气于无竆。自,读如今人言自家之自。自本训鼻,引伸为自家。从自□。以义为形也。父二切。十五部。凡鼻之属皆从鼻。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鼻部
  齅xiù
  注解:□鼻就臭也。玉篇引论语:三齅而作。从鼻臭,臭亦声,读若嘼牲之嘼。各本嘼作畜,非。许救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鼻部
  鼾hān
  注解:卧息也。息,鼻息也。广韵曰:卧气激声。许干切。从鼻干声,读若汗。侯干切。十四部。按古读平声。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鼻部
  鼽qiú
  注解:病寒鼻窒也。月令:民多鼽嚏。窒,□也。从鼻九声。巨鸠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鼻部
  齂xiè
  注解:卧息也。此与尸部□,音义并同。篇、韵皆只云鼻息。释诂云:齂,息也。从鼻□声,许介切。十五部。读若虺。文五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鼻部
  皕bì
  注解:二百也。卽形为义,不言从二百。凡皕之属皆从皕。读若逼。逼,各本作秘。按五经文字皕音逼。广韵彼侧切。至韵不收。李仁甫五音韵諩目录云:读若逼。本注云:彼力切。皆由旧也。□奭字以为声,在弟五部,逼音相近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皕部
  奭shì
  注解:盛也。释诂:赫赫跃跃。赫赫,舍人本作奭奭。常武毛传云:赫赫然盛也。按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小雅:路车有奭,□韐有奭。毛曰:奭,赤皃。此当作赫。赤部云。赫,火赤皃。奭是假借字。从大从皕,皕与大皆盛意也。皕亦声。诗亦切。古音读若郝。在五部。隶作□。此燕召公名。读若郝。三字当在皕亦声之下。《史篇》名丑。此为召公名征古说也。召公名奭,见尚书、史记,而史篇云名丑。史篇之作,去周初未远,未审何以乖异。叙目云:及宣王大史籒箸大篆十五篇。汉志:史籒十五篇,周宣王大史作。又云:史籒篇者,周时史官敎学童书也。按省言之,曰史篇。王莽传:征天下史篇文字。孟康曰:史籒所作十五篇也。许三偁史篇:姚下云史篇以为姚易也,匋下云史篇读与缶同,此云史篇名丑。计度其书,必四言成文,敎学童诵之。仓颉、爰历、博学,实仿其体。□,古文奭。古文百作□,则知皕作〈□□〉。〖注〗徐锴曰:“《史篇》谓所作《仓颉》十五篇也。”文二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皕部
  习xíp138上
  注解:数飞也。数,所角切。月令:鹰乃学习。引伸之义为习孰。从羽白声。按此合韵也。又部彗,古文作习,亦是从习声合韵。似入切。七部。凡习之属皆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