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mái
注解:小视也。大□:旌旗絓罗,干戈蛾蛾。师孕唁之,哭且□。注:□音麻,窃视之称。从目买声。莫佳切。十六部。大□与十七合韵。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jiān
注解:视也。释诂:监瞻临莅俯,相视也。按释文曰:监字又作□。然则小雅何用不监。亦可作□。□亦当为临视也。从目监声。古衔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qìp133上
注解:省视也。如画夝之明也。从目,启省声。苦系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相xiānɡ
注解:省视也。释诂、毛传皆云相视也,此别之云省视,谓察视也。从目木。会意。息良切。十部。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瞽之相。古无平去之别也。旱麓、桑柔毛传云:相,质也。质谓物之质与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义。《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此引易说从目木之意也。目所视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观者莫如木也。五行志曰:说曰: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颜云:坤下巽上,观。巽为木,故云地上之木。许葢引易观卦说也。此引经说字形之例。《诗》曰:“相鼠有皮。”庸风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瞋chēn
注解:张目也。此与言部謓,义略同。从目眞声。昌真切。十二部。□,秘书瞋,从戌。秘书谓纬书。易部亦云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戌声、真声同在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瞗diāo
注解:目孰视也。孰、熟正俗字。从目鸟声,读若雕。都僚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睗shì
注解:目疾视也。锴本疾作孰。非。古睒睗联用,双声字也。韵会引锴本作目急视。毛晃增韵、龙龛手鉴皆作急。从目易声。施只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睊juàn
注解:视皃也。孟子引晏子睊睊胥谗。赵曰:睊睊,侧目相视。从目肙声。于绚切。广韵古县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yuè
注解:目□皃也。从目窅。会意。于恱切。十五部。读若《易》曰“勿□”之“□”。见夬九二爻辞。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睼tiàn
注解:迎视也。小雅:题彼脊令。毛云:题,视也。按题者,睼之假借。从目是声,他计切。 十六部。读若珥瑱之瑱。此合韵也,如祗振之比,广韵他甸切本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yǎn
注解:目相戏也。方言:□视也。东齐曰:□。吴杨曰:□。凡以目相戏曰□。从目晏声。于殄切。十四部。《诗》曰:“□婉之求。”邶风文。按今诗作燕婉。毛曰:燕,安也。婉顺也。许所据作□。岂毛谓□为晏之假借,后人转写改为燕与。抑三家诗有作□者与。〖注〗《邶风□新台》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wò
注解:短□目皃也。上文曰窅、曰□,皆谓□目。此云短□者,目匡短而目□窐□然如捾目也,故从□。从目□声。形声包会意。乌括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眷juànp133下
注解:顾也。大东:睠言顾之。毛曰:睠,反顾也。睠同眷。小明云:睠睠怀顾。皇矣云:乃眷西顾。凡顾眷并言者,顾者还视也。眷者顾之□也,顾止于侧而已。眷则至于反。故毛云反顾。许浑言之故云顾也。引伸之训为眷属。史记作婘。从目□声。居倦切。十四部。《诗》曰:“乃眷西顾。”〖注〗《大雅□皇矣》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督dū
注解:察视也。视字依师古汉书注补。凡师古引说文,多有不言说文曰者。车千秋传: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又曰:宜有以敎督。按六经但言董。董卽督也。督者,以中道察视之。人身督脉在一身之中,衣之中缝亦曰督缝。从目叔声。冬毒切。三部。□省作□。一曰目痛也。锴本痛作病,误。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看kān
注解:睎也。从手下目。锴曰:宋玉所谓扬袂障日而望所思也,此会意。苦寒切。十四部。□,看或从倝。倝声。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睎xī
注解:望也。西都赋曰:睎秦岭。古多假□为睎,如公孙弘传□世用事,晋虞溥传□颜之徒是也。从目希声。说文无□篆,而□声字多有,然则□篆夺也。香衣切。十五部。海岱之闲谓眄曰睎。方言:睎,眄也。东齐靑徐之闲曰睎。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瞫shěn
注解:□视也。瞫、□韵。见其底里曰□视。一曰下视也。别一义。又,窃见也。又一义。从目覃□声。式荏切。七部。左传有晋人狼瞫。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眝zhù
注解:长眙也。外戚传:饰新宫以延贮。此贮正眝之误。延贮谓长望也。凡辞章言延伫者,亦皆当作眝。说文无伫竚字,惟有宁字。宁伫竚皆训立,延眝非谓立也。九章: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王逸云:竚立悲哀。文选注:伫眙,立视也。此则训立,然作眝眙亦无不可。从目宁声。陟吕切。五部。一曰张眼。广韵亦作眼。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眙chì
注解:直视也。方言:眙,逗也。西秦谓之眙。郭曰:眙谓住视也。按眙、瞪古今字。敕吏、丈证古今音。广韵七志作眙,四十七证作瞪,别为二字矣。而瞪下云陆本作眙。考□应引通俗文云:直视曰瞪。是知眙之音自一部转入六部,因改书作瞪。陆法言固知是一字也。从目台声。丑吏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睇dì
注解:小衺视也。依小雅小宛正义,言小衺视者,别于睨眄为衺视也。周易:夷于左股。夷,子夏作睇。郑、陆同。云旁视曰睇。京作眱。按眱亦睇字也。夏小正:来降燕乃睇。睇者,眄也。内则:不敢睇视。郑曰:睇,倾视也。从目弟声。特计切。十五部。南楚谓眄睇。谓眄曰睇也。眄为衺视,睇为小衺视者,析言之。此恽言之。方言曰:睇,眄也。陈楚之闲,南楚之外曰睇。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luòp134上
注解:眄也。方言:□,眄也。吴杨江淮之闲或曰瞯,或曰□。从目各声。卢各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盻xì
注解:恨视也。孟子引龙子曰: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赵云: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按丁公着本盻盻作肸肸,据赵注则肸近是。作盻者,讹字也。从目兮声。胡计切。十六部。孙□引说文五礼切。〇按自眝而下各本失其原次,今正之。〖注〗孙奭。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睡shuì
注解:坐寐也。知为坐寐者,以其字从垂也。左传曰:坐而假寐。战国策:读书欲睡。从目□。宋本无声字,此以会意包形声也。目□者,目睑垂而下。坐则尔。是伪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瞑mínɡ
注解:翕目也。释诂、毛传皆曰:翕,合也。庄子:昼瞑。据槁梧而瞑。引伸为瞑眩。从目冥。韵会引小徐曰会意。此以会意包形声也。武延切。按古音在十一部。俗作眠,非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眚shěnɡ
注解:目病生翳也。□应曰:翳,韵集作瞖。眚,引伸为过误。如眚灾肆赦,不以一眚掩大德是也。又为灾眚。李奇曰内妖曰眚,外妖曰祥是也。又假为减省之省。周礼:冯弱犯寡则眚之。注:眚犹人省瘦也,四面削其地。按省瘦亦作□瘦。俗云瘦省。从目生声。所景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瞥piē
注解:过目也。倏忽之意。庄子作覕。又目翳也。障蔽之意。从目敝声。普灭切。十五部。一曰财见也。财,今之纔字。此似前义足以包之。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眵chī
注解:目伤眦也。释名曰:目眦伤赤曰□。□,末也。创在目□末也。许谓目伤眦曰眵,与刘异。从目多声。□支切。古音在十七部。一曰□兜也。□,各本讹作瞢,今依□应正。□兜者,今人谓之眼眵是也。韩愈曰:□目眵昏。此与上义别。二病常相因而有不相兼者。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miè
注解:□兜,目眵也。各本无□兜二字,今依□应书卷十、卷卄一补。蒙上弟二义言之。宋玉风赋: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吕氏春秋:气鬰处目则为□。高注:□,眵也。按蔑者假借,□者或体。□兜,见部作□,云目蔽垢。从目蔑省声。莫结切。十五部。〖注〗□或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jué
注解:睊也。按锴作睊也,铉作涓目也,皆误。假令训睊,则当与睊字类厕。自眚而下皆系目病,广韵云:□,目患。可以得其解矣。刀部曰:剈,一曰窐也。此睊也当作剈目,谓窐目也。窐,下也。从目夬声。古穴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liànɡp134下
注解:目病也。急就篇:眵□。颜曰:□,目视不正也。雷公炮炙论序云:目辟□□,有五花而自正。注:五加皮是也。从目良声。力让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眛mèi
注解:目不明也。今音眜,在末韵。眛在队韵。考从末之字见于公榖二传及吴都赋,从未之字未之见,其训皆曰目不明,何不类居而画分二处。且玉篇于□瞯二字之闲云眛,莫达切,目不明。葢依说文旧次。则知说文原书从末之眜当在此,浅人改为从未,则又增从末之眜于前也。从目未声。莫佩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瞯xián
注解:戴目也。戴目者,上视如戴然,素问所谓戴眼也。诸书所谓望羊也。目上视则多白,故广韵云:瞯,人目多白也。尔雅释嘼:一目白□。□同瞯,亦作□。引伸为窥伺之义,如孟子王使人瞯夫子是。从目闲声。户闲切。十四部。按此字诸书多从闲作□。江淮之间谓眄曰瞯。眄,各本作视,依宋本及集韵正。方言:瞯,眄也。吴楚江淮之闲或曰瞯,或曰□。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眯mǐ
注解:艹入目中也。庄子:簸穅眯目。字林云:眯物人眼为病。然则非独艹也。从目米声。莫礼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眺tiào
注解:目不正也。按释诂、说文皆云眺,视也。然则眺望字不得作眺。月令:可以远眺望。系假借。小徐注引射雉赋:目不步体,衺眺旁剔。徐爰曰:视瞻不正,常惊惕也。此眺字本义。从目兆声。他吊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睐lài
注解:目童子不正也。目精注人故从来,屈赋所谓目成也。洛神赋:明眸善睐。李曰:睐,旁视。从目来声。洛代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睩lù
注解:目睐谨也。娽娽,谨皃也。故睩为目睐之谨,言注视而又谨畏也。招□:娥眉曼睩目腾光。王曰:好目曼泽,时睩睩然视,精光腾驰,感人心也。从目录声,读若鹿。卢谷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chōu
注解:眣也。唐人小说:术士相裴夫人,目□而缓,主淫。俗误修长之修。从目攸声。敕鸠切。三部。□,□或从丩。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眣dié
注解:目不从正也。铉无从字,非。自眺至此皆状目之邪,所谓匈中不正者也。按公羊传文六年:□晋大夫使与公盟也。何云:以目通指曰□。成二年:却克□鲁卫之使,使以其辞而为之请。释文字皆从矢,云□音舜,本又作□。丑乙反,又大结反。五经文字曰:□音舜,见春秋传。开成石经公羊二皆作□。疑此字从矢会意,从失者其讹体。以讹体改说文,浅人无识之故也。陆云又作□而已,未尝云说文作□也。许云目不从正者,公羊□言□皆不以正也。从目失声。丑栗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蒙ménɡp135上
注解:童蒙也。此与周易童蒙异。谓目童子如冡覆也。毛公、刘熙、韦昭皆云:有眸子而无见曰蒙。郑司农云:有目朕而无见谓之蒙。其意略同,毛说为长,许主毛说也。礼记:昭然若发蒙。谓如发其覆。从目蒙声。莫中切。九部。一曰不明也。此泛言目不明为别一义。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眇miǎo
注解:小目也。各本作一目小也,误。今依易释文正。履六三:眇能视。虞翻曰:离目不正,兊为小,故眇而视。方言曰:眇,小也。淮南说山训:小马大目不可谓大马,大马之目眇谓之眇马。物有似然而似不然者。按眇训小目,引伸为凡小之偁,又引伸为微妙之义。说文无妙字,眇卽妙也。史记:户说以眇论。卽妙论也。周易:眇万物而为言。陆机赋:眇众虑而为言。皆今之妙字也。从目少。锴曰会意。按物少则小,故从少。少亦声。亡沼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四卷□目部
眄miǎn
注解:目徧合也。徧,各本作偏,误。今依韵会正。徧,帀也。帀,周也。周,密也。瞑为卧。眄为目病。人有目眦全合而短视者,今眄字此义废矣。从目丏声。莫甸切。古音当在十二部。读如泯。一曰衺视也。秦语。方言:瞯睇睎□眄也。自□而西秦晋之闲曰眄。薛综曰流眄,转眼貌也。